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奕唇角的笑意逐漸冰涼,他的目光從沈長歌的臉上掠過,涼薄如水,鋒利似刀,不禁令她心頭一寒。
沈長歌的手指慢慢彎曲。
這一場遊戲,還剛剛開始,遠沒到高潮之處。
南宮奕沒再停留,眾人簇擁著他往婚房而去。
......
殷嫻兒望著沈長歌,忽而聯想起沈長歌和南宮奕的往事。
她故意說了句:“九皇子真是人中龍鳳,單這相貌,也是無人能比的,長歌,我也能理解你當初為何會......”
殷嫻兒這話乍一聽起來是安慰,實際上是往事重提,紮心罷了。
沈長歌轉身就是一個溫柔笑臉,道:“今日怕是有許多女子難過,畢竟九皇子可是不少閨閣女子的心上人啊。母親,你的春閨夢中人不會也是九皇子吧?”
殷嫻兒臉色驟然沉下來,她的春閨夢中人嗬......沈長歌隨意的幾個字便觸及了她的傷口。
她道:“當然不是。”
沈長歌看向殷嫻兒的眼神變得幽深起來。
殷嫻兒是個多疑的人,她不由在想,自己和蕭玉的事情,會不會暴露了,為何沈長歌會用這樣的眼神看著她?
這時候,沈易從那一堆臣子中脫開身,走到殷嫻兒麵前,道:“時辰不早了,我們該啟程回府了。”
轉身的一刹那,沈易臉上的奉承笑意瞬間消散,他永遠不會忘記沈長瑾的慘死,就是南宮奕所為。
終有一天,沈易會為自己的女兒報仇雪恨。
沈長歌再次看了眼人群,她原以為自己會看見慕容惜,可這時候了,慕容惜還是沒有露麵。以她對慕容惜的了解,慕容惜絕對不是一個善罷甘休、拱手相讓的人。
......
此時,慕容惜正麵對鏡子,她的內心無比忐忑,伴隨著恐慌、驚喜、期待......她解開臉上的麵紗。
麵紗滑落,銅鏡裏映出來的是一張絕美容顏。
慕容惜睜大了眼睛,她的手指覆上自己的臉上,眼眶微紅,似有淚珠奪眶而出。
他驚道:“蓮青,你看我的臉,我的容貌......恢複從前了?”
蓮青也露出驚訝的表情,她是見過慕容惜毀容的樣子,半張臉都是腐肉,實在嚇人。
而現在,慕容惜的臉已經恢複到毀容前的模樣,甚至比從前還要白皙一些。
她不由暗歎,李神醫也太厲害了吧。
“小姐,你沒看錯,你的容貌已經恢複了。”
慕容惜有些難以置信,她的眼睛死死盯著鏡子,生怕這隻是她的幻覺,有一顆豆大的淚珠自她眼角滑落。
她的唇瓣都在發顫,“我的臉終於好了。”
蓮青喜道:“小姐可以去告訴王爺了。”
提到南宮奕,慕容惜深呼了一口氣,縱然所有人都故意瞞著她,她還是聽見了府裏敲鑼打鼓的聲音。
今日,是南宮奕和嘉麗的婚禮。
他以正妻之禮,娶了另一個女子進門。
而她慕容惜,愛了這麽多年,究竟算什麽呢?
不,她不能將自己的夫君拱手相讓,她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別的女人奪走她的一切,絕不!
慕容惜驟然起身,她望向漆黑的夜,忽而冷笑一聲。
蓮青見慕容惜的模樣,有些不太對勁,她喚了一聲,“小姐,怎麽了?”
慕容惜朝門外走去,她迎著風,發絲飛舞,衣袂飄飄。
這一身白色,如同仙子一般。
蓮青忽然明白了慕容惜的意圖,道:“小姐,王爺正在洞房,你去怕是不太好。”
慕容惜眼中似有悲恨,反問:“那又如何?她敢搶我的男人,我為何不能毀了她的新婚之夜?”
這偌大的俞南王府,處處張燈結彩,處處貼著“喜”字,無一處不是在刺激著慕容惜。
想她慕容惜嫁進來那日,因為觸怒了皇帝,因此府裏不許鋪張,而她又是妾室,不許穿紅。
憑什麽嘉麗就能擁有這麽盛大的一場婚禮?憑什麽她就能成為他的正妃?
