非洲人國民大會內鬥


    1944年發生的一件事標誌著曼德拉政治生活的重大轉折。在好友西蘇魯的引薦下,他加入了非洲人國民大會。


    經過西蘇魯和曼德拉的反複遊說,阿爾弗雷德才小心翼翼地同意將“青年聯盟”作為非洲人國民大會的一部分。殊不知這個舉動,徹底改變了南非的曆史,也改變了非洲人國民大會的命運。


    以曼德拉為代表的年輕人給非洲人國民大會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此之後,年輕的會員們決定改變非洲人國民大會那種不思進取、沒有成效的領導方式。另外,年輕的會員對傳統的部落酋長也非常敵視,認為他們是白人政府的工具。


    曼德拉的親生父親和養父都是酋長,而曼德拉卻能夠反對部落的傳統,這需要很大的勇氣。相反,如果不是他在約翰內斯堡與西蘇魯成為朋友,也許還會成為一名酋長,成為白人政府的工具,並協助它管理一個部落。


    如今,什麽都改變了,曼德拉成為南非人新的希望。


    以曼德拉、西蘇魯和奧利弗為首的年輕人發起的青年聯盟,以複活非洲人國民大會的思想和戰術為己任,開始積極推進民族解放鬥爭。作為新一代領導人,曼德拉積極發動非常規的反抗鬥爭,反對一切統治——政府的、部落的和家族的統治。


    新鮮血液加入後發起的鬥爭方式與舊有的格格不入,勢必會與原來的管理者發生一場鬥爭。


    曼德拉與西蘇魯和奧利弗這3個年輕人著手改變非洲人國民大會的整體性質和戰術。要達到這一目的,勢必要以青年聯盟為跳板,發動一次政變,推翻以阿爾弗雷德為首的不思進取的頑固領導層。


    年輕人的反抗思想讓非洲人國民大會原先的領導們感到害怕,他們從來沒有想過,也不敢使用這種反抗方式。一開始,新舊勢力的衝突僅僅局限在一些小的活動方麵,慢慢地,這些年輕人在提出複活非洲人國民大會的“行動方針”問題上,與阿爾弗雷德發生了衝突。這個行動方針以罷工、抵製、平民反抗和其他形式的積極行動反抗白人政府,這徹底嚇壞了阿爾弗雷德,他認為這群年輕人“瘋了”。


    在回憶這件事情時,曼德拉說:


    我們認為非洲人國民大會的領導沒有注意到要把大會組織成一個群眾運動的問題。通過青年聯盟,我們要促進一個強有力的國民解放運動的發展,另外,非洲民族主義應該成為青年聯盟的信條。


    我們的目標隻有一個,就是實現非洲“真正的民主”,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將為取消歧視性法律而奮鬥,使非洲黑人得到“完整的公民權利”,能夠“在議會中有自己的代表”。至於最為非洲人民所關心的土地問題,我們的宗旨是在一切國籍的農民中按其人口比例重新分配。除此之外,工會權利不能受到限製;免費的兒童義務教育應該成為眾多成人教育的補充;非洲文化應該吸收歐洲和其他文化中最好的內容。


    二次世界大戰與非洲


    此時,整個世界正在遭受著二次世界大戰的蹂躪,有數百萬人死於非命。在這場世界性的災難中,南非的付出也是巨大的。


    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南非的軍隊隻有2萬人,非洲和亞洲由於裝備非常落後,還沒有加入戰鬥部隊,隻能編入後勤部隊。


    當戰爭進行到白熱化的階段時,南非的軍隊數量不斷擴大。1943年,南非聯邦議會批準在非洲大陸境外使用南非聯邦的軍隊,隨後就有幾個師調往西歐戰場。南非聯邦軍無論在技術裝備還是兵種設置上,都強於非洲其他國家的軍隊。到戰爭結束時,運動到歐洲戰場上的軍隊人數已達30多萬人。南非軍隊參加了對意大利和德國軍隊在各個戰線上的作戰。在埃塞俄比亞戰役中,皮納爾將軍指揮的南非軍隊一舉俘虜了8萬名意大利士兵。然而他們在利比亞失利,克勒佩爾率領的1萬名南非士兵被俘。


    除了軍事投入之外,經濟上的投入也很巨大。由於武器方麵與美國有軍事上的往來,南非聯邦的武器生產規模發展很快。約翰內斯堡的國營兵工廠已經開始生產裝甲汽車,在戰爭年代裏共生產了2000輛以上。在彈藥方麵,生產了500門炮和幾百萬發炮彈。南非的鋼產量在1938年隻有30萬噸,但到1945年已達53萬噸。南非各機器製造業還生產約90種不同類型的發動機以及飛機、船舶和汽車零件,化學工廠則保證了炸藥的生產。


