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職副市長:挨罵專業戶
官路(我的官樣年華) 作者:普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掛職副市長還有一個外號:挑土專業戶。那些專職的副市長們最少的也分管了三條線,別說處理那些日常性的事務,連應付會議都不夠。為了臨時救救急,我們這些掛職的便成了他們的最佳“挑土對象”。
“挑土”的內容具體有三項。
第一項:開會。
根據會議的不同特點,又具體細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應付式的會議,一種是挨罵的會議。一個副市長一年的時間大概是這樣分配的:“接訪”八分之一,“開會”四分之一,“下鄉”四分之一,“接待”、“應酬”八分之三。那麽一個副市長究竟一年要開多少會呢?以分管農業的副市長為例,僅年初必須參加的雲夢市級會議就有:“雲夢市林業工作會議”、“農業工作會議”、“新農村建設工作會議”、“建整扶貧工作會議”、“防汛抗旱工作會議”、“農民減負工作會議”、“畜牧水產工作會議”等等,開完這些會議,回到縣裏還要召開同等規模的各類會議,傳達國家、省、市同類會議精神,部署全年的工作。
這些會議陪坐的領導多,開的時間長,又沒有多少實際內容,永遠都是“主管局長作工作報告、頒獎、典型發言、領導講話、會議總結”那麽一套固定的程序,枯燥、乏味,浪費時間和金錢。然而你又不得不到,每個縣、市、區參會領導的座位都排在第一排領導的眼皮底下,每年的項目資金就掌握在主席台上,連“這麽重要的會議”你都不參加,肯定是不想要錢了。
但是,如果全部都參加又的確有難度,這些會議大都在三月份紮堆,經常撞車,不得已,隻能請人代會。請我們這些人代會是最合適不過的了,一來有副市長的身份,二來有時間。偏偏我又是一個最不喜歡開會的人,而且每次幫別人挑土還要自己貼油錢,“挑”吧,貼時間貼經費,煩;不“挑”吧,人家好難開一次口,不好意思拒絕,也煩。
僅僅隻是去應付式地開個會也就罷了,最煩的是開“挑土挨罵”的會議。有一次“雲夢市計劃生育工作會議”和“減負工作會議”兩會合一,由我頂替出差的主管副市長去參加,結果會上兩次點名批評江南。點名也就算了,反正認識我的人不多,糟糕的是主持會議的領導每點一次名,還要刻意強調式地問一聲:“江南來了沒有?”領導一問我馬上就要將手舉起來並回答一聲“來了”,會場所有的目光頓時便聚焦到了我的身上,兩次點名,兩次舉手,那可真是無地自容。
第二項:檢討。
平日裏,隻要一接到政府辦老童的電話,多半是給我派“挑土”的差事。我也懶得問內容,嗆他一句“挑土無好事”,就等著為被挑土副市長協線的政府辦副主任前來和我銜接。我最怕挑土做檢討,偏偏五年下來做檢討無數。有兩次檢討我印象深刻。
一次是2009年4月9日,我替分管糧食工作的副市長挑土接待雲夢市糧食清倉查庫領導小組一行。帶隊的是雲夢市政協副主席。江南不僅空庫現象嚴重,而且因為糧食局下屬的富民米業公司被騙,導致農發行的貸款無法按時歸還。會議開始前,雲夢市政協副主席問我:“你們分管副市長幹什麽去了?”或許他覺得這樣一項重要的工作分管領導不來,居然派了個“挑土”的來有些不妥。我如實回答他:“他到省裏學習去了,我一定把您的精神原原本本地傳達給他,絕不貪汙!”
副主席笑了笑,也不好再說什麽。我硬著頭皮照著糧食局給我準備的書麵材料照本宣科地讀了一遍,虛心接受檢查組的批評,又做了一番深刻檢查,官樣化地代表政府表了個硬態,然後恭恭敬敬地請他們去吃午餐。我陪在副主席旁邊在前麵帶路,剛要路過那位分管糧食工作的副市長的辦公室時,辦公室的門突然打開,那位副市長一個箭步衝到副主席麵前,緊緊地握著他的雙手,久久不願鬆開。我受到了莫大的侮辱。雲夢市政府副秘書長看不慣了,把我拉到一邊,不高興地說:“他這人怎麽能這樣呢?明明在家裏怎麽不參加會議呢?”我聳了聳肩:“我怎麽知道呢?”
那天中午,我沒有參加宴請。下午,我一回到辦公室就給老童打了個電話,非常鄭重地對他說:“以後凡是某某市長的事情不要再派我去‘挑土’,否則,莫怪我不給麵子!”
