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死亡報告


    電視台和殯儀館扯上了關係,每周都要播發死亡報告。這是個令人心驚的電視版塊,但收視率卻不低。


    從某種意義上說,電視台開播的每周死亡報告,就是死亡預警。人們通過研究每周死亡報告,發現了死亡規律,平均每周本市有232人離開人世。換言之,按簡單預測法,以後每周都將有232人加入火葬場的花名冊。這是個令人恐懼的數字。人們最擔心的,莫過於自己的死亡了。什麽時候死亡?以什麽方式死亡?死亡的後果如何?這一係列令人焦慮的問題,誰都無法回避。


    死亡恐懼症在這個城市無休止地蔓延。而對此最敏感的是那些公眾人物了。公眾人物都是經曆過磨難的成功人士,他們比普通人更有理由不願意死掉。有個王公眾說:“死掉一個公眾人物,就會消失一個社會資源。我們就是死,也要按社會貢獻率來排名先後吧。公眾人物為社會創造了那麽可觀的效益,就算10000個人裏死一個人,也輪不上我們中的一個吧?”


    按王公眾的說法,那就是該平民百姓死了。但沒有一個平民百姓接受王公眾的觀點。有個老百姓說:“每天有那麽多好看的電視劇,就憑這一條,我也不願意死掉啊!”


    是的,大家都不想死,那就看老天爺喜歡誰了。


    王公眾認真研究了上周的死亡報告。他發現,上周死去的232人中,有212人屬於正常死亡。什麽是正常死亡?就是病死。非正常死亡18人。非正常死亡,應該是指交通事故、生產事故和自殺、他殺吧。王公眾掏出計算器算了一下,正常死亡占92%,非正常死亡占8%。如果,自己是在上周死亡的,肯定不屬於是正常死亡,肯定屬於非正常死亡。因為,自己沒病。沒病,就不會正常死亡,隻會非正常死亡。在非正常死亡中,自己會是怎麽個死法呢?交通事故?有可能,因為自己常常喜歡駕車出去瘋。生產事故?不大可能。因為自己不是下苦力的工人,更不會下到礦井裏去。自殺也不可能。一個擁有幸福生活的人,怎麽會舍得自殺呢?而他殺,則是最有可能的!誰讓社會普遍存在著一種仇富心理呢?


    想到自己有可能死於非命,王公眾冒出了一身冷汗。


    王公眾決定改變命運的坐標,讓死神遠遠地離開自己。


    王公眾給電視台打了一個電話。“電視台嗎?我是你們忠實的觀眾。我最喜歡的欄目就是每周死亡報告!當然了,作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我是極其珍惜生命的。因此,我要向電視台奉獻一個策劃。貴台歡迎嗎?”


    “歡迎歡迎,當然歡迎!”電視台當即表態。


    “是這樣的,根據煤礦事故發生的頻率,我預計近期內,將有某個煤礦發生透水事故。出了事故,肯定是要死人的!我的建議是,一旦事故發生,請電視台搞個特別節目,姑且叫作死亡預測吧。也就是說,讓電視觀眾參與,競猜這次事故會死掉多少人?電視台與觀眾互動,肯定是精彩的看點。當然,這個節目,要放在黃金時段播出,用最好的節目主持人!”


    “好的,很有創意,待我們請示領導後,再和您聯係。”


    王公眾笑了,心滿意足地笑了。王公眾想,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化悲痛為快樂,不也是一種境界嗎?但願上帝能體察俺這一份苦心!


    幾天後,果然有家煤礦發生了透水事故。但不是國內的煤礦,而是國外的煤礦。電視台采納了王公眾的建議,立即開播了“死亡預測”特別欄目,請廣大電視觀眾參與。觀眾可以打電話,也可以用手機發送短信息。凡猜中死亡人數者有獎,獎品是手機、彩電、筆記本電腦。


    參加者十分踴躍。人們不再為本市的“每周死亡報告”而揪心,人們普遍表現出了化悲痛為快樂的大境界。人們都說,既然死人,那就讓外國人死吧。上帝的花名冊是有指標的,多死幾個外國人,咱的人就能多活幾個了!


    王公眾策劃欄目有功,為公益事業做出了貢獻。經電視台與火葬場、公墓等有關方麵磋商,為王公眾頒發了榮譽證書。證書上注明了王公眾應該享有的待遇:王公眾可隨時到火葬場挑選吉利編號,到公墓選定風水寶地,價格優惠50%。


    王公眾接過榮譽證書,竟一命嗚呼,再沒還過魂來。


    王公眾就成了公益事業的形象代言人,電視台收視率飛速攀升,火葬場和公墓也名聲大噪。一些公眾人物,似乎受到了某種啟迪,紛紛預訂了吉利號和風水寶地。有的幹脆就給自己修建了豪華墓地,美曰“人生後花園。”   到汜城去


    鬼使神差,我跳上了這輛開往汜城的汽車。車上人很多,連個座位都沒有,我像烤鴨似的被吊環吊著,隨著車體的移動搖擺起來。


    到汜城去,一直是我的向往。早就聽人說,汜城是個美好的地方,人人平等,沒有爾虞我詐。我就是想去汜城感受一下,親身體驗做人的尊嚴和做事的嚴謹。


    令人驚訝的事卻在瞬間發生。當我環視車上的乘客時,幾乎要叫了出來。他們全都是對眼兒!他們的兩隻眼睛,朝著中間聚焦,直瞪瞪的如同異類。這是怎麽回事?真是滑稽!


