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官署一處院子裏,停著幾輛獨輪車,乍看上去,和民間所用獨輪車沒太多區別。
獨輪車,在漢時就有了,當時名為“鹿車”,車有一個輪子,雙握把,仿佛鹿角,一個人就能推動。
後來,三國時期,有了改進。
據說蜀漢丞相諸葛亮對鹿車的運輸效果不滿意,因為漢軍要出蜀地攻關隴,走的是棧道,原有的鹿車,運輸效果不好。
於是,諸葛亮製作了“木牛流馬”,極大改善了糧草運輸的效率。
木牛流馬到底是什麽?眾說紛紜,但很多人認為,這當中,包括一種改進後的獨輪車。
無論傳說如何,獨輪車在民間確實普遍使用,既能走丘陵、山區道路,也能走平原地區的田埂路。
幾名“參謀”,向前來參觀的皇帝和皇太子,介紹這個常見的運輸工具。
所謂參謀,即參與謀劃的意思,軍中設參謀一職,參與軍事行動謀劃、承擔具體軍事業務,其中包括後勤運輸。
皇太子李昉見識過民間生活,所以能看出這獨輪車和民間獨輪車的差別之處:眼前這獨輪車,前後各有雙把。
這就意味著,獨輪車可以兩個人駕馭,前拉後推,載重量相比一般的單人獨輪車要大。
但實際上,前麵的雙把,等同於馬車、牛車的雙轅,可以用一匹馬/騾/驢來拉,而位於獨輪車後方的人,負責維持獨輪車的平衡。
此外,車輪也有不同。
眼前的獨輪車,車輪為鐵輪,其重量不比同尺寸木輪重多少,但更加牢固。
參謀們對軍隊為何要以獨輪車為主要運輸工具之一,做出解釋:某些地區,比較適合用獨輪車來承擔後勤運輸重任。
尤其這種獨輪車,在崎嶇路段行進時,車輪不容易壞,這一點,在大規模的運輸當中十分重要。
雖然木車輪的優點是價格便宜,隨壞隨修,因為木材到處都有,但是,大負重、長距離運輸時,故障率相對較高,需要花時間來修補。
對於提高陸地運輸效率來說,這問題比較容易拖後腿,所以參謀們根據曆次戰役的實際使用經驗,得出了“鐵輪車更合適挑大梁”的結論。
這一結論的前提,是進行丘陵、山區路段的運輸。
這些地區的路,一般都是窄路,道路崎嶇,兩輪車也許能走,但到了某些彎曲路段,轉彎不便,容易出現擁堵。
兩輪車的轉彎半徑其實不算大,都會有轉彎吃力的時候,四輪車就更別說了。
而且,走山路時,經常出現道路一側是懸崖、陡坡的情況,這時候稍有不慎,拉車的牲畜就會失足掉落,連帶著把車以及車上貨物都拖下去,造成損失。
所以,到了這些路段,車隊的行進速度會很慢,車夫們小心翼翼駕馭馱畜,緩慢通行。
於是,運輸車隊行進在丘陵、山區路段時,總體的移動速度不快,和步行差不多,且經常在某些路段出現擁堵。
甚至,會因為一輛車出了故障,譬如車輪壞了,導致整個車隊就堵在狹窄路段,進退不得,
所以,有司總結了曆次戰役後勤運輸的經驗教訓,決定用獨輪車,作為丘陵、路段運輸的主力車型。
獨輪車的結構簡單,活動部件少(輪子比兩輪車少一個),用了鐵車輪後,“平均無故障時間”延長。
獨輪車隊行進在崎嶇山路上時,因為占用的路麵不大,轉彎極其靈活(等於是原地轉向),前拉後推的“行動模式”,可以很好的保證通行效率。
即便出了故障,也不會堵著道路,導致後麵的車無法通行。
畜拉人推的前進方式,可以保證在上坡路段可以從容上坡,實在不行,人拉人推的方式也可以。
即便不用馱畜,兩個人負責一輛獨輪車,其糧食消耗,要比用馱畜少很多。
這在特定地區的長期陸地運輸十分重要,可以在維持基本的運輸能力前提下,降低後勤成本。
什麽是“特定地區的長期陸地運輸”?