還有一次是2009年7月1日我代替常務副市長接待“雲夢市實事辦”來江南檢查“為民辦實事工作”辦理情況。每年年底“兩會前”,各級政府都要列幾件必辦的實事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來年年底向人代會交賬。這些列入的“實事”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做得到、完得成的;二是財政不需要多少投入的;三是老百姓急需的。不然,到來年年底向人代會交不了差就麻煩大了。
來江南檢查實事工作的副組長是我高中的同學,我心想這次是不得挨罵的。沒想到江南實事辦剛換了主任,情況一抹黑,準備又不充分。檢查組的組長和政府領導交流檢查情況時,毫不客氣地即興做了一首打油詩:“等了一小時,見了一個人,拿了一張紙,壞了一台車。”這首詩把他們來江南檢查所碰到的“不愉快”做了高度概括。他們一來江南,在辦公樓等了很長時間,才等來實事辦主任開門,開了門以後每人發了一張介紹情況的工作小結,好不容易到達黃龍洞景區檢查工作,回來的途中江南派的車子發生故障拋了錨……我的同學在總結的時候說了三句話:“江南是為民辦實事的老先進、老典型了,其他的不用多說。在這裏我隻想講三句話,‘不能有實事疲勞,不能有先進疲勞,不能有感情疲勞’,共勉!”
最後一句話顯然是說給我聽的,我真的無地自容。
第三項:應酬。
挑土最多的還是應酬。
應酬分幾種,一種是陪餐,一種是釣魚,還有一種是全方位一條龍。我沒有酒量,又不會勸酒,很害怕陪餐。一餐飯下來,灌了一肚子的“王老吉”或果汁,一粒飯都沒有裝進去。不比在家裏,在外麵沒吃飽還可以回家炒個蛋炒飯呷,孤身一人在江南,陪客沒呷飽隻能回宿舍泡個方便麵。好多人開我的玩笑:“如果中國的官員都像你一樣不喝酒,消費拉不動,經濟會一塌糊塗。”每每於此,我都會非常自豪地回答:“我不會喝酒真的是老百姓之福,每次陪餐我至少可以為納稅人節省十擔穀錢!”
“挑土”時陪上級領導釣魚我還是很樂意的,領導釣領導的,我不需要守在旁邊,自顧自地吹吹湖風,好不愜意。怕就怕領導釣不到魚,那可真是麻煩。有一次,雲夢來的領導們釣了一上午,“顆‘魚’無收”,碰巧魚塘老板的網壞了,打魚沒得工具,怎麽辦呢,總不能讓領導們空手回去唦?不得已,我隻好安排魚塘老板跟我司機一起跑到十幾公裏開外的水產市場批發了幾百斤魚,總算交了差。
最難交的差就是“挑土”為客人提供“全方位一條龍服務”。有些上麵來的領導素質很差,吃了喝了拿了還要叫“三陪”。大凡這些敢於讓基層為他們叫“三陪”的領導,一般手裏都握有大把大把的項目資金,誰也得罪不起。有一次某上級領導唱完ktv已是淩晨一點,他突然醉醺醺地向江南的陪同人員提出要找“三陪”。對口接待單位的領導把皮球踢給我,請示我“怎麽辦”,我能怎麽辦?隻能以一句外交辭令打發他們:“你們看著辦!”其實他們也就等這句話,然後便派了幾個人深更半夜滿大街去“尋檔次高的”。第二天早上陪那領導吃早餐,見他精神飽滿,神采飛揚,想必是昨晚“陪”得很好。
我從骨子裏憎恨這樣的人,但為了江南的事業又不得不違心而“熱情”地去應酬他們。
第四項:應急。
當市裏麵發生突發事件以後,所有的領導都要衝上一線。那個時候,不管你分不分管,書記、市長一聲令下,都要去應急。2009年年底的時候梅林發生鞭炮廠爆炸事件,所有的政府領導都上了“前線”。因為我約了霧嶺旅遊公司的人談判,所以沒去梅林。爆炸的第二天,安檢局長打電話給我,說國家安監總局的副局長來了江南,實在沒得市級領導作陪了,希望我能出麵陪一陪。我一想,國家局的領導是來了解情況的,我兩眼一抹黑,什麽情況都不知道,如果領導問起來我一問三不知,或者一個問題回答得不好被他們抓住了破綻,自己掉帽子不說,還會壞了江南的大事。我不能冒這個險,思慮再三,我以一個看似合理的理由拒絕了安監局長的請求。
