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在1908年發表的《人間詞話》中談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三境也。”
我們可以把第一種境界歸結為迷茫,尋找生命價值、追求事業的迷茫;把第二種境界歸結為執著,找到了某種值得投入生命的事業或者價值,願意為此貢獻餘生;把第三種境界歸結為開悟,在苦苦探索、執著無救之後的突然領悟,原來一切都這麽簡單,答案就在身邊。就像牛頓在苦惱之餘坐在蘋果樹下被蘋果砸了一下,就像王陽明在竹子前麵“格物致知”幾度春秋之後突然領悟到了心乃一切之本。古代禪宗大師青原惟信提出了參禪的三重境界:“老僧30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然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我們人生之初,思維狹隘,見識短淺,所以很容易看到什麽就是什麽,表麵上好就是好,不懂得背後蘊藏的道理,看到哭就是哭,不知道哭背後的情感;在我們人生發展的道路上,常常會處處碰壁,事事灰心,最後對人對事產生無盡懷疑,覺得每個人都不再那麽純真,人人都暗藏玄機,包藏禍心,因此就很容易見人不是人,見鬼不是鬼;到了第三重境界,發現一切人皆有良知,一切事皆有因緣,看透了其實很簡單,所以就有了看山還是山的明澈。“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這才是做人與處世的正道。
上麵的兩個故事都充滿了禪意,需要我們用一輩子的時間去體悟。
其實,做人做事在任何一個階段都可以體現出不同的境界,不同的境界帶來不同的結果和不同的人生。我們都聽說過這樣的故事: 三個人都在搬磚頭,第一個人搬磚頭的時候,心裏想的就是搬磚頭,覺得自己除了搬磚頭沒有什麽其他的本領,所以他就一輩子搬磚頭了。第二個人搬磚頭的時候想的是未來如何能夠成為一個包工頭,讓別人搬磚頭,最後他就成了一個包工頭。第三個人搬磚頭的時候心裏想的是未來如何能夠成為一個建築師,蓋出自己心裏喜歡的房子來,最後這個人成了很好的建築師。
我不是唯心主義者,但我深深相信在所有的生靈中,隻有人可以用自己的心改變自己的命運和未來。有的時候,我們的心能夠走多遠,我們的腳就能夠走多遠。
我們在大學的學習也有三種境界:第一是為了找工作而學習,什麽專業畢業最好找工作就學什麽;第二是因為興趣,確實因為深深喜歡自己學習的專業,畢業後能不能找到工作是其次的;第三是因為使命感而學習,或擁有“為往聖繼絕學”的崇高,或懷抱“為萬世開太平”的誌向。
我們常常覺得第一種人很實在或者很現實,剛畢業出來也能找到不錯的工作,但從長遠說,隻有第二、第三種人才能夠真正體會到學習和工作的樂趣,也更能夠深刻地體會到人生的奧妙,即使在窮困中也不失其苦中作樂的情懷。從現實角度來說,人們通常認為第一種人會掙更多的錢,但事實恰恰相反,第二、第三種人往往更加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敬。易中天、於丹等所學的曆史、哲學專業曆來被認為是餓死人的專業,但他們證明了對專業的興趣可以帶來名利。袁隆平除了對水稻的濃厚興趣,更肩負了一種使命感,最終他研究出了雜交水稻,造福幾十億人民。
畢業後麵對工作依然會有三種境界:為薪水而工作,為喜歡的職業而工作,為內心的使命感而工作。這三者也許不矛盾,但隻有到了第三種境界才能成就大業。
當一個人為薪水而工作時,工作對於他來說不是一種樂趣而是一種折磨,這樣的人常常身心俱疲,滿腹牢騷;一個人為了喜歡的職業而工作時,就像小孩玩樂高玩具一樣,內心會充滿歡喜和成就感,這個時候工作的幸福指數會大大提高;一個人為了使命感而工作時,工作已經不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事業、一份生命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一種崇高的生命本質。第三種人為數不多,但往往承擔了引領世界的重任,政治家中如林肯,曆史家中如司馬遷,科學家中如愛迪生,投資家中如巴菲特等都屬於這一類人。他們不僅僅成就了自己的生命,也為別人樹立了榜樣,更推動了世界的進步。
也許,在學習、工作、生活之前,先給自己定位,問一下自己處於哪種境界,比我們匆匆忙忙像螞蟻一樣學習、工作和生活更加重要。諸葛亮說過“: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淡泊一點,寧靜一點,靜而後動,這樣我們這輩子也許能夠走得更遠一些。
