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墾農場複興,蔣經國中橫公路帶動梨山風華
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 作者:師永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海拔1670米的梨山地區位於台中縣和平鄉大甲溪中遊,是台灣最高的盆地,原為泰雅族人聚居地,昔稱“薩拉茂”,目前內有南勢、天輪、博愛、梨山等五村,多為泰雅族人聚落。四周群山聳立,冬天高峰積雪,夏日一片清涼,氣候宜人。
泰雅族人驍勇善戰,是台灣第二大少數民族,過著遷移不定的遊獵生活;無論清朝及日據時期,梨山所在的和平鄉都被列為不設街莊之地。尤其泰雅族屢有抗日行動,族人紋麵甚至被日警視為“凶蕃”表征。因此日本人極早即在此貫徹“理蕃”,更強製他們集體遷移,以利統治。
光複後,和平鄉隸屬於台中縣管轄。1959年,中橫公路開通,梨山風景線迅速成型,以梨山為中心,分向大甲溪中、上遊發展,包括穀關溫泉、德基水庫、清境農場、武陵農場、桃山瀑布等,全部位於中橫西段及中橫宜蘭支線上,大甲溪清流迂回其間,萬壑千峰,青翠森鬱,景色絕勝,帶動大量觀光與經商人潮湧進,更不乏許多慕名而來的外籍人士。
早在1960年,蔣介石就曾在梨山入住。不過由於當時梨山住宿條件相當差,橫貫公路天祥至青山間唯一供給旅客膳宿的據點唯有“梨山行舍”,不但電力不足,白天及晚間10點後皆不供電,並且多是通鋪。隻要招待所客滿,旅客就投宿無門,隻能借附近民家屈就。
結果蔣介石一聲令下,除打算在當地建設現代規模的山地觀光都市外,更拍板由台灣銀行出資興建,由“退輔會”經營管理新的賓館設施。
1965年,位於梨山中心地區的梨山賓館正式完工,成為景區地標建築,並開放國際觀光客旅遊住宿使用。梨山賓館麵積1700平方米,麵對南湖大山,背靠鬆林高原,為一座古色古香的宮殿式建築,嵯峨壯麗,還附設百畝寬廣的停車場,號稱與中山樓、圓山飯店並列為台灣三棟傳統中國宮殿建築。
賓館前進為可容納200人的大型客廳,後進是三層樓旅舍,紅梁黃瓦、亭台樓閣、花木扶疏,在當時是一等一的觀光大飯店,清晨推窗外望,青山日出一覽無餘;黃昏時落日繽紛,風起雲湧。賓館前大噴水池完全用大理石鋪成,與遠山雲霧相輝映,更是由知名雕塑家楊英風結合中國庭園山石和西方馬賽克工法,以花蓮大理石為素材創作出的傑作,水柱衝天高達七米,曾是台灣最高的噴水池。
賓館外並設有一間白牆紅磚瓦的歐式建築的別館,即為“總統行館”,對外則稱“梨山小舍”,雙層樓房,一樓是大廳,二樓有兩個房間,蔣介石幾乎每年夏天都會到梨山避暑,並巡視中部建設。
雖然梨山觀光住宿與餐飲消費相當昂貴,但每逢假日,人潮爭相體驗奢華的山中假期,或參加“救國團”寒暑假健行活動。當時梨山一帶國民所得水平更是全台的兩倍,生活優渥,足見觀光業的興旺。至於收費昂貴的梨山賓館在委托“國賓”飯店經營後,則已非工薪階層能負擔的價格,房間卻經常客滿。
當時遊客每到梨山賓館,即使無法入住,也喜歡在館前拍照留念。
泰雅族人驍勇善戰,是台灣第二大少數民族,過著遷移不定的遊獵生活;無論清朝及日據時期,梨山所在的和平鄉都被列為不設街莊之地。尤其泰雅族屢有抗日行動,族人紋麵甚至被日警視為“凶蕃”表征。因此日本人極早即在此貫徹“理蕃”,更強製他們集體遷移,以利統治。
光複後,和平鄉隸屬於台中縣管轄。1959年,中橫公路開通,梨山風景線迅速成型,以梨山為中心,分向大甲溪中、上遊發展,包括穀關溫泉、德基水庫、清境農場、武陵農場、桃山瀑布等,全部位於中橫西段及中橫宜蘭支線上,大甲溪清流迂回其間,萬壑千峰,青翠森鬱,景色絕勝,帶動大量觀光與經商人潮湧進,更不乏許多慕名而來的外籍人士。
早在1960年,蔣介石就曾在梨山入住。不過由於當時梨山住宿條件相當差,橫貫公路天祥至青山間唯一供給旅客膳宿的據點唯有“梨山行舍”,不但電力不足,白天及晚間10點後皆不供電,並且多是通鋪。隻要招待所客滿,旅客就投宿無門,隻能借附近民家屈就。
結果蔣介石一聲令下,除打算在當地建設現代規模的山地觀光都市外,更拍板由台灣銀行出資興建,由“退輔會”經營管理新的賓館設施。
1965年,位於梨山中心地區的梨山賓館正式完工,成為景區地標建築,並開放國際觀光客旅遊住宿使用。梨山賓館麵積1700平方米,麵對南湖大山,背靠鬆林高原,為一座古色古香的宮殿式建築,嵯峨壯麗,還附設百畝寬廣的停車場,號稱與中山樓、圓山飯店並列為台灣三棟傳統中國宮殿建築。
賓館前進為可容納200人的大型客廳,後進是三層樓旅舍,紅梁黃瓦、亭台樓閣、花木扶疏,在當時是一等一的觀光大飯店,清晨推窗外望,青山日出一覽無餘;黃昏時落日繽紛,風起雲湧。賓館前大噴水池完全用大理石鋪成,與遠山雲霧相輝映,更是由知名雕塑家楊英風結合中國庭園山石和西方馬賽克工法,以花蓮大理石為素材創作出的傑作,水柱衝天高達七米,曾是台灣最高的噴水池。
賓館外並設有一間白牆紅磚瓦的歐式建築的別館,即為“總統行館”,對外則稱“梨山小舍”,雙層樓房,一樓是大廳,二樓有兩個房間,蔣介石幾乎每年夏天都會到梨山避暑,並巡視中部建設。
雖然梨山觀光住宿與餐飲消費相當昂貴,但每逢假日,人潮爭相體驗奢華的山中假期,或參加“救國團”寒暑假健行活動。當時梨山一帶國民所得水平更是全台的兩倍,生活優渥,足見觀光業的興旺。至於收費昂貴的梨山賓館在委托“國賓”飯店經營後,則已非工薪階層能負擔的價格,房間卻經常客滿。
當時遊客每到梨山賓館,即使無法入住,也喜歡在館前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