這不公平!
蓮青攔都攔不住,慕容惜已經疾步走到了南宮奕的房間門口。
房門緊閉,裏麵燭火搖曳。
南宮奕拿著喜秤,緩緩挑開嘉麗的紅蓋頭。
紅蓋頭落地,嘉麗抬起雙眸,彎唇而笑。
嘉麗臉上的每一處都在彰顯著風情萬種,甚至連她的頭發絲,都在透露著勾人心魄的魅力。
南宮奕是愛慕美色的,這一刻,他沉醉在嘉麗的美色之中。
房間裏的仆人退下,隻剩下這一對新人。
嘉麗自小在男人堆裏左右逢源,最是會討好男人,她故意露出一副嬌羞的模樣,喚了句:“夫君。”
南宮奕勾住嘉麗的腰,解開她的衣扣。
紅羅賬內,芙蓉春宵。
......
慕容惜站在窗外,她眼看著窗戶上的人影交疊,他們纏綿恩愛,正行魚水之歡。
蓮青輕聲道:“小姐,這裏風大,李神醫說過,小姐的臉不能長時間受風,我們還是回去吧。”
然而,慕容惜卻異常固執,她靜靜地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一言不發。
隻有她自己知道,自己的心在滴血。
慕容惜目光呆愣。問:“蓮青,你說世間男子,為何都那般負心薄情?”
蓮青道:“這......男子薄情乃是常事,小姐,王爺他是要成大事的,注定這一生不可能隻有一個女子,您要想開些。”
慕容惜咬牙,眸中隱有恨意,道:“我想不開。”
她這一輩子,從十歲開始,就愛上了南宮奕。
彼時的南宮奕,不過是個生母早亡、父皇不疼的皇子,無權無勢,無人看得上他,他在宮裏活下去都是一件難事。
隻因雪中那一回眸,他引著她,在滿天飛雪中,踩下一行深深淺淺的腳印。
從那一刻起,她的心就完全交給他了。
哪怕慕容惜知道,南宮奕是帶著目的來和她相識,她都認了,從未說破,自欺欺人,以為他是喜歡她的。
慕容惜隻盼望著,能嫁給他,一生一世一雙人。為此,她可以拒絕世間所有男子的愛慕,她隻要一個人的愛,足矣。
沈長歌的手指慢慢彎曲。
這一場遊戲,還剛剛開始,遠沒到高潮之處。
南宮奕沒再停留,眾人簇擁著他往婚房而去。
......
殷嫻兒望著沈長歌,忽而聯想起沈長歌和南宮奕的往事。
她故意說了句:“九皇子真是人中龍鳳,單這相貌,也是無人能比的,長歌,我也能理解你當初為何會......”
殷嫻兒這話乍一聽起來是安慰,實際上是往事重提,紮心罷了。
沈長歌轉身就是一個溫柔笑臉,道:“今日怕是有許多女子難過,畢竟九皇子可是不少閨閣女子的心上人啊。母親,你的春閨夢中人不會也是九皇子吧?”
殷嫻兒臉色驟然沉下來,她的春閨夢中人嗬......沈長歌隨意的幾個字便觸及了她的傷口。
她道:“當然不是。”
沈長歌看向殷嫻兒的眼神變得幽深起來。
殷嫻兒是個多疑的人,她不由在想,自己和蕭玉的事情,會不會暴露了,為何沈長歌會用這樣的眼神看著她?
這時候,沈易從那一堆臣子中脫開身,走到殷嫻兒麵前,道:“時辰不早了,我們該啟程回府了。”
轉身的一刹那,沈易臉上的奉承笑意瞬間消散,他永遠不會忘記沈長瑾的慘死,就是南宮奕所為。
終有一天,沈易會為自己的女兒報仇雪恨。
沈長歌再次看了眼人群,她原以為自己會看見慕容惜,可這時候了,慕容惜還是沒有露麵。以她對慕容惜的了解,慕容惜絕對不是一個善罷甘休、拱手相讓的人。
......
此時,慕容惜正麵對鏡子,她的內心無比忐忑,伴隨著恐慌、驚喜、期待......她解開臉上的麵紗。
麵紗滑落,銅鏡裏映出來的是一張絕美容顏。
慕容惜睜大了眼睛,她的手指覆上自己的臉上,眼眶微紅,似有淚珠奪眶而出。
他驚道:“蓮青,你看我的臉,我的容貌......恢複從前了?”
