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quote>


    愛因斯坦的秘書海倫·杜卡斯認為,這篇文章很可能是愛因斯坦在1930年訪問英國期間所寫。愛因斯坦檔案編號:[28—118]。本文選自1934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觀》。    </blockquote>


    如果人們想評估巨大的政治災難對人類文明發展所造成的損害,就必須記住,更為精致的文化像一株需要細心嗬護的植物,它的生長依賴於一係列複雜的條件,並且無論何時,它隻會在少數幾個地方茂盛生長。為了讓它生長旺盛,首先,需要一定程度的繁榮,這樣才會使得一個國家的小部分人能夠從事與生活所需沒有直接關係的工作;其次,需要一種尊重文化成果和文化服務的道德傳統。正是由於這種尊重,這一人數較少的階層才可以依賴其他直接提供生活必需品的階層生存下來。


    在過去的一百年裏,德國一直是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國家之一。總體來看,它們繁榮的程度並不是很高,但是也夠了,而對文化傳統的尊重之風也是很強的。在這樣的基礎上,德國人創造出了許多現代世界發展不可能被忽視的重要文化成果。盡管這種傳統基本上完好無損,但繁榮已不複存在。這個國家的工業幾乎完全被切斷了原材料來源,而這恰是從事工業的那部分人口賴以生存的基礎。用以維持創造精神價值的人們生活所需的盈餘突然間不複存在了。在這種生存條件下,傳統也將瓦解,碩果累累的文化苗圃必將變得荒蕪。


    隻要人類還重視精神財富,就有理由防止這種文化上的貧困化。在目前的危機中,人們將盡其所能提供幫助,並重新喚醒現在被民族自大主義掩蓋了的更高級的團結互助精神。正是因為它,人類的價值才可以不受政治與國家邊界的影響。人類將為每個民族取得能夠存在下去的工作條件,並在此基礎上創造出文化價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世界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並收藏我的世界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