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境內,而今聳立著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占地七百多裏,高度超過一萬丈,傳說是從冀州與河陽之間遷徙而來。而這兩座大山的遷徙據說與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有關係。


    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他們的想法,在現代人看來是極其富於幻想和不切實際的。除了那不自量力、追逐太陽而渴死的誇父,還有一個人叫做愚公,他也做了一件在旁人看來很不可思議的事情。和誇父不同的足,愚公最後取得了成功。


    很久以前,在北山有個老頭子叫做愚公,年紀已經九十歲了。按常理,在他這個年紀的人,就應該每天曬曬太陽、享享清福,不需多做什麽了,可是愚公偏偏對自己家門口的兩座大山動上了腦筋。


    愚公每天在家門口看著這兩座山,心裏越看越不痛快。他感覺住在兩山之中,進出都需要繞來繞去,非常不方便。


    於是他就召集了家裏人來商量:“兩座大山擋在我們家的門口,真是可惡,讓我們進出.tianyashuku都非常不方便。”子孫們恭敬地問:“爺爺有什麽想法嗎?”愚公說:“不如我們把它們搬到別的地方,好不好?”


    愚公的妻子一聽,以為自己的老伴年紀大了,人也糊塗


    了,就說:“老頭子,你真是糊塗呀!我們都在這裏住了這麽久了,現在才去搬它。九十年都過去了,你也不是年輕小夥子了。像你這把年紀,恐怕連魁父那樣小小的山坡都動不了,還想去搬動太行、王屋兩座大山?你還是每天坐在門口曬太陽、看風景比較好。”


    雖然被妻子嘲諷了一番,但是愚公堅決的心意一點也沒有動搖。他那些憨厚得略帶傻氣的子孫,都十分聽從他的意見,於是一家人齊心協力開始做這項浩大的工程。


    說幹就幹,大家動手,用最簡單的鋤頭、簸箕開始搬運兩座山。這時候,又有人提問了:“我們搬下來的泥土應該放在什麽地方呢?那麽多土,不能堆在家門口吧!”一個孫子說:“不用擔心,我們把土擔到渤海邊去倒了就行了。”


    於是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大家挖土的挖土,搬石的搬石,集中起來的泥土和石塊就成群結隊地運到渤海去,一時之間,熱鬧非凡。


    愚公的鄰居是一個從京城搬過來的寡婦,她有一個孩子,剛剛到換牙齒的年紀,看見大家在幹活,就蹦蹦跳跳地過來幫忙。


    那些搬運了泥土去渤海倒土的人,因為路途遙遠,在路上就花了大半年的時間,一去一回,夏天已經變成了冬天。在這段時間裏,他們隻挖了太行、王屋這兩座山的很小的一個角。


    有個住在河曲的老頭,非常聰明,別人都州他河曲智叟。他覺得愚公這種舉動非常愚蠢,就特意跑來對愚公進行勸說:“你歇口氣吧!像你這樣風燭殘年的人,不知道什麽時候就離開人間了,又能把太行、王屋怎麽樣呢?到頭來還不是白費力氣。”


    愚公瞪著眼睛對他說:“你怎麽能這麽說?我看你的見識,連寡婦和小孩子都不如。你難道不知道,就算我死了,我還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會生兒子,我們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然而這山是不會改變的,它不會增加高度,也不會增加範圍。我不相信,就我們這樣世世代代地挖下去,哪裏有搬不了這兩座山的道理?”


    河曲智叟被他說得啞口無言,根本找不出話來反駁,於是悻悻地離開了。


    兩個老頭的對話,被一個手裏握蛇的天神聽見了,他擔心愚公真的會這樣傻幹,於是趕快報告了天帝。


    天帝感念愚公的堅定和摯誠,就派了誇娥氏的兩個巨人兒子去搬運大山。巨人把太行山和王屋山背負在自己身上,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本來連在一起的兩座山,從此天南地北,相隔很遠。


    而愚公的心願也終於達成了,他和子孫們終於可以在家門前享受寬廣的視野和方便的進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神話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話故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話故事並收藏中國神話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