這是我在江南掛職五年來唯一一次拒絕的“挑土”。
“挑土”的內容具體有三項。
第一項:開會。
根據會議的不同特點,又具體細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應付式的會議,一種是挨罵的會議。一個副市長一年的時間大概是這樣分配的:“接訪”八分之一,“開會”四分之一,“下鄉”四分之一,“接待”、“應酬”八分之三。那麽一個副市長究竟一年要開多少會呢?以分管農業的副市長為例,僅年初必須參加的雲夢市級會議就有:“雲夢市林業工作會議”、“農業工作會議”、“新農村建設工作會議”、“建整扶貧工作會議”、“防汛抗旱工作會議”、“農民減負工作會議”、“畜牧水產工作會議”等等,開完這些會議,回到縣裏還要召開同等規模的各類會議,傳達國家、省、市同類會議精神,部署全年的工作。
這些會議陪坐的領導多,開的時間長,又沒有多少實際內容,永遠都是“主管局長作工作報告、頒獎、典型發言、領導講話、會議總結”那麽一套固定的程序,枯燥、乏味,浪費時間和金錢。然而你又不得不到,每個縣、市、區參會領導的座位都排在第一排領導的眼皮底下,每年的項目資金就掌握在主席台上,連“這麽重要的會議”你都不參加,肯定是不想要錢了。
但是,如果全部都參加又的確有難度,這些會議大都在三月份紮堆,經常撞車,不得已,隻能請人代會。請我們這些人代會是最合適不過的了,一來有副市長的身份,二來有時間。偏偏我又是一個最不喜歡開會的人,而且每次幫別人挑土還要自己貼油錢,“挑”吧,貼時間貼經費,煩;不“挑”吧,人家好難開一次口,不好意思拒絕,也煩。
僅僅隻是去應付式地開個會也就罷了,最煩的是開“挑土挨罵”的會議。有一次“雲夢市計劃生育工作會議”和“減負工作會議”兩會合一,由我頂替出差的主管副市長去參加,結果會上兩次點名批評江南。點名也就算了,反正認識我的人不多,糟糕的是主持會議的領導每點一次名,還要刻意強調式地問一聲:“江南來了沒有?”領導一問我馬上就要將手舉起來並回答一聲“來了”,會場所有的目光頓時便聚焦到了我的身上,兩次點名,兩次舉手,那可真是無地自容。
第二項:檢討。
平日裏,隻要一接到政府辦老童的電話,多半是給我派“挑土”的差事。我也懶得問內容,嗆他一句“挑土無好事”,就等著為被挑土副市長協線的政府辦副主任前來和我銜接。我最怕挑土做檢討,偏偏五年下來做檢討無數。有兩次檢討我印象深刻。
一次是2009年4月9日,我替分管糧食工作的副市長挑土接待雲夢市糧食清倉查庫領導小組一行。帶隊的是雲夢市政協副主席。江南不僅空庫現象嚴重,而且因為糧食局下屬的富民米業公司被騙,導致農發行的貸款無法按時歸還。會議開始前,雲夢市政協副主席問我:“你們分管副市長幹什麽去了?”或許他覺得這樣一項重要的工作分管領導不來,居然派了個“挑土”的來有些不妥。我如實回答他:“他到省裏學習去了,我一定把您的精神原原本本地傳達給他,絕不貪汙!”
副主席笑了笑,也不好再說什麽。我硬著頭皮照著糧食局給我準備的書麵材料照本宣科地讀了一遍,虛心接受檢查組的批評,又做了一番深刻檢查,官樣化地代表政府表了個硬態,然後恭恭敬敬地請他們去吃午餐。我陪在副主席旁邊在前麵帶路,剛要路過那位分管糧食工作的副市長的辦公室時,辦公室的門突然打開,那位副市長一個箭步衝到副主席麵前,緊緊地握著他的雙手,久久不願鬆開。我受到了莫大的侮辱。雲夢市政府副秘書長看不慣了,把我拉到一邊,不高興地說:“他這人怎麽能這樣呢?明明在家裏怎麽不參加會議呢?”我聳了聳肩:“我怎麽知道呢?”
那天中午,我沒有參加宴請。下午,我一回到辦公室就給老童打了個電話,非常鄭重地對他說:“以後凡是某某市長的事情不要再派我去‘挑土’,否則,莫怪我不給麵子!”
