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廬山”溫泉不遠的霧社,海拔高度1150米,位於清境農場和“廬山”的途中,終年氣候涼爽宜人,是蔣介石遊覽中橫時,最喜歡駐足的景點之一。


    除了莫那魯道抗日成仁的英靈塚外,由於當地廣植櫻花,每年1月到2月,霧社四周櫻花盛開,美麗異常。


    尤其抵達霧社前,必經有兩座百餘米高山相峙的“人止關”,懸崖峭壁,下臨萬丈深澗,形成天然險要關卡,往霧社的汽車即沿此峭壁攔腰環繞而上,正是日本據台初期,泰雅族與日軍殊死戰之地,當年日軍甚至立“人止關”禁碑於隘口,直到“霧社事件”後,始將禁令廢止,但“人止關”三字留存迄今。


    鄰近不遠、位於霧社南方9000米處的南投萬大村的萬大水庫,則是日據時期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為聚集中央山脈河水,以便枯水時期將水流放到日月潭,調節水量以助發電等目的而建,由霧社農校旁的小路步行20分鍾可到達。


    萬大水庫湖麵廣闊,萬頃碧波,終年雲霧繚繞,與四周層疊峰巒的青山相映成趣;電廠櫻花林區猶如世外桃源,每年春節前夕綻放;湖畔野花燦爛,對應碧澄靜水,更是一絕,更別提搭乘舢舨遊湖的瀟灑。當年蔣介石到此遊憩,見潭水澄碧,命名為“碧湖”或稱為“臥龍潭”。


    萬大溪經此川流而過,將水庫旁村落分為兩部分,中有鐵橋與隧道相連,一側是台電萬大發電廠員工宿舍區,一側是少數民族聚落。在水庫池畔也有一間木造的蔣介石行館,稱“萬大行館”,原為台灣電力株式會社高級職員宿舍,位於投71線約8000米的u形彎道上,係縱觀水庫全景風采最好的地點。每逢冬來,一片雪白梅花海,如詩畫情境。


    這棟萬大行館落成時被漆成黃色,由於僅供貴賓住宿,加上蔣介石曾親自住過,因此輕易不外借,內部也維持得相當整潔。客廳中除大型沙發,還有特別為蔣介石及宋美齡準備的座椅,都加上土黃色套子,客廳外有玻璃落地窗,可以看到庭園花卉及木欄外的梅樹。


    霧社往萬大水庫沿途還有個特別據點,即1958年所建,位於霧社北方1000米的山巔上,為祝賀蔣介石壽誕所建的介壽亭。由於位居製高點,站在介壽亭眺望,霧社街區、碧湖水色盡入眼簾,尤其碧湖纖塵不染地靜躺腳下,更如同山穀中一顆翡翠。


    蔣介石視察中橫霧社至大禹嶺路段通車時,常到此靜坐遠眺。之後蔣經國也常到此憑吊,正門“介壽亭”三字為於右任所題,左右分別是百壽圖與建亭碑記,於右任並親筆寫了一副對聯:“聖人心日月;仁者壽山河。”亭內則有蔣介石與宋美齡合影,但目前未對外開放。


    不過因台灣山林欠缺保護,長時期濫墾濫伐,上遊地區山坡地超限利用,導致多處發生台風暴雨、泥石流災情,造成水庫泥沙淤積。20世紀90年代中期,萬大水庫蓄水量大減,湖水節節下降,湖底灰泥大片暴露,不見以往的湖光山色。甚至還發生過山地部落一堆墳墓裏的棺材被衝入水庫的爭議,湖水麵積幾乎被囤掉了三分之二,有時泥沙還會直接衝刷到日月潭,已不複當年宛如碧海的風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師永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師永剛並收藏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