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烏丸的大戰過後,東北八郡獲得了一段相對和平的時期。


    秋收過後,政務院就開始組織各地繼續修建新路,加寬加固原有的道路。近兩年內,東北八個郡的主要城鎮都連接起來。一進入右北平道路立刻就變得寬闊平坦,四輪馬車飛速行駛,道路兩邊種植的樹木長高了許多,許多鳥兒已經適應了馬車的聲響,他們嘰嘰喳喳地在樹枝上鳴叫。


    各種物資源源不斷地由東北各地運到右北平、東遝以及遼南郡的海港,然後或者經海路運到青、徐,或者在右北平賣給外地商人。為了盡量不讓東北的真實情況被外人知道,高勇想盡辦法將消息控製住。


    首先就是禁止外地商人踏入右北平郡以東,隻準許他們在右北平的幾個固定的城鎮進行交易,並且還要對他們的身份進行嚴格檢查。此外禁止他們靠近軍營、工廠和作坊。


    其次就是在海上禁止一切外部船隻靠岸,如有違令船隻全部擊沉,除非特別批準。而那些經過特批的船也將受到嚴格的監控;


    最後便是對外出的本地商隊進行保密教育,讓他們知道隻有保住了商業秘密才能夠獲得超額的利潤。種種措施的實行,將信息的對外泄露減到最少。中原對於東北發生的事情都是一知半解,沒有準確的消息和可靠的情報。


    特別是軍事上,除了劉備、董卓看到過新軍的戰鬥知道新軍的部分情況之外,其他的人都隻能夠通過一些零星的消息來管窺高勇的新軍。即便是劉備和董卓對於新軍的認識也僅僅停留在幾年前。


    經過三四年不間斷的戰鬥磨合,新軍的指揮係統以及後勤保障係統已經逐漸的完善起來,具備了當時最先進的軍事理論和軍事裝備,有著高機動性、高攻擊力和相對較低陣亡率。這也是為什麽一萬騎兵就敢於對著五萬烏丸騎兵開戰,以及經常能夠以少勝多的原因。


    當然謀略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小覷。不過決定一切的還是士兵的戰鬥力。高勇為士兵配備了最好的裝備以及進行高強度的訓練,還要對各級軍官進行係統教育,讓他們了解戰術戰略體高臨機應變的能力,這也保證了士兵的低陣亡率。


    此外每隔一段時間,軍隊就會舉行內部考試,包括武藝和指揮兩大部分,武藝很簡單隻要求具備相當的戰鬥能力;而指揮卻是高勇著重強調的,它要求應考人員有足夠的大局觀,清晰的戰略戰術思想,還有堅定的意誌以及相當的臨機決斷能力。


    通過軍考選出那些有發展潛力的士兵和下級軍官,將他們送入軍校學習。這種考試與軍功晉升並舉的製度,保證了最大限度挖掘軍隊的人才,同時也激勵著士兵,讓他們誰都有機會成為將領,公平的機會就是最好的積極向上的動力。這些好的方式確保了軍隊的戰鬥力和士氣,即使擴編也能夠迅速的形成戰鬥力。新軍對入伍新兵的第一堂課就是:不想成為將軍的士兵就不是合格的士兵!


    在軍隊德操方麵,高勇對新軍進行了獨特的愛民教育,學習解放軍的經驗,讓軍民融為一體。東北八郡的軍隊在沒有戰事的時候,就會抽出一定的時間幫助附近的百姓修繕房屋、修建溝渠、采石鋪路甚至還義務幫助收割稻穀。個別時候還會幫助商人護送貨物。


    這些不同於當時其他軍隊的舉措獲得了百姓的理解和支持,中國人民是最樸實的,無論是兩千年後還是兩千年前——他們反過來堅定地擁護軍隊。農民拿出最好糧食賣給官府,商人拿出最好的布匹、器物支援軍隊,甚至無償為軍隊打探消息提供情報。


    預備役部隊也同樣會做公益性的活動。高勇還將這些上升到道德高度,提出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互助互愛,互相團結協作,人本身就是群居的,單個人是無法生活的。這一個觀點居然得到了《士報》的首肯!


