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人禍。
而人禍往往跟天災相提並論,甚至更令人恐懼。
戰爭一旦爆發,殃及池魚之下。百姓流離,萬民失所。
堂邑臨近戰場,雖然曹孟德兵鋒凜冽勢如破竹,沒有把這場戰爭打成持久戰,並未對附近城縣造成劇烈影響。但戰爭的恐怖,如同瘟疫,不知多少百姓拖家帶口,含淚離開家園四處躲藏。
荀彧雖有王佐之才,但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曹孟德進兵太快,他後麵很難跟上。堂邑如今說是曹孟德的勢力範圍並沒錯,但卻還沒有真正納入曹孟德的治下。
至少在半年之內不太可能。
原本徐州任命的官員,早不知逃到哪裏去了。堂邑縣城的大多數豪強,也早不見了蹤影。同時至少有二三成百姓逃離了這座城池。剩下的在縣三老的主持下,勉強穩住,沒有發生暴亂。
趙昱帶著五百輕騎抵達堂邑的時候,已經是淩晨寅時中。
子醜寅卯,寅時對比現代時空,是淩晨三點到五點之間這兩個小時。因是初春,黎明還有一會兒。
遠遠望見城頭上,有一些百姓組織巡邏,些微幾個火把照耀著。
趙昱並不打攪,命令五百輕騎就地下馬,入林中休整。
天氣還很嚴寒,穿著精鋼甲胄的兵卒們,被凍得瑟瑟發抖。不過當兵吃糧,這些是必須要忍受的。相比於其他諸侯麾下的士兵,在曹孟德麾下,無疑待遇是最好的。至少不會有餓肚子的時候。
高產良種在這兩三年之中,遍及兗州。也正是因為高產良種的普及推廣,曹孟德軍中是不缺糧食的。也再不可能會出現原本曆史上,程昱以人肉作軍糧的事了。
為避免暴露行蹤,不能生火。趙昱看著這些兵卒個個嘴皮發青,不禁想到了棉花。
在這個時代,棉花實際上已經傳入神洲。但並未發掘出其真正的用途,多作為觀賞性的植物,紮根於富裕人家。而且這時代的棉花,可不是後世的棉花,產量完全跟不上。
人們的衣物,普遍是麻製品。隻有大富大貴的人家,才穿的起絲織品。
而麻製品的保暖性能不行。
冷的時候,穿十幾件麻衣,也抵不上一塊獸皮。有條件的百姓,冬天裏都穿皮製品。自製的。
於是趙昱又想到發展畜牧業的事了。
從棉花,到畜牧,就在這一瞬間,在趙昱心裏,紮下根。
棉花可以製棉衣,而畜牧業的壯大,不但能提供大量的肉食、奶製品,還能提供足夠多的皮毛。
“回去跟孟德好生提一提。”
閃過這個念頭,趙昱緩緩盤坐,微微閉上了眼睛。
...
黎明微亮,卯時初,一群殘兵敗將垂頭喪氣,從遠處而來。
孫策跨坐馬上,一手提著一條長槍,一手捂著胸口,臉色微微發白。
他強自直起身子,喝道:“前麵就是堂邑,有大量糧食。到了堂邑,便可飽食一餐,好生休整!”
這便是畫餅充饑,望梅止渴的法子。
堂邑是否有大量糧草,孫策當然不知道。但他必須要讓這剩下的兩千殘兵知道,他們還有希望,前麵並不是絕路。
馬兒喘著粗氣,噴出一條條蒼白的霧。淩亂的踐踏著大地,迅速向堂邑靠攏。
孫策麵露後悔之色,對同樣疲敝的周瑜道:“悔不該不聽公瑾之言,以至於落得如此下場。若早早撤兵,哎...我三萬大軍,就這麽一戰而沒...”
周瑜抿了抿嘴唇,俊朗的麵孔也皆是無奈,道:“事到如今,伯符又何必歎息?當早早取了糧草,望奔九江。隻盼曹仁尚未擊破紀靈,曆陽水寨還有戰船,否則...”
曆陽外有水軍營寨,孫策所率領的水軍戰前就是在曆陽水寨屯駐,隔江與牛渚相望。
昨夜孫策不聽周瑜撤兵之計,不願不戰而逃,執意攻打曹軍大營,被曹孟德打的頭破血流。三萬大軍不過半個時辰就潰了。孫策被典韋所傷,好險沒丟掉性命。
慌忙撤退之時,又被夏侯惇所部攔截,好不容易突出重圍,又撞上徐晃所部。被一路追擊,直追到輿國附近才擺脫追兵。可潰逃之下,到堂邑這裏,隻剩下不到兩千人馬。大敗虧輸啊!