特定地區,即太行山脈。
楚軍要攻河東地區,路線有兩條,一條路線,是直接翻越太行山脈,往晉陽而去。
第二條路線,是從幽燕出發,走北道繞行,從恒州地區南下,攻雁門關,再攻晉陽。
經過參謀司的研究和推演,第二條路線的後勤運輸壓力極大,運輸成本相對高很多。
所以,第一條路線比較合適攻齊。
雖然山區運輸也不容易,但使用獨輪車(鐵輪)作為運輸工具,能以較低成本,完全靠人力推獨輪車,穩定維持“糧道”。
之所以主要用人力拉車而不用馱畜,是為了省糧草,把省下來的糧草,補給前方將士、戰馬。
參謀司的參謀們,經過大量的論證,製定的後勤運輸方案,可以保證十萬官軍主力跨越太行山攻河東時,一年內後勤無憂。
相關的方案,以及具體實施方案,李笠已經和宰輔們看過,也召集了軍中相關人員開會議過幾次,確定大體沒問題。
李昉也看過方案,想到方才父親特地講解的“釣魚工程”,他便和幾個參謀探討起來。
他不問“物”,問的是“人”。
大量調動人力來維持“獨輪車運輸線”,這些人力當然是太行山東的河北地區百姓。
這些百姓被征發服勞役,參加滅國之戰,因為山區運輸十分辛苦,而且持續時間長,服役期限必然超過一個月。
那麽,他們家中怎麽辦?到了農忙季節,家裏農活誰來幹?
一個壯勞動力長期離家,家中經濟來源少了,萬一碰到急事,家裏老弱婦孺無依無靠,或者舉債,然後因為收入減少,還不起,利滾利,怎麽辦?
服役的青壯,在運輸期間,吃住條件如何保證?若病了,怎麽安排治療、休息養病?
是不是要帶病運輸?
如果戰事真的持續將近一年,這麽多青壯的輪休,怎麽才能做到公平?
李昉問的問題,全都是關於服役百姓該如何組織、管理、獎懲以及安頓。
道理很簡單,他要提防被人“釣魚”,因為一旦“工程成本失控”,會禍害許多百姓。
青壯勞動力,是各自家庭的頂梁柱,頂梁柱沒了,家也就沒了。
而這一個個家庭,就是王朝的根基,代表著賦稅,代表著服勞役的勞動力。
李笠見兒子問得很仔細,沒有打擾,看著幾個侃侃而談的參謀,很滿意:專業人士,就該有專業人士的樣子。
自從有了戰爭,就有了後勤運輸、保障,所以,後勤運輸、保障的相關知識,自古以來就有。
但這種知識上不得台麵,因為對於士人而言,粗鄙軍吏掌握的技能,不值一提。
教人如何打仗的兵法,倒是有不少傳世著作,這些兵法,當然會強調後勤的重要,但具體怎麽保證後勤,不會說太細。
而具體詳細描述軍事後勤技術的書,甚至專門的軍事後勤學說,沒有。
因為這種知識,其實等同於民政中的物資轉運、人員征發和管理知識,無非是辦的事是民政還是軍務,所以被視為“吏學”,不受“主流”重視。
隻有那些具備地方執政經驗,或者打過許多仗的將軍,才會對後勤運輸、保障知識,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甚至,軍事後勤、保障知識,成了“將門家學”的一部分,長輩將其作為家傳知識,傳給自家人。
而不會作為學校的教育內容,對學生進行教授。
如此一來,戰略層麵的後勤規劃、成本估算,一般需要民政官署的人員來承擔,但戰場軍事運輸和安全環境下的民政運輸又有不同。
導致估算出來的後勤成本,隻是個大概的數字,而等到戰爭開始後,基本上大幅上漲是必然。
所以,想要較好的估算軍事行動的後勤成本,並在開戰後,控製後勤成本的上漲,需要有地位高、專業知識豐富的專業人員來承擔這一職責。
於是,參謀一職應運而生。
