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華爾街,張恪沒有無聊到去搞摸牛蛋的遊戲,隻是在到高盛之前,他去了世貿中心的雙子樓下瞻仰了一下這座建築。前世中當他有機會來這裏時,這裏已經變成了一個圍著簡易欄杆的大坑。仰頭看著有些陰霾的天空,低頭看著在門口出入的衣著光鮮,趾高氣昂的男女們,張恪忽然覺得曆史有時候還是很荒誕的。
高盛的總部就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邊上,都在百老匯大街,之間甚至有通道相連。和大多數人的印象不同,高盛的總部連招牌都沒有,褐色的大樓在下曼哈頓林立的摩天大廈中毫不起眼。走進大廈,這裏處處都散發著一種破舊的氣息,家具和地毯似乎有20年沒有換過了。在張恪眼中,這種簡樸大概也是一種營銷,至少可以說明高盛更看重的是客戶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舒適。對這個在未來的次貸危機中唯一賭對了空頭的大投行,張恪心中沒有一點輕視。
曾子輝推薦的人叫蘇耀英,二十**歲的年紀,是個很養眼的台灣女人,麵目清秀,除了嘴有些大以外也算是個美人。穿得很職業,沒帶什麽首飾,連左手無名指上也是空的。大約是剛從香港回來,她臉上帶著一絲疲倦,見到張恪,很熱情的打著招呼。
即使在高盛,蘇耀英也是一個很特別的人,在滿是美國標準的安格魯薩克遜白人精英的投行界,中國人和女人這兩個少見的要素讓她很惹眼,此外她甚至也不是金融的科班出身。蘇耀英16歲在台灣上大學,開始主修物理,後來在加州理工讀博士時轉學生物,博士畢業後才轉行到了投資銀行,之後又去麥肯錫呆了一年,今年剛跳槽到了高盛。她在生物方麵的背景,流利的中文,加上這份闖蕩的勇氣讓張恪很滿意。
但是蘇耀英有些不滿意。6000萬美金的基金其實不算什麽大數目,如果是簡單的資產管理,與其他的基金一起操作,其實並不難。不過按張恪的要求,當作特殊的風險投資基金來管理,增加的工作量要多得多。她當然知道高盛在追逐錦湖的大業務,不過那是投資銀行部的業務,和她的資產管理部有什麽關係?
“我了解了您的要求。請恕我直言,這樣的投資方式風險過大,資產回報率也不會很高。”蘇耀英很職業化的微笑著說:“作為您的基金經理,我強烈建議您考慮一下其他的投資方式,比如房地產。”
張恪不動聲色地問道:“不如你幫我分析一下其中的風險。”張恪希望考考她。
“聽說您剛下船,不知道您是否聽說了兩周前,布什總統剛剛頒布了禁令,禁止培育新的胚胎幹細胞,限製胚胎幹細胞的研究?”蘇耀英先問了個問題。
“沒聽說,不過這也不出我的意料。說起來,這對於我們在中國開展幹細胞研究是好事吧?”張恪反問道。
蘇耀英笑了起來:“不是這樣的。美國禁止的是胚胎幹細胞研究,但是沒有禁止成人幹細胞的研究,所以美國的科學家會轉向成人幹細胞方向。我看您的目的似乎是利用成人幹細胞生產心髒和肺部的多種組織,用於自體移植?那這樣的話,可能在美國開展這項研究更合適,畢竟大多數科學家不會選擇去中國進行研究。但是在美國研發成本很高,您的投資很難撐到可以用於臨床實驗的地步,畢竟這方麵的研究隻有幾年的曆史,未知數很多。如果不能進入臨床,那麽這筆投資收回的可能性極其渺茫。”
“這樣啊?”張恪點了點頭:“如果我希望盡量提高成功率,在美國進行研究的話我的資金能撐多久?進入臨床要多少資金才能進行下去?”
