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名字叫姬滿,父親是周昭王,母親是房太後。昭王南巡耐死在途中,就立了穆王為周朝的國君。當時穆王已經五十歲了,他在位五十四年,一共活了一百零四歲。


    穆王年輕時就喜歡修煉成仙的道術,比他的父親還喜歡玩耍作樂和到處巡遊,常常幻想著學黃帝那樣乘車馬遊遍天下的名山大川。


    那時從西方極遠的國度,來了一個變戲法的人,叫做化人。這人本領很大,能夠在火焰中來去自如,毫發不傷,能站在半空中不掉下來,能把一座城市從東方搬到西方,又能毫無阻擋地穿牆進壁等等。


    穆王極其敬佩化人的本領,幾乎把他看成是天神下凡,無微不至地招待他。可是這個古怪的化人,對於那些華麗的臥室、精美的佳肴、動聽的音樂、嬌豔的美女等等,一點也沒有興趣,在他看來,人間的東西都太鄙陋了。


    一天,他邀請穆王到他那裏玩玩,好奇的穆王就答應了。


    化人伸出自己的一隻衣袖,讓穆王拉住了,然後騰空上升,一直到了半天雲裏,才停止下來。穆王由化人導引著,走到他住居的宮殿。化人的宮殿真是金碧輝煌,莊嚴華麗,到處裝飾著璀璨的珍珠和溫潤的美玉。看到這樣的宮殿,再和自己的比一比,穆王覺得十分慚愧。


    後來化人又請穆王再到一處,沒有別的東西,隻看見各種各樣美麗的光影和色彩,把眼睛都看花了。又聽見各種各樣的音樂,把心思都震蕩得迷亂了。這些色彩和音樂都非人間所有。


    穆王不敢久留,請求化人帶他回去,化人甩手把穆王一推,穆王就從半空中墜落下來,一下子就醒了。張開眼睛一看,原來還好端端地坐在宮殿上,左右的侍從都是剛才見過的那些人,案上剛斟的酒裏還冒著小泡沫,才端上的菜正冒著熱氣。穆王問侍從自己剛才在哪裏?侍從們都十分惶恐,說天子並沒到哪裏去,隻不過打了一個盹。


    旁邊坐著的化人也說,我和您隻是去仙界神遊了一趟,實際上身體並沒有移動。


    這一來更惹得穆王遊興大發,心想神遊都這麽有趣,那麽真到各處去遊玩一下,豈不是更有趣。於是就想敖法黃帝,乘車馬遊遍天下的名山大川。


    穆王遍尋天下好馬和駕車者。這時,有一個叫造父的人,獻給穆王八匹駿馬。這八匹馬來曆不凡,它們原來是誇父.tianyashuku山上的野馬,是武王伐紂定了天下後,放在誇父山的戰馬的後代子孫,所以在野性中還保留著祖先的英武氣概。


    造父在誇父山捕獲了它們,加以馴養並且給它們取了名字,分別是:驊騮、綠耳、赤驥、白犧、渠黃、逾輝、盜驪、山子。它們有的奔跑起來能足不踐土,有的則比飛鳥還快,有的一個晚上能跑萬裏,有的背上還生有翅膀,能在天空飛行等等。


    造父把八匹駿馬獻給周穆王以後,周穆王就叫人把這些馬在東海島的龍川附近養著。那裏有一種草,名叫“龍芻”,普通馬吃了這種草,一天都可望跑一千裏,更何況神奇的駿馬。古語說“一株龍芻,化為龍駒”,就是指東海島的這種神奇的草而言的。


    造父不但善於養馬,還善於駕馬。他的駕車本領,是從他的老師泰豆那裏學來的。泰豆先在空地上豎立了一些木樁,木樁與木樁之間的距離,剛剛能放下一隻腳,泰豆就叫造父在這些木樁之間穿花似的或走或跑,或來或往,要做到完全


