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189)一月,北方寒冷的空氣仍然在無所顧忌的肆虐,大地冰封,除了連接各城的公路外到處都是白雪皚皚,諾大的東北平原以及無盡的白山黑水全部躲藏在這厚實的白絨毯下。留下過冬的鳥兒時不時地飛上天空,用他們銳利的目光搜索著散落在地麵上的食物。


    回到奉天,高勇發出的第一個命令就是讓官兵放假回家陪親人過年,因為今年將要發生改變東漢王朝的大事,而隨後便是不知道多少年的連綿征戰,中華大地將要陷入水火之中,苦難的百姓要再次麵對血與火的洗禮,而知道這一切的高勇隻能夠祈禱希望自己能夠盡快結束這個亂世。


    各級官員和督軍府的將領也放了幾天長假。趙雲還在教習薛奉武藝;張飛、典韋和許褚三個猛男每日裏喝酒吃肉比武打獵,過得不亦樂乎;高順、黃忠和樂進等人則利用這段時間學習兵法,研究戰陣之道;陳群最是一個好官員,過年後的第二天就開始到民政部加班;還有那些文官聚在一起飲酒作賦,欣賞北方雪景的同時也留下了精美詩卷。東北諸郡的百姓最是實在,全家人圍坐桌前吃著熱氣騰騰的火鍋,討論著瑞雪過後來年的豐收景象……


    新年剛過,幽州別駕公孫瓚就迫不及待將所整理好的有關高勇平安回到奉天以及他私自擴軍擴地等事情的密報以及少量證據瞞著劉虞送給了王允和朝中那些反對高勇的人。主要的內容就是高勇廢除郡兵邊軍私自編練新軍,改變大漢的官製、田製,任用私人並且用謊言隱瞞他將東北的夷族藩國統統鎮壓或者消滅的事實!現在整個東北都是高勇的地盤,他這個幽州別駕根本就無法插手高勇管理的幾個郡的政務,當地軍隊也不聽調遣。東北事實上已經是一個獨立的王國了,而且高勇還自封為大都督,總攝東北軍政,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話說起來,公孫瓚為了得到這些情報確實費了好大的一番功夫,金錢花了無數,細作也損失了上百。因為與州牧劉虞的政見不合,許多信息都沒有進行很好的交流,無形中也浪費許多互相提醒的機會。劉虞的密報送給了靈帝,靈帝為了自己的麵子便不對朝臣述說;公孫瓚的密報送給了王允等人,而他們每次都不給皇帝麵子,好心辦壞事。於是洛陽朝廷出現了怪異的情形,皇帝與臣子都知道東北發生的事情,然而為了顏麵雙方又不敢深究,幾次朝議都是點到即止。


    二月,在這份密報送到洛陽的前幾天,漢靈帝劉宏的風寒突然加重,在十常侍的建議下停了早朝。不久,靈帝更以養病為由拒不接見外麵官員,到後來就隻有大將軍何進能夠有機會入宮麵聖。


    於是拿到密報的司徒王允就急匆匆趕到大將軍府,希望通過何進將這消息送到宮裏麵去。不過對於這個屠戶出身的大將軍沒有幾個朝廷正牌官員看得上眼,隻是礙於何後,才不得不巴結一些。王允此次就是不得不來,如果依著他的性格就算刀架脖子也不會踏進何進府院半步。


    王允進入廳堂不久,何進就搖晃著走了出來,肥大的身軀罩上臃腫的朝服,後麵還跟著兩個年輕的將領。王允立即認出了這兩個人:一個是司徒袁逢之子,太傅袁隗之侄,名紹,子本初;另一個典軍校尉曹操,字孟德。


    王允急忙起身,躬身施禮說道:“拜見何大將軍!允冒昧前來,如有打擾請恕罪。”


    何進一擺手,粗聲說道:“王司徒不必如此,快快入坐!”


    眾人落座後,何進抬眼對王允說道:“不知王司徒來此所為何事?”


    王允謹慎的看了一眼曹操和袁紹,然後又望向何進。何進當然明白他的意思,笑道:“此間都是可靠之人,王司徒但講無妨。”如果王允知道這二人將來就是北方的兩個諸侯,並且徹底地破壞了東漢統治時候,那麽他一定會想辦法立時除掉這二人,就好像他一直想要除掉高勇一樣。


    王允衝他們略微示意,然後就將公孫瓚的密報拿了出來交與何進。那何進開始看到高勇征三韓、戰高句麗的時候還露出了笑容,不過越往後臉色就越陰沉,當看到最後的幾句話時,已經變得氣氛異常,罵道:“高勇狼子野心!狼子野心!居然用假死來欺瞞皇上!”