我們可以把第一種境界歸結為迷茫,尋找生命價值、追求事業的迷茫;把第二種境界歸結為執著,找到了某種值得投入生命的事業或者價值,願意為此貢獻餘生;把第三種境界歸結為開悟,在苦苦探索、執著無救之後的突然領悟,原來一切都這麽簡單,答案就在身邊。就像牛頓在苦惱之餘坐在蘋果樹下被蘋果砸了一下,就像王陽明在竹子前麵“格物致知”幾度春秋之後突然領悟到了心乃一切之本。古代禪宗大師青原惟信提出了參禪的三重境界:“老僧30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然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我們人生之初,思維狹隘,見識短淺,所以很容易看到什麽就是什麽,表麵上好就是好,不懂得背後蘊藏的道理,看到哭就是哭,不知道哭背後的情感;在我們人生發展的道路上,常常會處處碰壁,事事灰心,最後對人對事產生無盡懷疑,覺得每個人都不再那麽純真,人人都暗藏玄機,包藏禍心,因此就很容易見人不是人,見鬼不是鬼;到了第三重境界,發現一切人皆有良知,一切事皆有因緣,看透了其實很簡單,所以就有了看山還是山的明澈。“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這才是做人與處世的正道。
上麵的兩個故事都充滿了禪意,需要我們用一輩子的時間去體悟。
其實,做人做事在任何一個階段都可以體現出不同的境界,不同的境界帶來不同的結果和不同的人生。我們都聽說過這樣的故事: 三個人都在搬磚頭,第一個人搬磚頭的時候,心裏想的就是搬磚頭,覺得自己除了搬磚頭沒有什麽其他的本領,所以他就一輩子搬磚頭了。第二個人搬磚頭的時候想的是未來如何能夠成為一個包工頭,讓別人搬磚頭,最後他就成了一個包工頭。第三個人搬磚頭的時候心裏想的是未來如何能夠成為一個建築師,蓋出自己心裏喜歡的房子來,最後這個人成了很好的建築師。
我不是唯心主義者,但我深深相信在所有的生靈中,隻有人可以用自己的心改變自己的命運和未來。有的時候,我們的心能夠走多遠,我們的腳就能夠走多遠。
我們在大學的學習也有三種境界:第一是為了找工作而學習,什麽專業畢業最好找工作就學什麽;第二是因為興趣,確實因為深深喜歡自己學習的專業,畢業後能不能找到工作是其次的;第三是因為使命感而學習,或擁有“為往聖繼絕學”的崇高,或懷抱“為萬世開太平”的誌向。
我們常常覺得第一種人很實在或者很現實,剛畢業出來也能找到不錯的工作,但從長遠說,隻有第二、第三種人才能夠真正體會到學習和工作的樂趣,也更能夠深刻地體會到人生的奧妙,即使在窮困中也不失其苦中作樂的情懷。從現實角度來說,人們通常認為第一種人會掙更多的錢,但事實恰恰相反,第二、第三種人往往更加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敬。易中天、於丹等所學的曆史、哲學專業曆來被認為是餓死人的專業,但他們證明了對專業的興趣可以帶來名利。袁隆平除了對水稻的濃厚興趣,更肩負了一種使命感,最終他研究出了雜交水稻,造福幾十億人民。
畢業後麵對工作依然會有三種境界:為薪水而工作,為喜歡的職業而工作,為內心的使命感而工作。這三者也許不矛盾,但隻有到了第三種境界才能成就大業。
當一個人為薪水而工作時,工作對於他來說不是一種樂趣而是一種折磨,這樣的人常常身心俱疲,滿腹牢騷;一個人為了喜歡的職業而工作時,就像小孩玩樂高玩具一樣,內心會充滿歡喜和成就感,這個時候工作的幸福指數會大大提高;一個人為了使命感而工作時,工作已經不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事業、一份生命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一種崇高的生命本質。第三種人為數不多,但往往承擔了引領世界的重任,政治家中如林肯,曆史家中如司馬遷,科學家中如愛迪生,投資家中如巴菲特等都屬於這一類人。他們不僅僅成就了自己的生命,也為別人樹立了榜樣,更推動了世界的進步。
也許,在學習、工作、生活之前,先給自己定位,問一下自己處於哪種境界,比我們匆匆忙忙像螞蟻一樣學習、工作和生活更加重要。諸葛亮說過“: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淡泊一點,寧靜一點,靜而後動,這樣我們這輩子也許能夠走得更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