    在文化上,高勇為了再現戰國百家爭鳴的情景,開始默許各種學說發展,不過這些學說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與社會有益,與萬民有利!否則就堅決打擊。高勇在《新報》上親自寫了一片文章,強調各個學派要以強國富民為宗旨,不要虛言妄語,不要製造謠言!最後要求百姓如果發現形跡可疑的人都可以向當地的警備部隊報告,如果確實屬實,還會收到一定的獎賞。


    這片文章發表後不久,就在右北平、遼西一帶發現了許多的可疑人物,其中一部分還是公孫瓚的間諜,這讓高勇提高了警覺,加強了研究院、軍械廠保護,同時開始適當的向民間出售鋼製農具,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不過為了防止這種鋼材被用來倒賣,高勇規定每個購買者要經過身份核實,還要定期到官府指定的作坊免費維修。如果發現哪個農戶的農具不見了,就要嚴查,找出丟失的原因。


    雖然這有一點過分,但是在這種非常時期,對於鋼鐵這樣重要的戰略物資進行嚴格的管理是必要和必需的。也是因為這些嚴格的程序,使得東北八郡的鋼材基本上沒有流出,保證了東北對於外部的軍事裝備的優勢。


    身份證的使用使得民政部的陳群輕鬆了不少,這要比以前的方法好許多,方便了人口統計,人口分布,還便於了解年齡的分布,這一點對於預備役和征兵工作至關重要。此外還能夠很好的保證治安,這樣整個東北的官府隻需要不多的人就可以很好的管理,而且由於官員的設置秉承高勇規定的N-1的原則,八個郡的官府效率非常的高,事情辦起來異常的迅捷,上通下達,沒有絲毫的阻礙。


    管寧和國淵越來越傾佩高勇的才能,他們在這幾年中已經逐漸的了解了高勇所說的三權分立的機構設置,以及政府獨特的運作方式。像這種基層官員由百姓選出的方式非常的好,既保證了政策下達的快速有效,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了吏治**的問題。


    由於縣級的官員要通過競選以及提名通過才能夠上任,在競選時就會受到百姓的監督,那些有劣跡的人基本上很難能夠當選。此外還有縣議會的監督,也能夠很好的解決官府監察不力的困擾。同時議會由各個階層的人組成,在立法的時候也最大限度的保證了各個階層的權益,不至於僅僅讓少數階層得到實惠。


    國淵雖然是最高巡回法院**官,可是這幾年處理的案件還真是不多,所到之處都是官民和諧,地方官員努力為當地百姓辦事,而當地百姓也會全力支持地方官員。再加上這些官員要經過考試獲得資格後才能夠參加競選,既保證了官員的年輕化也保證了政策實施的靈活性和原則性,特別是高勇強調的因地製宜的思路和製定發展計劃的重要性,極大的鼓勵了這些官員的上進心,他們根據地方的特點,製定出適應本地的發展計劃。


    政務院就主要負責研究現階段的經濟狀況以及製定將來的發展規劃,然後再與各郡縣協商,統一製定出全麵宏觀的發展計劃,而地方的具體計劃就由各地官員完成。這樣就有了一種很好的模式:政務院僅僅是指出大的方向,具體細節全由下邊完成。不過高勇為了減少那個時代的地方保護主義,規定了地方製定的計劃都要報到政務院,經過審批後才能夠實施,而且所有的發展計劃都要以整體利益為重,對於那些損人利己的地方性法規和規定一律不允許實行。


    在行政體製構架中,高勇將參讚地位進一步調整為類似今天的內閣首長,隻有處理一般**物的權利,防止出現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情況。各部部長直接對高勇負責。


    幾年的發展與完善,東北八郡基層已經形成了執法與行政分離的結構,而立法權仍然掌握在高勇手中,同時還有軍隊、警備部隊和預備役之間的互相牽製平衡作用。政務院與督軍府二者互相製約聯係的結構,這一切既保證官府運作的流暢性,也保證了預防內部衝突的製約機製,還可以進行自我更新,保證不斷發展壯大的活力。


