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已經說過,張作霖對跟隨郭鬆齡反奉的諸將既往不咎,體現了他的胸襟和氣度。但事實遠比我們上文提到的要複雜很多,整個過程一波三折,凶險萬分,如果不是張作相全力救護,那麽為了泄私憤而屠殺戰敗的原第三方麵軍郭軍諸將是完全有可能發生的。
1925年12月24日,郭鬆齡戰敗已成定局。郭召集身邊的高級將領開會,委托第四軍軍長霽雲收集殘部,停戰聽候張學良處理,自己則率200人出走。郭出走後,鄒作華便以總部參謀長身份電令各軍停止進攻,並打電話給張學良聯係,雙方戰鬥於是停止。
張作相
午夜,張作相以及張學良的代表蔣斌、薑化南來到了郭軍總司令部,彼時郭軍內部人心惶惶,不知道將來會麵臨什麽結局。據張作相當時的參謀處長王之佑回憶,張親自對大家講話,說我們都是多年袍澤、鄉親至友,在這次戰亂中,兵戎相見,這是東北的不幸,也是每個人所痛心的。如今郭鬆齡已逃走,一切過錯都由他負責。郭鬆齡逃走時既然吩咐大家聽張學良軍團長的命令,這就是願意我們再行團結,因此人人應本著這個意見,釋去嫌疑。在戰鬥中,死去的袍澤無法挽救,但活著的官兵由我負責,確保大家安全。我去沈陽向老將(即張作霖)請求寬恕,有我一息尚存,就不致再有什麽不幸的事發生。張作相在東北軍中素以忠厚聞名,又是張作霖的鐵杆拜把兄弟,因此他說的話大家都相信。於是緊張的氣氛有所放鬆,大家各歸就寢。第二天全線停火,張學良自巨流河趕到新民車站,同張作相商定所有郭軍官兵及武器裝備均交由張學良後來組建的第三方麵軍接收。因參與兵變的所有郭軍官兵均是張學良原來第三方麵軍的,換句話說也就是所有郭軍官兵均歸還原第三方麵軍建製。
我們知道,奉軍如果按地方分一共包括三個方麵:即奉天部隊、吉林部隊和黑龍江部隊。此次參與兵變的第三方麵軍是奉天部隊,也就是說是張作霖起家的嫡係部隊,在東三省各部隊中武器裝備和人員素質都是最好的,一直是曆次大戰中衝在前麵的精銳部隊。而這次平亂,張作霖後方因為無兵可派,隻能借重於張作相和吳俊升,也就是借用了吉林部隊和黑龍江部隊來打自己的奉天部隊,對於張作霖感情上的傷害可想而知。最要緊的是,一些心懷不滿的或者乘機挑事的人,更想利用這個機會來整一整奉天部隊,最好全員收編,至不濟的話也要殺一批人整整奉天部隊的風頭;舊派的一些人則因為張作霖在整軍經武過程中重用了軍校畢業的學生軍人,冷落了一幫老兄弟,因而也有意見,此番希望抓住機會整一整他們;而楊宇霆為首的新派中的“擁舊派”,由於對郭鬆齡恨之入骨,也希望借此機會出口惡氣。就張作霖本人而言,一方麵確實是恨這些有新式思想的學生軍人背叛了自己;另一方麵也是形勢所迫,畢竟是自己的嫡係出了問題,人家吉林和黑龍江的非嫡係部隊都在看著,他們為了幫助平亂而損失了不少人,又沒撈到什麽好處,不殺幾個人是不好安撫人心的。所以當時的形勢確實是要殺一批,特別是郭鬆齡任命的幾個軍長,即第一軍軍長劉振東、第二軍軍長劉偉、第三軍軍長範浦江、第四軍軍長霽雲。第五軍軍長魏益三因為駐紮在山海關,一看形勢不對就率軍投向了馮玉祥,因此張作霖暫時奈何不了他。