    很快,我就確認,他們是一群病人,目光裏充滿著病態。我聽見有人在悄聲議論,汜城哪家醫院的眼科最好?而更多的人,則在談論同一個話題,到汜城去配眼鏡。


    麵對這些眼疾患者,我無話可說。我知道,無論我說什麽,都會被認為是幸災樂禍。


    我知道,人眼的構造很複雜。據說有600萬個視錐細胞和1.2億個視杆細胞,左右著人的眼睛。我想,這些對眼兒天生就是這樣,無法逆轉。當然,即便是遺傳的因素,他們也有權利和正常人一樣生活,用兩隻雪亮的眼睛注視世界。


    “喂,您怎麽和我們不一樣啊?”坐在我旁邊的一個對眼兒婦女對我笑道。 “他站著,我們坐著,當然不一樣了。”一個男人怪聲怪氣地說。當然,他也是個對眼兒。


    “要不然,我們擠一擠,您坐下來好了。”對眼兒婦女友好地說。


    我連聲說:“謝謝!”並表示不必了。


    “您別讓他。他和我們坐在一起,不就和我們一樣了嗎?”那個對眼兒男人陰陽怪氣地說。


    車廂裏一陣哄笑。


    我知道,他們在排斥我。但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麽要排斥我?難道就因為我是一個雙眼正常的人嗎?這些對眼兒!我在心裏很不屑地說。


    我的目光透過車窗,向前麵的路段望去。這時,我才注意到,司機戴著一副深色墨鏡。這種墨鏡有過濾功能,難道他要將什麽過濾掉嗎?我想起來一個養雞專業戶,為了讓公雞老老實實地長肉,竟給公雞製作了特殊的眼鏡。公雞戴上眼鏡後,居然變得斯文起來了,不再發生爭鬥和奔跑。戴眼鏡的公雞,看不到更遠的東西,隻對腳下的食物感興趣。車上這群到汜城配眼鏡的對眼兒,難道也是這樣嗎?


    想到這裏,我兀自笑了起來。


    “您笑什麽?您嘲笑我們嗎?”給我讓座的那位婦女問我。她問話的時候,兩隻眼睛朝著我的鼻子聚焦,向我的鼻梁發射雪白的眼球。


    我裝作沒聽清楚,優雅地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這一切,我做得很得體,因為,汽車正在馬路上搖擺。


    我當然不能正麵回答她。那樣的話,激起眾怒怎麽辦?我明白,無論我怎樣回答,她都有話說。她是那種喜歡無話找話的婦女,發言的欲望非常強烈。


    我抓著車上垂下來的吊環,閉上了眼睛。我做出了假寐的姿態。意圖很顯然,懶得說話。那位婦女不再和我搭訕了,很快,便同身邊的男人嘀咕了起來。


    一條魚的記憶,不過隻有3秒鍾。魚在魚缸裏遊來遊去,根本就不記得自己遊過的路徑。這就是生存的無奈。我把車廂裏的對眼兒們全都想象成了魚缸裏的魚。魚的眼睛,長在魚頭的兩側。我不知道魚類專家怎麽看,魚們是否也處於對眼兒的狀態呢?


    汽車駛進了汜城。


    車上的對眼兒們興奮地叫喊著,提示司機該走哪個路口,可以到達眼鏡大世界。司機一直悶聲不語。他熟練地拐了幾個彎,將車子開進了停車場。


    就是這裏了。人們魚貫而下。我很好奇,這些對眼兒,是怎麽看清腳下的路的?


    人都下完了,隻有我一個人還在車上。我已坐到了一個座位上,細心打量著汜城。汜城果然不一樣,像個美麗的大花園,處處秩序井然。


    “您怎麽不下車呢?”司機對我說。


    “我又不配眼鏡,下去幹什麽?”


    “您真的不需要配眼鏡嗎?”


    “我既不斜視,也不對眼兒,更不是瞎子,我配眼鏡幹什麽?”


    司機指著駕駛席上方的後視鏡說:“您看看自己的眼睛吧。”


    我走到後視鏡前麵,看到了鏡子裏的自己,不禁愕然。我怎麽成了對眼兒了?上車時,我的眼睛還好好的呢,眉清目秀。


    司機說:“您還是去配副眼鏡吧。不然的話,您就是另類了。”


    我啞口無言。司機說得有道理。一車人都配眼鏡,我憑什麽不配?


    我走進了眼鏡大世界。同車的那位婦女看見我,哈哈大笑:“您以為您和我們不一樣啊?”


    我昂起了高貴的頭,卻怎麽也打不起精神。   踩影子


    現在,全城的年輕人都在玩這個遊戲——踩影子。你踩我的影子,我踩你的影子,互相追逐著,爭取踩到對方的影子,誰踩住了對方的影子,誰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拿走對方一樣東西。年輕人玩這個遊戲十分刺激,獲勝的一方,可以用嘴巴吃對方。所謂“吃對方”,就是親吻對方的每一寸肌膚。


    不知是誰,引進了這個遊戲,讓人們神魂顛倒。人們都想踩住對方的影子,拿走對方的東西,特別是對方的心。這對於兩情相悅的男女來說,感到很有趣,踩住了對方的影子,或自己的影子被對方踩住,然後,心甘情願地撕咬在一起,彼此都會暢快淋漓。永釋和吳穎,就是這樣一對妙人。戀愛中的男女,影子和影子踩在一起,絲毫不感覺到疼痛。


