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高雄鳥鬆鄉大華村山仔腳的澄清湖,麵積約375公頃、湖麵103公頃。


    原本隻是作為農田灌溉的曹公新圳支流“大埤”形成的天然埤湖,另一名為“龍喉埤”,相傳為風水之地,鄰近相隔30餘丈處有一小埤,舊名為“草埤”。


    大埤直到1940年,周邊增建供水設備成為儲水庫後,才引入高屏溪河水,成為大高雄地區工業用水水源地。1952年,形狀由上空俯瞰像一個貝殼的“大埤”更名為“大貝湖”,草埤則更名為“小貝湖”。


    1954年,國民黨推動大貝湖整治美化工程,模仿杭州西湖進行建設,不但湖麵越加寬廣且清朗,更新辟出三橋、六勝,並由何應欽邀請於右任、賈景德、梁寒操、程天放等人,於1960年6月間,訂定“梅隴春曉、曲橋釣月、柳岸觀蓮、高丘望海、深樹鳴禽、湖山佳氣、三亭攬勝、蓬島湧金”湖畔八景。


    當時大貝湖湖光山色與建築混成一體,一度成為全台遊客量最多的公營遊樂區。小埤則因蓄水幹涸,委租農民開辟水田種植水稻,逐漸蛻變成湖畔人口密集之地。尤其澄清湖水平如鏡,蔣經國曾回憶,有年中秋他與蔣介石同乘小舟遊覽澄清湖,蔣介石見水波明月相映,想起杭州風光,還說“此即平湖秋月”。


    也不知是否因“熏風吹得遊人醉,莫把斯湖當西湖”等譏諷語,抑或不符“反共抗俄、艱苦建軍”的基本“國策”,1963年,蔣介石巡視大貝湖時,為強調“澄清天下之誌”,將大貝湖改名為“澄清湖”,且沿用至今。


    澄清湖中的富國島,相傳係紀念黃傑[黃傑(1902年-1995年),字達雲,湖南長沙人,黃埔第一期畢業,曆東征、北伐,曾因抗日戰功被授“青天白日勳章”。1938年參與蘭封作戰,和桂永清擅自棄守商丘,導致12萬國軍崩盤,卻未受處分。1949年後,黃傑領3萬軍隊撤往越南富國島,1953年6月才轉赴台灣,並整編為海軍陸戰隊。隨後任台北衛戍司令,並取代遭罷黜之孫立人,升任“陸軍總司令”“參軍長”“警備總司令”等職。1962年任台灣省主席;1969年,繼蔣經國後任“國防部長”。1995年病逝台北。]從越南富國島整師返台的“艱苦奮鬥、忠貞愛國的高尚情操”而得名,湖中九曲橋更是台灣最長的九曲橋。尤其蔣介石愛聽鍾聲,他也特地指定,由知名建築師修澤蘭[修澤蘭(1925年─),台灣知名女性建築師,湖南沅陵人,抗戰時就讀遷至重慶的國立中央大學建築係。1949年赴台後任聯勤工程處副工程師。1956年與夫婿傅積寬成立澤群建築師事務所,1965年任陽明山中山樓修建設計師,並獲台灣建築成就獎。1968年,推出新店花園新城建案,為全台首座整體開發的大型住宅,轟動一時。但動工前夕,傅積寬因曾參與學運,被捕入獄,長達6年餘。修澤蘭曾被稱為蔣家最信賴建築師之一,原日月潭教師會館也是她的手筆。]在澄清湖畔設計修築鍾樓,原先僅設計一層樓高,但被蔣介石改成二層樓,底部挑高成一拱形大門,非常壯觀。


    蔣介石常在散步後,坐在樹下石椅,欣賞湖光山色及聆聽鍾聲。尤其蔣介石在鍾樓建設之初,還交代當時的省主席黃傑,鍾聲須發出像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鏘鏘”聲,結果承包商家唐榮鐵工廠怎麽做都無法讓蔣介石滿意,想請教日本師傅也不得其法。


    最後還是通過秦孝儀將故宮秘方拿出來,才鑄成這口大鍾。蔣介石試聽後還批評“偷工減料”,把周遭的人都嚇壞了,最後按著蔣介石要求的十八長、十八短的節奏敲擊,才讓他滿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師永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師永剛並收藏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