基於以上原因,在12月25日商討郭軍善後問題的會議上,與會的吳俊升、楊宇霆、張景惠、王永江等一批東北軍政要員,基本上都強烈要求誅殺幾個人以平眾怒。隻有張作相一人堅決反對,認為眼下不是泄私憤的時候,因為馮玉祥部正在關外虎視眈眈,眼下最重要的是精誠團結,一致對外。爭辯了兩個多小時,張作相一人勢單力簿,眼看於事無補,他當場急哭了,若斷若續地說:“那就先殺了我,免得再看慘劇發生。”
彼時張作相是第五軍團長,吉林省督軍,從連山開始一直到巨流河大戰之前,主要都是張作相的部隊在節節阻擊郭軍,延緩了郭軍的進攻勢頭,這才爭取到了巨流河大戰中黑龍江部隊趕來增援的時間,形成了黑吉兩省部隊夾擊郭軍的有利形勢。如此位高功大的張作相都被逼哭了,由此可以想象當年會議時的劍拔弩張之勢。不過張作相這一哭,讓很多人都受到了感染,大家都覺得不好再堅持下去了,縱有天大的氣,麵對著張作相也不好做得太過分。所以他們同意了張作相的意見,張作霖也因此對張作相說“那就讓學良去看著辦吧”。張作相擔心會後楊宇霆等人又會進言,恐怕還會變卦,所以當場叫通新民電話,請張作霖當著大家的麵直接把這個意思下達了,才算真正完成了這一任務,拯救了第三方麵軍的軍事骨幹,從而保住了第三方麵軍的軍事力量。
為了安撫軍心,1925年12月29日,張作霖在大帥府正式召開了三省軍政善後會議。會上有兩個議題,一是他本人為這次事件負責,因此要讓賢給吳俊升;第二個是處理張學良,免去其本兼各職,聽候查辦。諸位想必也已經清楚,這兩個議題其實也就是擺擺姿態的,當不得真。果然,會上吳俊升表明自己幹不了東三省的大事,估計別人也幹不了。楊宇霆表示現在關外形勢嚴峻,馮軍正揮師東下,需要大帥趕緊帶人抵禦,如此軍情危急之時大帥是不能撂挑子的。至於張學良,張作相表示魏益三部正在山海關與馮玉祥合流,沒有張學良誰也安撫不了,處理不好還有可能讓魏益三找到借口而兵鋒相向,因此對張學良暫時不宜處理。大家均深表讚成。如此,郭鬆齡反奉的餘波才算徹底解決。
1925年12月24日,郭鬆齡戰敗已成定局。郭召集身邊的高級將領開會,委托第四軍軍長霽雲收集殘部,停戰聽候張學良處理,自己則率200人出走。郭出走後,鄒作華便以總部參謀長身份電令各軍停止進攻,並打電話給張學良聯係,雙方戰鬥於是停止。
張作相
午夜,張作相以及張學良的代表蔣斌、薑化南來到了郭軍總司令部,彼時郭軍內部人心惶惶,不知道將來會麵臨什麽結局。據張作相當時的參謀處長王之佑回憶,張親自對大家講話,說我們都是多年袍澤、鄉親至友,在這次戰亂中,兵戎相見,這是東北的不幸,也是每個人所痛心的。如今郭鬆齡已逃走,一切過錯都由他負責。郭鬆齡逃走時既然吩咐大家聽張學良軍團長的命令,這就是願意我們再行團結,因此人人應本著這個意見,釋去嫌疑。在戰鬥中,死去的袍澤無法挽救,但活著的官兵由我負責,確保大家安全。我去沈陽向老將(即張作霖)請求寬恕,有我一息尚存,就不致再有什麽不幸的事發生。張作相在東北軍中素以忠厚聞名,又是張作霖的鐵杆拜把兄弟,因此他說的話大家都相信。於是緊張的氣氛有所放鬆,大家各歸就寢。第二天全線停火,張學良自巨流河趕到新民車站,同張作相商定所有郭軍官兵及武器裝備均交由張學良後來組建的第三方麵軍接收。因參與兵變的所有郭軍官兵均是張學良原來第三方麵軍的,換句話說也就是所有郭軍官兵均歸還原第三方麵軍建製。
