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少帝有功的董卓將所帶士兵屯與洛陽城外,而他為確保安全更將長安留守的十萬兵馬陸續調往洛陽。每日上朝,董卓均由鐵甲騎兵護衛招搖過市橫行洛陽,其西涼士兵軍紀敗壞,到處搶劫、奸淫本地百姓。洛陽居民惶惶不可終日,逃亡之人越來越多,昔日繁華的洛陽城也伴隨著西涼鐵蹄的踐踏迅速衰敗。


    奇怪的是,此時仍有人敢於踏進洛陽。這些人身材魁梧健碩,滿口的遼東口音,多半都作為商隊雇用的保鏢混進城內。他們進入洛陽後很快的便分散在各個商鋪和民居之中。橫行無忌的西涼兵在遇到這些操著遼東口音的壯漢時全部退避三舍。不為別的,隻因董卓念及高勇早年相助之情,特別叮囑手下兵將不許對遼東人動粗。


    八月初,後軍校尉鮑信來找袁紹憤慨言道:“董卓每日勒兵入城,招搖過市,其必有異心。應當盡快除去!”


    袁紹卻冷冷的回應道:“朝廷新定,不可輕舉妄動!”


    不甘心的鮑信又跑到王允那裏述說這一情況,王允也是言之無物地胡說一通,最後答複道:“容後再議!”


    鮑信無奈,私自帶領部曲引兵返回泰山。


    董卓見朝廷沒有反對自己的聲音,便軟硬兼施,將原何進的部曲統統招降。由此兵權在握他更加的肆無忌憚,野心開始急速膨脹。終於有一日,董卓找來了百官,在家宴上,借著酒意說道:“天子為萬民之主,不可以沒有威儀!而當今的皇帝十分的懦弱,不及陳留王的十分之一,吾欲改立陳留王為帝,諸公以為如何?”


    眾大臣聽到後都默不作聲,更有隱隱哭泣者。這時一人推桌而起,怒道:“汝是何人?敢妄言廢立!少帝乃是先帝嫡子,剛剛繼位,並無過錯,焉敢亂言廢立!”


    董卓一看原來是年前升任荊州刺史的丁原。大怒,起身就要上前取了他的小命,忽見丁原身後一人氣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


    董卓看到那目光打了一個激靈,心道:“這個人是誰?怎讓我有畏懼之心!”


    李儒看到氣氛尷尬,馬上打圓場,舉起酒杯說道:“今日家宴,僅為飲酒,不談國事!”


    晚上,董卓就問那人是誰,李儒言道:“此人乃是丁原義子,姓呂名布字奉先。”


    董卓哀歎道:“此人如為吾有,何愁大事不成!”


    第二日清晨,剛剛睡醒的丁原突然發現床頭放有一竹簡,細看上麵寫道:董賊盛怒,欲於今日討伐使君!丁原看罷大罵道:“董卓國賊,吾與汝勢不兩立!”遂點齊所帶兵馬到城西董卓軍營外搦戰。董卓此時目空一切,立刻提兵迎戰。


    兩軍都擺開雁形陣對峙,隻見呂布頂束發金冠,披百花戰袍,擐唐猊鎧甲,係獅蠻寶帶,縱馬持戟,隨丁原出戰。丁原見到董卓來到陣前,破口大罵:“國家不幸,宦官弄權,以致萬民塗炭。汝無半分功勞,焉敢妄言廢立!”


    董卓大怒,還未及答話,就見呂布拍馬而來,董卓一個部將催馬迎戰,此人本打算在董卓麵前立功,也就冒死前往。沒想到呂布舉戟直刺,那部將便舉槍去磕。呂布是誰,那是一員無敵猛將!這部將的本事差遠了,這一槍沒有撼動方天畫戟分毫,眼看著那大戟透胸而過。呂布沒有半分停頓直奔董卓殺來。


    董卓大驚失色,撥馬轉頭便跑。丁原隨即引兵掩殺。董卓大敗,回到營帳後唉聲歎氣,言道:“想不到呂布厲害至此!可惜不為吾所用!”


