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二年五月,高勇開始了分化三韓的行動。經過督軍府主要參謀人員的集體商議,決定先利用謠言在三韓內部挑起不和,同時命令機動步兵1、2師和弓弩1、2師開始進駐提奚、甘寧的第一艦隊派出三個團進駐海冥港以此向三韓施加壓力。另外命樂進統領右北平、遼西的部隊,嚴密監視漁陽、烏丸,命高順監視高句麗和夫餘。


    不久之後,三韓內部謠言四起。首先是馬韓境內,開始流傳著辰韓已經和高勇達成了協議消息,並且還十分詳細地提到高勇與辰韓合力進攻馬韓的時間地點還有平分馬韓的計劃;很快這條消息就變成了高勇是與弁韓達成了協議;最後更是盛傳三家準備一同進攻馬韓。


    馬韓上下人心惶惶,馬韓國的國王樸遜成(PS:實在找不到三韓的具體資料,隻好虛構了幾個人物。)就召開了部族大會,希望能夠商量出一個辦法。與此同時辰韓、弁韓境內也出現了同樣的謠言。辰韓國王金貴中心急如焚,自己的辰韓國力弱小,一直依靠與弁韓結盟才勉強維持住。現在有消息說高勇要聯合馬韓一起吞並辰韓,真的是很恐懼。那弁韓國王宋希澤也好不到哪裏去,整日裏垂頭喪氣還時不時地大罵自己的那些個官員。


    三韓自從高勇占領了樂浪後就一直擔心他會乘勢進攻,軍隊嚴加戒備。如今這樣的謠言在民間傳開,許多百姓都選擇躲在家中,三韓之間的互市也因此開始大幅萎縮。好在樂浪那邊並沒有什麽動靜,他們的商人仍然往來於三韓,這樣謠言漸漸得淡了下去,而且奉天城正在為高順舉行婚禮,那些被俘虜的士兵也被放了回來。這些本來應該是好事,可是那些被俘士兵回到三韓後就開始變賣家產,準備遷往遼東,並且還跟親戚朋友說遼東高勇治下的幸福生活:有飯吃、有房住、官府還發給土地,稅隻有一百稅一。這些人更提到高勇軍的強大,武器的精良。


    那些貧苦的三韓底層百姓聽到後有些不信,可是看到那些放回來的人都準備遷往遼東,也就有些動心。不久也開始偷偷準備了,有地的就賣地,沒有地或者是地主和官吏仆人的就偷偷潛逃。這種不正常的人口流動給三韓的國王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那些朝臣也不知道該怎麽辦。禁止吧,就可能激怒高勇,因為這些都是在簽署的協議中提到的;不管吧,就隻能夠眼看著人口外流。下麵的官吏和地主卻無法忍受,天天到國王麵前痛哭。


    五月底,高順的婚禮剛剛結束。高勇的軍隊就開始向著提奚、海冥集結。三韓商人迅速的將這情報送回國內,這下一石激起千層浪,弁韓國王宋希澤最先開始坐不住了,派遣了使者來到辰韓,希望能夠與辰韓建立新的盟友關係。辰韓國王金貴中馬上同意。這一舉動同時被高勇和馬韓國王樸遜成知道,兩個人都緊張了起來。高勇緊張是因為害怕那辰韓與弁韓結盟後再試著與馬韓結盟,那自己的計劃可就要泡湯了。馬韓國王緊張是因為害怕辰韓與弁韓聯合高勇三分了馬韓。


    高勇找來督軍府的三個謀臣說明了情況,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好的解決辦法。沮授仔細地看著報告,稍稍思索後問道:“奉孝可知那三韓國王的性格如何?”郭嘉答道:“馬韓國王樸遜成為人殘忍多疑,好大喜功。不過他的手底下有一個厲害人物,我們散播的謠言很快被平息就是因為這個人,他叫服部誠。不過這一年多來我們的情報人員始終無法查清楚此人的來曆!”