參謀,由一定級別的軍官擔任,要有帶兵經驗,入軍校學習專業知識,畢業後履職。
作為一個群體,全程參與到作戰、行軍、後勤的謀劃中去,參與決策、執行以及監督。
所謂“專業知識”,以後勤運輸計,有幾點要很專業:
一,什麽規格的橋(橋麵寬度),其每小時通行能量(人、車、馬)是多少,要掌握。
二,各種典型道路路況,每小時通行量(各類運輸工具)是多少,要掌握。
三,水路運輸,不同水位,能有什麽吃水量的船隻通行,每日貨運量最大能有多少,要掌握。
四,水、陸轉運,如何調度、調配人手,如何編組人力運輸隊、畜力運輸隊。
以上總總,其實都是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將其量化,用“每小時通行量”、“每日貨運量”等指標,來量化後勤運輸、保障各環節的成本。
如此一來,可以在開戰前的“廟算”環節,根據作戰方案,規劃後勤補給路線(糧道)。
給皇帝和宰輔們擬定幾套合理的後勤方案,估算相應的後勤成本。
開戰後,可以盡可能控製後勤成本的增加,盡可能避免成本失控。
隻有後勤穩了,前線軍隊才穩,將領才可以更加從容和敵軍周旋。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當然,參謀的職責不光是保障後勤,還要參與作戰、行軍規劃,用集體的智慧來協助軍隊打勝仗。
參考後世,專業化的“參謀部”,應該是一支新式軍隊的大腦,而依賴天才將領帶兵挑大梁的傳統做法,變數太大了。
畢竟天才難得。
李笠見兒子問問題問得起勁,思緒很快飛到別處。
皇帝要掌握軍隊,位置才坐得穩。
但並不是每一任皇帝,都具備過硬的軍事素養,以及戰略眼光。
那麽,依靠參謀製、軍校軍官團、基層軍士等一係列手段控製軍隊,並指揮軍事行動,就是他留給子孫的財富。
而現在,他要做的頭等大事,就是統一天下。
這件事,不能再拖了。
獨輪車,在漢時就有了,當時名為“鹿車”,車有一個輪子,雙握把,仿佛鹿角,一個人就能推動。
後來,三國時期,有了改進。
據說蜀漢丞相諸葛亮對鹿車的運輸效果不滿意,因為漢軍要出蜀地攻關隴,走的是棧道,原有的鹿車,運輸效果不好。
於是,諸葛亮製作了“木牛流馬”,極大改善了糧草運輸的效率。
木牛流馬到底是什麽?眾說紛紜,但很多人認為,這當中,包括一種改進後的獨輪車。
無論傳說如何,獨輪車在民間確實普遍使用,既能走丘陵、山區道路,也能走平原地區的田埂路。
幾名“參謀”,向前來參觀的皇帝和皇太子,介紹這個常見的運輸工具。
所謂參謀,即參與謀劃的意思,軍中設參謀一職,參與軍事行動謀劃、承擔具體軍事業務,其中包括後勤運輸。
皇太子李昉見識過民間生活,所以能看出這獨輪車和民間獨輪車的差別之處:眼前這獨輪車,前後各有雙把。
這就意味著,獨輪車可以兩個人駕馭,前拉後推,載重量相比一般的單人獨輪車要大。
但實際上,前麵的雙把,等同於馬車、牛車的雙轅,可以用一匹馬/騾/驢來拉,而位於獨輪車後方的人,負責維持獨輪車的平衡。
此外,車輪也有不同。
眼前的獨輪車,車輪為鐵輪,其重量不比同尺寸木輪重多少,但更加牢固。
參謀們對軍隊為何要以獨輪車為主要運輸工具之一,做出解釋:某些地區,比較適合用獨輪車來承擔後勤運輸重任。
尤其這種獨輪車,在崎嶇路段行進時,車輪不容易壞,這一點,在大規模的運輸當中十分重要。