    另外,由於戰爭的影響,輕工業各部門的產量也大大增加。皮革、製鞋和縫紉行業為盟軍製造各種訂貨,並提供羊毛製品。罐頭食品業的發展,刺激了非洲農業生產的發展,到戰爭末期,南非聯邦的工業產值已達1.55億英鎊,比和平時期提高了一倍。


    盡管二次世界大戰客觀上促進了非洲經濟的發展,但相比對非洲帶來的社會和心理方麵的影響意義要大得多。


    最為直觀的是,非洲人看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各種皮膚的人生活在一起,沒有等級之分,隻有人種之分。至此,白人的神秘感破滅了,白人和其他人類一樣,沒有任何特殊之處。根據統計,在“二戰”中,有將近40000名南非黑人士兵被派往非洲境外,在將近13萬名在非戰鬥部隊裏服役的非洲人中,也有很多被送往戰場。


    在這裏,非洲人看到了一個自由、平等的世界,他們看到盟軍中的黑人將領怎麽樣對白人士兵發號施令,也看到白人自相殘殺的畫麵,更難得的是,他們接受了平等、自由、民主的觀念。


    如果要討論“二戰”對非洲人的影響,可看下麵這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其反映了非洲人是如何認識白人的:


    軍官:“趕走希特勒!打垮希特勒!”


    非洲人:“他做錯了什麽事呢?”


    軍官:“他想統治全世界。”


    非洲人:“那又有什麽錯呢?”


    軍官:“你瞧,他是德國人。”


    非洲人:“是德國人又有什麽錯?”


    於是,軍官試圖用最通俗的語言來解釋,並盡量使用非洲人能聽懂的詞語:一個部族去統治另一個部族是不好的。每一部族應該管理而不是統治他們自己,那才是公正的。德國人管理德國人,意大利人管理意大利人,法國人管理法國人。


    人都是會思考的動物,非洲人也不例外,他們通過這些講解開始明白一個道理:人人是自由平等的。


    當非洲人凱旋時,麵對一個充滿種族歧視的世界,他們絕對無法接受,他們一定會采取行動,讓自己跟別人一樣平等。


    青年聯盟的態度


    在曼德拉參加學習的過程中,他結識了一批南非各個民族的先進分子。每天,他們都在開會討論各種問題,很多時候討論的結果是麵紅耳赤,甚至是大打出手,但他們明白這是正常的,隻有允許質疑才能有進步。


    其中,有個印度人叫伊斯梅爾,他非常受歡迎。很多年輕的朋友都喜歡在伊斯梅爾的房子裏聚會,他們中間有穆斯林、印度教徒、基督教徒、共產黨人,而曼德拉則可說是非洲民族主義者的代表。


    伊斯梅爾生於一個印度人家庭,父親信奉伊斯蘭教。伊斯梅爾是一個法律係學生,為人豪爽,相貌英俊,態度和藹。他當時正負責組織消極抵抗運動並擔任報紙《消極抵抗者》的副主編。自從他父親在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中破產後,他飽嚐了人間辛酸。從懂事起,他開始對老一代印度民族主義者一味與白人政權合作的妥協行為不滿。當時的印度人大會也確實被一批保守的工商階層掌管。


    在後來的學習過程中,他與馬克思主義者接觸,慢慢傾向於共產主義,並認為共產黨是唯一的泛種族的政黨。他的幾個朋友中包括辛格——一個激進的法律係學生,魯思·弗斯特——一個生於共產黨人家庭的女左派。曼德拉通過伊斯梅爾的這些左派朋友,開始對共產黨有所了解。


    然而,隨著了解的深入,曼德拉對共產黨的哲學產生異議,他認為南非問題的根源在於種族問題,是一個違反人性的白人政權壓迫和剝削一個處於最底層的黑人種族的問題。在當時,共產黨宣傳的階級矛盾是主要矛盾,曼德拉認為這並不適合非洲的實際情況。


    然而,在後來反對種族主義、爭取黑人民族解放的鬥爭中,曼德拉逐漸改變了他對共產黨的看法。在回憶這段往事的時候,曼德拉說:


    我在1944年加入非洲人國民大會。我年輕時曾抱有這樣的人生態度,認為接納共產黨人加入非洲人國民大會,以及非洲人國民大會在一些具體的問題上與共產黨人建立合作關係,會削弱非洲民族主義的觀念。在那個時候,我是非洲人國民大會青年聯盟的重要成員,並且是一個提議把共產黨人開除出非洲人國民大會的小組成員。這個提議遭到否定。投票反對這個提議的人當中有些是政治觀點十分保守的非洲人。他們提出的理由是,非洲人國民大會的成立和建設,從一開始就不是隻容納一派政治觀點的政黨,而是作為非洲人民的議會,接納具有各種政治信仰的人,在民族解放的共同目標之下團結起來。我最終接受了這種觀點,並且一直堅持這種觀點。


