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五朝宰相:五代十國裏的馮道 作者:薑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官場是什麽所在?從字麵上解釋,就是當官的人聚在一起的地方,就像酒場、賭場、煙花場。
都說官場是個大染缸,把一塊白布扔到缸裏再撈出來,就成了五顏六色的花布。
也有例外的,比如明朝的海瑞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不收納,不奉迎,堪稱官場聖人。海瑞為官如此,固然贏得生前身後名,可如果官場中人都要像海瑞那樣清白如水,那還做個什麽官?做官的樂趣何在?
為什麽要做官?不要講什麽治國平天下的空話,對大多數人來說,做官就是生前謀得富貴、死後蔭及子孫。如果能為民謀得幾件實事,賺得一把萬民傘,也好算作錦上添花,功德一件。
做官是一種生存手段,人活著總是要吃飯的,有人靠砍柴捕魚為生,有人就以做官謀生。做不做官,做大官與做小官,做內官還是做外官,都是一門大學問。怎麽才能做好官?為官之道如何?清道光朝的大學士曹振鏞先生留下了六字真經:“多磕頭,少說話。”
身在官場,要注意四點:
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刻保持警惕,要懂得見機而進,識機而退;
二、多念別人的好,與人方便,與己方便,萬事給別人留條後路;
三、少說話,會說話,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四、要有真才實學,這是“10000”最重要的那個“1”,沒有這個“1”,一切都是空談。
曆史上名官如雲,位極人臣者更不在少數,但真正能將這四點為官之道做到爐火純青的並不多,有兩個人物特別值得一提。
一是東漢太尉胡廣。
胡廣曆經安、順、衝、質、桓、靈六帝,做宰相三十年,在官場屹立不倒,成為東漢官場一大奇觀。胡廣為人中庸,不強出頭,所謂“天下中庸有胡公”。胡廣門生遍天下,他死後,皇帝悲痛,天下皆哭,備及榮哀,胡廣的學生蔡邕對座師的評價是“自漢興以來,鼎臣元輔,耊袞老成,勳被萬方,與國始終,未有若公者焉。”
二是五代宰相馮道。
馮道的人生經曆比胡廣更為傳奇,為官之路更為艱難。胡廣生逢太平,天下興盛,無災無難到三公,而馮道所處的是天崩地裂的大亂世,皇帝輪流做,人命賤如土。
胡廣隻入仕東漢一朝,馮道卻曆任後唐、後晉、遼、後漢、後周五個不同的政權而位居宰相,十代帝王師,皇帝禮敬,士林肅拜。馮道生前有重名於天下,死後同樣備及榮哀,周世宗柴榮追封馮道為瀛王。
讓人遺憾的是,像馮道這樣的文臣翹楚,士林班頭,五朝元老,在千年之後卻成了不忠不孝的反麵典型被大加鞭撻。受歐陽修、司馬光、王夫之等人批判馮道的影響,現在提及馮道,一則曰貳臣,二則曰佞臣,三則曰奸臣,或譏為“騎牆孔老二”,冷嘲熱諷,以為常事。
我們從發黃的舊史書中所看到的馮道,並不是曆史上真實的馮道,而是被道德武器殺死的馮道屍體,曆經千年暴曬,已經嚴重變形發臭。
馮道最受後人詬病的地方是馮道的“不忠”,一身出仕五朝,騎牆觀風,迎來送往,喜新厭舊。《舊五代史》對馮道的評價非常具有代表性,“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況於再三者哉!”在這些靠“忠孝”混飯吃的士大夫看來,為人臣者,要從一而終,馮道已失大節,雖有小善,亦不足取。
忠誠的標準是什麽?很簡單,標準是愛民與不愛民。孟子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既然趙匡胤有負柴榮托孤,發動兵變建宋是為了天下蒼生逆取順守,為什麽對同樣愛護天下蒼生而忍辱負重的馮道窮追猛打?