我們知道,奉軍如果按地方分一共包括三個方麵:即奉天部隊、吉林部隊和黑龍江部隊。此次參與兵變的第三方麵軍是奉天部隊,也就是說是張作霖起家的嫡係部隊,在東三省各部隊中武器裝備和人員素質都是最好的,一直是曆次大戰中衝在前麵的精銳部隊。而這次平亂,張作霖後方因為無兵可派,隻能借重於張作相和吳俊升,也就是借用了吉林部隊和黑龍江部隊來打自己的奉天部隊,對於張作霖感情上的傷害可想而知。最要緊的是,一些心懷不滿的或者乘機挑事的人,更想利用這個機會來整一整奉天部隊,最好全員收編,至不濟的話也要殺一批人整整奉天部隊的風頭;舊派的一些人則因為張作霖在整軍經武過程中重用了軍校畢業的學生軍人,冷落了一幫老兄弟,因而也有意見,此番希望抓住機會整一整他們;而楊宇霆為首的新派中的“擁舊派”,由於對郭鬆齡恨之入骨,也希望借此機會出口惡氣。就張作霖本人而言,一方麵確實是恨這些有新式思想的學生軍人背叛了自己;另一方麵也是形勢所迫,畢竟是自己的嫡係出了問題,人家吉林和黑龍江的非嫡係部隊都在看著,他們為了幫助平亂而損失了不少人,又沒撈到什麽好處,不殺幾個人是不好安撫人心的。所以當時的形勢確實是要殺一批,特別是郭鬆齡任命的幾個軍長,即第一軍軍長劉振東、第二軍軍長劉偉、第三軍軍長範浦江、第四軍軍長霽雲。第五軍軍長魏益三因為駐紮在山海關,一看形勢不對就率軍投向了馮玉祥,因此張作霖暫時奈何不了他。
基於以上原因,在12月25日商討郭軍善後問題的會議上,與會的吳俊升、楊宇霆、張景惠、王永江等一批東北軍政要員,基本上都強烈要求誅殺幾個人以平眾怒。隻有張作相一人堅決反對,認為眼下不是泄私憤的時候,因為馮玉祥部正在關外虎視眈眈,眼下最重要的是精誠團結,一致對外。爭辯了兩個多小時,張作相一人勢單力簿,眼看於事無補,他當場急哭了,若斷若續地說:“那就先殺了我,免得再看慘劇發生。”
彼時張作相是第五軍團長,吉林省督軍,從連山開始一直到巨流河大戰之前,主要都是張作相的部隊在節節阻擊郭軍,延緩了郭軍的進攻勢頭,這才爭取到了巨流河大戰中黑龍江部隊趕來增援的時間,形成了黑吉兩省部隊夾擊郭軍的有利形勢。如此位高功大的張作相都被逼哭了,由此可以想象當年會議時的劍拔弩張之勢。不過張作相這一哭,讓很多人都受到了感染,大家都覺得不好再堅持下去了,縱有天大的氣,麵對著張作相也不好做得太過分。所以他們同意了張作相的意見,張作霖也因此對張作相說“那就讓學良去看著辦吧”。張作相擔心會後楊宇霆等人又會進言,恐怕還會變卦,所以當場叫通新民電話,請張作霖當著大家的麵直接把這個意思下達了,才算真正完成了這一任務,拯救了第三方麵軍的軍事骨幹,從而保住了第三方麵軍的軍事力量。
為了安撫軍心,1925年12月29日,張作霖在大帥府正式召開了三省軍政善後會議。會上有兩個議題,一是他本人為這次事件負責,因此要讓賢給吳俊升;第二個是處理張學良,免去其本兼各職,聽候查辦。諸位想必也已經清楚,這兩個議題其實也就是擺擺姿態的,當不得真。果然,會上吳俊升表明自己幹不了東三省的大事,估計別人也幹不了。楊宇霆表示現在關外形勢嚴峻,馮軍正揮師東下,需要大帥趕緊帶人抵禦,如此軍情危急之時大帥是不能撂挑子的。至於張學良,張作相表示魏益三部正在山海關與馮玉祥合流,沒有張學良誰也安撫不了,處理不好還有可能讓魏益三找到借口而兵鋒相向,因此對張學良暫時不宜處理。大家均深表讚成。如此,郭鬆齡反奉的餘波才算徹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