    高勇聽到來曆不明,心中閃過一個奇特的想法。郭嘉接著說道:“辰韓國金貴中為人忠厚,輕賦薄稅,深受愛戴。在逃難過來的三韓人中,辰韓的人最少。至於弁韓國王宋希澤雖然誌向遠大可是才才智不夠,經常辦出一下傻事,不過這一次竟然首先與辰韓結盟,讓人頗感意外!還有這個弁韓國王宋希澤與倭人交好。”


    聽到倭人高勇立刻想起來了一件事,那小日本雖然還很弱小,並且部落林立,在三國時期好像出現了第一個相對統一的政權,有了以後日本的雛形,好像是邪馬台國,有個女王叫卑彌呼。大概是在公元200年前後出現的一個部落聯盟似的國家。想到這,高勇說道:“我明白了,那個服部誠肯定是倭人。”


    三個人大奇,問道:“主公何以知之?”高勇笑著說道:“那倭人現在還十分弱小,所以並不希望離他們最近的三韓統一。那樣一來,他們就會麵臨一個強大的敵人。現在我認為三韓都有倭人的間諜,不斷地挑撥三韓之間的關係,讓三韓互相敵對以求削弱他們,這樣三韓便無力征討倭。同時也不讓他們過分削弱,使得別人有機可乘!所以才會不遺餘力想辦法破壞我們的計劃。”那郭嘉聽完,怒道:“死倭鬼,如此無恥!”戲誌才拍拍他的肩膀說道:“既然這樣,那我們何不給他們加一把火!”說完露出一個詭笑。


    馬韓國王樸遜成實在坐不住,就打算準備派遣使者去辰韓。恰在這時邊界出了事情。高勇命令關閉通往馬韓的所有關口,斷絕與馬韓的一切往來,同時在邊界開始出現偵查騎兵的身影,一切都在預示著戰爭的來臨。


    謠言在這種緊迫的背景下再次出現:高勇為了報仇準備進攻馬韓,而辰韓與弁韓也達成了協議共同瓜分馬韓。馬韓民眾大恐,有些人已經後悔當初沒有及時遷往遼東。馬韓國王樸遜成也從被趕回來的商人口中得知大批軍用物資正在運進提奚。樸遜成對於高勇軍的戰鬥力是有一定了解的,至少他不敢輕視。那些被俘士兵親口描述過三韓三萬士兵是怎麽眨眼間就被幾千敵軍給消滅幹淨的。馬韓將領李村赫通過裝死才能夠討回來。


    高勇軍的調動也給辰韓和弁韓帶來了壓力,他們開始全力擴軍,到處抓壯丁當兵,弄得民眾怨聲載道,耽誤了農時,破壞了生產。可是在這種時刻,最重要的軍用物資——糧食卻出現了短缺。原先的存糧大部分被商人賣到了遼東,現在將境內翻遍也沒湊多少。即便如此也沒有能夠延緩他們擴軍的步伐。辰韓的許多官員都上書勸阻,更有甚者要以死相柬。辰韓國王金貴中便將他們全部招來說道:“卿家,那高勇的幾千人就打敗了三韓的三萬聯軍,現在來了二萬人,還有那海冥港的水軍,你們說能怎麽辦?”


    軍隊的駐紮使得辰韓與弁韓如鋒芒在脊,不寒而栗!馬韓看到辰韓、弁韓都在增兵,以為是要向自己開刀,也就打消了派遣使者的打算。盡管服部誠苦勸,可是樸遜成不聽,也開始擴軍。這樣到了六月,馬韓人口剩三十萬,軍隊有五萬;辰韓人口剩八萬,軍隊二萬;弁韓人口剩七萬,軍隊二萬。三韓男子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都成了軍人!社會生產被嚴重的破壞。高勇一邊訓練軍隊一邊跟他們耗著,同時還不忘在馬韓的邊境製造小的事端,在辰韓、弁韓的海岸出沒。一時間半島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六月上旬,緊繃的神經突然鬆懈,一觸即發的危機峰回路轉。高勇命令部隊調回原駐地。當高勇說出這一個命令時,除了戲誌才、沮授外其他將領都表示反對,這樣做不是勞民傷財嗎!


    特別是一向認真的高順也寫信表示反對,希望能夠給出一個解釋。高勇非常強硬的嚴令道:“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立即撤回,違令者斬!”戲誌才看出了其中的端倪。高勇直到戰後才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諸公,我調兵到這裏是為了讓三韓感到危機迫近,增兵備戰,破壞他們的生產。如果我們現在進攻,強大的外部壓力會促使他們走到一起!反之,如果我們突然撤掉這種外力,那麽他們之間的矛盾就會爆發出來。然後我們看準時機偷偷地踹他們幾腳、捅他們幾刀……就不怕他們不打起來,既然招了那麽多的軍隊不打仗不是浪費了嗎!”眾人恍然大悟。