    因為現階段的非常性,高勇沒有將立法權徹底放開,同時也沒有設立對自己權利進行製約的機構,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適應當時的環境以及將來發展的需要。如果將來不得不與朝廷決裂甚至兵戎相見,到時候可不想被那些擁漢保皇的人拖後腿。


    而高勇的最終目標仍然是建立國民議會,使之成為能夠與督軍府和政務院製衡的機構,讓這個製度徹底的完善。不過現在高勇僅僅才開始思考國民議會的組成方式:將來由州議會每三年選舉一次國民議會議員,任期五年,每郡四人。所有州議會錯開選舉,保證每年都有新的國民議會議員進入。最高議會擁有官吏彈劾權、最高立法權、審批政務院的財政預算、追加財政撥款等。


    國民議會擁有臨時軍事指揮權:即高勇本人不在東北時,如果八郡受到外敵入侵,督軍府就要向立即最高議會申請,由最高議會決定是進行自衛防禦——就是將敵人趕出自己的領土;還是反擊防禦——把敵人趕出去順便在占領一些敵人的領土。


    國民議會設議長一人,由全體議員選出;副議長三人,由全體議員選出。議長和副議長擁有臨時召開議會的權利。所有的議員都有提案權和舉報權。而這個國民議會何時組建以及如何設置就要根據情況再定了,也許是一級議會,也許是兩級議會。


    中平五年三月,東北八郡的新兵訓練完成,共有海軍三個艦隊15000人,陸軍105000人,全部人員共159840人,可以說在當時是北方最強大的,當然僅靠這些兵力是不足以與匈奴開戰的,所以才需要烏丸這樣一個緩衝帶。等到將來有實力供養一二十萬精銳騎兵之後,就會尋機向匈奴開戰,爭取將他們徹底的消滅,讓浩瀚無邊的草原大漠成為中華內陸的牧場!


    不過這些消息隻有督軍府和政務院的高層人士才知道,中原的那些人是根本就不清楚。劉備認為高勇大概有郡兵在七萬至八萬人。公孫瓚認為當在十萬之間,隻有曹操明白這種猜測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他知道高勇的郡兵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大量的擴充。


    北方的烏丸被傷了元氣,短時間內不敢踏入右北平的草原。西邊的公孫瓚正在恢複中,也沒有什麽大的動作,這就給高勇難得的一年和平時間。高勇知道明年就是中平六年,也就是189年,就要發生十常侍之亂以及隨後的董卓進京和諸侯討懂的大事了,再以後就會連年的征戰。再難有時間處理內部的事情,於是高勇就利用這一段時間專心致力於內政建設,致力於繼續完善官府製度。


    在這時又有一件影響曆史的大事發生,奉天大學工學院的學生根據高勇給出的方法研製出來玻璃的製作方法,使得玻璃開始試生產。政務院投資建設了一座規模中等而隱蔽的玻璃工廠,並且按照高勇的開始生產窗用玻璃、玻璃珠、玻璃項鏈以及望遠鏡的玻璃片。其中的窗用玻璃僅僅是四寸見方(大概十厘米),再大就會斷裂,不過這樣也就足夠了。


    高勇將玻璃珠和玻璃項鏈交給趙勝讓他與商人合作將這些買到南方去,趕在年底前盡可能多的換回糧食。


    當趙勝拿出一枚晶瑩剔透、反射五彩光線的玻璃珠時,那些商人的眼睛就冒出了綠光,看到這種透明的晶珠在陽光地下發散出的各種顏色的光芒,他們馬上開口就要花高價買下。趙勝卻是按照定例進行了拍賣,這一枚玻璃珠被反複抬價竟賣了二百金。


    趙勝大喜,回去稟告高勇。高勇笑著對趙勝說:“大哥!你知道這玻璃珠的造價嗎?”趙勝想了想說道:“依我看,當在百金。”高勇狡猾地笑道:“錯了!才幾百錢!而且還可以大量的生產。”


    趙勝滿臉的驚訝,看到他那吃驚的表情,高勇繼續說道:“不要驚訝!我在再給你看一樣東西。”說著拿出一串由空心圓玻璃片串成的項鏈,說道:“過幾天,我會給你們每人一件,不過卻是要你們到外邊宣傳,就說這種東西來自大海的對麵,是一隻船隊帶回來的,極其珍貴!然後由你親自帶領商隊到中原各地販賣,要盡量的賣出高價,換回糧食。最好進入荊州和益州,那邊今年獲得了豐收,糧價很低,大哥一路之上還要不停的到處宣揚,就說東北征戰不休,急需大量的糧食。”