還有一次是2009年7月1日我代替常務副市長接待“雲夢市實事辦”來江南檢查“為民辦實事工作”辦理情況。每年年底“兩會前”,各級政府都要列幾件必辦的實事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來年年底向人代會交賬。這些列入的“實事”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做得到、完得成的;二是財政不需要多少投入的;三是老百姓急需的。不然,到來年年底向人代會交不了差就麻煩大了。
來江南檢查實事工作的副組長是我高中的同學,我心想這次是不得挨罵的。沒想到江南實事辦剛換了主任,情況一抹黑,準備又不充分。檢查組的組長和政府領導交流檢查情況時,毫不客氣地即興做了一首打油詩:“等了一小時,見了一個人,拿了一張紙,壞了一台車。”這首詩把他們來江南檢查所碰到的“不愉快”做了高度概括。他們一來江南,在辦公樓等了很長時間,才等來實事辦主任開門,開了門以後每人發了一張介紹情況的工作小結,好不容易到達黃龍洞景區檢查工作,回來的途中江南派的車子發生故障拋了錨……我的同學在總結的時候說了三句話:“江南是為民辦實事的老先進、老典型了,其他的不用多說。在這裏我隻想講三句話,‘不能有實事疲勞,不能有先進疲勞,不能有感情疲勞’,共勉!”
最後一句話顯然是說給我聽的,我真的無地自容。
第三項:應酬。
挑土最多的還是應酬。
應酬分幾種,一種是陪餐,一種是釣魚,還有一種是全方位一條龍。我沒有酒量,又不會勸酒,很害怕陪餐。一餐飯下來,灌了一肚子的“王老吉”或果汁,一粒飯都沒有裝進去。不比在家裏,在外麵沒吃飽還可以回家炒個蛋炒飯呷,孤身一人在江南,陪客沒呷飽隻能回宿舍泡個方便麵。好多人開我的玩笑:“如果中國的官員都像你一樣不喝酒,消費拉不動,經濟會一塌糊塗。”每每於此,我都會非常自豪地回答:“我不會喝酒真的是老百姓之福,每次陪餐我至少可以為納稅人節省十擔穀錢!”
“挑土”時陪上級領導釣魚我還是很樂意的,領導釣領導的,我不需要守在旁邊,自顧自地吹吹湖風,好不愜意。怕就怕領導釣不到魚,那可真是麻煩。有一次,雲夢來的領導們釣了一上午,“顆‘魚’無收”,碰巧魚塘老板的網壞了,打魚沒得工具,怎麽辦呢,總不能讓領導們空手回去唦?不得已,我隻好安排魚塘老板跟我司機一起跑到十幾公裏開外的水產市場批發了幾百斤魚,總算交了差。
最難交的差就是“挑土”為客人提供“全方位一條龍服務”。有些上麵來的領導素質很差,吃了喝了拿了還要叫“三陪”。大凡這些敢於讓基層為他們叫“三陪”的領導,一般手裏都握有大把大把的項目資金,誰也得罪不起。有一次某上級領導唱完ktv已是淩晨一點,他突然醉醺醺地向江南的陪同人員提出要找“三陪”。對口接待單位的領導把皮球踢給我,請示我“怎麽辦”,我能怎麽辦?隻能以一句外交辭令打發他們:“你們看著辦!”其實他們也就等這句話,然後便派了幾個人深更半夜滿大街去“尋檔次高的”。第二天早上陪那領導吃早餐,見他精神飽滿,神采飛揚,想必是昨晚“陪”得很好。
我從骨子裏憎恨這樣的人,但為了江南的事業又不得不違心而“熱情”地去應酬他們。
第四項:應急。
當市裏麵發生突發事件以後,所有的領導都要衝上一線。那個時候,不管你分不分管,書記、市長一聲令下,都要去應急。2009年年底的時候梅林發生鞭炮廠爆炸事件,所有的政府領導都上了“前線”。因為我約了霧嶺旅遊公司的人談判,所以沒去梅林。爆炸的第二天,安檢局長打電話給我,說國家安監總局的副局長來了江南,實在沒得市級領導作陪了,希望我能出麵陪一陪。我一想,國家局的領導是來了解情況的,我兩眼一抹黑,什麽情況都不知道,如果領導問起來我一問三不知,或者一個問題回答得不好被他們抓住了破綻,自己掉帽子不說,還會壞了江南的大事。我不能冒這個險,思慮再三,我以一個看似合理的理由拒絕了安監局長的請求。
這是我在江南掛職五年來唯一一次拒絕的“挑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