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學技法是為了解釋時間和空間的象數而產生的有為法,是建立在祖宗的五行學基礎知識上的方法論,不是事實的本相,是為了解釋的解釋,可以意會,無法言傳。


    第一節 時間局構架


    一、時間局的定義


    時間局有年、月、日、時四個組成部分。其中,“年”是由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形成的;“月”是由月亮圍繞地球公轉一圈形成的;“日”是由地球自轉一圈形成的;“時”是地球自轉時和太陽或者月亮的角度形成的。


    二、時間局的表達格式


    時間局中,乾為男性,坤為女性


    1.第一種表達格式


    2.第二種表達格式


    三、時間局表達的主要內容


    四、局中的我和局外的我


    第一人稱視界中的“我”是局中的我,第三人稱視界中的“我”是局外的我。當兩個視界統一的時候,我就是我。當兩個人稱視界的我不一致的時候,兩個我就會衝突和矛盾,陷入痛苦和糾結。


    第一人稱視界的我說:


    為什麽,我不能做到生命中想要做的人物?在很多的時候,我常常在扮演一個連我自己都不是太喜歡的角色。我的生命中一直有一種渴望,一種聲音,一種呼喊:讓我做自己吧,讓我以後的人生能真正做一次自己吧。我仰望蒼穹,有一股一發不可抑製的熱淚。為什麽,我無法掙脫那安排好的並不喜歡的長路?為什麽,我害怕自己的語言和行為,他人無法理解和接受?為什麽,不能擁有堅持自己的原則,又能讓公眾接受的胸懷;為什麽,不能擁有得罪他人的勇氣,而實際並沒有得罪什麽人的智慧?到底是什麽在捆綁著我?


    第三人稱視界的我說:


    在生命悠長的的等待中,父母,親人,丈夫,妻子,孩子,朋友,同事等等相互生克關係決定了我的人生方向。我迷失在這網一樣複雜的關係中,始終努力地平衡所有的關係。隨著時間的流逝,回頭看,才發現當我放棄了自我,以他人的好惡來定義自己的人生時,既沒有讓自己喜悅,也沒有讓他人滿意。因為當我在我不在的位置上,我已經不是我了。


    局中的我是天時的我,局外的我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我。天能生人,卻不能治人,地能載人卻不能辨人。人在天地中,自有自己獨特的位置。天時的我,是一種規律;地利的我,是一種選擇;人和的我,是一種修養。三個我都是我,是三位一體的我。因此,人生是一種定數,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修養。


    學習時間局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了解人生的規律,接受那些無法改變的定數。學習空間局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選擇人生,讓自己知道進退得失,吉凶禍福。


    一個人強的地方,應該用第一人稱視界來看世界:自信,努力,堅持。


    一個人弱的地方,應該用第三人稱視界來看世界:自省,忍讓,謙恭。


    第二節 時間局的專業知識


    一、二十四節氣


    節氣產生於我國古代,它反映了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地球上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節氣反映了農時季節,在農村家喻戶曉。隨著中國古曆外傳,華僑足跡所到之處,節氣也廣為流傳。節氣是根據太陽在星空間運動的視覺位置來決定的。節氣也叫二十四節氣,是相間排列的十二個中氣和十二個節氣的統稱。


    1.四柱地支與節氣之關係列表


    立春:每年公曆2月4日前後為立春。中國習慣把它作為春季開始的節氣。


    雨水:每年公曆2月19日前後為雨水。此時農村開始備耕生產。


    驚蟄:每年公曆3月6日前後為驚蟄。“過了驚蟄節,春耕不停歇。”北方進入驚蟄,春耕大忙便開始了。


    春分:每年公曆3月21日前後為春分。此時太陽到達黃徑0°,陽光直照赤道,南北半球的陽光平均,所以晝夜幾乎等長。


    清明:每年公曆4月5日前後為清明。此時中國黃河流域及大部地區的氣溫開始升高,雨量增多。春暖花開,天空清澈明朗,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另流行掃墓活動。


