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同賓,道教八仙之一,本名岩,自號“純陽子”。唐朝浦縣永樂鄉人。
呂洞賓的祖父和父親都是讀書人,世代都在朝廷當官,因此呂洞賓從小就是在書香氣濃厚的家庭長大,出口即能成章,寫文章更是輕而易舉的事。
呂洞賓出生的時候,屋裏異香撲鼻,空中仙樂飄飄,一隻白鶴從天而降,飛入他母親的床帳中就消失了。不久就生下呂}同賓。一出生果然氣度不凡,當他還在繈褓中時,讓一位馬祖禪師相命,馬祖禪師一見呂洞賓,便稱讚說:“這孩子相貌不凡,隻怕不是個凡人呢。有朝一日,必當會出家求取仙道,並能得道成仙。”家裏的人一聽,很是高興。呂洞賓自小聰明過人,日記萬言,過目成誦,出口成章,長大後身長八尺二寸,喜歡戴華陽巾,到了二十歲還沒有娶老婆,他也曾想要做官,但是連考了兩次進士,都沒有考中。
呂洞賓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為什麽屢試不第呢?這就是所謂“仙文不入俗人眼,非是朱衣不點頭”。六十四歲那年,呂洞賓又去赴試,他遊訪長安時,在酒店遇見一位羽士,青衣白袍,在牆壁上題詩。這個人就是漢鍾離,呂洞賓見他狀貌奇古,詩意飄逸,問他姓名。漢鍾離對他說:“我是雲房先生。居於終南山鶴嶺,你可願意拋棄榮華富貴,隨我四處雲遊,求訪仙道嗎?”呂洞賓凡心未已,沒有答應。
到了晚上,漢鍾離和呂洞賓便在酒店的客房中休息。漢鍾離獨自為他做飯,呂洞賓則臥鋪睡覺,沒一會兒,就入睡了。睡夢中,呂洞賓夢到自己考中進士,官場得意,一直高升做到大學士的職位,又當上了朝庭宰相,子孫滿堂,極盡榮華。可是因為權位太高,引起了奸臣的忌妒,不久就遭到陷害,被判了重罪,家產都被充公,妻子兒女也分散了,到老後隻剩自己一人,窮苦潦倒,騎著馬站立在風雪中,正感到淒涼的時候,突然一覺醒來。這時漢鍾離飯還沒煮好。
漢鍾離看他醒來,笑著說:“我的米飯還沒煮好,你已經夢到神仙國了。”呂洞賓感到非常驚訝,連忙說:“先生知道我剛才做的什麽夢嗎?”漢鍾離則說:“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怎麽不知道你剛才做的什麽夢?沉浮不定,一生的榮華富貴轉眼間就過去了。得到了什麽,不要覺得高興;失去了什麽,也不要感到悲傷,隻有看透世間紅塵的人,才知道人生隻是一場夢而已。”呂洞賓頓時徹悟到,高官厚祿,富貴榮華,隻不過轉瞬間的事。
呂洞賓聽完這番話,感到非常慚愧,立刻脆下來求先生收他為徒,傳授道法。但是漢鍾離怕他意誌不堅定,想試試他求道的決心,就說:“你隻要通過十項考驗,我就收你為徒弟。”
漢鍾離想考考呂洞賓是否真心誠意地學道,於是親自導演了“十試洞賓”的精彩劇目。