    直到某一天,永釋和吳穎發現,兩隻影子不必天天黏在一起;兩隻影子,需要若即若離。


    於是,永釋的影子和吳穎的影子便產生了距離。隻是,永釋的影子始終不遠不近地跟著吳穎的影子。有時候,他會悄悄地踩上去,踩住吳穎的影子,為吳穎創造一份驚喜。吳穎呢,卻似乎在和永釋玩捉迷藏。她發現,隻要站在路燈的正下方,就可以把自己的影子藏在自己的腳下了。於是,她選擇了這個位置,讓永釋踩不到她的影子。永釋反其道而行之,發現正午的時候,自己站到陽光下,實際就是站在自己的影子裏了。永釋也選擇了這個位置,當吳穎想念他的時候,卻踩不到他的影子。


    永釋和吳穎不知不覺地開始了七年之癢。


    人們津津有味地觀察著永釋和吳穎的狀態,並由此延伸到那些一廂情願的男女。是的,一方總在躲避另一方,不讓自己的影子被對方踩住,不讓自己變成對方的俘虜,並被對方肆意侵吞每一寸肌膚。


    當然當然,人們也看得很清楚,任何人都希望心裏相中的那個人來踩住自己的影子,而不希望自己的影子被不喜歡的人踩住。是的,每個人都在想辦法,或者讓自己的影子快速奔跑,或者將自己的影子藏起來。像吳穎那樣,藏在路燈下方;像永釋那樣,藏在正午的陽光裏。別的地方藏不住。比如,櫃子。櫃子根本就藏不住影子。也不能藏到烏雲下。烏雲密布的時候,是沒有影子的,“踩影子”遊戲將自動終止。隻有在陽光下,或者華燈四射的時候,“踩影子”遊戲才能玩出心跳來。於是,有人就開始主動出擊,尋找夢中人的影子,讓自己成為愉快的侵略者和占有者。


    許多年後,永釋和吳穎已經不再熱衷於“踩影子”的遊戲了。他們像許多中老年人一樣,影子跟著影子,或影子牽著影子,在街頭漫步。他們會憐惜那些沒有伴侶的人,同情那些孤單的影子。形影孤單,如同孤樹寒鴉。孤單單的影子,沒有人踩,沒有人牽,多麽不幸啊。


    不過,他們更在意一茬茬湧現出來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忘我地玩著“踩影子”的遊戲,樂此不疲。有時,他們很想走上前去,指導年輕人怎樣玩這個遊戲,告訴他們,前人有過哪些經驗教訓。但又覺得大可不必。年輕人總要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否則的話,一帆風順,很容易就踩住對方的影子,人生的海洋怎會湧起歡騰的浪花?


    其實,所有的中老年人和他們都一樣,漸漸地開始關注自己了。他們都在心裏暗自思忖:怎樣踩住自己的影子,捕捉自己的靈魂?他們都發現,講述自己的靈魂,是一件很難啟齒的事。人啊,到了年齡,總會自然而然地站在旁觀者的位置上,不動聲色地講述別人的故事。


    這也許就是“踩影子”遊戲的歸宿。


    永釋常對吳穎說:“我們身處邊緣,不屬於任何一方。”


    吳穎笑道:“保持疏遠,才能保持清醒。”


    他們在陽光下行走,彼此的影子拉得很長,且非遠非近。是的,他們不再踩對方的影子。因為,對方的影子就在彼此的心裏。   後悔藥


    世界上有賣後悔藥的嗎?


    有啊,網上就有,網上賣什麽的都有。槍支彈藥、祖傳秘方……隻要你肯掏錢,快遞公司就會給你送上門來。


    龍崎需要吃點後悔藥。前幾天,他幹了件蠢事,腸子都悔青了。那天,他去銀行排隊存款,排隊的人很多,讓他很心煩。前麵的人恰好要取款。龍崎對那個人說,你不是取款嗎?幹脆我把錢給你吧。又自作聰明地說,我存的錢就等於你取的錢。說完,他就把錢掏給了那個人。然後,就懨懨地走了。後來,他想起來這件事有些不對。等到他趕回銀行時,那個人早已經無影無蹤了。


    這事兒辦得窩囊不窩囊?龍崎真想扇自己兩巴掌。


    龍崎放不下這事兒,心裏總是不靜,想弄點後悔藥吃吃。他打開了電腦,搜索“後悔藥”的詞條,竟有好幾百個。再打開某個詞條,竟看見了“後悔藥”的藥瓶照片,還附有文字說明:食用時配合捶胸頓足。一看價錢,豐簡自便,最便宜的一角錢一瓶,最貴的二百元一瓶。


    龍崎來了興趣,馬上給網店打了十塊錢過去,要買一瓶後悔藥。付款成功後,網店很快就發過來了後悔藥的信息,原來是幾十份文件。點開文件,竟是一些幽默笑話、人生哲理和緩解壓力、消除心理障礙的所謂秘訣。


    真是扯淡。龍崎望著自己買來的“後悔藥”,真後悔,白白又花了十塊錢!


    後悔的事情能改變嗎。龍崎越想越鬱悶。網店說得再好,他也不相信了。什麽“對後悔具有治愈和免疫作用”!見鬼去吧!買來這種“後悔藥”,隻能使自己更後悔!


    怎麽辦呢?當然是不再後悔。但這是不可能的。錯事做了一件又一件,怕是要永遠後悔了。


    那就看看別人是怎麽後悔的吧!這個念頭冒出來後,龍崎便把心裏的悔意扔到了爪哇國。


    龍崎決定沿著“後悔藥”這條路線走下去。但他不在網上賣txt文件,不用逼真的假藥瓶,去忽悠那些因為後悔而痛苦的人。


    他開了一家藥店,取名“後悔堂”。店麵不大,就在馬路邊,方便行人購買。他賣的“後悔藥”,是什麽藥呢?他從醫藥公司批發來一些價廉的藥片,都是用來調節神經的藥,花錢不多,量卻很大。龍崎認為,那些需要吃後悔藥的人,主要是腦神經係統出了故障,不然的話,他們就不會腦袋發熱幹傻事了。


    很快就來了一對男女。男的一進門就說,老板,您有什麽後悔藥,賣給我好了,我們吵了一夜,我真後悔和她結婚!女的也提高嗓門說,老板,快給我拿後悔藥,嫁給這家夥,我真後悔死了!


