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娘娘,亦稱為金母、瑤池金母、西王母。根據古書《山海經》的描寫,西王母的外形像人,長著一條像豹子那樣的尾巴,一口老虎那樣的牙齒,很會用高頻率的聲音吼叫。她滿頭亂發,還戴著一頂方形帽子,是上天派來負責傳播病毒和各種災難的。她住在昆侖之丘的絕頂之上,有三隻紅腦袋、黑眼睛的青鳥輪番外出給她尋找食物,王母娘娘披頭散發,卻佩戴玉簪,每天清晨和黃昏,踞於山頭狂嘶猛吼。她掌管天災、瘟疫、刑罰,也煉製、收藏不死靈藥,住在昆侖山的瑤池,園裏種有蟠桃,食之可長生不老。所以王母娘娘長生不老,壽與天齊。


    黃帝征討殘暴的蚩尤,開戰多日不能取勝。而且蚩尤又會多方變幻,征風召雨,吹煙噴霧,因而黃帝的軍隊大受迷惑。黃帝回到泰山休息,心裏十分憂慮,迷迷糊糊地躺著。西王母派使者披著黑色狐皮大衣,把一張符交給黃帝。這個使者說:“太一在前,天一在後,得到它的人就能勝利,作戰就能打敗敵人了。”符寬三寸,長一尺,青光晶瑩象玉一樣,用丹血寫的字。


    黃帝把符佩帶完以後,西王母又派了一個婦人。這個婦人長著人的腦袋鳥的身子。她對黃帝說:“我是九天玄女呀。”她又把三官五意陰之略、太一遁甲六壬步鬥之術、陰符之機以及靈寶五符五勝之文,仝都傳給黃帝。黃帝就在冀中戰勝了蚩尤。


    此後黃帝又在阪泉殺了榆罔,天下大定,在上穀的涿鹿建都。又過了幾年,西王母又派白虎神為使者,乘著白鹿,停留在黃帝的庭院中,授給他地圖。讓他統治天下九州。


    黃帝退隱九重天外,西王母便遷居昆侖山。那時的她已化身為雍容華貴、儀態端莊的貴夫人。於是關於她的神話就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她所居住的官闕,在昆侖之圃,閬風之苑。有城千裏、十二座玉樓,以及瓊華之闕、光碧之堂、九層玄室和紫翠丹房。左邊瑤池如帶,右邊翠水環繞。那座山下,弱水九重,洪濤萬丈。如果不乘飆車羽輪,就不可能到達。這就是所說的玉闕直至上天,綠台承接霄漢。那芒玉般的屋簷,朱紫色的房屋,連著青碧色的彩帳,明月照耀四方。西王母戴著華美的首飾,佩著虎形花紋,左邊站著仙女,右邊站著羽童。眾多寶飾車蓋互相映照,仙女拿的羽扇遮住了庭院。欄杆台階之下,種著白環樹,形成丹剛之林,空中青枝萬條,美玉般的樹幹高達千尋(一尋為八尺),無風而如神簫自然成韻,響亮的聲音都是九奏八會之音。


    西王母居住的昆侖山,是西北大荒中的神山,位於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原先是天帝之下都。“帝之下都”,是指天帝在大地上的統治中心。


    昆侖山高大巍峨,據說高一萬一千裏黴一百一十四步又零二尺六寸。四周有九重山重迭包圍。山的外麵被深淵包圍著。深淵的名字叫做弱水,意思是即便輕如羽毛,也會在這不能承受任何重量的河流中沉沒下去。弱水外又環繞著炎炎的火山,山上有一種燒不完的樹,不論風吹雨打,永不熄滅。火焰發出燦爛的光輝,把昆侖山頂的宮殿照耀得霞光萬道,分外美麗。


    火中還生長著一種大老鼠,身體比牛還大,重達千斤,身上的毛有兩尺長,細滑如絲。這種老鼠一離開火,用水一潑就會死掉,把毛剪下可以織布。這種布做了衣服,永遠不用洗濯,穿髒了隻要在火中一燒,就潔淨如新,稱為火浣布。


