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說“八仙過海”,八仙就是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呂洞賓、藍采和、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而以鐵拐先生為首。說起鐵拐李成仙的事情,還是很久好久以前的遠古時代。


    鐵拐李本名李玄,是一個眉清目秀、文質彬彬的讀書人。因考場失利,多次科舉考試都名落孫山,從此他灰心喪氣,看破紅塵,離家出走,去學道訪仙。


    李玄學道心切,在深山幽穀中尋找茅庵道含。經曆數月的風餐露宿,涉水登山,終於在一個山林幽僻的山洞裏居住下來,幾年過去,李玄自感收效甚微,離成仙的日子差得很遠呢。他有一天,終於悟出不長進的原因:修行道業沒有名師的指點,靠自己的一得之見,事倍功半,道業難成。他猛然想起華山上的太上老君李耳,乃是同姓的仙人,去拜他為師,得到他的指點,自己一定能得道成仙。


    李玄想到這,就直奔華山,曆盡千辛萬苦,李玄終於來到華山,登上蓮花峰,李玄正想休息一會,想不到前麵走來兩個道童對他說:“請問先生您是李玄嗎?”


    李玄覺得很奇怪:“在下正是李玄。可是,兩位道兄怎麽知道我的姓名?”兩個童子微笑著說:“你不是千裏迢迢到華山來尋訪太上老君的嗎?我們是太上老君派來接你的。”李玄聽了又驚又喜,暗想:“看來我李玄同太上老君還大有絛份呢,不然怎麽會派童子來迎接我呢!”


    於是他隨童子來到太上老君隱居的草堂,隻見太上老君端坐堂上,在他身旁還坐著另一位仙人。李玄上前拜見太上老君後,太上老君問明李玄的來意,“學道沒有老師,沒有天生緣份,而要靠自己。你隻管專心去修行,總會有成功的一天。”


    李玄聆聽太上老君的教誨,拜別兩位仙祖,回到原處,潛心修研秘籍寶典。他經常一打坐就是一天,還時時到高曠之處呼吸,吐故納新。久而久之,修煉到了形神分離的出神入化的境地。


    一日李玄修煉已畢,在山上漫步遊賞,驟聽仙樂嘹亮,抬頭一看,空中祥雲縹緲,霞光萬丈,仙鶴飛近,隻見是太上老君和宛丘這兩位仙祖,慌忙跪拜。老君說:“你的道術大有長進,實屬不易,我和宛丘要到各地出遊,想帶你同去。你如果想同行,可以在十天後神遊到我的住處,不可失約。”言罷,駕仙鶴而去。


    不覺光陰易過,十天的約期已到。李玄對他最心愛的徒弟楊子說:“我現在準備靈魂出竅,去華山赴太上老君的約會,然後到各地遊行一下,增加點道行。我的靈魂赴約去了,留魄在此。如果我的遊魂過了七日還不回來,你就可以將我的屍體燒了,但是,如果未滿七日,你一定要為我守好此魄,不要讓它毀壞了。切記!切記!”楊子答應了他,他便箭坐遊神而去了。


    楊子受命看守師傅的身體,加意防護,日日夜夜,不敢閉一下眼睛。到了第六天,忽然看見家人火速趕來,對楊子說:“母親的病十分沉重,原來死了過去,又醒轉過來了,惟一未完之心願就是見你一麵,你馬上回去一趟吧!”


    楊子大哭著說:“母病危急,可是,我老師的靈魂還沒有回來,這叫我如何是好呢?如果我走了,誰來幫我看守師父的身體呢?”


    家人說:“人一旦死了,斷斷沒有重活的道理,何況你師父已經死了六日,裏麵的肺肝一定腐爛了,你還希望他能夠生還,就像守著一條膠柱要讓膠柱活過來一樣,真是愚不可及呀!師以我合,親以天合,孝道與友道本來就不能兩全,而親情與師誼又怎麽可能一樣重要呢?雖然師父有栽培你成才之恩,與生你者並重,其中並無緩急之分。我認為你為師守魄六日,雖然還不到最後期限,失信之罪,還是情有可原的。萬一母親一旦告終,你送終不及,你一定會抱恨終生的。不如現在就燒了你師父的屍身,趕快回家侍奉母親,這才是兩全其美的做法。你可要仔細想好了。”


    楊子聽家人這麽一說,心裏實在是很猶豫。但事情既然很緊急,根本不容楊子再做深思熟慮的計劃和思考,而且,情急之下,楊子也根本不可能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無奈之下,楊子隻得聽從了家人的勸告。於是,楊子準備了祭祀的東西,朝師傅的屍體拜了再拜,點燃了一對幹薪,將李玄的屍體放上去,陳列祭品和挽章,哭著拜祭。挽章寫道:“母病不可起,師魂猶未歸;師言將待踐,母命安忍違。合魚取熊掌,二者難兼之,涕位辭靈魂,華山好自依。”意思是說:自己在看守師傅的屍體和盡孝道侍奉母親之間,隻能有一個選擇,叫李玄自己找個依撫。