    龍崎微笑著說,天上下雨地上流,小兩口吵架不記仇!床頭吵架床尾和,夫妻哪有隔夜的仇!


    男的一拱手說,老板,您說得真好聽!我買您兩瓶藥!


    女的當仁不讓,擋住男的手說,老板,這錢算我的!


    龍崎拿出兩瓶藥來,收了女人遞過來的錢,千哄萬勸,讓這對夫妻回家吃藥去了。


    一會兒,又來了一老一少。老者一把拉住龍崎說,您給評評理,憑什麽呀,孫子騙走我兩千塊錢?我真後悔當他爺爺!孫子指著老者說,要說後悔的,該是我,我憑什麽給他當孫子?當了二十多年!


    龍崎一看就明白了,拿出兩瓶藥說,每人吃一瓶,吃完了來見我!


    爺爺掏錢買了藥,孫子則不停地向天空發射白眼。


    開業的當天,竟賣出了幾十瓶藥。以後,天天都是如此,各種人物因為千奇百怪的原因,到他這裏來買藥。龍崎也不多賣,不管是誰,隻賣給兩瓶。時間一長,“後悔堂”竟有了名氣,顧客都說,人家讓你不後悔,真的不讓你後悔,想治後悔病,就去“後悔堂”!


    閑下來的時候,龍崎會時常想起那些來過“後悔堂”買藥的人。不知他們吃了他賣的藥片,還後悔嗎?想想也就罷了,從來沒有人找他算賬,說他用廉價藥忽悠人。有時候,店門口會走過幾個穿製服的大蓋帽。大蓋帽也沒來找過他的麻煩,好像“後悔堂”是路邊的一株小草,隨它搖擺。


    龍崎知道,世界上需要吃後悔藥的人很多,僅憑“後悔堂”賣藥,是難以滿足需求的,特別是有些人,吃了“後悔堂”的藥,並未徹底解決問題,該後悔的時候,照樣後悔。經過進一步分析,那些辦了傻事而後悔的人,大致分為“高、中、平、低”四類。第四類人,吃了藥片,通常不再後悔;而其他三類人,就很難說了。苦思冥想之後,龍崎決定擴大“後悔堂”的經營規模和業務範圍。


    半個月後,“後悔堂”煥然一新了。


    當然,看家本事還是賣價格低廉的藥片,供那些不太後悔的人服用,而後悔程度較重的人,龍崎也想好了辦法。把他們領到後院去,讓他們摔空酒瓶子,一邊摔,一邊高喊:“我不會後悔,我不會後悔!”奇跡果然發生,一些人摔過酒瓶子後,出了一身大汗,痛快淋漓地走了,再也不說什麽後悔了。


    還有一些更嚴重的人,龍崎把他們弄到郊外,讓他們在曠野裏燃放爆竹。這些人像小孩子似的,捂住耳朵,點響了紅彤彤的鞭炮。隨著一聲聲炸響,這些人胸中的塊壘蕩然無存,邪火得到了宣泄,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也沒什麽後悔可言了。


    最難辦的,也是最後悔的那一類人。人數雖然不多,心裏卻結著死結。吃藥片、摔酒瓶、放鞭炮,都不奏效。他們找到龍崎,要他想辦法,盡快幫他們脫離苦海,不再後悔。


    龍崎笑笑,請他們上車。龍崎已經聯係好了,要帶他們參觀三個地方。哪三個地方呢?監獄的死囚室、醫院的太平間、火葬場的焚屍爐。參觀了這三個地方,這些後悔心最嚴重的人,全都默默地流淚了。他們握著龍崎的手說,感謝你救了我們,讓我們感到了人生的珍貴!吃點虧算什麽呢?有什麽值得後悔的呢?比起那些死去的人,我們幸運多了!我們受教育了,永不後悔了!


    龍崎什麽都沒說。他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人心裏的結都能化解,無論他曾經多麽後悔,總能把後悔遺忘。而遺忘,是最好的良藥,是真正的後悔藥。   怎樣看到自己的眼睛


    “怎樣看到自己的眼睛呢?”老莫一直為這個問題所困擾。當然,老莫是有眼睛的。因為,他能看到周圍的一切。而且,他的眼睛能流淚。這說明,看到不同的景象,眼睛能作出相應的反應。


    老莫時常在想,自己有一雙怎樣的眼睛呢?


    其實,問題很簡單,找麵鏡子照照,就知道自己的眼睛是什麽樣了。不是濃眉大眼,就是丹鳳小眼嘛。可問題是,老莫照過鏡子之後,仍未找到滿意的感覺。鏡子裏的眼睛,太癡呆了,好像印模印出來的,無神無光,無色無彩。


    “你能看到自己的眼睛嗎?”老莫突然把這個問題拋給了一個朋友。朋友被他問得抓耳撓腮。須臾,朋友抓起老莫的一隻手,按在了他的鼻子上。朋友說:“摸摸你自己的鼻子,知不知道自己是誰?”


    老莫摸著自己的鼻子,笑了。他當然知道自己是誰了。問題是,他想弄清自己有一雙什麽樣的眼睛,他想知道這個答案!