第一次,呂洞賓一日外出回來,突然看見全家人都忽然暴病身亡,}同賓既不悲傷,也不悔恨,隻管找人置辦壽衣棺木,準備料理後事,不一會兒,家人忽然又全都活過來,他又無所謂。有一次,呂洞賓上街賣貨,買主討價還價後,說好了價錢,但貨主又反悔變卦,隻付給一半價錢,洞賓不爭也不惱,讓買主大搖大擺地把貨物拿走。有一次,大年初一,呂洞賓正欲出門,遇到一個乞丐倚門乞討,呂洞賓急忙施予財物,但乞丐卻沒完沒了,還想要更多的東西和錢財,並且口吐髒言,辱罵呂洞賓,呂洞賓隻是滿臉堆笑,一個勁地賠不是。還有一次,呂}同賓牧羊山中,忽遇一餓虎追捕羊群。洞賓保護羊群下坡躲避,自己上前以身擋虎,老虎見之悻悻而去。還有一次,洞賓居山中茅舍讀書,忽然來了一個漂亮女子,聲稱自己是迷了路前來求宿。繼而,這女子百般挑逗洞賓,晚上還共處一室。洞賓始終坐懷不亂。女子反複折騰了三天,才無奈地離去。還有一次,河水泛濫,}同賓與眾人乘舟渡河,行至中遊,狂風暴作,波濤洶湧,眾人驚懼,惟洞賓神態自若,端然不動,置生死與度外。
這樣,經過幾年的時間,漢鍾離一共對呂洞賓進行了十次考驗,呂洞賓都以平常心態對待,把世間的繁華看得很平淡。漢鍾離就對他說:“我試了你十來次,你都能毫不動心,由此可見,你一定可以得道的,不過你還得立三千功,八百德才能成仙。”
自此呂洞賓就用從漢鍾離那裏學來的仙術和火龍真人的劍法,不斷地四處濟世助人,行俠仗義,斬妖除害為民造福。關於他的傳說中,除了江淮斬蛟、嶽陽弄鶴、客店醉酒之外,還有戲壯丹花仙之說。
相傳,呂洞賓雲遊天下,來到山色奇秀,九峰回環的桐柏山,發現大地顫抖,房屋倒塌,九峰欲崩。他定眼一看,原來是一隻巨大的穿山甲在作怪。
呂洞賓氣惱之下,迅速召集各路山神,共商擒拿穿山甲拯救百姓的大計。眾山神紛紛說:“此怪有五千年的道行,煉就了翻山倒海之術,我們就是聯手也鬥它不過,還望大仙稟告玉帝,速派天兵天將捉拿此怪,拯救百姓,保護山林。”
呂洞賓嘿嘿一笑說:“一個小小的穿山甲作怪,不必驚動天兵天將,我一個人就可以治服它了。”眾山神一齊稱謝而去。
眾山神走後,呂洞賓暗想:“這個妖怪的妖術這麽厲害,我怎能降服了它?也是我一時說出大話,如若不把此妖鎮住,大家豈不是要譏笑我說大話、吹牛皮了?這可是怎麽辦才好呀!”
正在呂洞賓絞盡腦汁沉思之際,太白金星神秘地對呂洞賓貼耳小聲說道:“要想降服穿山甲,非用定山神針不可。這神針乃是王母娘娘頭上的一根玉簪,若能借得,便可馬到成功。”
呂洞賓麵露愁容說:“那怎麽能行啊,玉簪本是王母娘娘心愛的貼身之物,恐怕誰也借不出來啊!”
太白金星笑一笑道:“既然你打下了保票,就試試看吧。
但是,要拿王母娘娘的玉簪並不是很難的一件事。王母娘娘身邊有一名貼身侍女——牡丹仙子,她早有思凡之意,你若能打動她的心,拿這件事情定能辦妥。”
次日,王母娘娘在西天瑤台舉行蟠桃盛會,請各路大仙赴宴。呂洞賓和太白金星駕起祥雲,同赴蟠桃會。
蟠桃會上,眾侍女琴聲悠揚,舞姿翩翩。各路大仙暢懷痛飲。酒過三巡,菜上九道,王母娘娘就命侍女牡丹仙子給各路大仙斟酒。當牡丹仙子給呂洞賓斟酒時,太白金星用胳膊將呂洞賓碰了一下。呂洞賓心裏知道機會來了,於是趁接酒杯之機,將牡丹仙子的手輕輕地捏了一下,牡丹仙子心一動,不覺臉上一紅,低著頭退了下去。
過了一會,王母娘娘又命牡丹仙子向大仙賜贈蟠桃。牡丹仙子遲遲疑疑地來到呂洞賓麵前。太白金星用腳尖踢踢呂洞賓,呂洞賓就在取蟠桃時,將桃盤重重地往下一按,牡丹仙子手腕一軟,羞得麵如桃花。她低著頭,順後門向瑤池邊急急走去。呂洞賓看在眼裏,就緊跟而去。
牡丹仙子徑直走到瑤池邊,兩眼凝視著池邊開放的牡丹花沉思起來。呂洞賓悄悄地站在牡丹仙子背後,輕聲說:“牡丹仙子,你在賞花嗎?”