    穀雨:每年公曆4月20日前後為穀雨。“雨生百穀”道出了穀雨節氣的由來。穀雨是北方春作物播種、出苗的季節。


    立夏:每年公曆5月6日前後為立夏。中國習慣把立夏作為夏季的開始。


    小滿:每年公曆5月21日前後為小滿。顧名思義,小滿是指夏收作物子粒將要飽滿成熟的意思。小滿後,北方各地的小麥就要熟了,而黃淮流域的小麥將開鐮收割。


    芒種:每年公曆6月6日前後為芒種。芒種表示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的季節。


    夏至:每年公曆6月21日前後為夏至。夏至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同時也是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


    小暑:每年公曆7月7日左右為小暑。一般小暑後就要數伏(伏指初伏、中伏和末伏。它是從夏至後第三庚開始的),所以小暑標誌著一年最炎熱的季節就要到來了。


    大暑:每年公曆7月23日前後為大暑。顧名思義,大暑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


    立秋:每年公曆8月8日前後為立秋。中國習慣上把這一天作為秋季的開始。


    處暑:每年公曆8月23日前後為處暑。處暑是反映氣溫由熱向冷變化的節氣。


    白露:每年公曆9月8日前後為白露。白露指氣溫降低,並出現露水。


    秋分:每年公曆9月23日前後為秋分。“秋分秋分,日夜平分”。此時陽光直照赤道,晝夜幾乎等長。


    寒露:每年公曆10月8日前後為寒露。寒露一到,華北地區便開始進入深秋,原野一片金黃,是秋遊的好時節;而東北地區則呈初冬景象,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卻仍鬱鬱蔥蔥。


    霜降:每年公曆10月23日或24日為霜降。霜降表示氣候漸漸寒冷,北方地區已出現降霜或開始有霜。


    立冬:每年公曆11月7日前後為立冬。立冬表示冬季開始的節氣。這時,黃河中下遊地區即將結冰。


    小雪:每年公曆11月22日前後為小雪。小雪表示已經到了開始下雪的季節。此時,東北、內蒙古、華北北部地區氣候寒冷。


    大雪:每年公曆12月7日前後為大雪。一交大雪,黃河流域的冬小麥進入了休眠期。


    冬至:每年公曆12月22日前後為冬至。冬至為北半球冬季的開始。這時白晝最短,夜最長。冬至過後便是“數九”了。


    小寒:每年公曆1月6日前後為小寒。這時正值“三九”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嚴寒時期。


    大寒:每年公曆1月20日前後為大寒。大寒為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最冷的時期。


    2.節氣歌


    節氣與公曆(陽曆)有著密切關係。


    我國民間流行有“節氣歌”一首: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3.十二月令“人元司令”分野表