    種種努力似乎都是徒勞的,他不知道如何能看見自己的眼睛。也沒人告訴他,怎樣看到自己的眼睛。


    他困擾得不能自拔了,整天在大街上轉悠,如瘋子一般,家都不想回了。


    一個漆黑的夜晚,老莫走在了一條看不見五指的巷道裏。因為,他想起了一位詩人寫下的名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老莫要用自己的黑色眼睛,尋找屬於自己的奧秘。


    當然,這也是徒勞的。因為,老莫是個平凡的人,頭腦中不會刮起哲理的風暴。他隻能在夜色中謹慎地走路,不讓自己摔跟頭。


    神奇的發現竟在無意中。老莫看見,有人打著手電筒,從對麵過來了。當這個人走到麵前時,老莫發現他戴著墨鏡!漆黑的夜色中戴著墨鏡,莫非是個盲人不成?可盲人為什麽又要在黑夜裏打亮手電筒呢?


    “朋友,謝謝您為行人照亮了道路。”老莫有禮貌地說。


    “哦,不必謝我。我還要謝您呢。”對方說。


    “為什麽呢?是您用手電筒為我照亮啊。”


    “我為你照亮,你就會看見我這個盲人了,就不會撞到我了!”


    老莫的心一動。盲人的寥寥數語,竟點亮了老莫心裏的孤燈:可以從對方的眼睛裏看到自己的眼睛!


    第二天,老莫的心情特別爽朗。他計劃好了近日的活動安排,以便進一步驗證盲人帶給他的靈感。


    老莫做的第一件事,是去參加一個同事的婚禮。他看到所有來賓的表情,都是喜氣洋洋的。從對方高興的眼神裏,他相信自己的眼神,也一定充滿了喜色。


    老莫做的第二件事,是和一個人吵架。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他與對方吹了胡子瞪了眼睛。從對方憤怒的眼神裏,他相信自己的眼神,也一定充滿了憤怒。


    老莫做的第三件事,是去吊唁一位德高望重的尊師。死者的家屬,全都哭紅了眼睛。從對方悲哀的眼睛中,他相信自己的眼神,也一定充滿了哀痛。


    老莫做的第四件事,去參加一群朋友的聚會。所有的朋友都露出了歡樂的笑容。他和朋友們開懷大笑,縱情高歌。從朋友們歡樂的眼神中,他相信自己的眼神,也一定充滿了快樂。


    ……


    喜怒哀樂,老莫一件事一件事地做著。在做事的過程中,他越來越相信這樣的真理了:你看對方是佛,對方看你就是佛;你看到了對方的眼睛,你就看到了自己的眼睛。


    老莫不再為看不到自己的眼睛而困擾了。每天,他都實實在在地活著,活得有滋有味。


    老莫不知道,別人也都在看著他呢。從老莫的眼睛裏,人們也看出了生活的種種味道。   壺  幻


    馬老板患上了死亡焦慮症。近段時間,“死亡”二字總是追著他,讓他夜不能寐。是的,到了這個歲數,人總會想到死亡。當然,誰都不願意死。馬老板也是人,也不願意死。但他還是扳著指頭算了算,自己已經64歲了,就算活到70歲吧,還有6年,也就是2190天。


    這樣,馬老板就開始倒計時了。


    有人建議他,找個大師問問,如何能長壽?


    哪裏有大師呢?隻有雲遊天下了,說不定,真能遇見個大師。馬老板翻遍了旅遊圖,找到一處白雲山,奔了過去。


    見到白雲大師,馬老板奉上了一炷高香。


    白雲大師問:“為何到此?”


    馬老板謙虛地說:“請求指點。”


    白雲大師矜持地說:“貧僧能為你指點什麽?”


    馬老板說:“我想欲窮千裏目。”


    白雲大師話中含著禪意:“那就更上一層樓吧。”


    馬老板做頓悟狀:“大師所言極是!”


    白雲大師瞥一眼馬老板,不再說什麽了,輕步離去。


    馬老板在山頂租了一間客房。房主在室內擺了一壺茶,請他品茗。馬老板眼前一亮:這不是廣西欽州的坭興壺嗎?這種陶壺,他知道,已有1300年的曆史,是中國的一絕,號稱四大名陶之一,與江蘇宜興紫砂陶、四川榮昌陶和雲南建水陶齊名!這坭興壺與其他壺有所不同,不但壺體用料考究,做工細膩,而且造型活靈活現,寓意深長。眼前的坭興鬆鼠壺,一看就令人情不自禁地歡喜。隻見壺體上,一隻鬆鼠昂著頭,胡須刺向天空,眨著亮晶晶的眼睛,似與鬆樹逗趣。鬆鼠溫柔、可愛、乖巧、活潑,一向以無拘無束和自由自在著稱,善於在鬆樹上攀爬、跳躍,而蓬鬆的尾巴起著平衡的作用……馬老板突然醒悟到,真正的和諧來自於善心,人、鼠、樹和諧相處了,自己才能活得有滋味……


    俗話說,“有壺人有福”。看來,自己是遇見高人了。他明白,好壺需要養,越養越好。於是,他情有獨鍾,一日十遍、百遍,盡量以手輕撫壺體,用心摩挲,使得壺體光潤如玉。


    每日養壺,與藍天白雲為伴,憑山風洗麵,馬老板的內心安靜了許多。


    白雲大師對馬老板的舉動了若指掌。他從對方的五官上看了出來,馬老板心火極旺,需要用坭興壺泡過的鐵觀音,慢慢清火。


    馬老板來過幾次,求見白雲大師。每次來,總要虔誠地說幾句感悟,然後,若有所思地走人。


    白雲大師緊閉金口,很少說話。什麽樣的香客他沒見過?馬老板這種人,見得多了,來山上住幾天,然後,一拍屁股走人,又爬到滾滾紅塵裏了。


    在山上住了些時日,馬老板來向白雲大師告辭。


    白雲大師問:“你修成正果了嗎?”


