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米德(Mead)的見麵是在加州理工進行的。與其他的著名大學相比加州理工小的簡直可憐,不過500畝的校園,2000多名學生,300名教授,和東海建工差不多規模。不過這個小小的學校卻有40名獲得過諾貝爾獎或是其他學科最高榮譽的教授,近半數的終身教授都是院士。對於有誌於研究的理工科學生而言,這裏就是他們的麥加;對於張恪來說,這裏是四十大盜的寶庫。在教授俱樂部吃飯的每個人在張恪眼裏都象是閃著寶光,他聽著米德的介紹幾乎連口水都要留了下來。


    好在這裏的飯菜還算可口,張恪還能掩飾一下自己的垂涎,得體地向米德說明了自己的來意,代表錦湖電子研究院請米德去做講座。當然張恪更希望能請他去做顧問,甚至留下來工作,不過這些總要一步一步的來。米德對這樣的邀請並不陌生,在和陳信生之前的談判中對錦湖也有了些了解,所以他對張恪表示他不認為自己的研究對一個電子消費品公司有任何幫助。張恪和丁槐隻能耐心地向他說明錦湖基礎電子實驗室研究的方向,當米德聽到這個實驗室去年的經費有五千萬美金時,這才答應秋天去建鄴一次。


    和米德分手以後,張恪,丁槐,丁春健等人就在校園裏參觀。張恪感慨地說:“雖然我們很努力了,不過在這些站在最前沿的人眼裏,我們的差距還很遠啊!”丁槐笑著說:“我們畢竟成立的時間太短,橡樹園滿打滿算也才3年的曆史,這些差距不是幾年就能追上的。”


    張恪輕輕的搖了搖頭,這些道理他不是不知道,不過追趕卻不是有了錢和時間就可以的,最關鍵的還是人才,和楊祖佑的一席談讓他更深刻的理解了人才爭奪戰的激烈。張恪對國內的教育其實不無意見,但是目前對東海大學的支持已經是張恪可以做的極限了,說起來未來一段時間內還是要從引進人才上下手。對於頂尖人才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待遇,而是一個好的科研環境,這一點國內的形象不好,要引進頂尖人才,錦湖還要做很多工作才行。


    想到這裏,張恪問丁槐:“老丁,你說我們在美國設立一些獎學金怎麽樣?”丁槐想了想:“就怕拿了獎學金的人未必一定會回錦湖啊,甚至不一定會回中國。”


    張恪對這一點倒不是很在意,他關心的是擴大錦湖在國外的影響,特別是留學生中的影響。看丁槐沒有領會他的意圖,張恪進一步解釋到:“他們回不回錦湖不重要,但是我希望他們的存在能讓更多的人知道錦湖對推動科研的誠意和決心。”


    丁槐這才明白過來:“那倒是和英特爾的天才獎有點像,不如我們也辦一個?另外我們也可以考慮在美國的著名大學裏讚助一些活動。”張恪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回頭可以讓肖晉成一起操作一下。


    第二天,張恪和陳妃蓉去了原名為中國峰的滑雪場。加州的緯度雖然和河北河南類似,不過挨著美國最高的山脈,各種地形極其豐富,滑雪場也很多。中國峰是離矽穀比較近的一個,往年這個時候多半是人擠人,不過拜經濟泡沫破碎之賜,今年這個時候也沒多少人,連做纜車都不用排隊。


    張恪長年住在南方,滑雪技術很差,陳妃蓉更加不堪,這次還是她的處-女滑,兩人於是挑了難度最低的一個道。沒滑多久,陳妃蓉就摔了一跤,張恪過去扶她起來,沒想到自己也沒把握好平衡,臉朝下就摔在了陳妃蓉身邊。聽到陳妃蓉的笑聲,張恪翻了個身,想到自己的狼狽,幹脆躺在地上自己也笑了起來。


    陳妃蓉伸出手,幫他把臉上的雪拂去,端詳了張恪一下:“還好,沒把你摔破相了,要不然小婧該找我算賬了。”這還是兩人這幾天第一次提起唐婧,話說出口,陳妃蓉有點不好意思,想站起身來,被張恪輕輕地拉住:“我們在這裏躺一會兒吧,你看這裏的天空好藍。”陳妃蓉微微紅了臉,也沒有推脫,小心地在張恪的身邊躺下來,仰頭看著一絲雲彩也沒有的藍天,猶如一塊巨大的藍寶石,清冽的空氣中帶著一點鬆樹的味道,讓人不禁忘卻了放下了一切煩惱和枷鎖。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兩人的頭漸漸地偎依在了一起。


    從山上下來,兩人也沒有興趣再去挑戰自己,趕著傅俊等人自己去滑,兩人在山下的咖啡店喝咖啡。正閑聊著,張恪感到肩上被人拍了一下。轉過身,拍他肩膀的是人看起來像個中國人,倒是有點眼熟,來人笑著說:“恪少不記得我了吧,我是蔣曉偉,梁文江的同學。我在旁邊有一會兒了,也沒敢認。”


    這樣一說,張恪才想起來,這位就是當年和馬向東,梁文江一起搞BBS的,後來因為出國,沒有留在昆騰。算起來他可是錯過了一個一億的機會。不過張恪看他臉上並沒有什麽尷尬或是懊悔的顏色,這讓張恪對他有了幾分欣賞。


    蔣曉偉來美國的第二年轉學到了加州伯克利,聽張恪說他們是來見米德的,蔣曉偉笑著說:“他可是半神級別的人物,當年我還專門跑去聽他的講座。和他談的順利嗎?我導師和他關係不錯。”


    張恪點點頭:“談的還算順利,預期的目標都達到了。你博士做的是哪個方麵的,什麽時候畢業?”張恪現在可以算是求賢若渴。


    蔣曉偉有點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可能還要一年,我們實驗室做的是神經網絡計算,不過我還是對互聯網更感興趣,要不是花了太多心思在做自己的網站,現在可能已經畢業了。”張恪看了看蔣曉偉,看來他多少還是有點不甘心啊。張恪笑了笑:“什麽樣的網站?”


    說蔣曉偉不後悔當年的決定是不可能的,不過他對自己現在做的網站很有信心,看到張恪有興趣,心裏也熱了起來。他的網站剛剛成熟,倒是讓他躲過了那一場泡沫,隻是現在融資很不順利。


    蔣曉偉做的是個校友錄式的網站,這一點算不得什麽,但是他的網站能夠用推送的方式給同學發布消息或是廣告,這一點倒是很獨特的技術。張恪有點奇怪地問:“你怎麽會想起做一個這樣的網站?”


    蔣曉偉解釋到:“其實剛開始是覺得和國內的朋友聯係不太方便,電郵有時候太正式,如果不是特別親近的朋友,不好意思去說些無聊的事,用MQ時間也不是很好配合。前年回家看到朋友用群發短信,我就想到了這樣一個方法。”


    張恪在蔣曉偉的描述裏能看到一點後世facebook的影子,這讓他也有了興趣。不過張恪今天隻想好好的享受一下和陳妃蓉獨處的時間,隻約了蔣曉偉下周去ESS詳談。不知是識趣還是激動,蔣曉偉雪也不滑了,轉身就回家去準備資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湖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癱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癱瘓並收藏錦湖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