    寅月:立春後,戊土七日,丙火七日,甲木十六日


    節氣:立春 雨水


    卯月:驚蟄後,甲木十日,乙木二十日


    節氣:驚蟄 春分


    辰月:清明後,乙木九日,癸水三日,戊土十八日


    節氣:清明 穀雨


    巳月:立夏後,戊土五日,庚金九日,丙火十六日


    節氣:立夏 小滿


    午月:芒種後,丙火十日,己土九日,丁火十一日


    節氣:芒種 夏至


    未月:小暑後,丁火九日,乙木三日,己土十八日


    節氣:小暑 大暑


    申月:立秋後,戊土十日,壬水三日,庚金十七日


    節氣:立秋 處暑


    酉月:白露後,庚金十日,辛金二十日


    節氣:白露 秋分


    戌月:寒露後,辛金九日,丁火三日,戊土十八日


    節氣:寒露 霜降


    亥月:立冬後,戊土七日,甲木五日,壬水十八日


    節氣:立冬 小雪


    子月:大雪後,壬水十日,癸水二十日


    節氣:大雪 冬至


    醜月:小寒後,癸水九日,辛金三日,己土十八日


    節氣:小寒 大寒


    二、旺衰 平衡


    1.旺衰


    時間局之旺衰根據四個方麵判斷:得令,得地,得生,得助。


    得令。令指月令,月令乃提綱之府,月令是旺衰判斷最重要的地方。如:春天木得令,夏天火得令,秋天金得令,冬天水得令。


    得地。五行在地支見到同類五行,也叫“得根”。


    得生。五行得四柱幹、支中的正、偏印之生為“得生”。


    得助。五行與四柱其他天幹同類為比肩、劫財幫身,此為“得助”。


    首先,五行“得令”是判斷旺衰的最重要的標準。其次,在“得令”的前提下,“得地”,“得生”或“得助”再占其一,可以肯定是旺,占其二為偏旺,三者都占就為過旺。其三,在不“得令”的前提下,“得地”,“得生”,或“得助”占其二項以上,要有力又多助益,為旺或偏旺。其四,在不“得令”的前提下,“得地”,“得生”或“得助”隻占其一項,為偏弱。


    戊土、己土比較特殊,在戌月是當令的,在未月也是當令的(戌和未都是燥土)。當戌和未是土的時候,戊己在地支有強支持;戌和未當庫看的時候,戌是火庫對戊、己土是一種生助,未是木庫對戊、己土是一種克泄。戊、己土在辰月和醜月都是不當令的(因為辰和醜都是濕土)。當辰和醜是土的時候,戊、己土在地支有弱支持,當辰和醜當庫看的時候,辰是水庫對戊、己土是一種耗泄,醜是金庫對戊、己土是一種泄耗。


    旺衰的判斷,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種客觀的標準,並將這種思想帶入時間局和空間局的分析中。在物理層麵上確實如此,比如說,旺一般代表空間大、體積大等等;但是到了心理層麵,旺衰其實是一種心理量。當一個事件出現的時候,總是有參與者和客觀的環境,這兩者之間是相互作用,並且相互決定的。陰陽五行學是一種全息的學問,因此,筆者不認為事物是單純的唯物或者唯心的。在分析時間局時,你不能單純地認為財旺就一定錢多,因為財旺衰的結果是有當事人和這個當事人所處的環境共同決定的。如果你和他所處的環境是相同,可以認為財旺就是錢多;如果不是,財旺則是當事人認知中的一種財旺。


    2.平衡


    時間局的平衡是指日元的旺衰與其他十神旺衰對比的均衡度。主要用於分析時間局各種元素的對比情況。比如說:一個人的日元很弱,但財星很旺,那麽我們可以知道這個人的本身和自己的欲望或者理想是一種失衡狀態。


    三、主客 虛實


    1.主客


    時間局為主,歲運為客;運為主,歲為客;日元為主,他幹為客;日柱為主,它柱為客;日時為主,年月為客;被研究對象為主,研究人為客。


    主客的關係,主為體,客為用。以主為靜,客為動。以客作用主論事。


    2.陰陽主客論


    筆者強調原局是第一中的第一,並認為在分析時間局時,最重要的就是體會十神的意向。在理論上,一般人對於預測的觀點,都是基於一個主體(人)和客體(客觀的條件),這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客體是一種客觀的存在,作用主體;主體受其影響,並做出決策。


    筆者認為,主體的決策並不是基於客體本身,而是基於對客體的自我解釋。這樣,主體和客體之間就沒有了固定的、普遍意義上的預測和解釋,隻存在一種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係和模型。


    一個事件本身包含了主體和客體。如果說客體作用主體,主體對此做出反應,也就是預判和決策。這是一般意義上的預測理論,也是一種普遍的原則。但這無法解釋相同的時間局和即時局多樣性的問題。


    筆者認為雖然客體可以用一種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方式作用主體,但主體對此反應卻是基於對這個客觀條件的解釋,或者稱之為自我認知。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教育、不同的信仰,會有認知上的固有偏見。於是主體的行為會根據自己的觀點行事,這樣就出現了不確定性的一麵。因此說命運有著確定性的一麵和不確定性的一麵。


    在不確定性的一麵中,主體的偏見來自自我的認知,而認知觀察的往往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主體的自我情景,因此一般不能當成事實來看。但主體的運作模式卻是有一定的規定性,這種規定性就是十神意向。