    曹操立刻問道:“大將軍,何事如此生氣?”


    何進用顫抖的手指向王允說道:“王司徒你說吧!這個亂臣賊子高勇!”


    王允也不客氣,接著說道:“前幾日冀州趙國稟報,高勇在冀州遇匪下落不明,可是幽州別駕公孫瓚的密報中卻說高勇並沒有在冀州遇害,反而是平安的回到了東北!且遼東根本沒有像傳言的那樣陷入與夷族的戰亂之中,而是在前年就已經將高句麗和夫餘平定。去年烏丸侵犯幽州,那高勇擅自出兵,擊退了烏丸十餘萬人並將之趕到了代郡以北的地方,占領了遼西以北的大片草原!”


    曹操打斷問道:“怎麽?那個高勇居然敢欺瞞皇上!王司徒,公孫別駕有沒有說道高勇如何返回遼東?與烏丸一戰出了多少兵?仗是如何打的?”曹操心裏清楚要擊退烏丸十幾萬人沒有對等數量的大軍是辦不到的。


    王允欣賞地看著曹操誇獎道:“孺子可教!據公孫別駕得到的消息,高勇出動了四個師的騎兵。這個師是高勇自己設立的,每個師五千人。也就是兩萬騎兵。”


    “什麽?”曹操和袁紹同時驚呼出來!二人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驚駭!


    王允沒有理會他們的驚訝,繼續說道:“據說有一場戰鬥是一萬騎兵擊潰了烏丸五萬騎兵,讓五萬騎兵死傷過半!大將好像是叫高順!這一戰也讓強橫的烏丸失盡了銳氣,再也不敢踏進高勇領地半步!”


    這一次,曹操和袁紹都驚呆了,他們雖然不清楚烏丸騎兵的戰力,可從一般的常識中推測也沒有一萬打敗五萬還殺傷過半的情形。


    袁紹聽到王允如此的描述,有些疑惑地說道:“王司徒,那高勇果真如此強悍?這與外界所傳不符啊!”


    王允解釋道:“那是高勇在刻意的封鎖消息!公孫別駕在密報中還說道,高勇現在擁兵當不少於八萬!而他治下五郡的收入堪比徐州!”


    曹操倒吸了一口涼氣,心道:“這個高勇果然厲害!短短的幾年時間就已經蕩平東北,擁兵數萬!想當年一同對抗黃巾亂民時就感到此人很不簡單,難道他真的有不臣之心?”


    何進將怒氣壓下問王允道:“王司徒此來是不是要本將軍將這情況轉告皇上?”


    王允起身施禮,懇切道:“正是!為了我大漢安危,還請大將軍辛苦一趟!”


    何進皺皺眉頭說道:“這事不難,但是要如何解決高勇呢?按照密報所言,現在他已經返回了遼東,實力又不容小覷,況且朝廷大軍已無力北征!即便稟告天聽也徒讓皇上龍顏大怒而已!”


    王允沉聲道:“具體的辦法我也沒想出來。高勇羽翼已成,霸占遼東邊地,而朝廷大軍一兩年內都無法北上,哎!現在隻能慢慢地尋機削弱他。”


    曹操困惑道:“王司徒,密報所言都隻是公孫別駕的猜測之詞,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高勇謀反,如果那高勇真心為我大漢——”


    王允打斷曹操的話,不高興地說道:“曹校尉此言差矣!無論是否真心,都不可讓地方官吏擁兵自重!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何進聽到他們的對話也有些疑慮,不過為了漢家江山,還是決定見一次靈帝。於是立刻拿著密報備齊車馬直奔皇宮。


    剛入青鎖門,就有人稟告張讓諸人。張讓覺得何進此來如此匆忙不同往常一定有事發生。於是幾人商定分頭行動,其他人圍住靈帝。張讓帶領趙忠前去迎接何進。何進入宮後直奔靈帝寢宮,半路上卻被張讓等人攔住。


    何進見狀大怒:“速速讓開,本大將軍有要事稟告!膽敢阻攔者殺無赦!”張讓聽罷此言就更不能讓何進過去了,動身攔在其前,怒斥道:“皇上有令!不見任何官員!大將軍可是要違抗聖旨?”張讓抬出了皇帝,大將軍也不得不退讓,立在當地不知是該進還是退。


    其實麵對宦官如此不濟的恐怕也就是何進了,要是換做旁人隻怕早就殺將進去!還容得張讓此等宦官妨礙國家大事!