一個人的人品即使再惡劣,他的身上也會有閃光點,馮道也不例外。馮道固然有明哲保身的庸猾,但馮道品性仁厚,性情中庸,與人為善。不能隻看到馮道在官場上呼風喚雨,吃香喝辣,卻忽視了馮道所處的險惡曆史環境。
忠與不忠,看的不是對一家一姓的小忠,而是天下黎庶公器的大忠。馮道雖然曆仕五朝十帝,但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勸皇帝體諒民生之艱難,不與民爭利,這才是真正的忠貞。
馮道為相二十年,從來沒有拿公家的一分錢,對外人送的貴重禮物一律拒之門外。許吐司大夫都以養小妾為榮,馮道家裏卻空空如也,仆人都沒幾個。
馮道身為宰相,俸祿優厚,可以享受人上人的生活,但馮道卻居茅舍、與仆人同食,睡覺則以草當床。有些人滿嘴仁義道德,私下卻妻妾成群,花天酒地,和馮道相比,何其渺小。
對馮道評價最高的是北宋官場的獨行者王安石,也隻有王安石讀懂了馮道,王安石說馮道委屈自己,幫助別人,是當代的大佛菩薩。為了維護馮道的尊嚴,王安石不惜當著皇帝的麵和同朝宰相唐介打嘴仗,把馮道比成商朝名相伊尹。
有些人天生就是做藝術家的,比如李白和李煜;有些人天生就是做皇帝的,比如劉邦和朱元璋,而有些人天生就是做官的,比如胡廣和馮道。為官者,多是糊塗而來,糊塗而去,一生贏得是淒涼。隻有馮道把做官當成了一種藝術,上升到理論高度,還寫了兩本官經《仕經》、《榮枯鑒》,講述他做官的心得體會。
宦海沉浮,冷暖自知。要從小溪行舟奔大海,要繞過多少暗礁,多少滔天巨浪?稍不留神,便會葬身水底。沉舟側畔千帆過,還在船上的前行者依然鬥誌昂揚地朝著大海的方向絕水而去,沒有人會同情失敗者。馮道很幸運,他從小溪上行舟一路東來,躲過暗礁,躲過巨浪,最終看到了大海。
與其說馮道做官成功,不如說馮道做人成功,會不會做官的本質實際上就是會不會做人。官場名利多,是非也多,要拿得起放得下,舍即是得。老子說過:“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馮道在這一點做得非常好,馮道喜歡做官,會做官,但他從來沒有貪戀這一切,該放手時毫不猶豫。
通過馮道看五代,跟著馮道混官場,下麵開始這場奇妙的穿越旅行。
都說官場是個大染缸,把一塊白布扔到缸裏再撈出來,就成了五顏六色的花布。
也有例外的,比如明朝的海瑞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不收納,不奉迎,堪稱官場聖人。海瑞為官如此,固然贏得生前身後名,可如果官場中人都要像海瑞那樣清白如水,那還做個什麽官?做官的樂趣何在?
為什麽要做官?不要講什麽治國平天下的空話,對大多數人來說,做官就是生前謀得富貴、死後蔭及子孫。如果能為民謀得幾件實事,賺得一把萬民傘,也好算作錦上添花,功德一件。
做官是一種生存手段,人活著總是要吃飯的,有人靠砍柴捕魚為生,有人就以做官謀生。做不做官,做大官與做小官,做內官還是做外官,都是一門大學問。怎麽才能做好官?為官之道如何?清道光朝的大學士曹振鏞先生留下了六字真經:“多磕頭,少說話。”
身在官場,要注意四點:
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刻保持警惕,要懂得見機而進,識機而退;
二、多念別人的好,與人方便,與己方便,萬事給別人留條後路;
三、少說話,會說話,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四、要有真才實學,這是“10000”最重要的那個“1”,沒有這個“1”,一切都是空談。
曆史上名官如雲,位極人臣者更不在少數,但真正能將這四點為官之道做到爐火純青的並不多,有兩個人物特別值得一提。
一是東漢太尉胡廣。
胡廣曆經安、順、衝、質、桓、靈六帝,做宰相三十年,在官場屹立不倒,成為東漢官場一大奇觀。胡廣為人中庸,不強出頭,所謂“天下中庸有胡公”。胡廣門生遍天下,他死後,皇帝悲痛,天下皆哭,備及榮哀,胡廣的學生蔡邕對座師的評價是“自漢興以來,鼎臣元輔,耊袞老成,勳被萬方,與國始終,未有若公者焉。”