    楊子祭祀完畢,燃火拋撒甘薪中。薪多火烈,李玄的屍骨須臾化為煙灰。楊子乃望空大哭一場,接著,馬不停蹄的趕回家中,他的母親已經去世了。


    卻說李玄神出華山,隨太上老君漫遊西方各國,經曆蓬萊、方丈,遍遊三十六洞天。遨遊數日之間,多得太上老君之仙道,計算了一下日期,與楊子的七日之約已到,於是準備辭別回葫蘆山。太上老君送別的時候,他為李玄作了一個偈:“辟穀不辟麥,車輕路亦熟。欲得舊形骸,正逢新麵目。”李玄欲問具體所指的內容,太上老君笑而不答,說:“天機不可泄漏,他日自有應驗的時候。”


    李玄辭別了太上老君,回到了山中。這一天,離他走的日子,正好是七日。李玄的魂回到葫蘆山後,來茅齋尋魄,竟然發覺自己的屍體毛發無存,連楊子也不見了。轉身看見放柴之處,暖氣騰騰,幽煙寂寂,才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經被火化,深怨楊子沒有恪守諾言。可憐李玄的遊魂到處無依,日夜對著天空號叫。


    李玄不甘心這樣做遊魂野鬼,於是整天都在葫蘆山一帶遊蕩。一天,李玄的遊魂看見一個人因為饑餓而死,屍體倒於山坡上,猛想起太上老君臨別之偈:“欲得舊形骸,正逢新麵目。”他想,看來這個餓死的人,就是我的新麵目了。看來我的天數本來就應該如此,何必怨天尤人,埋恕楊子沒有恪


    守諾言呢?我的遊魂正好沒有依托,哪裏還有時間選擇相貌好看的屍體呢?於是他就附在餓死的那個人的屍體上而起。餓死的那個人,蓬首垢麵,袒腹跛足,倚紫色拐杖而行。世傳鐵拐李又跛又醜,是因為他依附的那個餓死的人的身體,非其本原舊質的緣故。李玄托屍而起後,頓時辟穀變化,噴一口水,將手中竹杖變成鐵。人間多不知其姓名,惟以鐵拐先生呼之。李玄自此叫做鐵拐李。


    卻說鐵拐李知道楊子的母親已經死了,於是想道:“他守我之屍而不終的原因,是迫於母親病危。他的母親死了,而楊子不能送終的原因是為了要給我看守屍體,看來是我連累了楊子。如果我不讓他母親起死回生,他將終身抱恨呀!”於是,鐵拐李便手提鐵拐,肩背葫蘆,直接來到了楊子的家裏。隻見楊子哀號哽咽,頓足捶胸,撫棺長號,想拔劍自刎。看樣子,楊子非常痛苦不堪。


    鐵拐李走上前故意問楊子說:“死生有命,不可強求。作為人子的道理,就要生盡孝,死盡忠,棺槨衣衾,占卜一下墳墓的凶吉,哀戚送走他們,就可以了,何必非要以死繼之?”楊子說:“我師父靈魂出遊,讓我看守他的屍體,和我約定,如果他遊魂七日之後,不返,方可化屍,沒想到第六日,我母親病危,勢不能待,我竟然自作主張,火化師父的屍體而歸,沒想到等我回到家裏,我母親已死了。我內不能盡孝於母親,外不能盡信於師父,母親在九泉之下,一定認為我怠命而且不孝,師父的在天之靈,一定認為我失信而且不忠。不孝不忠,眾人恥於當時,君子羞於後事。天地罪人,世間廢物,就是現在就死我還嫌晚,哪裏還敢活在世上?”說完又想拔劍自刎。


    鐵拐李連忙把楊子的寶劍奪下,說:“忠孝在於立心。你心如此,則是忠孝了。你說你不忠不孝,我卻認為你是大忠大孝。”楊子問:“你是誰?”鐵拐李說:“我就是你師父。我因出遊,得仙人傳授的能起死回生的靈丹幾顆,但他叫我一定要等待善人方可援救。現在你是善人,你試著把這顆仙丹給你母親服下,也許真能回生呢?”楊子聞言,急忙拜跪求藥。鐵拐李從身後的葫蘆中取出一個小藥丸給他,用水調灌,緩緩地送入楊子母親的口中。過了一會兒,楊子的母親開始喘氣,臉色也漸漸有了血色。接著,她便長歎一聲而起,就像從來沒有病的人。鐵拐李又給了一粒仙丹叫楊子服下去,借以延續生命,好服侍.tianyashuku母親安享天年。


    楊子合家稽首拜謝,鐵拐李忽化清風而去。楊子望空拜謝,吞服了鐵拐李送的藥丸,也變得青春年少了。楊子在侍奉母親終老後,便到葫蘆山尋鐵拐李的住處。茅齋還在,鐵拐李也還在。二百年盾,鐵拐李修成正道,並帶著楊子一起升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神話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話故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話故事並收藏中國神話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