    張讓看出何進的些許猶豫,跟著說道:“如果大將軍真有急事,就由本長侍轉告!如何?”何進尋思也是此理,就將公孫瓚的密報和高勇平安返回東北的事情統統告訴了張讓。張讓聽完之後心下大驚,冷汗如泉水般由額頭流下,心道:“老天有眼,這高勇正是我舉薦的,如果他要是謀反我還不得一起跟著死啊!”隨後就好言勸慰何進,待何進走後,才鬆了一口氣,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此後張讓當然沒有轉告靈帝,他也不敢,而是變本加厲的討好靈帝,阻塞朝臣進言之路,還不停地獻上新奇之物美女春藥,弄得靈帝本就虛弱的身體更加得不堪。


    王允等了近半個月也不見有任何消息傳出,甚感奇怪。就與何進說了此事,那何進隻管搖頭歎氣,推說聖上身體尚未痊愈,無法覲見。王允也不做懷疑,心道:“隻有等到聖上病體痊愈,上朝時在說吧!”


    就這樣高勇又一次鬼使神差的躲過了一劫,避免了過早暴露的危險。不過這段時間高勇也沒有閑著,一方麵讓趙勝抓緊時間在南方買進糧食布匹等物;另一麵大力發展漁牧業,在遼南郡、遼東郡和遼西郡建設數座海港,推廣拖網捕魚法,並且鼓勵到遠海捕魚。在內陸普及家禽、牛羊、馬匹的飼養,改善食物結構。


    經過幾年的治理,好生活使得被滅各國百姓的抵抗也漸漸削弱,相對寬鬆的民族政策讓他們開始生出了對高勇官府的依賴感和歸屬感,更多的人選擇了安心的生活。此外被安排到當地的中原百姓也很快地融入到生產生活中去,各民族和平共處的景象提前了千餘年在中華大地上實現了。


    東北腹地的安全形勢轉好之後,高勇開始了針對中原大亂的軍事部署:將丸都的第9機步師調往右北平;將龍騎1、3、4師和黑騎1師調往右北平;這樣東北兵力部署的重心放在了奉天以東,僅右北平就集中了四萬部隊。


    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漢靈帝劉宏的身體狀況迅速惡化,這個消息傳出後,朝廷各方全力集中在皇嗣繼承人選的問題上,再沒有人提高勇的事了。


    靈帝十分喜愛皇子劉協的聰明伶俐,打算立其為太子,一手將劉協養大的董太後也希望靈帝立劉協為新君,而何進和何後則主張立太子劉辨。這時中常侍、上軍校尉蹇碩進言道:“欲立協,必需先誅何進,以決後患!”靈帝與病榻之上也同意這個計劃,一切準備就緒後便宣何進入宮。


    然而在宮門口,何進的心腹官居司馬的潘隱急報:“大將軍,剛才細作稟報,蹇碩欲謀害將軍!”何進大驚,立刻回府召集心腹大臣準備盡誅宦官。與此同時,皇宮內靈帝的呼吸開始急促,他強自睜開眼睛對張讓說道:“愛卿……立協兒為帝後,速派……派宗親前往遼東接管……軍……軍政,不可……再……再……!”說到這裏,這個讓東漢徹底崩潰的皇帝頭一沉,倒在龍床上升天了!


    麵對這個對自己寵愛有加的皇帝,張讓在心裏默念道:“皇上可不要怪我啊!我也是為了活命才將劉虞和公孫瓚的密報截下來的啊!”


    靈帝剛剛駕崩,十常侍便聚在一起商議。蹇碩率先說道:“現在我們隻能夠想辦法殺了何進,奪下兵權,然後立劉協為新君!才能夠保得福貴平安!”張讓跟言道:“既然這樣,我們就想辦法將何進騙進宮來!”


    大將軍府,眾人都在商議該如何處理眼前的危機。一校尉起身說道:“宦官的勢力,從衝、質之時就已經開始;朝廷滋蔓極廣,安能盡誅?倘若機不密,必有滅族之禍:請大將軍細詳策劃周密安排!”