    不久,傳來了烏丸要進攻遼西的消息,高勇的部隊迅速的退往奉天。當然是做個樣子,出了城後換個隱蔽的地方駐紮。


    六月中旬,在一個天氣炎熱的晚上,馬韓與辰韓的邊境臣雲新國(PS:其實就是個小部落。)的百姓如往常一樣吃過飯後在屋內休息。安靜的村子裏偷偷潛進幾個黑衣人,他們用火石點起火後將糧倉燒著。火苗迅速的蔓延,帶著滾滾熱浪撲向兩邊的房屋。百姓慌亂地跑出來滅火,這時許多辰韓士兵突然衝進了村子將那些救火的人統統打翻在地。然後就開始大肆搶劫、隨處放火,卻不說話也不隨便殺人,除非遇到反抗。那些百姓隻能夠眼睜睜的看著糧食被燒,那種憤怒漸漸的化成了渴望複仇的意誌。


    馬韓士兵趕來時,大火猶自燃燒,而那些辰韓士兵已經將這個小國洗劫一空逃之夭夭了。這件事就像導火索,之後,馬韓派人到辰韓質問,辰韓當然不知道。不久馬韓的士兵也搶劫了辰韓的村子,不過這一次卻是殺了好多人。辰韓國王派使者問馬韓為什麽如此,那馬韓也說不知道。就這樣辰韓士兵開始了報複行動,在邊境大肆劫掠,馬韓國王也大怒,命令軍隊進攻辰韓。雙方在邊境激戰一天,死傷數百,辰韓因為兵少抵敵不住,退回了都城。那弁韓國王宋貴中看到辰韓不敵,大恐!唇亡齒寒的道理還是懂的,也就不顧臣下反對,派兵向馬韓開戰,由於事出突然,利用馬韓的大意還占領了馬韓的一個萬人的小城。這樣整個七月,三韓打得不可開交。平民大量逃往,或奔遼東或逃往高句麗。由此三韓實力大損,兵力下降了近三成,糧草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隻有一個人躲在暗處偷偷的注視著這一切,這就是高勇。由於三韓戰事吃緊,那三個國王也顧不得顏麵了,紛紛派使者到高勇這裏希望能夠獲得支持。高勇呢,很公平地和三韓做起了買賣,早些時候從三韓買回的藥品用高價賣回去,又將幾個郡郡兵淘汰的老舊兵器甲胄高價賣給了三韓,好讓他們能夠繼續打下去。如果一方的相對實力超過其它兩方,那就會在邊境製造糾紛牽製他的兵力,使三韓能夠保持勢均力敵的狀況。為了不讓三韓有機會談判,高勇命海軍運送打扮成三韓士兵的特種部隊進入三韓境內不斷的製造事端,挑起紛爭。


    戰爭的殘酷讓那些倭人還有三韓的明智之士紛紛進言希望停止這種無畏的消耗,三個國王也有悔意打算談和。可是每次派出使者不久就會發生襲營、劫村、燒毀農田的事件,盡管有人想到此事絕不簡單。怎奈戰事吃緊,雙方軍隊犬齒交錯大小戰鬥不斷,誰也沒有精力顧及這些,而那些被給予厚望的和談使者即便能夠達成協議,可是轉眼間就會被破壞。


    三個國王經過一個月的纏鬥已筋疲力盡,當他們再也打不動的時候才回過頭來細想這一個月來發生的種種事情——‘莫名其妙’出了這四個字再也沒有其他形容的詞匯!於是各自派遣機密使者進行聯絡,這才發覺三家的情況竟然如此的相似!


    停戰協議達成了,三個國王在辰韓治所月支國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談話了。於是大家就將這一個月來發生的事一一述說,經過互相印證終於恍然大悟!原來所有的事件都指向兩個地方:一個是北麵的高勇:他與三個國王都有過同樣交易、同樣的承諾和同樣的要求;還有一個就是每當談判講和時總會有一方的士兵鬧事,而這些對方完全不知——也就是說沒有做過。還有那劫村、襲營的士兵從不亂殺人,隻是搶劫錢財燒毀營帳。而當時周圍的軍隊中隻有高勇的新軍才有不準隨便的殺人的要求。這樣兩件事讓整件事情明了,謎底也漸漸的揭開。


    但在這關鍵的時刻,謠言再次出現:高勇的水軍根本就沒有出動過,倒是有許多漁民見過從南方來的船隻!還有就是那些南來的船隻每次回去裝得滿滿的,也不知是什麽東西,還有好多三韓士兵的衣物。