二是五代宰相馮道。
馮道的人生經曆比胡廣更為傳奇,為官之路更為艱難。胡廣生逢太平,天下興盛,無災無難到三公,而馮道所處的是天崩地裂的大亂世,皇帝輪流做,人命賤如土。
胡廣隻入仕東漢一朝,馮道卻曆任後唐、後晉、遼、後漢、後周五個不同的政權而位居宰相,十代帝王師,皇帝禮敬,士林肅拜。馮道生前有重名於天下,死後同樣備及榮哀,周世宗柴榮追封馮道為瀛王。
讓人遺憾的是,像馮道這樣的文臣翹楚,士林班頭,五朝元老,在千年之後卻成了不忠不孝的反麵典型被大加鞭撻。受歐陽修、司馬光、王夫之等人批判馮道的影響,現在提及馮道,一則曰貳臣,二則曰佞臣,三則曰奸臣,或譏為“騎牆孔老二”,冷嘲熱諷,以為常事。
我們從發黃的舊史書中所看到的馮道,並不是曆史上真實的馮道,而是被道德武器殺死的馮道屍體,曆經千年暴曬,已經嚴重變形發臭。
馮道最受後人詬病的地方是馮道的“不忠”,一身出仕五朝,騎牆觀風,迎來送往,喜新厭舊。《舊五代史》對馮道的評價非常具有代表性,“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況於再三者哉!”在這些靠“忠孝”混飯吃的士大夫看來,為人臣者,要從一而終,馮道已失大節,雖有小善,亦不足取。
忠誠的標準是什麽?很簡單,標準是愛民與不愛民。孟子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既然趙匡胤有負柴榮托孤,發動兵變建宋是為了天下蒼生逆取順守,為什麽對同樣愛護天下蒼生而忍辱負重的馮道窮追猛打?
一個人的人品即使再惡劣,他的身上也會有閃光點,馮道也不例外。馮道固然有明哲保身的庸猾,但馮道品性仁厚,性情中庸,與人為善。不能隻看到馮道在官場上呼風喚雨,吃香喝辣,卻忽視了馮道所處的險惡曆史環境。
忠與不忠,看的不是對一家一姓的小忠,而是天下黎庶公器的大忠。馮道雖然曆仕五朝十帝,但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勸皇帝體諒民生之艱難,不與民爭利,這才是真正的忠貞。
馮道為相二十年,從來沒有拿公家的一分錢,對外人送的貴重禮物一律拒之門外。許吐司大夫都以養小妾為榮,馮道家裏卻空空如也,仆人都沒幾個。
馮道身為宰相,俸祿優厚,可以享受人上人的生活,但馮道卻居茅舍、與仆人同食,睡覺則以草當床。有些人滿嘴仁義道德,私下卻妻妾成群,花天酒地,和馮道相比,何其渺小。
對馮道評價最高的是北宋官場的獨行者王安石,也隻有王安石讀懂了馮道,王安石說馮道委屈自己,幫助別人,是當代的大佛菩薩。為了維護馮道的尊嚴,王安石不惜當著皇帝的麵和同朝宰相唐介打嘴仗,把馮道比成商朝名相伊尹。
有些人天生就是做藝術家的,比如李白和李煜;有些人天生就是做皇帝的,比如劉邦和朱元璋,而有些人天生就是做官的,比如胡廣和馮道。為官者,多是糊塗而來,糊塗而去,一生贏得是淒涼。隻有馮道把做官當成了一種藝術,上升到理論高度,還寫了兩本官經《仕經》、《榮枯鑒》,講述他做官的心得體會。
宦海沉浮,冷暖自知。要從小溪行舟奔大海,要繞過多少暗礁,多少滔天巨浪?稍不留神,便會葬身水底。沉舟側畔千帆過,還在船上的前行者依然鬥誌昂揚地朝著大海的方向絕水而去,沒有人會同情失敗者。馮道很幸運,他從小溪上行舟一路東來,躲過暗礁,躲過巨浪,最終看到了大海。
與其說馮道做官成功,不如說馮道做人成功,會不會做官的本質實際上就是會不會做人。官場名利多,是非也多,要拿得起放得下,舍即是得。老子說過:“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馮道在這一點做得非常好,馮道喜歡做官,會做官,但他從來沒有貪戀這一切,該放手時毫不猶豫。
通過馮道看五代,跟著馮道混官場,下麵開始這場奇妙的穿越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