    何進一看是典軍校尉曹操,斥責道:“無知小兒,朝廷大事不用你多嘴!”這時,潘隱趕到,說道:“大將軍!皇上駕崩。十常侍密謀矯詔宣大將軍進宮!然後立皇子劉協為新君!”剛說到這裏,使者就已經到了。


    曹操向何進建議道:“大將軍,事態緊急,為今之計,應當盡快擁立新君!然後再誅殺宦官!”


    何進認為曹操所言是理,遂開口道:“誰敢與我擁立新君討伐賊子?”


    這時袁紹挺身而出,大聲道:“紹願領精兵五千,殺入宮內,擁立新君,誅殺宦官,以安天下!”


    何進大喜,說道:“袁家果然世代忠良!”


    隨後就讓袁紹帶領五千禦林軍進入皇宮,何進自己領著眾大臣進入宮殿,在靈帝的棺柩前擁立劉辨為新君,是為漢少帝。定年號為光熹。百官朝拜完畢,何進命袁紹領兵誅殺蹇碩。蹇碩一路逃命,跑進了禦花園,看到了中常侍郭勝,馬上大呼道:“快快救我!快快救我!”


    郭勝也向著蹇碩跑了過來,看到蹇碩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將他扶穩安慰道:“校尉放心,一切已經安排妥當,沒有事的……”蹇碩剛剛放鬆了警惕,就感覺到後背一涼,急忙回頭,隻見郭勝手中一把匕首,上麵還滴著血。


    蹇碩用最後的一口氣詛咒道:“我死也不會放過你!”


    郭勝冷冷的笑道:“放心,我會好好用你這顆項上人頭的!”說完割下人頭交給了袁紹換得自己保命。袁紹回見何進,進言道:“大將軍!宦官結黨營私,今天正好趁此良機一網打盡!”何進也不作他想,就打算命令誅殺宦官,這時何太後宣召,何進即令袁紹暫等片刻。


    原來,張讓等人看到袁紹追殺蹇碩就知道今日小命危險,馬上跑到何太後那裏,跪求饒命,將一切的罪過都推給了蹇碩。那何太後也是一個婦人,並無遠見也就答應為他們說項。


    不久何進到,何太後就為張讓等人開脫,道:“本宮與大將軍都是平民,如果沒有張讓這些人哪裏有今天的富貴。蹇碩想加害大將軍,現在已經被殺,又何必要株連其他人呢?”


    何進一聽也是道理,就出了後宮,來到大殿,對百官說:“蹇碩一人設計謀害與本將軍,一定要滅其族。其他的人暫不追究。”


    袁紹急忙出班說道:“大將軍!宦官如果今日不除他日又將為害!”


    何進擺手說道:“我意已決!”言罷便與眾官慶祝新君登基。


    幾日後,何進領尚書事,大封自己的親信官員。這些舉動引起了董太後的恐懼。一日董太後找來張讓問道:“現在何太後的兒子立為皇帝,何進又把持朝政。恐怕不久就會加害於本太後!”


    張讓考慮了一會,認為這是個翻盤的機會,就向董太後建議道:“太後可以垂簾聽政,並且讓國舅董重掌握兵權,封太後的兒子為王。然後重用臣等,這樣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董太後聽過心中大喜。第二日就臨朝聽政,封劉協為陳留王,封董重為驃騎將軍,並且讓張讓等宦官幹預朝政。


    夜裏何太後前來勸阻,抬出了後宮不得幹政的訓誡。董太後一聽大怒,罵道:“爾等屠戶懂何事!”氣的何太後連夜找來何進告訴他董太後所說的一切。


    何進怒氣匆匆地回府後找來王公大臣商議,定好計策。上朝時,就有大臣奏道:“董太後原本藩妃,現在新君已立,當離開皇宮!”於是何進立刻命人將董太後請往河間,同時派兵圍住驃騎將軍府院追繳印綬,董重知道事情已經泄漏,在後堂自殺。


    張讓的十常侍看到董太後已無法依靠,立即改變門庭投向何進之弟何苗。送了大量的金錢還有從高勇那裏索要來的新奇器物,那何苗也十分賣力的為十常侍開脫,總算保住了他們的命。


    然而張讓的這個主意引起的連鎖反應是任何人都始料不及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碧海情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碧海情深並收藏天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