    這條謠言如晴天霹靂,嚴重的動搖了三韓國王的信心,這一次他們感到了相同的深深的恐懼,心中都出現了同樣的想法:高勇和倭人達成了協議,要瓜分三韓!於是這讓他們發怒,讓他們失去了理智!於是他們開始大肆捕殺倭人和遼東人。然而諾大的三韓竟然沒有找到一個倭人或者遼東人!這更加重了他們的疑慮。於是三韓在滅亡的危機前破天荒地團結了起來,將剩下的六萬人組成同進共退的聯軍,還將能夠拿得起武器的男人都編入了軍隊,就像德國一樣成立了童子軍、老人軍,勉強湊了八萬人。此外也抱著一線希望向高句麗發出了求救使者。


    然而事情的發展遠遠超出了他們的分析能力!八月,高勇的大軍突然出現在提奚,並且大舉進攻馬韓,幾個方向上同時向前推進。馬韓部署在邊境的五千人在夜裏被襲營,五千步兵和五千弩兵的圍攻讓他們連反抗都做不到。火箭、弩箭、以連為單位的結隊絞殺!麵對新軍步兵裝備精鋼的鎧甲馬韓士兵的刀劍顯得是那樣的無力……麵對新軍步兵手中新式的戰刀馬韓士兵的皮甲顯得是那樣的不堪一擊……每一刀都會掀起血浪,每一道刀會讓一個人哀號,每一刀都會讓一個生命消失,每一刀都會讓一個母親失去孩子,每一刀都會讓一個妻子失去丈夫!隻不過握刀的將會創造曆史,挨刀的將會成為曆史的塵埃——隨風飄散!


    訓練不到半年的新軍在這一夜得到了鍛煉,半年前他們還被這群三韓兵圍城攻打,半年後他們卻手拿戰刀搖身一變成為掌控這群三韓兵生命的主宰,隻要他們願意——這一夜他們知道了創造曆史的魔力,這一夜他們將自己徹底融入了新軍的戰力之中!


    絞殺陣旋轉著前進,如大磨盤般將敵兵卷進、消磨、撕裂直至成為大地的美餐。幾輪絞殺過後,五千人的馬韓營內聽不到任何漢語以外的語言……天明時分,大群的烏鴉聞著血腥而來,在天空中盤旋,他們的眼中是紅與黑的結合——紅色是敵人流下的鮮血,黑色是打掃戰場的新軍勤務兵……


    三韓境內沒有一座像樣的城池,基本上都是以部落為單位聚集在一起。沒有城牆,即便有也是十分的矮小根本不堪一擊。高勇軍一路勢如破竹,僅用了幾天的時間就攻占了馬韓的大部,並沒有受到什麽強烈抵抗,因為大部分的男丁都被抓走,剩下的就隻有老人和婦女。


    如果是其他人的軍隊那這些老人婦女命運將會十分的悲慘,不過這是高勇的軍隊,是一支在當時紀律最嚴明的軍隊。一路之上秋毫不犯,隻要開城投降交出武器,高勇軍就不會進城。當遇到生活十分困難的民眾時,還會留下一定的糧食,告訴他們如果願意可以到遼東去住。其餘的馬韓人看到這支軍隊這樣的好,甚至比自己國王的軍隊還要好,也就不管不顧的紛紛投降。結果高勇軍隻在邊境打過一仗,就再也沒有過像樣的戰鬥。


    三韓聯軍也龜縮在弁韓不出來,結果不到十天馬韓全境被攻占!高勇簡直是哭笑不得,也不知道這馬韓的國王是怎麽治理的!不過好在女人比較的多,正好遼東那邊有大量黃巾俘虜今年就要獲得公民的待遇,也缺少女人,正好將他們遷過來,把這個三韓民族融合了!


    休整了兩天後,高勇給三韓聯軍下了戰書,約定第二天在馬韓與弁韓的邊境決戰。同時派遣黃忠、太史慈、張頜各帶領兩團士兵在幾個三韓聯軍可能發動偷襲的地方做好防備,命令戲誌才帶四個團的士兵居中策應。而高勇則帶領機動步兵1師和弓弩1師與三韓聯軍進行堂堂正正的決戰。


    分派完任務後,沮授不解地問道:“主公何以要與他們下戰書?直接進攻不久好了嗎?”高勇解釋道:“這樣做可以給他們造成心理上的恐懼,我隻用一萬人就可以打敗他們八萬人!讓他們徹底喪失信心、失去抵抗決心!否則一旦讓他們進入山裏與我們打遊擊,對我們將會十分的不利。因為我需要的是一個沒有戰亂的半島。”