    一般的主體鑒於自我的重要感(太極點一般鑒於生存的需要,往往會定在生命的自我),其認知的不足是天生的,於是對於客觀事件的反應也就存在固有的偏見。很多時候這種偏見,對於第三方觀察者來說是極其明顯的,但對於在事件中的主體來說是很難覺察到的。在實踐中,我們往往無法說服當事人的原因多在於此。要想改變就需要重新建立自我的認知,但這種認知建立的前提條件,是必須能認識到自我缺陷和不足是天生的,這就是懺悔。


    一個事件由參與的主體和客體兩部分構成,如果說主體是人,客體就是客觀環境或條件。這兩者之間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但卻不存在邏輯上的對應關係。如果說一定要給兩者一個關係,就是歲運和時間局的關係。當你將時間局本身看成靜態的,歲運就是動態的。就是說歲運是時間局的一種動態的表達形式,這兩者是一,不是二。也就是說人和客觀情景之間本身是一,不是二。這就是筆者常說的,你所遇到的一切是你自己的一種動態表達。改變客觀的環境可以影響你的認知(比如說風水環境),改變自己的認知(修身養性)也可以影響你的際遇。就極致的情況出現,也就是你對於客觀情景的理解和認知達到了事實的本真;在沒有任何偏見的時候,你就是客觀情景本身,客觀情境本身也就是你,這就是所謂的天人合一得道的狀態。當靜態的時間局和動態的時間局表達完全一致的時候,就沒有了分別心,也沒有了動靜觀,這就是永恒。我們無法做到頓悟世界的本真,隻能慢慢改善自我情景。方法上有兩條途徑,一條是基於主體的人,一條是基於客體的環境和條件。基於主體的人常用的方法就是教育信仰;基於客體的環境和條件的就是風水環境。


    3.虛實


    實以實解,虛以虛解。可以向實求虛,也可以以虛看實。


    對虛實的簡單理解是,實為強、為得根;虛為弱、為無根。


    五行學中的金木水火土都是有虛、有實。木坐在木上、木坐在水上是實的。木坐在金上、木坐在火上是虛的。在生活中,如果實的財是獎金,則虛的財就是獎狀;如果實的財是一種經濟能力,則虛的財就是才華;如果實的財是現實欲望,則虛的財就是超現實的理想。讀者可以舉一反三。


    實:甲寅,甲辰,甲子;乙卯,乙未,乙亥;丙寅,丙午,丙戌;丁卯,丁巳,丁未;戊辰,戊午,戊戌;己醜,己巳,己未;庚辰,庚申;辛醜,辛酉;壬子,壬辰,壬申;癸醜,癸酉,癸亥。


    虛:甲午,甲申,甲戌;乙醜,乙巳,乙酉;丙子,丙辰,丙申;丁醜,丁酉,丁亥;戊子,戊寅,戊申;己卯,己酉,己亥;庚子,庚寅,庚午,庚戌;辛卯,辛巳,辛未,辛亥;壬寅,壬午,壬戌;癸卯,癸巳,癸未。


    所有地支空亡上的天幹都屬於虛的。說個小故事讓大家感覺一下虛與實:


    小明在外地讀書,媽媽總是隔一段時間寫封信給他,小明總是告訴媽媽最好發電子郵件或傳真,說這樣比較快,也省錢。到了小明生日這天,媽媽總算想通了,在單位給他發了份傳真,同時將100元錢也傳真了過去。媽媽在傳真上說:我確實落伍了,這樣真的很省錢。


    四、內外 遠近


    1.內外


    在一個時間局中,一般天幹為外,地支為內;年月為外,日時為內。


    在一個天幹地支的結構中,天幹是外在表現,地支是本質內涵。具體分析的時候,要明白天幹內涵,需要看地支;要明白地支的表達,需要看天幹。比如:甲子結構。甲是子水表達出來的甲,子是甲的內涵,甲是子的表現。如果甲子是一對夫妻,丈夫甲木之所以積極樂觀,是因為有一個子水的妻子在默默地支持他、幫助他、照顧他。