牡丹仙子回頭一看,見是呂洞賓,急忙拂袖掩麵怒斥呂洞賓說:“你,你可知道天庭的嚴規?”
呂洞賓嘿嘿一笑,說:“我不俚知曉仙規,而且還能看透你的心思。”
牡丹仙子搖了搖頭。呂洞賓上前幾步說:“你很羨慕人間,是嗎?”牡丹仙子又慢慢地低下了頭。呂洞賓充滿感情地說:“人間真美好啊!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夫妻恩愛,琴瑟和諧。我在人間雲遊各地,見過不少名山大川,風光園林,象蘇杭美景,泰山奇峰,蓬萊仙境,曹州牡丹……真是美不勝收,要勝過天堂百倍千倍呢!”
牡丹仙子慢慢地抬起頭,輕輕說:“真的嗎?”呂洞賓用手一指,說:“牡丹仙子,你往那裏看,有一對年輕夫婦,他們在歡歡樂樂地耕地撒種。你再往那邊看,那是一對情人正在園裏賞花。”呂洞賓回頭一看,見牡丹仙子還站在那兒呆望著那一對情人,於是說:“牡丹仙子,你現在年輕韶華,假如不去享受一番人間的幸福,真是最大的憾事了。”
牡丹仙子有些遲疑地說:“要想下凡,談何容易。仙規如此森嚴,怎麽會如願以償呢?”
呂洞賓微微一笑:“牡丹仙子,你果有此意,我願助一臂之力。不過,我也要請你幫個忙。”
牡丹仙子說:“我能幫你做什麽呢?”
“王母娘娘頭上的玉簪,借我一用。”
“哎呀,那哪行呀?玉簪是王母娘娘的心愛之物,誰也借不得。再說,她要是發現玉簪不見了,還不嚴懲於我?”牡丹仙子為難地說。
呂洞賓上前幾步說:“諸你往這兒看!”牡丹仙子透過雲層,隻見桐柏山一帶,到處是房倒屋塌、男哭女嚎的淒慘景象。
牡丹仙子急忙閉上眼睛說:“哎呀,百姓真是太可憐了。這是怎麽一回事呀?”
呂洞賓說:“這桐柏山一帶,過去山河秀麗,林茂糧豐。政通人和,人們安居樂業,隻因這穿山甲作怪,才使這裏變成如此慘景!我想借王母娘娘玉簪,除掉這興妖作怪的穿山甲。”
牡丹仙子焦急地說:“我願幫忙,可是怎麽做呢?還煩情大仙指點一二。”
呂洞賓見牡丹仙子答應幫忙,不勝歡喜。他如此這般地囑咐了一番,又將一隻假玉簪交給了牡丹仙子。
次日清晨,王母娘娘沐浴完畢,讓牡丹仙子給她梳頭時,牡丹仙子便趁機將玉簪偷換下來,把假的戴在了王母娘娘的發髻上,王母娘娘可是一點也沒有覺察出來。牡丹仙子把真的玉簪藏在袖內,出來交給了呂洞賓。.tianyashuku
呂洞賓帶著定山神針,來到桐柏山,很快把那作惡多端的穿山甲擒住了。
呂}同賓懲處了穿山甲之後,就和太白金星一同趕赴西天瑤台歸還定山神針,並請求王母娘娘寬恕牡丹仙子盜玉簪之罪。
王母娘娘得知,又喜又驚又氣,雖說為民除害,應該獎,但牡丹仙子常在身邊,竟如此目無我的尊嚴,天規難容!王母娘娘見二位大仙講情,便說:“看在二位仙人的麵上,免牡丹一死,但要趕出西天,降為凡俗!”