    另一方麵三個國王也在製定計劃,決定派出一萬人的精銳偷襲高勇軍的大營。剩下的七萬人則在正麵決戰。


    第二日,高勇背靠山坡列好軍陣,弓弩兵立於高處,用箭矢進行壓製射擊。重步兵在大盾之後列好槍陣,身後是手持標槍的輕步兵。對麵是三韓聯軍七萬大軍,他們將主力集中在中部,老弱防禦兩側。三韓的士兵早就聽說過高勇軍的強大和恐怖,那時就留下了一些陰影。今天那傳說中的恐怖軍隊就在眼前,而且好像比傳說中的還要恐怖!一排黑盾的後麵是帶著恐怖麵具的九排黑鎧甲包裹著的士兵,每人手持一杆長長的戰槍,槍尖透著森森的寒氣。盡管現在是盛夏,盡管現在天氣炎熱,可是對方的士兵紋絲不動,黑黑的一片,讓人感到毛骨悚然,除了恐懼還是恐懼!如萬仞高山的殺氣撲麵襲來,一旦這支軍隊開始進攻,那就將如天河傾瀉、暴雨狂風,將會吞噬擋在他麵前的一切!


    馬韓的國王樸遜成終於發出了進攻的命令,隨後鼓聲隆隆如九天雷鳴,號角響起如怒海波濤。那些三韓士兵盡管萬分不願意,卻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向前進攻,雖然明知此去九死一生!


    這一邊,高勇已經將指揮權交給了高順,自己則在山上看著這場沒有什麽懸念的戰鬥。高順站在高台之上,開始發出命令:“弓弩兵準備!二百丈十輪地毯式覆蓋射擊!重步兵蹲地休息!輕步兵標槍三十丈,準備!”


    嗖嗖幾聲,幾十隻不同顏色的弩箭射了出去,落在了前麵二百丈左右的地帶。接著測距兵報告:“紅色,仰角25,無風!”然後尉官開始發出指令:“仰角25,無風,目標二百丈,十輪地毯式覆蓋射擊——準備!”嘎吱吱的絞弦上弦聲,接著五千折疊弩瞄向了前方。重步兵蹲在大盾的後麵,露出了後麵的輕步兵,每人手裏緊握一隻標槍。對麵的三韓士兵已經到了三百丈的地方,開始加快腳步準備衝鋒了。高順冷冷得看著,心裏判斷著距離。


    三韓士兵衝得越靠前,越感到恐懼,對麵的士兵沒有一點混亂,甚至都沒有移動過!麵具後麵那兩隻眼睛冷冷的盯著自己看,仿佛就像是看著沒有生命的屍體一樣。森森的殺氣撲麵而來,自己已經可以感到那種強大的攻擊力、強大的壓迫力!膽小士兵的腿都已經在抖了。


    看到三韓士兵到了一百八十丈的位置時,高順下令道:“放箭!”接著幾陣急迫的鼓聲響起,隨後便迅速緩慢下來,但是每響到第五下,就有一萬五千支弩箭射了出去。那些前衝的三韓士兵聽到鼓聲,看到對方的弓弩兵開始放箭,就紛紛舉起盾牌抵擋。可是這些盾牌太小以至於無法遮住藍天,那弩箭是如此的密集,以至於每麵盾上就釘了數十支,而那些沒有盾牌擋著的地方也落了同樣數量的弩箭。這種暴雨傾盆般的箭矢一遍遍地覆蓋在三韓士兵頭上,層層累加、次次疊覆,當鼓聲停止的時候,下過箭雨的地方變成了一片美麗的原野——一片美麗的如蒲公英般盛開著白色尾羽的原野!


    在二百丈的地段出現了一個空帶,弩箭過後沒有能夠站著的人。後麵的士兵仍在繼續的往前衝,天上的弩箭也在不斷的落下,生命在這二百丈的地段被無情的吞噬。那些衝在最前麵的士兵還在謝天謝地,卻不知等待他們的是更加殘酷的標槍。當他們衝到三十丈時,高順發出了標槍攻擊的命令,接著就是兩千五百隻標槍被投了出去。這一次,那些三韓士兵沒有見過這種武器,立刻舉盾抵擋。可是在這種連蒙著鐵皮的盾都能夠穿透的標槍麵前就像一層布一樣被輕易的刺破,盾下麵的人也被刺穿,死狀慘不忍睹。還有的幾個士兵被同一支標槍穿串。在這突如其來的打擊麵前,那些士兵傻了眼,不知是被嚇的,還是因為沒有見過這種場麵,都站在那裏呆呆得看著慘死的同伴,幾秒鍾之後,就像發瘋了一樣,揮舞著刀槍衝向重步兵,其結果可想而知。