    在一個時間局的結構中,年月為外,日時為內。這個結構中,年是因為地球和太陽的關係形成的,一般指遠方的、大的事,當然可以理解為外事。月是因為地球和月亮的關係形成的,一般指次遠的、重要的事,也可以理解為外事。日是因地球自轉形成的,一般指內事,心裏的事。時是日的一個組成部分,指的是具體的事,是對日的進一步表達,一般指日常的事,具體的事。


    2.遠近


    以日元定遠近。


    以時間來看,年為遠,月為次遠,日支最近,時次近。


    年支為遠,日支為近。


    月支為遠,月幹為近。


    時支為遠,時幹為近。


    所有的遠近,都是相對比較而言的。遠近不但是一種空間的距離,也是一種心理的距離。有的人空間距離很遠,但心卻很近,因為你心裏牽掛著他(她);有的人空間距離很近,心卻很遠,因為你的意向不在他(她)。因此實際分析時間局的時候,遠的合局比近的衝局,心理上更近。


    五、順逆 顯隱


    1.順逆


    陽順陰逆。五行為陽,以順為順;五行為陰,以逆為順。


    陽順而陰逆是陰陽五行的基本法則。在地球的自轉過程中,看得見的順走,背後看不到的一定是逆走。在太陽升起的時候,月亮一定落下;月亮升起的時候,太陽一定是落下。


    在一個時間局的結構中,如果以一年為例,那麽春夏木火為陽順走,秋冬金水為陰逆走。如果以一天為例,那麽從子時到午時,是陽順走,從午時到子時是陰逆走。如果以一生為例,那麽一個人從出生到中年是順走,從中年到死亡是逆走。所以一般孩子、青年人常有夢想、憧憬,喜歡談未來;而中老年人喜歡回憶,說往事。如果以男人和女人為例,那麽男人為陽,喜新厭舊;女人為陰,緬懷初戀。


    2.顯隱


    地支藏幹為隱,天幹表達為顯。天幹是表現(也可以說是第三人稱對自我的認定),地支是本質(也可以說是第一人稱對自我的認定)。地支以天幹為表達,天幹以地支為內涵。


    在一個時間局結構中,天幹為顯,地支為隱。在一個地支中,地支本氣為顯,地支藏幹為隱。


    例如,寅木透甲,寅為顯。寅木透丙或戊,寅為隱,這裏的丙火指的是寅的丙火,這裏的戊土指的是寅的戊土。如果寅代表一棵樹,那麽丙就是樹上開的花,戊土就是樹上結的果。這裏的丙不是指陽光,戊也不是指培土。


    又如:當一個人誇獎另一個人時,顯是指真心的敬佩;隱則另有動機或目的,這個動機或目的,就要看是從什麽地方透出來的。


    六、燥濕 調候


    1.燥濕


    辰醜為濕土,戌未為燥土。辰醜為濕土,可以生金,也能埋金、墓金。戌未土燥能脆金,但也能生金;以火論時是克金,以土論時是生金。


    在一個時間局結構中,如果全局非常燥熱,木火燥土太多,那麽這個人無論生理、還是心理都會火旺、性急。協調的辦法,最好用濕土或者金,不宜用水。也就是與其強行抑製,不如順性疏導。例如:給一個思想,讓他去思考;給一個目標,讓他去實施。在進行過程中逐步將他身上的燥熱泄去。


    全局非常濕寒的人,金水濕土太多,那麽這個人無論生理,還是心理都會水寒、心冷。協調的方法,水旺用木,土濕用火。例如:給一個信仰,點燃他的希望;送一份溫暖,劃破寒夜的悲觀。


    因此,一個時間局,如果全局燥熱,有金則有目標,有土就有思想。如果全局濕寒,有火就有希望,有木就有良知。


    2.調候


    夏天火旺,宜用水。冬季水寒,宜用火。


    都說女人是水,冬日裏,天等著陽光而我等著你。


    都說男人是火,夏日裏,天等著煙雨而我等著你。


    調候論述最好的書是《窮通寶鑒》,讀者可以參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行結構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聞晨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聞晨植並收藏五行結構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