    馬老板低下頭說:“修煉是永生永世的事,非一蹴而就。”


    白雲大師頷首不語。


    馬老板又說:“養壺即養性,坭興壺是有生命的。”


    白雲大師淡然一笑:“這把茶壺,就送與你吧,咱們後會有期。”說畢,操起身邊的坭興壺,遞了過去。


    馬老板唯唯諾諾,捧著坭興壺,下山去了。


    小廝們見他回來了,紛紛跑來請安。一個嘴甜的小廝說:“馬老板,我們都等著您回來拿主意呢,一圈子人,都不拿事兒!”


    馬老板笑笑,在一批單子上簽了字。


    忙完手頭上的事,馬老板捧過坭興壺,開始細心地擦拭。隻見他沉默不語,不斷地摩挲壺體。小廝見狀,什麽都沒問。他們都明白,馬老板這趟出門,一定是受到了高人的點化。


    過了些日子,有個小廝告知馬老板,賬麵上的數字,少了許多。小廝把原因說得清清楚楚。


    馬老板當然心裏有數。這一切都是他自己折騰出來的。但在這段時間裏,他是快樂的。因為,“死亡”二字,在腦海裏無影無蹤了。


    忽一日,小廝來報:白雲大師來到。


    馬老板又驚又喜,快步迎了出去,向白雲大師請安。


    白雲大師笑道:“我是來喝茶的!”


    馬老板鞠躬施禮,將白雲大師請進了茶室。


    白雲大師掃了一眼,看見了那把坭興壺。隻見坭興壺安然地置放在寬大的茶幾上,露出細膩、晶瑩的光芒,如玉似鑒,給人以古樸的神韻之美。


    “養壺者養心,求得天下之和諧!”


    “隻有養心,才能寧靜,才能寵辱不驚!”


    “養壺久了,能吸收茶香,賞心悅目!”


    “坭興壺神奇之妙,人人皆知!”


    ……


    馬老板與白雲大師徹夜長談。


    天一亮,白雲大師就走了。


    馬老板召集小廝們開會。馬老板推心置腹地說:“當個有錢的窮人,就是我以後的奮鬥目標!”


    小廝們麵麵相覷,似乎聽不懂他的話。


    馬老板手撫坭興壺,動情地說:“百年之後,我會變成一隻小鳥,在枝頭上蹦來蹦去。想到這個,我為自己而感動!”


    小廝們似乎都懂了。


    再看那坭興壺,剛才還韜若隱士呢,此時卻金光燦爛,呈現華貴之相。壺性之妙,竟如此神奇,著實令人歎為觀止。   握手公司


    老蔡想好了,退下來後,成立個握手公司。也就是把手裏的政治資源轉換為經濟資源,讓需要的人和領導人握上手。當然,是有償握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能和領導人握上手,許多人高興都來不及呢。


    說幹就幹,也不用掛牌子,也不用去工商局注冊,扯根電話線,拉張舊桌子,握手公司就開張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下雨天打孩子,不妨在閑著中做點閑事。再說了,某些領導人也希望同下麵的人握手,握完了手,再把手放回原處,有什麽不可以的呢?


    老蔡想幹點兒事,不是一天兩天了,也曾經百爪撓心,空虛得很。他想過去街上發廣告,一天能掙二十塊錢;也想過辦書法培訓班,教青少年書寫漂亮的毛筆字;還想過上老年大學,做個愛學習的老頑童……可這一切,都因種種原因,遲遲下不了決心。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成立握手公司的靈感閃現了。說實在的,在領導身邊混了一輩子,沒少和領導人握過手。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望著自己那雙白白胖胖的厚手,老蔡總要驕傲地說出一些如雷貫耳的名字。當然,這是一些領導人的名字,老百姓都知道他們,廣播裏有音兒,電視裏有影兒,報紙上有名兒。


    很快,就來了第一單生意。


    來談生意的是個胖子。胖子的要求很簡單,三天內,和一位現職領導人握上手、合上影。為了表示自己的心意,胖子當場拍出了一萬塊錢。


    老蔡笑吟吟地答應了胖子。


    經過一番運作,老蔡很輕鬆地就把事兒辦成了。在約定的時間、約定的地點,讓胖子和指定的那位領導人握上了手。胖子拉住領導人的手,久久不肯鬆開。攝影師順利地抓拍了精彩的瞬間。


    事後,老蔡對老婆說,那位領導人是個鼻涕娃,小時候,偷喝過俺家的綠豆湯。


    老蔡一發而不可收,不斷地搜索自己的記憶,檢索報紙和電視上的資料,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政治資源。


    當然,並不是事事都順利。比如,來個客戶,希望和本地的一號領導人握上手。可這事兒偏偏辦不成。因為,一號領導人外出開會去了,再說了,一號領導人的手,也不是誰想握就能握得上的。老蔡就和客戶商量,一號握不上,握二號行不行?如果,二號也握不上,一定安排客戶和三號握上手。總之,要達到客戶的滿意,讓客戶和領導人握上手。也有的客戶很矯情,與領導人握手的時候,不希望秘書、保鏢什麽的在場。這也好辦。先用數碼相機把握手的場麵照下來,再用電腦把不需要的人刪掉。電腦能幹這個,電腦神奇著呢。電腦可以讓禿子長出頭發,可以讓小眼睛睜大,還可以讓躺下的人坐起來。至於割頭換腦袋的事,更是易如反掌。老蔡雖然不會用電腦,但是街上照相館的人會。隻要給錢,就有人幫老蔡弄得漂漂亮亮。


    幾個月下來,老蔡的名聲就在外了。想和領導人握手的,都來找他,請他給安排安排。來者不拒,老蔡統統答應。明說吧,想同誰握手,咱就同誰握手;想怎麽握手,咱就怎麽握手!