    昆侖神山並非拔地而起,它分有九層,山外有山,層層相迭,每一層之間相隔萬裏。從山下仰望,五色雲霧繚繞,儼然一體,映出巍峨神聖的城闕之象。


    從昆侖山東隅登山,迎麵是一座大城。這座大城按著五行,在四方及中央各生有特別的樹。


    東麵有兩種樹。一種叫沙棠樹,形狀像海棠,黃花赤實,果實無核而味道像李子,非常甘美。一種叫琅圩樹,高大絕倫,枝條、花朵和葉子都是玉生成的,青蔥可愛。微風吹起,枝葉相擊,所發之聲,清新悅耳。琅圩樹由一位名叫離朱的天神看守。他有三頭六眼,因為三個頭輪流睡覺,所以不分晝夜總有一隻眼睛注視著琅開樹的動箭。琅開樹上能生長美玉,狀如珍珠。宮中的鳳凰和鸞鳥都以美玉為食。


    西麵有株樹、玉樹、璿樹、不死樹四種。


    南麵有絳樹一種。


    北麵有碧樹、瑤樹兩種。


    中央最高處有一株稻子,叫做木禾,長達四丈,粗需五人合圍。它食之不盡,得來全不費功夫。裏麵還有一種奇特的視肉。所謂視肉是一種生物,樣子有點像牛肝,中間生了一對小眼睛,沒有四肢百骸。其肉總是吃不完,所以是一種的理想的食物。


    這座充滿了奇異珍寶的、東麵的大城名叫增城,共有九重,重重上去,高一萬一千裏零一百一十四步又零二尺六寸。最上重的那一座城,有四百四十個城門,每個城門的寬度大約四裏,其宏偉可想而知。城中最大的宮殿足足有一百裏,名叫傾官。又有一室,處處以玉裝飾,極其華麗,而且有機關,可以使它旋轉,要它朝東就朝東,要它朝西就朝西,所以名


    叫旋室,又叫璿室。四百多個城門之中,有一個名叫閭闔門,就是西門,內有一個蔬圃,是天帝的菜圃,四麵浸以黃水,黃水繞流三周,仍歸回原處,自古以來不增不減。此水又名丹水,凡人飲它一勺,就可以長生不死。西王母的不死之藥,就是用丹水配製的。


    從第九重增城上去,再高一萬一千裏零一百一十四步又零二尺六寸,就是涼風之山了。人能登到這座山上,不必服什麽藥,也可以長生。再上去一萬一千裏零一百一十四步又零二尺六寸,就是懸圃山。人若登上此山,不但長生不死,而且具有神通,能呼風喚雨。從懸圃山再上去一萬一千裏零一百一十四步又零二尺六寸,名叫上天,是天帝的住所,非神仙不能到。


    這座壯麗的行宮共有五座城池十二座樓閣,四周圍著白玉欄杆。每一麵有九口井,用玲瓏剔透的玉石做井欄。另外有九扇門,正門對著東方,每天早晨迎接旭日光輝。此門由神獸陸吾把守。


    陸吾即開明獸。這開明獸十分神奇,體態怪異,像虎並長著九條虎尾。它特大的身軀十分雄壯,九個頭顱卻長得很像人。它立在昆侖山上遙望東方,似乎在監護著什麽。


    陸吾神不僅掌管這“帝之下都”,還兼管“天之九部”。所謂天之九部,就是整個上層宇宙。天帝的苑圃、田圃中的時令與節氣,也歸他管,堪稱是天帝酌大管家。


    在陸吾的周圍,環繞著一些神異的精靈。其中有一群名叫“土縷”的神獸,它像羊而長著四隻角,它不吃草而吃人。有一群名叫“欽原”的神鳥,它像蜂一樣蜇人,但大如鴛鴦。被它一蜇,任何鳥獸都會死去,任何喬木都必枯萎。有一種名叫“沙棠”的果子,類似李子而無核,人吃了它,可以飄洋過海,踏水不溺。


    陸吾的西邊,有神異的“鳳凰”、“鸞鳥”。它們頭上帶著蛇,腳下踩著蛇,胸部還盤踞著赤蛇。


    北邊有“珠樹”、“文玉樹”、“琪樹”、“不死樹”等神異植物。


    東邊有一大群希望能攀援天梯,以此溝通神人的巫師,比如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等等。他們互相環繞在一起,每個人手中都握著“不死之藥”,希望能抗拒凡人的死亡,祈求複活。


    南邊,有著六個頭的“樹鳥”,以及蛟龍、大蛇、豹子,還有連名字都說不清楚的各種植物、動物等等。


    昆侖山東北四百裏,有一座懸圃,是天帝在下方的一座花園。此園由一位名叫英招的天神管理,他長得馬身人麵,渾身虎斑,背有雙翅,能騰空飛行,周遊四海。


    懸圃下麵,有一股一塵不染、清澈晶亮的泉水,名叫瑤水。瑤水一直流到昆侖山附近的瑤池中。


    距昆.tianyashuku侖山不遠處有一座岩山,生產一種柔軟的白玉,玉中分泌出潔白油潤的玉膏,天帝每天以此作為食物。多餘的玉膏用來灌溉丹木。每過五年,丹木就開出五色的花朵,結出五味的鮮果。


