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廬山雄、奇、險、秀,自古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20世紀初,興建歐美風格避暑別墅近千幢,形成中國最具規模的避暑勝地,深獲蔣介石喜愛,從20世紀30代開始,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夏都”。1937年,蔣介石也在此發表抗日講話,開始全麵抗戰。


    在台灣,高山風光同樣吸引蔣介石,尤以日據時期漸次開發的南投霧社一帶,奇萊山與合歡山群峰山腰圍繞,不但風景優美,且有豐富溫泉資源,早以“富士溫泉”“櫻花溫泉”聞名,光複後,誌得意滿、顧盼自雄的蔣介石首度來台,就因當地景致、環境和交通與廬山頗為類似,而把富士溫泉改名為“‘廬山’溫泉”。


    1949年後,蔣介石仍不時光臨“廬山”“霧社”一帶,隻是因路程遙遠,道路不佳,僅偶一來之。直到連接東西的中部橫貫公路開發,山區交通改以搭乘汽車為主,日漸繁華喧鬧的“廬山”漸成為旅遊熱區,倒掃了蔣介石的遊興,不過“廬山”行館依舊管製嚴格,非等閑能靠近。


    蔣介石去世後,“廬山”行館一如其他較不聞名的“駐蹕”地點,無從開放又不繼續開發,隻是將駐守人員撤除,落入漸漸荒廢、形同廢墟的地步,直到20世紀末,才慢慢開始修複,成為地方開發的觀光景點之一。


    ◆萬大行館


    蔣介石親賜萬大水庫以“碧湖”之美稱,萬大行館因此別稱為“碧湖行館”。若於此地眺望碧湖,四季鮮花相伴——春櫻夏綠秋楓冬梅,處處成景,亦是不可多得的拍攝絕景之一。外觀明黃的萬大行館雖然規模不大,但卻閃耀著貴族的氣息,秋陽之下,略有些金碧輝煌的意味。


    ◆萬大水庫


    曾有人戲說,如果蔣介石不做“總統”,那他該做旅遊觀光局長。隨著台灣的解禁和旅遊事業的蒸蒸日上,人們發現,凡是體現台灣之美的地方,都有蔣介石行館的蹤影,萬大水庫就是其中一例。該地風光柔媚,一年四季各有多變風貌,美不勝收。蔣介石愛梅眾人皆知,萬大行館及水庫區域廣植梅樹、櫻樹及聖誕紅,冬來一片白色的花海,如雪片紛飛,詩情畫意,春來則一片嫩綠,鮮嫩欲滴,夏來梅葉成蔭,濃綠如墨,是四季賞梅的好去處。萬大水庫碧波潺潺,得到碧湖的別稱,作為台灣電力公司萬大電廠管理的一個水庫,曾經也發揮過重要的生產作用。隻不過於2011 年初霧社水庫淤沙量已超過8000 萬立方米,水庫一半左右已經幹涸。而2009 年8 月8 日莫拉克風災帶給中南部地區水庫與河川的淤積達6000 萬立方米。風災帶來的大量淤泥,雖經過這兩年的清淤,效果仍不佳。此外,加上曆年來的淤積,造成水庫功能降低,甚至農地休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師永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師永剛並收藏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