    老蔡的膽子,越來越肥了。有些遠在天邊的領導人,他也敢安排客戶過去握手!怎麽操作的,最好別問,這是商業機密,也涉及個人隱私。真應了那句話,沒有做不到的,隻有想不到的。


    握手公司的生意好得很,總是顧客盈門。


    有一天,突然來了一位老領導,要求加盟握手公司。這位老領導說,老蔡,你是了解我的。我馬上就要退下來了,我來給你打工,你看好不好?當然,我不是白打。我手裏有一批領導人的名單,我掌握著一些人的政治命脈……怎麽樣?


    老蔡連聲說,好好好,欣然接受了老領導的請求。


    老領導果然弄得風生水起,呼風喚雨。


    以後,又不斷地有一些退下來的老領導加盟握手公司。老蔡一一接納了。有什麽業務,打個電話,一錘子搞定,乘風破浪!


    老蔡得意著,為握手公司的做大做強得意著。有那麽多的老領導做支撐,什麽硬骨頭啃不下來呢?


    許多老領導都誇獎老蔡是個人精,說要是讓他去聯合國任職,他非把老外的鼻子氣歪了不可。國內的人,每天都會請他安排安排,同聯合國的領導人握手呀,握手!


    老蔡笑而不語。他心裏自有老主意。這輩子去聯合國發展或到外太空發展,是不大可能的了,倒不如腳踏實地地做好握手公司的工作。他已經拿定了主意,有的人,是不能讓他隨便和某個領導人握上手的。為什麽?因為握手是一項很崇高的事業,隻有讓一些人跳不高、夠不著,這個事業才能永葆旺盛的青春!   盲人指路


    有個鄉下人來城裏找親戚,迷了路。前幾年,鄉下人來過城裏,知道親戚住哪裏。鄉下人以為自己胸有成竹,也不問路,在城裏摸來摸去,摸出了一身汗,也沒摸到要找的地方。問了幾個人,都說不知道。眼瞅著天要黑了,鄉下人急蒙了。


    有個好心人提醒他,你去問問瞎子吧。


    問瞎子?鄉下人以為聽錯了,瞎子哪兒都看不見,找瞎子問路,這不是開玩笑嗎?


    好心人又說,你就得問瞎子。天下的事,沒有瞎子不知道的。說著,好心人給鄉下人指了指盲人按摩診所。


    鄉下人遲疑著,推開了診所的玻璃門。


    按摩嗎?聽見門響,瞎子就知道來人了。


    不,不按摩。鄉下人吭吭嘰嘰地開始問路。憑著印象,說出了一個六角廁所。那是個公共廁所,房頂四周有六個房角。


    鄉下人上次來城裏,住到親戚家,不好意思上親戚家的廁所,就上外麵的六角廁所。這次,鄉下人就是認準六角廁所來找親戚的。可是,他怎麽也找不到六角廁所了。他哪裏知道,隔幾年沒來,六角廁所早扒了。


    瞎子說,你要找六角廁所啊,我知道,早就扒了。瞎子以為鄉下人要上廁所,就說,你尿尿的話,就在我店裏解決好了,不用滿街找廁所了。瞎子知道,很多鄉下人來城裏,因找不到廁所而尿了褲子。


    鄉下人連忙說,我不上廁所。又說,我知道,城裏的銀行比廁所多,城裏的商店比廁所更多。


    瞎子嘿嘿笑道,你不上廁所,你問廁所幹什麽?


    鄉下人不好意思地說,您眼神不好,我也不敢哄您。我有個親戚,就住在六角廁所附近。我找到了六角廁所,就找到了親戚。


    瞎子大笑,原來如此啊!


    瞎子就對鄉下人說,那你還去老地方找吧。然後,瞎子告訴鄉下人,六角廁所原來在什麽位置,現在改成了垃圾中轉站,在新光街和香悅街的西北角,走路10分鍾就到了。


    鄉下人說,垃圾中轉站啊,我下午就見到了。又說,謝謝您啊,師傅!鄉下人高高興興地道了謝,出門找親戚去了。


    瞎子笑笑,打烊關板了。


    第二天早晨,瞎子剛開門,鄉下人又來了。鄉下人一進屋就說,沒找到人,親戚搬家了!


    瞎子問,你在哪兒過的夜?


    鄉下人說,垃圾中轉站啊。又說,俺鄉下人不惜力,我幫上夜班的工人幹了點活兒,人家讓我在桌子上趴了一夜。


    瞎子問,你打算怎麽辦呢?是回鄉下呢,還是繼續找人?


    鄉下人說,繼續找人啊。


    瞎子說,你要找的親戚,什麽社會身份?從事什麽職業?有什麽特長?有什麽愛好?姓什麽,叫什麽?家裏有幾口人?瞎子問了一大堆問題,要鄉下人回答。


    鄉下人有的能回答,有的不能回答,需要想半天。


    這時候,有人來做按摩了,瞎子就開始工作。鄉下人立在一邊觀察瞎子工作。他發現,瞎子特別能聊天,什麽都聊。誰家有氣管,能給自行車打氣;誰家的爺們有手藝,會磨剪子會戧菜刀;誰家的媳婦心靈手巧,會做衣裳會繡花……鄉下人發現,大事小情,瞎子沒有不知道的。鄉下人還注意到,偶爾,也會有人伸進來腦袋問路,問瞎子知不知道啥啥地方,在什麽路?坐幾路車?瞎子有問必答。鄉下人從心裏佩服瞎子是幅活地圖!