    後麵還沒衝鋒的士兵看著前麵的同伴死時的慘狀,有的已經開始嘔吐。終於,第一波衝鋒的士兵退了回去,丟下了幾千具屍體。高勇也有些不忍,隻是這是戰爭,沒有同情與憐憫。這時對麵的三韓將領李村赫騎馬過來,喊道:“這不是堂堂正正的決戰!你們不許用弓弩和那種短槍!”高順聽得差點笑了出來,看來這弓弩已經給他們的心裏造成了很大的恐懼。高順也大聲的回應道:“好,我們就用步兵決戰!”


    看著對方又一次列好了陣型開始緩步前進。高順也命令道:“重步兵起立!衝鋒槍陣!”接著軍號響起,各級士官開始發出了命令:“起立!豎槍!盾兵抽刀!輕步兵上前入陣!前進!”重步兵開始向前前進,同時散開間距,輕步兵持刀上前插入間隙。當陣型好了後,也與敵人相距不到一百五十丈,這時軍號又響並且伴隨隆隆鼓聲,士官們立刻發出命令:“第一排,準備刺槍!”重步兵開始將長戰槍緩緩向前傾斜直至第一排平舉。當還有十餘丈時,士官長再次發出命令:“不動如山,槍陣——攻擊!”


    “殺!”第一排重步兵舉槍前刺,緊接著第二排,第三排,在首列的盾牌兵側步讓開重步兵前進的路。站在高處就可以看到這種宏大的戰爭場麵,三韓士兵就像海水一樣不停地湧來,可是在重步兵麵前瞬間就被擊碎,就好像海水遇到礁石一樣。槍陣如同巨大的絞肉機,將最靠近的敵軍吸進而後絞滅,再吸進,再絞滅!一排排刺槍的進攻激起了一排排血霧的彌漫,在陽光下詭秘而神奇,高勇淡淡地說道:“撒旦一定就在不遠的地方!”三韓士兵不斷的倒下,步兵陣後的土地是紅色的,那裏永遠埋藏了無數年輕的希望……


    三韓士兵在這種軍陣對抗中麵臨的就是被屠殺,雖然有時拚盡了全力勉強能夠砍到重步兵身上,可是那身重重的鎧甲將這些傷害降到最低,那些有幸躲過刺槍攻擊的士兵,還沒有來得及慶幸就被輕步兵揮刀砍殺了!也就是說三韓士兵的所有抵抗都是徒勞的。幾萬士兵竟然擋不住五千步兵前進的腳步,三韓的將領和國王全部大驚失色,這一次他們明白了,自己已經沒有能力和高勇鬥了。這時那些戰鬥的士兵不知是誰大喊了一聲,扔下兵器轉身就開始逃跑,緊接著其他人也開始跟著逃跑,這種情形由兩邊的童子軍和老人軍開始,然後迅速蔓延。高順看到這種情形,命令五千弓弩兵喊道:“放下武器,投降不殺!”


    除了那些將領和國王的親衛外其他大部分的士兵都開始逃跑,還有的就是投降。那馬韓國王樸遜成看到沒有希望,轉身撥馬準備逃跑,突然後麵跑過來一個士兵,衣甲不整,沒有了兵器和帽盔,一邊跑一邊大喊:“大王!不好了!那一萬兄弟死的死,傷的傷,投降的投降,就跑回來了幾個人!”這一喊極大的刺激了那些本已經十分脆弱的神經,接著那些還在勉強抵抗的士兵開始潰散!馬韓國王想也沒想提馬向著東北方向落荒而逃,他要逃向高句麗。那弁韓國王宋希澤則逃向了南邊,他要逃到倭人那裏,在倭人的幫助下積聚力量,將來在反攻!


    隻有辰韓國王金貴中無動於衷,平靜地坐在馬上,雙眼望向那美麗的太陽。他的手下將領請求他快點離開,回到辰韓還有希望。可是這個忠厚的國王看到高勇軍隊的強大,又聽說高勇很好的對待那些馬韓的國民,漸漸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說道:“各位將領,收集軍隊!我要想高勇投降!你們願意跟我的就一起投降,不願意的拿著我的印信回到王宮拿些錢財隱姓埋名吧。終於可以輕鬆一些了!”“大王!”