    不摔倒甚至連觸都不觸動它們一下。造父學了三天,就學會了。泰豆自愧不如,將自己的絕技——駕馭八匹駿馬的車,也傳授給了造父。


    從此穆王坐著八匹駿馬拉的車,由當時最有名的馭手造父駕車,到各地遊玩。在路上,穆王得到一隻白狐狸一隻黑貉子,用它們祭祀了河神。


    英俊的穆王欲周遊天下,命人駕著八匹駿馬,帶著隨從,向東進發。至孟津,渡黃河,沿太行山西麓向北挺進,直達陰山腳下;轉而長途西行,繞河套,溯河源,登上祁連山;再西行數千裏,來到西王母之國、西方的極地——昆侖。當他的車駛到弱水時,河裏的魚、龜、鱷魚等自動為他搭起了浮橋。接著穆王登上了昆侖山,在天界的瑤池上拜見了西王母。高貴尊榮,容貌絕世。穆王手持白圭玄壁,而且為了表示友好,贈送白色絲絛一百匹、彩色絲絛一百匹。


    王母娘娘再三拜謝,接受了禮物。因為早已知道穆王要來,王母娘娘早就準備了豐盛的酒席,盛情地款待了穆王。一時間,鼓樂齊鳴,歌女們跳起了動人的舞蹈。喝的是蜂山石縫中的甘泉,吃的是玉樹上的果實。在酒席上,西王母唱道:“天上飄著悠悠白雲,道路啊漫長得無窮無盡。無數的高山大河把我們阻隔,從此一別將難通音信。然而你將長生不老,相信以後還能重逢。”


    穆王唱和說:“找回到神州故土以後,將使華夏各國都能和睦相處,使萬民都過上平等富足的生活,到那時我會再來看望你。不會過三年時間,我就會再來到你的郊野看望你。”


    王母娘娘說:“自從我來到西方國土,就居住在這荒郊野外。和老虎豹子為伴,和烏鴉喜鵲共處。我恪守著為善之道,因為我是天帝的女兒呀。但是為什麽百姓卻要和你相分離呢?在一陣陣喧鬧的鼓樂聲中,我的心情卻起伏蕩漾。百姓的子孫後代,隻有寄希望於青天了。”


    歌聲真摯,琴聲悠揚,周穆王也落下了幾滴惜別之淚。


    辭別了王母娘娘,周穆王就登上日落之處的弁茲山。把和王母娘娘的會見記錄下來,銘刻在弁茲山的石頭上。石刻豎立在一棵大槐樹旁邊,題額為“西王母之山”。


    王母娘娘和周穆天子在這美麗的天山腳下演繹了一場纏綿雋永的愛情故事。但是,和天下所有悲情故事的結局一樣,多情終為薄情負。穆天子口口聲聲答應王母一定會回來迎娶她,結果卻杳如黃鶴一去不複返,再沒了音訊,害得王母娘娘在瑤池邊望穿秋水,飲恨終生。於是就有了唐朝詩人的這首愛情挽歌:“瑤池阿姆倚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裏,穆王何事不重來。”


    也許是因為王母娘娘因懷恨穆王的負情而嫉妒天下所有的男歡女愛,所以才會如此狠毒地拆散《天仙醌》裏的董永和七仙女,用銀河隔斷相愛的牛郎和織女。總之是使有情人不能成眷屬。


    後來祭父從鄭圃趕來拜見穆王,報告說徐偃造反作亂。穆王急忙回到國裏平複了戰亂。過了三年,穆王又出行於原野,到了山西的雷首山和太行山,然後又回到周朝的都城鎬京。當時令尹喜已經跋涉過流沙和草地到了終南山之北,周穆王也追隨著他走過的路,請來了隱士尹輒、杜衝,他倆都住在草地樹上搭的屋子裏,周穆王也來和他們同住,他們的住處被稱為“樓觀”。後來祭父從鄭圃趕來拜見穆王,報告說徐偃造反作亂,穆王才又回到國裏平複了作亂,使社稷平安。穆王登昆侖山時,喝的是蜂山石縫中的甘泉,吃的是玉樹上的果實,又登上西王母居住的昆侖山,全部得到了騰雲飛升的道術。他之所以還以凡人的形象在世間出現,是想現身說道,告訴人們修煉的結果。何況穆王喝的是玉石製成的膏漿,吃的昆侖山上的甜雪,還有素蓮、黑棗、碧藕、白桔等仙果,怎能不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神話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話故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話故事並收藏中國神話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