聽到這樣的問題,蘇耀英一時語塞:“呃,科研是很難保證成功的。據我知道Scripps研究所有時會讓兩組科學家進行同樣的項目來提高成功率。目前NIH(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對每個幹細胞項目的資助差不多是每兩年60-200萬美金。您希望進行的研究包括7個不同的方向,這樣算下來大概可以支撐4年,而4年之後能進入臨床實驗就是極其樂觀的估計了,按著一般規律6-8年才是正常的。至於臨床研究,我不太清楚國內的情況,在美國的話,每個新藥三期臨床實驗完成平均大約要耗費5億美金,不過您開發的不是藥物,具體的預算我現在也很難估計。”
怪不得美國的藥這麽貴!張恪算了算,開口說道:“還好,臨床的事先不去管它,過兩年再說。這6000萬能用這兩年就行。先在美國資助14-21個小組來做這個項目,選的時候注意和NIH資助的項目看看能不能配合起來。剩下的資金在國內建一家中心同時進行胚胎和成人的幹細胞研究,我希望在明年之內可以開始運作,實驗經費我會再次提供的。”
聽完張恪一連串的命令,蘇耀英心裏不禁叫苦,沒能打消張恪的念頭,反而讓自己的工作量更大了。她盡最後的努力說道:“其實完全可以等科學界出現了可以實用化的結果,我們再跟進的,這樣風險會小得多。”
“我等不了。”張恪斬釘截鐵地說,看著蘇耀英的表情,他笑了笑:“基金的管理費我可以多給你1個百分點。”
好吧,雖然管理費的增加不一定能帶來自己收入的增加,但至少算是一點好的業績,希望張恪過兩年的投資更大手筆些。蘇耀英心裏好受了些,品著張恪話裏的意思,她不禁問道:“是為您家裏人嗎?如果不方便請不用告訴我。”
“就算是吧。”張恪覺得讓她知道這個項目對自己的意義也是一件好事。
“女人?”蘇耀英似乎也有點八卦之魂,張恪看了看她,點了點頭。
蘇耀英沉默了下去,低頭似乎在思考著什麽。稍歇,她抬起頭看著張恪說:“我會努力幫助你的。”
PS:沒想到江黛兒的人氣這麽高。看著選項裏遙遙領先的十二釵,我懂大家的意思。劇透一下吧,江黛兒和張恪注定是場苦戀,不過現在還不到她上場的時候。
高盛的總部就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邊上,都在百老匯大街,之間甚至有通道相連。和大多數人的印象不同,高盛的總部連招牌都沒有,褐色的大樓在下曼哈頓林立的摩天大廈中毫不起眼。走進大廈,這裏處處都散發著一種破舊的氣息,家具和地毯似乎有20年沒有換過了。在張恪眼中,這種簡樸大概也是一種營銷,至少可以說明高盛更看重的是客戶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舒適。對這個在未來的次貸危機中唯一賭對了空頭的大投行,張恪心中沒有一點輕視。
曾子輝推薦的人叫蘇耀英,二十**歲的年紀,是個很養眼的台灣女人,麵目清秀,除了嘴有些大以外也算是個美人。穿得很職業,沒帶什麽首飾,連左手無名指上也是空的。大約是剛從香港回來,她臉上帶著一絲疲倦,見到張恪,很熱情的打著招呼。
即使在高盛,蘇耀英也是一個很特別的人,在滿是美國標準的安格魯薩克遜白人精英的投行界,中國人和女人這兩個少見的要素讓她很惹眼,此外她甚至也不是金融的科班出身。蘇耀英16歲在台灣上大學,開始主修物理,後來在加州理工讀博士時轉學生物,博士畢業後才轉行到了投資銀行,之後又去麥肯錫呆了一年,今年剛跳槽到了高盛。她在生物方麵的背景,流利的中文,加上這份闖蕩的勇氣讓張恪很滿意。
但是蘇耀英有些不滿意。6000萬美金的基金其實不算什麽大數目,如果是簡單的資產管理,與其他的基金一起操作,其實並不難。不過按張恪的要求,當作特殊的風險投資基金來管理,增加的工作量要多得多。她當然知道高盛在追逐錦湖的大業務,不過那是投資銀行部的業務,和她的資產管理部有什麽關係?