    辰韓收拾好了軍隊後,在高勇軍麵前扔下了武器。辰韓國王親自走到高勇麵前,剛要準備下跪,高勇急忙將他扶起,通過翻譯告訴他,高勇這裏不實行跪禮,還告訴他可以為他保留辰韓國王的地位和榮譽,除了沒有封地外其他一切都照舊,而且還享有辰韓稅收的五分之一,另外如果他願意還可以到官府為官,為百姓做些事情。他的士兵也可以無罪釋放回家,好好的生活。


    辰韓國王金貴中沒有想到高勇竟然這樣寬容,激動地哭了出來。後來高勇為辰韓國王在奉天城內建了一座王府,而且還將辰韓的王宮繼續留給他。馬韓國王樸遜成逃到高句麗後本以為可以活命,結果因為還擺著國王的架子被那高句麗王斬殺,這又成了高勇討伐高句麗的借口,當然這是後話。弁韓國王宋希澤逃到倭後,也曾試圖煽動弁韓民眾造反,可是那些有地有房的百姓沒有人理他。結果由於失去了用處,宋希澤後來被倭人冷落,等到高勇東征倭時早已經不知所終。


    九月初,高勇揮軍吞並三韓,而後將三韓分為兩個郡:漢東郡和遼南郡。遼南郡就是原馬韓和部分弁韓,漢東郡就是辰韓和部分弁韓。在分好郡後,高勇將黃巾俘虜遷來,與當地人雜居。隨後大批官員來到,開始統計人口、丈量土地,然後開始分派土地,由於這裏主要還是以部落的形勢存在,高勇就根據情況將一些部落集中居住,給他們蓋房子,分土地,普及選舉以及法律,同時鼓勵出海捕魚,進行海港的建設。這樣到十月份,三韓已經基本平定下來,在高勇的治下沒有欺壓,沒有種族歧視,法律麵前人人平等,三韓的百姓除了擁護就是支持。原先的部族製在這種情況下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幾年之後部族僅僅代表了血緣,其他的就什麽作用都沒有了。


    高勇在遼南郡新設第二艦隊,主要用於防禦倭人,也用於監視倭人。同時在兩郡新建步兵第7師。


    經過三月與八月的兩次大戰,考驗了高勇新軍的戰鬥力,同時也將高勇這幾年攢下來的家底打個精光,現在中原糧價飛漲,各種奢侈品的買賣很不好做。取勝班師後,荀-第一個找上門來,開門就嚴肅的說道:“主公,我這次來有兩件事。第一,今年秋糧收割前不可以打仗;第二,主公擅自設立郡縣,我怕朝廷那邊不好交代。”高勇吞並了三韓,心裏十分的高興,想著自己的治下開始逐漸將其他民族融入,如果能夠消除人們心中的種族歧視的思想,那麽將來就可以建設一個多民族共存的大帝國,眼下也算是為將來儲備經驗吧,嗬嗬!看來過一段時間還要頒布新的法律那就是將各個民族的地位移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同時對那些來自不同民族的夫妻的子女可以讓他們選擇父母一方民族加入。


    這一邊對荀-說道:“荀大哥不必擔心,我保證今年不會用兵。那第二條嘛,有些麻煩,不過我們不是還有一個金貴中嘛,就讓他頂頂吧,就說辰韓與我聯手消滅了馬韓與弁韓,為了感謝我們大漢朝的幫助,以及表示對我大漢朝的降伏之心,故此願成為大漢的屬國。而兩郡的事情,就說是辰韓仰慕我大漢的製度,一力效仿!你看如何?”荀-考慮了一會,說道:“此計甚好!那就這麽辦吧!”


    辰韓吞並馬韓與弁韓的消息在十月份傳到了洛陽,一時間街頭巷議,莫中一詞。朝廷則更是吵的不可開交。司徒王允上表稱:“高勇狼子野心,不經陛下允許擅自出兵幫助辰韓!此乃藐視朝廷謀逆叛國的大罪!”可是盧值卻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在上朝時說道:“此乃開疆闊土的大好事,足見我大漢威儀四方。陛下更是開疆闊土的千古開明皇帝!此等功績隻有高祖、武帝、光武帝才有啊!”