蓮青也露出驚訝的表情,她是見過慕容惜毀容的樣子,半張臉都是腐肉,實在嚇人。
而現在,慕容惜的臉已經恢複到毀容前的模樣,甚至比從前還要白皙一些。
她不由暗歎,李神醫也太厲害了吧。
“小姐,你沒看錯,你的容貌已經恢複了。”
慕容惜有些難以置信,她的眼睛死死盯著鏡子,生怕這隻是她的幻覺,有一顆豆大的淚珠自她眼角滑落。
她的唇瓣都在發顫,“我的臉終於好了。”
蓮青喜道:“小姐可以去告訴王爺了。”
提到南宮奕,慕容惜深呼了一口氣,縱然所有人都故意瞞著她,她還是聽見了府裏敲鑼打鼓的聲音。
今日,是南宮奕和嘉麗的婚禮。
他以正妻之禮,娶了另一個女子進門。
而她慕容惜,愛了這麽多年,究竟算什麽呢?
不,她不能將自己的夫君拱手相讓,她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別的女人奪走她的一切,絕不!
慕容惜驟然起身,她望向漆黑的夜,忽而冷笑一聲。
蓮青見慕容惜的模樣,有些不太對勁,她喚了一聲,“小姐,怎麽了?”
慕容惜朝門外走去,她迎著風,發絲飛舞,衣袂飄飄。
這一身白色,如同仙子一般。
蓮青忽然明白了慕容惜的意圖,道:“小姐,王爺正在洞房,你去怕是不太好。”
慕容惜眼中似有悲恨,反問:“那又如何?她敢搶我的男人,我為何不能毀了她的新婚之夜?”
這偌大的俞南王府,處處張燈結彩,處處貼著“喜”字,無一處不是在刺激著慕容惜。
想她慕容惜嫁進來那日,因為觸怒了皇帝,因此府裏不許鋪張,而她又是妾室,不許穿紅。
憑什麽嘉麗就能擁有這麽盛大的一場婚禮?憑什麽她就能成為他的正妃?
這不公平!
蓮青攔都攔不住,慕容惜已經疾步走到了南宮奕的房間門口。
房門緊閉,裏麵燭火搖曳。
南宮奕拿著喜秤,緩緩挑開嘉麗的紅蓋頭。
紅蓋頭落地,嘉麗抬起雙眸,彎唇而笑。
嘉麗臉上的每一處都在彰顯著風情萬種,甚至連她的頭發絲,都在透露著勾人心魄的魅力。
南宮奕是愛慕美色的,這一刻,他沉醉在嘉麗的美色之中。
房間裏的仆人退下,隻剩下這一對新人。
嘉麗自小在男人堆裏左右逢源,最是會討好男人,她故意露出一副嬌羞的模樣,喚了句:“夫君。”
南宮奕勾住嘉麗的腰,解開她的衣扣。
紅羅賬內,芙蓉春宵。
......
慕容惜站在窗外,她眼看著窗戶上的人影交疊,他們纏綿恩愛,正行魚水之歡。
蓮青輕聲道:“小姐,這裏風大,李神醫說過,小姐的臉不能長時間受風,我們還是回去吧。”
然而,慕容惜卻異常固執,她靜靜地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一言不發。
隻有她自己知道,自己的心在滴血。
慕容惜目光呆愣。問:“蓮青,你說世間男子,為何都那般負心薄情?”
蓮青道:“這......男子薄情乃是常事,小姐,王爺他是要成大事的,注定這一生不可能隻有一個女子,您要想開些。”
慕容惜咬牙,眸中隱有恨意,道:“我想不開。”
她這一輩子,從十歲開始,就愛上了南宮奕。
彼時的南宮奕,不過是個生母早亡、父皇不疼的皇子,無權無勢,無人看得上他,他在宮裏活下去都是一件難事。
隻因雪中那一回眸,他引著她,在滿天飛雪中,踩下一行深深淺淺的腳印。
從那一刻起,她的心就完全交給他了。
哪怕慕容惜知道,南宮奕是帶著目的來和她相識,她都認了,從未說破,自欺欺人,以為他是喜歡她的。
慕容惜隻盼望著,能嫁給他,一生一世一雙人。為此,她可以拒絕世間所有男子的愛慕,她隻要一個人的愛,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