    終於,鄉下人想起了什麽。鄉下人說,他要找的那個親戚,會剪紙,還玩根雕。


    瞎子說,那你就到民間藝術家協會去問問,準能找到。


    瞎子又告訴鄉下人,民協在哪兒哪兒哪兒。


    鄉下人一拍大腿,樂得直想蹦。


    鄉下人一步三跳地躥出門外,到民協找親戚去了。   爬梯子


    他又夢見自己爬梯子了。


    梯子吊在半空中,上邊是天,下邊是地,左邊是雲,右邊是風。他在梯子上爬著,艱難地爬著,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掉下去。掉下去,肯定是粉身碎骨。這樣的夢境,總是讓他心驚肉跳,胸口裏如揣了一隻瘋狗。


    他經常夢見自己爬梯子,每次從夢中醒來,都是大汗淋漓。


    在官場上混,誰不想爬到金字塔尖上去?有梯子要上,沒有梯子,創造梯子也要上。他知道,往梯子上擠的人很多,隻有把別人擠下去,才有可能讓自己爬上去。因此,他左踹一腳,右跺一腿,幹掉了一個又一個想露臉逞能的家夥。但他心裏總是不淨,總是夢見自己爬梯子。這讓他非常痛苦,他就在心裏琢磨:又該修理誰了?


    說實話,他沒少修理人。那種銅頭鋼臉鐵脖子的貨,一看就是杠子頭,對這號貨,有一個滅一個。而另一種悶不嘰的蔫貨,真恨不得揭開那人的腦瓜蓋,咕咚咕咚喝了他!最倒胃口的,是那種半男半女的陰陽貨,隻要掐一把,除了冒酸水還是冒酸水。在他看來,隔三岔五,就要把這些貨撈出來,修理一頓,不然的話,他們就可能在暗地裏鋸他的梯子——哪怕是拉個小口子,也會讓他一落千丈。


    有時,他也在想,算了吧,自己能耐再大,也未必能幹到聯合國。後來又一想,這個思想要不得,真是要不得。你不去聯合國,有人去聯合國。去聯合國的梯子很高很長,你不爬,有人爬,等別人一步一個台階爬上去了,你不就成了跟屁蟲了嗎?


    一想到跟屁蟲,他的臉色就綠了。他不想拾別人的屁吃,隻想讓別人拾他的屁吃。路隻有一條,那就是往上爬。他也知道,往上爬,飄忽不定,是要冒風險的。因此,他每次看見消防戰士爬雲梯,看見民工爬高樓刷牆麵,他都要頭暈,都要驚出一身冷汗。


    是的,每次夢見爬梯子,就說明又有坎坷了。可是,他又希望夢裏有梯子。隻要夢裏有梯子,就表明自己仍然有高升的可能。坎坷算什麽?隻要有梯子可爬,吃些苦頭也是在所難免的嘛。


    記得有一次,他在夢裏爬梯子,爬來爬去,爬到了一條江邊。他也不明白,明明是向上爬的,怎麽會爬到了江邊?真是荒誕!荒誕的還在後麵。江邊有人在做“升棺”表演,也就是把棺木從船上吊到空中,而後,再拉入峭壁上的洞穴裏。這也叫“懸棺”表演,是千古奇絕。就在他爬著梯子,興致勃勃地觀賞“升棺”表演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棺木在上升的過程中,突然斷了繩索!棺木從半空中掉了下來,砸到了水裏。一具死屍從棺木裏飛了出來,落到了水裏,被魚兒分食。他爬過去看那死屍,死屍的臉,居然是他的臉!他當時就嚇醒了。不錯,前些年,去南方旅遊,的確是看過“升棺”表演的,可當時棺木並沒有從空中掉下來呀!夢見棺木掉下來了,而且,死屍是他的臉,可把他嚇得不輕。他從床上爬起來,提上褲子,就去銀行提款了。該燒香的燒香,該拜佛的拜佛,見廟就磕頭,心裏才漸漸平靜下來了。


    他就是這樣落下來毛病的。他常常對著冷月歎息:當官真危險啊!當官,是最有風險的職業!當然,這樣的感歎,也隻是說給自己聽的,是不能對外人說的,說了人家也不信,人家反而會罵他作秀,罵他腐敗!


    讓他想不到的是,他正在梯子上爬著,日複一日地爬著,饒有興趣地爬著,卻忽然間“軟著陸”了。上邊下來了“一刀切”的政策,他這個年齡線的人,像割韭菜一樣,全被割下來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誰不想多坐一小會兒呢!他心裏真不平衡啊,可又有什麽法子呢?!


    從梯子上下來後,雖然意猶未盡,他還是把自己混同於普通老百姓了。其實,他和普通老百姓是不一樣的,他還吃著一份俸祿呢,衣食無憂。他每天上街閑轉,看見一片樹葉落了,也會發出一聲冷笑。這天,轉來轉去,他轉到了一家裝飾公司的門前。有幾個工人正在忙著。讓他眼前一亮的是,他看見了一架梯子!


    他簡直高興死了,彎下身去,爬開了梯子。


    幾個工人都笑他:“這個人,神經了,梯子在地上躺著呢,爬什麽爬?”


    他聽見了工人們的談笑。於是,直起了身子,愣愣地看著躺在地上的梯子。


    他在心裏恨恨地罵著:“媽的,梯子本來就是在地上躺著的,我卻爬了幾十年!這幾十年,我一直在地上爬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微經典:沒表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德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德龍並收藏中國微經典:沒表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