    高勇將第一批玻璃項鏈中好的挑了出來分送了給眾人,這些人頭一次看到這麽美麗的東西,於禁竟然嗚咽了出來,感謝主公的大恩大德。高勇也看出了這些人的真心,說道:“諸公都是功臣,而且這些玻璃項鏈也不是那麽貴重,隻是他們是我們玻璃廠生產出來的第一批產品,我想留給諸公做個紀念,也算是對諸公這幾年的辛苦的一點點報答。”這些人依然感激不盡,聽到高勇如此推心置腹的話語,紛紛痛哭流涕。


    將這些人送走之後,高勇來到後院,親自為蘇雪蓮戴上了一串玻璃項鏈,並且對她說:“等將來我們到非洲,我會送你一個貨真價實的寶石項鏈!”蘇雪蓮僅僅是低頭不語,將臉埋在高勇的胸前,許久才說道:“我的功課都作完了!可以幫助你分憂了。”


    高勇聽過後大喜,扶著蘇雪蓮的肩膀說道:“好啊!那就由你開始一點點提高這個時代女性的地位,如何?”蘇雪蓮有些奇怪道:“女性的地位?”高勇看著一臉迷惑的蘇雪蓮,解釋道:“就是讓女人獲得讀書和工作的權利,讓女人也可以追求自己的夢想!”


    蘇雪蓮激動地看著高勇,美麗的臉龐流下了兩行淚水,情深款款的說道:“無論什麽事我都會支持!”後來,蘇雪蓮通過了官員考試,並且以總成績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資格證書,隨後就成為了商務部的官員,專門管理銀行這一塊。


    蘇雪蓮也成為了東北八郡第一位女官員,轟動一時。特別是那些頑固的儒生,聽說女人也可以做官,馬上就開始在《士報》上麵大放厥詞,無非是說這個官府**、吏治昏暗等等。一方麵要表現自己,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打擊高勇。可是他們的言論非但沒有人支持,反而招來到了大量的討罵。後來在蘇雪蓮的帶領下,又有一些女子進入了各個部門,雖然許多人還是不太理解,但是至少他們沒有反對,高勇相信在過一些年,這個就會被多數人接受了。


    之後高勇同樣送給薛蘭一串,至於說趙青竟然主動找上門來索要!高勇看到她嗔怒的樣子隻好破例帶她進入玻璃廠,在那些完工的產品中隨意挑選。這個趙青真是不含糊,拿起這個喜歡,挑起那個喜歡,選來選去始終拿不定主意……在一旁陪同的高勇心中叫苦道:“陪女人逛真是累啊!”


    這種玻璃珠和玻璃項鏈在一年後才大量生產,也使得東北的普通百姓也有能力佩戴,後來甚至成為定情的信物之一,當然最後仍然被真正的寶石替代。


    到中原販賣玻璃珠和玻璃項鏈的趙勝獲得了巨額利潤:一個玻璃珠往往就賣到一百金,一個玻璃項鏈可以賣到五百金。這樣一路而行,不斷的買進糧食鹽鐵,然後用船運往遼東。高勇那邊也不斷的通過海路將玻璃珠和玻璃項鏈運給趙勝。一時間,中原大戶豪門都以擁有東北明珠為傲!就連王允也花費了許多錢為自己的小女兒買了一個戴在脖間。可是王允的內心卻為大漢天下感到深深的憂心。私下裏又開始收集有關的證據,準備上表參奏高勇。


    漢靈帝得到這種貢品後那叫一個開心,整日地拿在手中把玩。一會放在太陽底下看他折射的七色光,一回投入水中看它的晶瑩剔透。張讓則在一邊不斷地吹風述說高勇如何奮力守邊,如何為陛下著想,如何讓那些蠻夷對大漢臣服。幾天下來,靈帝也覺得應該賞賜給高勇些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碧海情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碧海情深並收藏天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