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蔣化』,慈湖成祭品
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 作者:師永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由於慈湖與頭寮深具明確象征意義,因此無論是李登輝還是執政初期的陳水扁,都不願以強硬態度對待,但最終還是免不了被卷入政治風波。
2004年後,隨著陳水扁支持度越來越低,民進黨為取得政治上的動力,無可避免地走向對“兩蔣”鞭屍、“去蔣化”的歧路。尤其2007年初,隨台灣大選逼近,當時民進黨主席遊錫堃即提出取消“兩蔣陵寢”預算、撤走駐守憲兵的主張,正式展開民進黨長達一年多的“去蔣”攻勢,也讓陳水扁長期優遇蔣家的戲碼被看穿。
當時為爭取“獨派”支持,挽救個人形象因紅衫軍批判而破產的危機,陳水扁隨即聲稱,可考慮此一構想,雖因各界強烈質疑擱置下來,但陳水扁並未放棄,先是在2月28日前夕宣稱,蔣介石是“二二八”事件的真正元凶,跟著指示軍隊把各營區的“兩蔣”銅像全數拆除。
隨選舉逼近,民進黨鎖定“兩蔣陵寢”與中正紀念堂下手的攻勢愈發明顯,陳水扁並把慈湖和中正紀念堂認定為不符合民主潮流的封建產物,宣稱捍衛中正紀念堂等地形同捍衛蔣介石神格地位及黨國體製,他因而首次拋出將考慮“兩蔣陵寢”存廢問題,還說,“國軍是要顧活人,不是要顧死人”,憲兵駐守慈湖已三十幾年,因此沒有對不起“兩蔣”。
2007年12月23日,設立32年的“兩蔣陵寢”還是正式被民進黨無限期關閉、封園,儀隊、駐守憲兵一並取消,直到“交接給下一個保管單位為止”。
慈湖頭寮陵寢管理處也正式解編,回歸“國防部軍墓處”管理,同時展開清點及整理文物與不動產工作。直到馬英九高票當選,長期糾葛的移靈問題才瓦解冰消。
◆慈湖拱橋
從慈湖遊客中心旁的柏油路通道進入,白色月牙拱橋映入眼簾,橫跨河流之上,連接對岸的雕塑公園。煙雨朦朧,詩意幽幽,政治意味越來越淡化的慈湖陵寢成為遊客流連、徜徉徘徊的處所。當年蔣介石也曾在此地徘徊逡巡,思古念今,最終隻得浮厝於此,作古亦未能回到故鄉。
2004年後,隨著陳水扁支持度越來越低,民進黨為取得政治上的動力,無可避免地走向對“兩蔣”鞭屍、“去蔣化”的歧路。尤其2007年初,隨台灣大選逼近,當時民進黨主席遊錫堃即提出取消“兩蔣陵寢”預算、撤走駐守憲兵的主張,正式展開民進黨長達一年多的“去蔣”攻勢,也讓陳水扁長期優遇蔣家的戲碼被看穿。
當時為爭取“獨派”支持,挽救個人形象因紅衫軍批判而破產的危機,陳水扁隨即聲稱,可考慮此一構想,雖因各界強烈質疑擱置下來,但陳水扁並未放棄,先是在2月28日前夕宣稱,蔣介石是“二二八”事件的真正元凶,跟著指示軍隊把各營區的“兩蔣”銅像全數拆除。
隨選舉逼近,民進黨鎖定“兩蔣陵寢”與中正紀念堂下手的攻勢愈發明顯,陳水扁並把慈湖和中正紀念堂認定為不符合民主潮流的封建產物,宣稱捍衛中正紀念堂等地形同捍衛蔣介石神格地位及黨國體製,他因而首次拋出將考慮“兩蔣陵寢”存廢問題,還說,“國軍是要顧活人,不是要顧死人”,憲兵駐守慈湖已三十幾年,因此沒有對不起“兩蔣”。
2007年12月23日,設立32年的“兩蔣陵寢”還是正式被民進黨無限期關閉、封園,儀隊、駐守憲兵一並取消,直到“交接給下一個保管單位為止”。
慈湖頭寮陵寢管理處也正式解編,回歸“國防部軍墓處”管理,同時展開清點及整理文物與不動產工作。直到馬英九高票當選,長期糾葛的移靈問題才瓦解冰消。
◆慈湖拱橋
從慈湖遊客中心旁的柏油路通道進入,白色月牙拱橋映入眼簾,橫跨河流之上,連接對岸的雕塑公園。煙雨朦朧,詩意幽幽,政治意味越來越淡化的慈湖陵寢成為遊客流連、徜徉徘徊的處所。當年蔣介石也曾在此地徘徊逡巡,思古念今,最終隻得浮厝於此,作古亦未能回到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