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在位六年,而天福四年這次有關軍事的談話之後,再也找不到石敬瑭與馮道麵對麵交談的記載。當然,作為天子第一宣力大臣,馮道是沒少見到石敬瑭的,隻是馮道比較忙。


    樞密院本身就事務龐雜,擔子全壓在馮道肩上,馮道每天都忙得連軸轉,片刻也不得閑。《舊五代史·少帝紀一》記載馮道後來請求恢複樞密院的理由就是“事繁”。


    馮道,忙並快樂著。有了馮道坐鎮中樞,調度行政,內外和諧,石敬瑭就可以騰出精力,全力對付一些不聽話的藩鎮,比如成德節度使安重榮。


    安重榮,小名鐵胡,朔州沙陀人,善騎射,力大無比。當年石敬瑭在晉陽造反,安重榮率騎兵千人加入石敬瑭稍顯微薄的隊伍。石敬瑭發財後,自然不能忘記這個小兄弟,封成德節度使,算是知恩圖報。


    其實,狼是養不熟的。


    安重榮是五代宋初響當當的一頭餓狼!他有句名言:“天子寧有種乎!唯兵強馬壯者為之。”後人常說槍杆子裏麵出政權,其實就是安重榮這句名言的現代版。


    安重榮當了位高權重的成德節度使,不過他並不滿足,他想做到石敬瑭那個位置。安重榮腦袋一根筋,他不像範延光、楊光遠這夥滑頭與石敬瑭陽奉陰違,暗中撒釘子,而是選擇明火執杖與石敬瑭公開對抗。


    石敬瑭為了維護中原穩定,昧著良心發展與契丹的“父子”君臣關係,但安重榮偏偏不吃他這一套,不但專門破壞晉遼關係,殺了幾十名契丹騎探,甚至當著天下人的麵揭石敬瑭的短,直斥石敬瑭出賣中華(中原)利益。


    “斥高祖稱臣奉表,罄中國珍異,貢獻契丹,淩虐漢人,竟無厭足。”


    “高祖”大怒。


    為了就近應付不聽話的安重榮,天福六年(941)八月初五,石敬瑭大駕離開汴梁城。七天後,八月十二日,抵達剿滅安重榮叛亂的最前線——鄴都(即魏州)。


    馮道也去了。


    而蹊蹺的是,石敬瑭年僅七歲的幼子石重睿也在老太監溫暖的懷抱中跟著去了鄴都。


    這個舉動,是聰明人都能看出來,石敬瑭在做後事準備!萬一聖躬不豫,石重睿就在柩前即位。


    隨駕的很多官員都從中嗅到一絲肅殺的氣息。


    但形勢遠沒有他們想像得那麽簡單。在石敬瑭抵達鄴都三個月後,石晉宗室最年長的第二代、留守東京的鄭王石重貴突然被石敬瑭召到鄴都。未已,石敬瑭正式封石重貴為鄴都留守,改封齊王。


    如果要立石重睿,石敬瑭在這個敏感時期是不應該把石重貴也叫到身邊的。


    對於皇位繼承人的問題,皇帝到底是怎麽想的,大臣們在私下議論紛紛。


    馮道不置一語。他知道石敬瑭還在猶豫。


    石敬瑭此次大駕幸鄴,目的是剿滅安重榮,因為安重榮對自己的威脅足夠大。


    也許石敬瑭高看了安重榮,在強大的中央軍麵前,安重榮的那點雜牌軍根本不堪一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朝宰相:五代十國裏的馮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薑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薑狼並收藏五朝宰相:五代十國裏的馮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