就這樣,桐柏山人民又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牡丹仙子也實現了向往人間的願望。
呂}同賓立下了三千功,積了八百德,後來終成八仙之一。呂洞賓被全真教奉為北方五祖之一,世稱呂祖、純陽祖師,成為八仙中最為出名的神仙。
呂洞賓的祖父和父親都是讀書人,世代都在朝廷當官,因此呂洞賓從小就是在書香氣濃厚的家庭長大,出口即能成章,寫文章更是輕而易舉的事。
呂洞賓出生的時候,屋裏異香撲鼻,空中仙樂飄飄,一隻白鶴從天而降,飛入他母親的床帳中就消失了。不久就生下呂}同賓。一出生果然氣度不凡,當他還在繈褓中時,讓一位馬祖禪師相命,馬祖禪師一見呂洞賓,便稱讚說:“這孩子相貌不凡,隻怕不是個凡人呢。有朝一日,必當會出家求取仙道,並能得道成仙。”家裏的人一聽,很是高興。呂洞賓自小聰明過人,日記萬言,過目成誦,出口成章,長大後身長八尺二寸,喜歡戴華陽巾,到了二十歲還沒有娶老婆,他也曾想要做官,但是連考了兩次進士,都沒有考中。
呂洞賓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為什麽屢試不第呢?這就是所謂“仙文不入俗人眼,非是朱衣不點頭”。六十四歲那年,呂洞賓又去赴試,他遊訪長安時,在酒店遇見一位羽士,青衣白袍,在牆壁上題詩。這個人就是漢鍾離,呂洞賓見他狀貌奇古,詩意飄逸,問他姓名。漢鍾離對他說:“我是雲房先生。居於終南山鶴嶺,你可願意拋棄榮華富貴,隨我四處雲遊,求訪仙道嗎?”呂洞賓凡心未已,沒有答應。
到了晚上,漢鍾離和呂洞賓便在酒店的客房中休息。漢鍾離獨自為他做飯,呂洞賓則臥鋪睡覺,沒一會兒,就入睡了。睡夢中,呂洞賓夢到自己考中進士,官場得意,一直高升做到大學士的職位,又當上了朝庭宰相,子孫滿堂,極盡榮華。可是因為權位太高,引起了奸臣的忌妒,不久就遭到陷害,被判了重罪,家產都被充公,妻子兒女也分散了,到老後隻剩自己一人,窮苦潦倒,騎著馬站立在風雪中,正感到淒涼的時候,突然一覺醒來。這時漢鍾離飯還沒煮好。
漢鍾離看他醒來,笑著說:“我的米飯還沒煮好,你已經夢到神仙國了。”呂洞賓感到非常驚訝,連忙說:“先生知道我剛才做的什麽夢嗎?”漢鍾離則說:“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怎麽不知道你剛才做的什麽夢?沉浮不定,一生的榮華富貴轉眼間就過去了。得到了什麽,不要覺得高興;失去了什麽,也不要感到悲傷,隻有看透世間紅塵的人,才知道人生隻是一場夢而已。”呂洞賓頓時徹悟到,高官厚祿,富貴榮華,隻不過轉瞬間的事。
呂洞賓聽完這番話,感到非常慚愧,立刻脆下來求先生收他為徒,傳授道法。但是漢鍾離怕他意誌不堅定,想試試他求道的決心,就說:“你隻要通過十項考驗,我就收你為徒弟。”
漢鍾離想考考呂洞賓是否真心誠意地學道,於是親自導演了“十試洞賓”的精彩劇目。