    由於根深蒂固的反共偏見,南非白人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麽老練的非洲人政治家那麽欣然地把共產黨人當作朋友。但是對我們,這一點很明顯。在為反對壓迫而鬥爭的人們當中,相互之間的思想分歧,在目前階段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支付不起的奢侈。此外,幾十年來,共產黨是南非唯一準備把非洲人當作平等的人看待的政治組織。他們準備與我們一起進餐,一起交談,一起生活和一起工作。他們是唯一準備與非洲人一起爭取政治權利和社會地位的政治組織。


    至於青年聯盟對白人的基本態度,他們選擇的鬥爭方式並不是赤裸裸地挑釁攻擊,“將白人趕盡殺絕”,而是考慮到南非具體的情況,不同種族的人們長期生活在一起,已經無法改變,但一定要廢除白人的統治,改變南非社會的基本結構,消滅那些剝削和造成人類悲劇的社會形態。


    對於那些同樣遭受剝削和壓迫的印度人,他們與非洲人有著不同的曆史和文化背景,隻要是反抗民族壓迫的,都應該團結在一起,為民族平等、自由而奮鬥。


    真刀真槍的鬥爭


    1948年9月,曼德拉當選為青年聯盟全國書記。也是在這一年,國民黨競選獲勝,馬蘭政府上台,開始全麵推行種族隔離製度。


    由於南非的形勢越來越嚴峻,曼德拉決定放棄法律學習,專心從事民族解放事業。


    為了推翻非洲人國民大會的舊領導層,青年聯盟準備了一個行動計劃並決定以此向阿爾弗雷德挑戰。年輕人對他謹慎的領導方式很不滿意,當然,這些年輕人承認,正是由於阿爾弗雷德的努力、出色的組織才能和正直人品,非洲人國民大會才有今天的成就,擁有幾千名會員,在銀行也有3000英鎊的存款。然而,他謹慎的行事風格已經影響到非洲人國民大會的前途。曼德拉也參與了這次挑戰,盡管他本人還是很敬佩阿爾弗雷德的。


    1949年12月,在非洲人國民大會召開前不久,曼德拉和奧利弗、西蘇魯作為青年聯盟的代表拜訪了阿爾弗雷德。這是一次很艱難的談判,阿爾弗雷德決心繼續執掌非洲人國民大會,而3名年輕人卻認為如今條件已經成熟,人們已經開始覺醒,可以采取非常規的行動方式了。另外,3年前的那場礦工罷工,要求改善待遇的行動,因遭受政府武裝鎮壓而失敗的教訓,使年輕人更加堅信自己的主張: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行動,就不會有成功的政治行動。


    這次的談判以3個年輕人被阿爾弗雷德趕出辦公室結束,先前的談判沒有實質性的進展。最後,3個年輕人向阿爾弗雷德傳達了最後通牒:如果阿爾弗雷德不支持他們的行動計劃,在即將到來的選舉中,他們將不會支持阿爾弗雷德當主席。當然,阿爾弗雷德根本沒有理會這一套。


    3個年輕人經過慎重考慮,決定選擇支持這一計劃的莫羅拉博士。在非洲人國民大會大選中,幾乎所有原有的領導層都準備繼續選擇阿爾弗雷德,而這些年輕人經過積極遊說,大多數人都改變了初衷,選擇支持莫羅拉當主席。這次,青年聯盟獲得了大多數人的支持——政變成功了。


    另外,西蘇魯以一票優勢當選為總書記,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非洲人國民大會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專職書記,他每個月能夠領到5英鎊的工資,還有一間個人的辦公室,雖然很寒酸,卻處於約翰內斯堡的商業區之中。


    而曼德拉則當選為全國執行委員會委員之一。執行委員會中還有溫和派分子、共產黨員和青年聯盟的其他代表,他們站在一起,宣誓要努力執行已經被大會通過的行動計劃。


    這個計劃將目標指向“民族自由、平等”,反對白人統治思想所造成的種族隔離和白人領導。要實現這一切,須要改變以往的反抗方法,祭出新的武器:聯合抵製、罷工、非暴力反抗、不合作以及能夠達到這些目的的其他手段。


    要做到這一切,非洲人國民大會首先要做的就是須要組織一次全國性的罷工,以反對政府的種族隔離政策。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非洲人國民大會在群眾運動的基礎上製定了一個全新策略。在製定全新策略之前,曼德拉指出,非洲人國民大會以前的領導人,總是希望通過“辯護”使統治者回心轉意並給予他們所要求的一切權利,這是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如今應該使用壓力,迫使統治者接受他們的要求。當然,他也注意到,必須發起所有的人民群眾。要發動所有的人民群眾,需要有一個強大的意識形態,抓住群眾的思想,要給群眾“洗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曼德拉的傳奇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睿並收藏曼德拉的傳奇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