按照周瑜的想法,是直奔九江曆陽,沿途不耽擱一分一秒。然而大敗之後,糧草全部遺失,又夜戰數場,兵疲馬乏,隻能就近取糧充饑。否則還不到曆陽,就全都餓死了。
周瑜害怕曹軍在堂邑設伏,但細細計較一番,按照曹軍的兵馬數量來算,堂邑應該不會有埋伏。而且曹軍不能追擊太遠,因為廣陵城中的數萬大軍,不會眼睜睜看著曹軍把孫策一口吞完。
昨夜在曹軍大營敗退,曹孟德並未盡起營中大軍追擊,就是因此之故。他還要防備廣陵城中可能殺出城來的兵馬,更重要的是,曹孟德要堵住廣陵。
隻夏侯惇、徐晃所部綴尾追殺,否則孫策恐怕早已受縛。
周瑜想到這些,心裏稍安。
堂邑就在眼前。
孫策長長地吐出一口氣,恨聲道:“曹軍精銳至斯,實令我難以料想。我三萬大軍,並非烏合之眾,卻敵不過他一擊。”
“曹軍兵甲精良,也是無可奈何之事。”旁邊一員大將安慰道:“伯符不必喪氣,想當初老主公在世,也曾有大敗虧輸之時。可老主公不屈不撓,很快又能卷土重來。”
“公覆將軍所言甚是。”孫策振奮精神:“有諸位襄助,卷土重來,擊破曹軍未可知也!”
“少將軍能振奮起來就是好事。”另一員大將道:“我觀曹軍,兵甲精良是其一,那兵卒個個悍勇,力大如牛,也是關鍵。須得明了其中奧妙才好應對。”
聽到這話,孫策也皺起眉頭:“德謀將軍說的不錯。曹軍兵甲精良,一眼可見。然那些兵卒,個個都有勇力,遠超我麾下兵馬,實在令人不解。”
周瑜此時正觀察城外環境,突然眼神一凝,看到通往城門的道旁林邊,悠悠竟有個道士立在當中。
不禁叫道:“伯符!”
而人禍往往跟天災相提並論,甚至更令人恐懼。
戰爭一旦爆發,殃及池魚之下。百姓流離,萬民失所。
堂邑臨近戰場,雖然曹孟德兵鋒凜冽勢如破竹,沒有把這場戰爭打成持久戰,並未對附近城縣造成劇烈影響。但戰爭的恐怖,如同瘟疫,不知多少百姓拖家帶口,含淚離開家園四處躲藏。
荀彧雖有王佐之才,但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曹孟德進兵太快,他後麵很難跟上。堂邑如今說是曹孟德的勢力範圍並沒錯,但卻還沒有真正納入曹孟德的治下。
至少在半年之內不太可能。
原本徐州任命的官員,早不知逃到哪裏去了。堂邑縣城的大多數豪強,也早不見了蹤影。同時至少有二三成百姓逃離了這座城池。剩下的在縣三老的主持下,勉強穩住,沒有發生暴亂。
趙昱帶著五百輕騎抵達堂邑的時候,已經是淩晨寅時中。
子醜寅卯,寅時對比現代時空,是淩晨三點到五點之間這兩個小時。因是初春,黎明還有一會兒。
遠遠望見城頭上,有一些百姓組織巡邏,些微幾個火把照耀著。
趙昱並不打攪,命令五百輕騎就地下馬,入林中休整。
天氣還很嚴寒,穿著精鋼甲胄的兵卒們,被凍得瑟瑟發抖。不過當兵吃糧,這些是必須要忍受的。相比於其他諸侯麾下的士兵,在曹孟德麾下,無疑待遇是最好的。至少不會有餓肚子的時候。
高產良種在這兩三年之中,遍及兗州。也正是因為高產良種的普及推廣,曹孟德軍中是不缺糧食的。也再不可能會出現原本曆史上,程昱以人肉作軍糧的事了。
為避免暴露行蹤,不能生火。趙昱看著這些兵卒個個嘴皮發青,不禁想到了棉花。
在這個時代,棉花實際上已經傳入神洲。但並未發掘出其真正的用途,多作為觀賞性的植物,紮根於富裕人家。而且這時代的棉花,可不是後世的棉花,產量完全跟不上。
人們的衣物,普遍是麻製品。隻有大富大貴的人家,才穿的起絲織品。
而麻製品的保暖性能不行。
冷的時候,穿十幾件麻衣,也抵不上一塊獸皮。有條件的百姓,冬天裏都穿皮製品。自製的。
於是趙昱又想到發展畜牧業的事了。
從棉花,到畜牧,就在這一瞬間,在趙昱心裏,紮下根。
棉花可以製棉衣,而畜牧業的壯大,不但能提供大量的肉食、奶製品,還能提供足夠多的皮毛。
“回去跟孟德好生提一提。”
閃過這個念頭,趙昱緩緩盤坐,微微閉上了眼睛。
...