    昆侖山周圍不知幾千萬裏,住著許多神仙,像西王母居於西北隅,西王母之夫東王公則住在東北隅,都隻是昆侖的一部分。昆侖山上的奇花異卉、異獸珍禽,多得不可勝數。


    群山中有一座極大極高的山,周圍三千裏,位於昆侖山北部正麵。山的四周渾圓,好象天柱一樣,映著日光,金光燦爛,矗入天中。山頂固然看不到,兩旁也不知伸展到什麽地方為止,幾乎半個天都被這座大山遮去丁。山下有一座房屋,叫作“回房”,方廣一百丈,歸仙人九府治理。


    山上麵有一隻大鳥,名叫“希有”,朝著南方。這隻鳥張開右翼,可蓋住西王母之地;張開左翼,可蓋住東王公之地。希有的背上有一塊小小的地方,沒長羽毛,背上的這小塊地方有一萬九千裏。據說西王母和東王公正是借這隻大鳥的翼作一年一度相會之地。


    住在這麽神奇的地方的西王母,當然也做了很多神奇的事情。每年三月初二,王母娘娘都派仙女到雲蒙山摘蟠桃,然後在昆侖山西瑤池開蟠桃大會,請各路神仙都去嚐鮮。一到王母娘娘的壽辰,各路神仙紛紛備了大禮前去參加蟠桃盛宴。隻見瑤池內蓮葉搖搖,荷花盛開。池邊擺滿案桌,上麵陳列著奇珍異果、玉漿瓊汁。旁有數位侍女懷抱琵琶彈奏仙樂,更有七位仙女翩然起舞,恭迎貴賓。一時間是清香滿園、仙樂飄飄,端的是好時好景好風光。各路神仙平日大多閉門修行,亦是許久不曾謀麵,此時見麵,分外親熱,互相噓寒問暖、舉杯相勸,良久方才就位,恭候王母娘娘鸞駕。


    王母娘娘也十分威嚴,法力無邊。傳說天池之中有一個水怪,經常亂施淫威,興風作浪。攪的天池之水瀑漲,淹沒左右居民,百姓無家可歸四處流浪。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宮舉行盛大的蟠桃會。會上宴請了各路神仙,惟獨誌記邀請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悅,發威泄私憤。頃刻之間濁浪滔天,洪水四溢。天兵稟報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下頭上的一根碧玉簪投入水中,頓時風平浪靜,水退石出。那根碧玉簪就變成了一棵榆樹。從此生長在天池水邊,成為鎮水之寶。這棵由王母娘娘頭上的碧玉簪,變成的榆樹就被後人稱為“定海神針”。


    還有,就是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了,王母娘娘也是運用她那法力無邊的特權,活生生地拆散了恩恩愛愛、和和美美的小兩口。


    雲華夫人,是王母第二十三個女兒,太真王夫人的妹妹,名叫瑤姬。她曾經從東海雲遊歸來,經過長江之上,岸上有座巫山。那裏峰岩挺拔,林壑幽美,巨石如壇。她在那裏滯留很久。當時大禹治水,駐紮在山下。狂風突然刮來,崖穀震動山石滾落不可控製。因為與夫人相遇,大禹就拜見她向她求助。夫人就令侍女把用符策召鬼神的書交給他,同時命令狂章、虞餘、黃魔、大翳,庚辰、童律等諸神,幫助大禹鑿開山石疏通江水,把堵塞之處挖開,以順通江流。禹下拜向她道謝。大禹曾到崇山峻嶺之頂去拜訪她。夫人在轉眼之間就能變成石頭,或突然飛騰在空中散為輕雲,戛然而止,凝聚成夕雨,有時變成遊龍,有時化為翔鶴,狀態萬千,不可親近。


    黃帝之後過了很多年,人間由虞舜代理國政,西王母又派使者授給舜白玉環。舜即位,王母又給他增加地圖,於是舜比黃帝時的九州擴大到十二州。


    西王母的名聲越傳越響。人間的帝王、百姓、求道修煉的人都希望能到昆侖山麵見西王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神話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話故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話故事並收藏中國神話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