    這幾句話說得靈帝悠悠然、飄飄然,感覺自己真的就是一個開明的皇帝,回到後宮還有張讓、趙忠不停的吹風拍馬,結果漢靈帝下旨宣布普天同慶,為此一向以貪財吝嗇聞名的劉宏竟破天荒的宴請了群臣。靈帝還讓心腹撰寫一本小冊子,詳細地寫出自己如何英明神武在洛陽指揮高勇大破馬韓軍隊,把那些榮譽都自己領了。可是他寫的這些東西一是為了顯示自己神武,一是為了收錢。他強迫所有的官員人手一本,富賈大戶每戶十本。就這樣還發了一筆財。至於寫的那些東西,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自吹自擂大話連篇,跟本就是一個不懂用兵之人所亂寫的!


    不過這天下確有幾個人開始注意遼東高勇了。


    首先便是曹操,他對高勇軍隊的戰鬥力感到震驚,因為不管是誰,能夠在五個月內打兩次大仗,每一次都是以少擊多,而且第二次還是軍隊擴編訓練不到五個月就參加戰鬥,這種能力讓人感到恐懼,如果他將來與朝廷作對,那麽隻要有人高勇隨時都可以擴編軍隊,兩萬可以擴編八萬,那麽八萬就很容易的擴編為三十二萬,自己與他對戰恐怕也不會好過馬韓。


    其次是劉備,這劉備一直都在注意高勇的動向,當聽說公孫度出兵時就斷言那公孫度找死,結果不到一個月幾萬大軍就灰飛煙滅,自己身首異處,還連累的烏丸元氣大傷。因為他見過高勇軍的戰鬥,知道那種可怕的攻擊力和嚴明的軍紀,現在又聽到他大破馬韓軍隊,隱隱約約就感覺到這個人可能是自己將來最大的敵人。


    本來這件事也就這樣慢慢的沉寂下去,沒想到那王允不知從哪裏得到的消息:高勇已將辰韓國王軟禁,那兩郡實際上已經成為高勇自己的領地!這一下朝廷又掀起轟然大波。靈帝震怒!立刻就要嚴懲高勇,還第一次說出如果高勇反抗就要派大軍征討。那王允本以為這次鐵定可以扳倒高勇,高興的邀請幾個同僚至家中飲酒。席間王允大呼痛快,不斷地數落高勇的種種‘罪過’,“這廝竟然擅改我大漢律令,讓百姓選出官吏,這置吾皇於何處?置我大漢祖製於何處?這還不算他還給百姓土地,公然宣稱這些土地屬於他們自己!這……這……這是要造反!這天下都是皇上的,怎容他說給就給!”說完就舉起酒杯,這時十常侍之一的宋典突然跑了進來:“司徒大人!聖上急招您入宮!”王允略微驚訝道:“何事如此慌張?”


    “張純張舉謀反,張純自立為帝!”


    “啪!”王允手中的酒杯落地摔了個粉碎,呆滯的目光緩緩地下移,嘴裏說了兩個字:“天意!”


    中平二年十月,張純張舉謀反,他們與烏丸實力


    最強的丘力居部結盟,而後自立為帝。這件事可比高勇的事急多了。盧植建議讓高勇領軍討伐,這樣可以削弱他的實力,如果將來有所行動也相對容易。但是王允堅決反對,慷慨陳詞道:“陛下!再不可讓高勇領兵啊!現在那廝已經羽翼初成,讓他討伐隻怕白白的讓他增強實力!現在需要另派將領前去討伐。”於是靈帝命劉虞領幽州牧,前去處理張純謀反的事。同時又派趙忠到高勇那裏察看一番。


    遠在遼東的高勇並不知道朝廷差點就要治他得罪派兵討伐,還在埋頭搞內政、搞教育、搞軍隊呢。漁陽郡太守公孫瓚一直在監視高勇那邊的動靜,當高勇領軍出征三韓的時候,他就曾打算偷襲右北平,可是他的探子報告說右北平有五千步兵五千弩兵,遼西還有樂進的五千龍騎兵,公孫瓚馬上明白到高勇也在防備自己,心叫好狠!後來辰韓國王在奉天的事也是公孫瓚告訴王允的。


    當洛陽的消息傳來,高勇心叫不好,立刻召集眾人開會。準備告訴眾人目前的情況,早做好準備。這時,張純自立為帝的消息傳來,高勇暗叫好險,不過也知道這是個機會。後來將情況講給眾人聽時,他們也大呼險矣!不久洛陽傳來消息,靈帝派趙忠前來調查,高勇知道後大樂,這不是明擺著花錢消災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碧海情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碧海情深並收藏天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