第一次,呂洞賓一日外出回來,突然看見全家人都忽然暴病身亡,}同賓既不悲傷,也不悔恨,隻管找人置辦壽衣棺木,準備料理後事,不一會兒,家人忽然又全都活過來,他又無所謂。有一次,呂洞賓上街賣貨,買主討價還價後,說好了價錢,但貨主又反悔變卦,隻付給一半價錢,洞賓不爭也不惱,讓買主大搖大擺地把貨物拿走。有一次,大年初一,呂洞賓正欲出門,遇到一個乞丐倚門乞討,呂洞賓急忙施予財物,但乞丐卻沒完沒了,還想要更多的東西和錢財,並且口吐髒言,辱罵呂洞賓,呂洞賓隻是滿臉堆笑,一個勁地賠不是。還有一次,呂}同賓牧羊山中,忽遇一餓虎追捕羊群。洞賓保護羊群下坡躲避,自己上前以身擋虎,老虎見之悻悻而去。還有一次,洞賓居山中茅舍讀書,忽然來了一個漂亮女子,聲稱自己是迷了路前來求宿。繼而,這女子百般挑逗洞賓,晚上還共處一室。洞賓始終坐懷不亂。女子反複折騰了三天,才無奈地離去。還有一次,河水泛濫,}同賓與眾人乘舟渡河,行至中遊,狂風暴作,波濤洶湧,眾人驚懼,惟洞賓神態自若,端然不動,置生死與度外。
這樣,經過幾年的時間,漢鍾離一共對呂洞賓進行了十次考驗,呂洞賓都以平常心態對待,把世間的繁華看得很平淡。漢鍾離就對他說:“我試了你十來次,你都能毫不動心,由此可見,你一定可以得道的,不過你還得立三千功,八百德才能成仙。”
自此呂洞賓就用從漢鍾離那裏學來的仙術和火龍真人的劍法,不斷地四處濟世助人,行俠仗義,斬妖除害為民造福。關於他的傳說中,除了江淮斬蛟、嶽陽弄鶴、客店醉酒之外,還有戲壯丹花仙之說。
相傳,呂洞賓雲遊天下,來到山色奇秀,九峰回環的桐柏山,發現大地顫抖,房屋倒塌,九峰欲崩。他定眼一看,原來是一隻巨大的穿山甲在作怪。
呂洞賓氣惱之下,迅速召集各路山神,共商擒拿穿山甲拯救百姓的大計。眾山神紛紛說:“此怪有五千年的道行,煉就了翻山倒海之術,我們就是聯手也鬥它不過,還望大仙稟告玉帝,速派天兵天將捉拿此怪,拯救百姓,保護山林。”
呂洞賓嘿嘿一笑說:“一個小小的穿山甲作怪,不必驚動天兵天將,我一個人就可以治服它了。”眾山神一齊稱謝而去。
眾山神走後,呂洞賓暗想:“這個妖怪的妖術這麽厲害,我怎能降服了它?也是我一時說出大話,如若不把此妖鎮住,大家豈不是要譏笑我說大話、吹牛皮了?這可是怎麽辦才好呀!”
正在呂洞賓絞盡腦汁沉思之際,太白金星神秘地對呂洞賓貼耳小聲說道:“要想降服穿山甲,非用定山神針不可。這神針乃是王母娘娘頭上的一根玉簪,若能借得,便可馬到成功。”
呂洞賓麵露愁容說:“那怎麽能行啊,玉簪本是王母娘娘心愛的貼身之物,恐怕誰也借不出來啊!”
太白金星笑一笑道:“既然你打下了保票,就試試看吧。
但是,要拿王母娘娘的玉簪並不是很難的一件事。王母娘娘身邊有一名貼身侍女——牡丹仙子,她早有思凡之意,你若能打動她的心,拿這件事情定能辦妥。”
次日,王母娘娘在西天瑤台舉行蟠桃盛會,請各路大仙赴宴。呂洞賓和太白金星駕起祥雲,同赴蟠桃會。
蟠桃會上,眾侍女琴聲悠揚,舞姿翩翩。各路大仙暢懷痛飲。酒過三巡,菜上九道,王母娘娘就命侍女牡丹仙子給各路大仙斟酒。當牡丹仙子給呂洞賓斟酒時,太白金星用胳膊將呂洞賓碰了一下。呂洞賓心裏知道機會來了,於是趁接酒杯之機,將牡丹仙子的手輕輕地捏了一下,牡丹仙子心一動,不覺臉上一紅,低著頭退了下去。
過了一會,王母娘娘又命牡丹仙子向大仙賜贈蟠桃。牡丹仙子遲遲疑疑地來到呂洞賓麵前。太白金星用腳尖踢踢呂洞賓,呂洞賓就在取蟠桃時,將桃盤重重地往下一按,牡丹仙子手腕一軟,羞得麵如桃花。她低著頭,順後門向瑤池邊急急走去。呂洞賓看在眼裏,就緊跟而去。
牡丹仙子徑直走到瑤池邊,兩眼凝視著池邊開放的牡丹花沉思起來。呂洞賓悄悄地站在牡丹仙子背後,輕聲說:“牡丹仙子,你在賞花嗎?”