雖然木車輪的優點是價格便宜,隨壞隨修,因為木材到處都有,但是,大負重、長距離運輸時,故障率相對較高,需要花時間來修補。
對於提高陸地運輸效率來說,這問題比較容易拖後腿,所以參謀們根據曆次戰役的實際使用經驗,得出了“鐵輪車更合適挑大梁”的結論。
這一結論的前提,是進行丘陵、山區路段的運輸。
這些地區的路,一般都是窄路,道路崎嶇,兩輪車也許能走,但到了某些彎曲路段,轉彎不便,容易出現擁堵。
兩輪車的轉彎半徑其實不算大,都會有轉彎吃力的時候,四輪車就更別說了。
而且,走山路時,經常出現道路一側是懸崖、陡坡的情況,這時候稍有不慎,拉車的牲畜就會失足掉落,連帶著把車以及車上貨物都拖下去,造成損失。
所以,到了這些路段,車隊的行進速度會很慢,車夫們小心翼翼駕馭馱畜,緩慢通行。
於是,運輸車隊行進在丘陵、山區路段時,總體的移動速度不快,和步行差不多,且經常在某些路段出現擁堵。
甚至,會因為一輛車出了故障,譬如車輪壞了,導致整個車隊就堵在狹窄路段,進退不得,
所以,有司總結了曆次戰役後勤運輸的經驗教訓,決定用獨輪車,作為丘陵、路段運輸的主力車型。
獨輪車的結構簡單,活動部件少(輪子比兩輪車少一個),用了鐵車輪後,“平均無故障時間”延長。
獨輪車隊行進在崎嶇山路上時,因為占用的路麵不大,轉彎極其靈活(等於是原地轉向),前拉後推的“行動模式”,可以很好的保證通行效率。
即便出了故障,也不會堵著道路,導致後麵的車無法通行。
畜拉人推的前進方式,可以保證在上坡路段可以從容上坡,實在不行,人拉人推的方式也可以。
即便不用馱畜,兩個人負責一輛獨輪車,其糧食消耗,要比用馱畜少很多。
這在特定地區的長期陸地運輸十分重要,可以在維持基本的運輸能力前提下,降低後勤成本。
什麽是“特定地區的長期陸地運輸”?
特定地區,即太行山脈。
楚軍要攻河東地區,路線有兩條,一條路線,是直接翻越太行山脈,往晉陽而去。
第二條路線,是從幽燕出發,走北道繞行,從恒州地區南下,攻雁門關,再攻晉陽。
經過參謀司的研究和推演,第二條路線的後勤運輸壓力極大,運輸成本相對高很多。
所以,第一條路線比較合適攻齊。
雖然山區運輸也不容易,但使用獨輪車(鐵輪)作為運輸工具,能以較低成本,完全靠人力推獨輪車,穩定維持“糧道”。
之所以主要用人力拉車而不用馱畜,是為了省糧草,把省下來的糧草,補給前方將士、戰馬。
參謀司的參謀們,經過大量的論證,製定的後勤運輸方案,可以保證十萬官軍主力跨越太行山攻河東時,一年內後勤無憂。
相關的方案,以及具體實施方案,李笠已經和宰輔們看過,也召集了軍中相關人員開會議過幾次,確定大體沒問題。
李昉也看過方案,想到方才父親特地講解的“釣魚工程”,他便和幾個參謀探討起來。
他不問“物”,問的是“人”。
大量調動人力來維持“獨輪車運輸線”,這些人力當然是太行山東的河北地區百姓。
這些百姓被征發服勞役,參加滅國之戰,因為山區運輸十分辛苦,而且持續時間長,服役期限必然超過一個月。
那麽,他們家中怎麽辦?到了農忙季節,家裏農活誰來幹?
一個壯勞動力長期離家,家中經濟來源少了,萬一碰到急事,家裏老弱婦孺無依無靠,或者舉債,然後因為收入減少,還不起,利滾利,怎麽辦?
服役的青壯,在運輸期間,吃住條件如何保證?若病了,怎麽安排治療、休息養病?
是不是要帶病運輸?
如果戰事真的持續將近一年,這麽多青壯的輪休,怎麽才能做到公平?