“我了解了您的要求。請恕我直言,這樣的投資方式風險過大,資產回報率也不會很高。”蘇耀英很職業化的微笑著說:“作為您的基金經理,我強烈建議您考慮一下其他的投資方式,比如房地產。”
張恪不動聲色地問道:“不如你幫我分析一下其中的風險。”張恪希望考考她。
“聽說您剛下船,不知道您是否聽說了兩周前,布什總統剛剛頒布了禁令,禁止培育新的胚胎幹細胞,限製胚胎幹細胞的研究?”蘇耀英先問了個問題。
“沒聽說,不過這也不出我的意料。說起來,這對於我們在中國開展幹細胞研究是好事吧?”張恪反問道。
蘇耀英笑了起來:“不是這樣的。美國禁止的是胚胎幹細胞研究,但是沒有禁止成人幹細胞的研究,所以美國的科學家會轉向成人幹細胞方向。我看您的目的似乎是利用成人幹細胞生產心髒和肺部的多種組織,用於自體移植?那這樣的話,可能在美國開展這項研究更合適,畢竟大多數科學家不會選擇去中國進行研究。但是在美國研發成本很高,您的投資很難撐到可以用於臨床實驗的地步,畢竟這方麵的研究隻有幾年的曆史,未知數很多。如果不能進入臨床,那麽這筆投資收回的可能性極其渺茫。”
“這樣啊?”張恪點了點頭:“如果我希望盡量提高成功率,在美國進行研究的話我的資金能撐多久?進入臨床要多少資金才能進行下去?”
聽到這樣的問題,蘇耀英一時語塞:“呃,科研是很難保證成功的。據我知道Scripps研究所有時會讓兩組科學家進行同樣的項目來提高成功率。目前NIH(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對每個幹細胞項目的資助差不多是每兩年60-200萬美金。您希望進行的研究包括7個不同的方向,這樣算下來大概可以支撐4年,而4年之後能進入臨床實驗就是極其樂觀的估計了,按著一般規律6-8年才是正常的。至於臨床研究,我不太清楚國內的情況,在美國的話,每個新藥三期臨床實驗完成平均大約要耗費5億美金,不過您開發的不是藥物,具體的預算我現在也很難估計。”
怪不得美國的藥這麽貴!張恪算了算,開口說道:“還好,臨床的事先不去管它,過兩年再說。這6000萬能用這兩年就行。先在美國資助14-21個小組來做這個項目,選的時候注意和NIH資助的項目看看能不能配合起來。剩下的資金在國內建一家中心同時進行胚胎和成人的幹細胞研究,我希望在明年之內可以開始運作,實驗經費我會再次提供的。”
聽完張恪一連串的命令,蘇耀英心裏不禁叫苦,沒能打消張恪的念頭,反而讓自己的工作量更大了。她盡最後的努力說道:“其實完全可以等科學界出現了可以實用化的結果,我們再跟進的,這樣風險會小得多。”
“我等不了。”張恪斬釘截鐵地說,看著蘇耀英的表情,他笑了笑:“基金的管理費我可以多給你1個百分點。”
好吧,雖然管理費的增加不一定能帶來自己收入的增加,但至少算是一點好的業績,希望張恪過兩年的投資更大手筆些。蘇耀英心裏好受了些,品著張恪話裏的意思,她不禁問道:“是為您家裏人嗎?如果不方便請不用告訴我。”
“就算是吧。”張恪覺得讓她知道這個項目對自己的意義也是一件好事。
“女人?”蘇耀英似乎也有點八卦之魂,張恪看了看她,點了點頭。
蘇耀英沉默了下去,低頭似乎在思考著什麽。稍歇,她抬起頭看著張恪說:“我會努力幫助你的。”
PS:沒想到江黛兒的人氣這麽高。看著選項裏遙遙領先的十二釵,我懂大家的意思。劇透一下吧,江黛兒和張恪注定是場苦戀,不過現在還不到她上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