牡丹仙子回頭一看,見是呂洞賓,急忙拂袖掩麵怒斥呂洞賓說:“你,你可知道天庭的嚴規?”
呂洞賓嘿嘿一笑,說:“我不俚知曉仙規,而且還能看透你的心思。”
牡丹仙子搖了搖頭。呂洞賓上前幾步說:“你很羨慕人間,是嗎?”牡丹仙子又慢慢地低下了頭。呂洞賓充滿感情地說:“人間真美好啊!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夫妻恩愛,琴瑟和諧。我在人間雲遊各地,見過不少名山大川,風光園林,象蘇杭美景,泰山奇峰,蓬萊仙境,曹州牡丹……真是美不勝收,要勝過天堂百倍千倍呢!”
牡丹仙子慢慢地抬起頭,輕輕說:“真的嗎?”呂洞賓用手一指,說:“牡丹仙子,你往那裏看,有一對年輕夫婦,他們在歡歡樂樂地耕地撒種。你再往那邊看,那是一對情人正在園裏賞花。”呂洞賓回頭一看,見牡丹仙子還站在那兒呆望著那一對情人,於是說:“牡丹仙子,你現在年輕韶華,假如不去享受一番人間的幸福,真是最大的憾事了。”
牡丹仙子有些遲疑地說:“要想下凡,談何容易。仙規如此森嚴,怎麽會如願以償呢?”
呂洞賓微微一笑:“牡丹仙子,你果有此意,我願助一臂之力。不過,我也要請你幫個忙。”
牡丹仙子說:“我能幫你做什麽呢?”
“王母娘娘頭上的玉簪,借我一用。”
“哎呀,那哪行呀?玉簪是王母娘娘的心愛之物,誰也借不得。再說,她要是發現玉簪不見了,還不嚴懲於我?”牡丹仙子為難地說。
呂洞賓上前幾步說:“諸你往這兒看!”牡丹仙子透過雲層,隻見桐柏山一帶,到處是房倒屋塌、男哭女嚎的淒慘景象。
牡丹仙子急忙閉上眼睛說:“哎呀,百姓真是太可憐了。這是怎麽一回事呀?”
呂洞賓說:“這桐柏山一帶,過去山河秀麗,林茂糧豐。政通人和,人們安居樂業,隻因這穿山甲作怪,才使這裏變成如此慘景!我想借王母娘娘玉簪,除掉這興妖作怪的穿山甲。”
牡丹仙子焦急地說:“我願幫忙,可是怎麽做呢?還煩情大仙指點一二。”
呂洞賓見牡丹仙子答應幫忙,不勝歡喜。他如此這般地囑咐了一番,又將一隻假玉簪交給了牡丹仙子。
次日清晨,王母娘娘沐浴完畢,讓牡丹仙子給她梳頭時,牡丹仙子便趁機將玉簪偷換下來,把假的戴在了王母娘娘的發髻上,王母娘娘可是一點也沒有覺察出來。牡丹仙子把真的玉簪藏在袖內,出來交給了呂洞賓。.tianyashuku
呂洞賓帶著定山神針,來到桐柏山,很快把那作惡多端的穿山甲擒住了。
呂}同賓懲處了穿山甲之後,就和太白金星一同趕赴西天瑤台歸還定山神針,並請求王母娘娘寬恕牡丹仙子盜玉簪之罪。
王母娘娘得知,又喜又驚又氣,雖說為民除害,應該獎,但牡丹仙子常在身邊,竟如此目無我的尊嚴,天規難容!王母娘娘見二位大仙講情,便說:“看在二位仙人的麵上,免牡丹一死,但要趕出西天,降為凡俗!”
就這樣,桐柏山人民又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牡丹仙子也實現了向往人間的願望。
呂}同賓立下了三千功,積了八百德,後來終成八仙之一。呂洞賓被全真教奉為北方五祖之一,世稱呂祖、純陽祖師,成為八仙中最為出名的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