黎明微亮,卯時初,一群殘兵敗將垂頭喪氣,從遠處而來。
孫策跨坐馬上,一手提著一條長槍,一手捂著胸口,臉色微微發白。
他強自直起身子,喝道:“前麵就是堂邑,有大量糧食。到了堂邑,便可飽食一餐,好生休整!”
這便是畫餅充饑,望梅止渴的法子。
堂邑是否有大量糧草,孫策當然不知道。但他必須要讓這剩下的兩千殘兵知道,他們還有希望,前麵並不是絕路。
馬兒喘著粗氣,噴出一條條蒼白的霧。淩亂的踐踏著大地,迅速向堂邑靠攏。
孫策麵露後悔之色,對同樣疲敝的周瑜道:“悔不該不聽公瑾之言,以至於落得如此下場。若早早撤兵,哎...我三萬大軍,就這麽一戰而沒...”
周瑜抿了抿嘴唇,俊朗的麵孔也皆是無奈,道:“事到如今,伯符又何必歎息?當早早取了糧草,望奔九江。隻盼曹仁尚未擊破紀靈,曆陽水寨還有戰船,否則...”
曆陽外有水軍營寨,孫策所率領的水軍戰前就是在曆陽水寨屯駐,隔江與牛渚相望。
昨夜孫策不聽周瑜撤兵之計,不願不戰而逃,執意攻打曹軍大營,被曹孟德打的頭破血流。三萬大軍不過半個時辰就潰了。孫策被典韋所傷,好險沒丟掉性命。
慌忙撤退之時,又被夏侯惇所部攔截,好不容易突出重圍,又撞上徐晃所部。被一路追擊,直追到輿國附近才擺脫追兵。可潰逃之下,到堂邑這裏,隻剩下不到兩千人馬。大敗虧輸啊!
按照周瑜的想法,是直奔九江曆陽,沿途不耽擱一分一秒。然而大敗之後,糧草全部遺失,又夜戰數場,兵疲馬乏,隻能就近取糧充饑。否則還不到曆陽,就全都餓死了。
周瑜害怕曹軍在堂邑設伏,但細細計較一番,按照曹軍的兵馬數量來算,堂邑應該不會有埋伏。而且曹軍不能追擊太遠,因為廣陵城中的數萬大軍,不會眼睜睜看著曹軍把孫策一口吞完。
昨夜在曹軍大營敗退,曹孟德並未盡起營中大軍追擊,就是因此之故。他還要防備廣陵城中可能殺出城來的兵馬,更重要的是,曹孟德要堵住廣陵。
隻夏侯惇、徐晃所部綴尾追殺,否則孫策恐怕早已受縛。
周瑜想到這些,心裏稍安。
堂邑就在眼前。
孫策長長地吐出一口氣,恨聲道:“曹軍精銳至斯,實令我難以料想。我三萬大軍,並非烏合之眾,卻敵不過他一擊。”
“曹軍兵甲精良,也是無可奈何之事。”旁邊一員大將安慰道:“伯符不必喪氣,想當初老主公在世,也曾有大敗虧輸之時。可老主公不屈不撓,很快又能卷土重來。”
“公覆將軍所言甚是。”孫策振奮精神:“有諸位襄助,卷土重來,擊破曹軍未可知也!”
“少將軍能振奮起來就是好事。”另一員大將道:“我觀曹軍,兵甲精良是其一,那兵卒個個悍勇,力大如牛,也是關鍵。須得明了其中奧妙才好應對。”
聽到這話,孫策也皺起眉頭:“德謀將軍說的不錯。曹軍兵甲精良,一眼可見。然那些兵卒,個個都有勇力,遠超我麾下兵馬,實在令人不解。”
周瑜此時正觀察城外環境,突然眼神一凝,看到通往城門的道旁林邊,悠悠竟有個道士立在當中。
不禁叫道:“伯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