李昉問的問題,全都是關於服役百姓該如何組織、管理、獎懲以及安頓。
道理很簡單,他要提防被人“釣魚”,因為一旦“工程成本失控”,會禍害許多百姓。
青壯勞動力,是各自家庭的頂梁柱,頂梁柱沒了,家也就沒了。
而這一個個家庭,就是王朝的根基,代表著賦稅,代表著服勞役的勞動力。
李笠見兒子問得很仔細,沒有打擾,看著幾個侃侃而談的參謀,很滿意:專業人士,就該有專業人士的樣子。
自從有了戰爭,就有了後勤運輸、保障,所以,後勤運輸、保障的相關知識,自古以來就有。
但這種知識上不得台麵,因為對於士人而言,粗鄙軍吏掌握的技能,不值一提。
教人如何打仗的兵法,倒是有不少傳世著作,這些兵法,當然會強調後勤的重要,但具體怎麽保證後勤,不會說太細。
而具體詳細描述軍事後勤技術的書,甚至專門的軍事後勤學說,沒有。
因為這種知識,其實等同於民政中的物資轉運、人員征發和管理知識,無非是辦的事是民政還是軍務,所以被視為“吏學”,不受“主流”重視。
隻有那些具備地方執政經驗,或者打過許多仗的將軍,才會對後勤運輸、保障知識,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甚至,軍事後勤、保障知識,成了“將門家學”的一部分,長輩將其作為家傳知識,傳給自家人。
而不會作為學校的教育內容,對學生進行教授。
如此一來,戰略層麵的後勤規劃、成本估算,一般需要民政官署的人員來承擔,但戰場軍事運輸和安全環境下的民政運輸又有不同。
導致估算出來的後勤成本,隻是個大概的數字,而等到戰爭開始後,基本上大幅上漲是必然。
所以,想要較好的估算軍事行動的後勤成本,並在開戰後,控製後勤成本的上漲,需要有地位高、專業知識豐富的專業人員來承擔這一職責。
於是,參謀一職應運而生。
參謀,由一定級別的軍官擔任,要有帶兵經驗,入軍校學習專業知識,畢業後履職。
作為一個群體,全程參與到作戰、行軍、後勤的謀劃中去,參與決策、執行以及監督。
所謂“專業知識”,以後勤運輸計,有幾點要很專業:
一,什麽規格的橋(橋麵寬度),其每小時通行能量(人、車、馬)是多少,要掌握。
二,各種典型道路路況,每小時通行量(各類運輸工具)是多少,要掌握。
三,水路運輸,不同水位,能有什麽吃水量的船隻通行,每日貨運量最大能有多少,要掌握。
四,水、陸轉運,如何調度、調配人手,如何編組人力運輸隊、畜力運輸隊。
以上總總,其實都是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將其量化,用“每小時通行量”、“每日貨運量”等指標,來量化後勤運輸、保障各環節的成本。
如此一來,可以在開戰前的“廟算”環節,根據作戰方案,規劃後勤補給路線(糧道)。
給皇帝和宰輔們擬定幾套合理的後勤方案,估算相應的後勤成本。
開戰後,可以盡可能控製後勤成本的增加,盡可能避免成本失控。
隻有後勤穩了,前線軍隊才穩,將領才可以更加從容和敵軍周旋。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當然,參謀的職責不光是保障後勤,還要參與作戰、行軍規劃,用集體的智慧來協助軍隊打勝仗。
參考後世,專業化的“參謀部”,應該是一支新式軍隊的大腦,而依賴天才將領帶兵挑大梁的傳統做法,變數太大了。
畢竟天才難得。
李笠見兒子問問題問得起勁,思緒很快飛到別處。
皇帝要掌握軍隊,位置才坐得穩。
但並不是每一任皇帝,都具備過硬的軍事素養,以及戰略眼光。
那麽,依靠參謀製、軍校軍官團、基層軍士等一係列手段控製軍隊,並指揮軍事行動,就是他留給子孫的財富。
而現在,他要做的頭等大事,就是統一天下。
這件事,不能再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