    這時帳下一員將領出班奏道:“主公毋擾,吾與呂布本是同鄉。此人見利忘義,勇而無謀。屬下願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其來降!”


    董卓一看原來是虎賁中郎將李肅,立時高興道:“如此甚好!”


    李肅看到董卓已然同意,便要求道:“既如此,屬下想借主公一匹寶馬,千兩黃金!”


    董卓立即命人取來赤兔寶馬和千兩黃金外帶寶珠(PS:就是玻璃珠。)十餘顆交與李肅。


    夜裏,呂布見到赤兔寶馬和寶珠數顆果然心動。二更時分,呂布偷偷潛入丁原賬內,殺了熟睡中的丁原,然後大聲宣布:“反賊丁原已被吾誅殺!願意跟隨的留下,不願意的離開!”於是大部分的士兵當然選擇了離開。


    第二日呂布拿著丁原的人頭投降董卓,並且拜董卓為義父。此時董卓在洛陽已經沒有敵手,於是李儒建議早定廢立之計!


    三日後,董卓再次擺開宴席邀請百官,由於丁原被殺,百官懾於董卓威勢,來得很齊。宴上董卓再次提到另立新君。本以為這一次沒有人會阻止了,不想那太傅袁隗之侄袁紹站起來怒喝道:“當今天子並無過錯,汝要廢嫡立庶,想要造反不成?”


    董卓這一次冷冷地說道:“天下事在吾!誰敢不從?汝是不是看吾手中寶劍不夠鋒利!”言罷便抽出寶劍砍下案角。


    袁紹也不甘示弱,立刻執劍在手高聲應道:“吾劍也未必不夠鋒利!”


    李儒急忙在董卓輕聲言道:“現今不宜妄殺!”那袁紹遂辭別百官,投奔冀州而去。


    回去後,董卓大怒,非要殺掉袁紹。這時,侍中周毖、校尉伍瓊說道:“那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便於天下,如果將他逼急了聚眾而起,天下響應的人肯定不少,不若給他一個郡守,以安其心。這樣他就不會造反了!”不久朝廷下旨封袁紹為渤海太守。


    九月朔,董卓請少帝升嘉德殿,大會文武。卓拔劍在手,對眾曰:“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為宣讀。”乃命李儒讀策曰:“孝靈皇帝,早棄臣民;皇帝承嗣,海內側望。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居喪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後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後暴崩,眾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毋乃有闕?陳留王協,聖德偉懋,規矩肅然;居喪哀戚,言不以邪;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茲廢皇


    帝為弘農王,皇太後還政,請奉陳留王為皇帝,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李儒讀策畢,


    卓叱左右扶帝下殿,解其璽綬,北麵長跪,稱臣聽命。又呼太後去服候敕。帝後皆號哭,群臣無不悲慘。


    階下一大臣,憤怒高叫曰:“賊臣董卓,敢為欺天之謀,吾當以頸血濺之!”揮手中象簡,直擊董卓。卓大怒,喝武士拿下,此人乃尚書丁管也。卓命牽出斬之。管罵不絕口,至死神色不變。(轉自《三國演義》第四回)


    隨後,董卓請陳留王繼位,是為獻帝,改年號為永漢。太後和弘農王被安排進永安宮,由董卓派兵把守,群臣不得擅入。自此董卓就開始了專擅朝政。


    弘農王被關入永安宮後,每日衣食不足,與唐妃和太後艱難度日。一日看到雙燕齊飛,弘農王劉辨就吟了一首詩:“嫩草綠凝煙,嫋嫋雙飛燕。洛水一條青,陌上人稱羨。遠望碧雲深,是吾舊宮殿。何人仗忠義,泄我心中怨!”不巧被董卓安排的下人聽到,報告給了董卓。


    董卓大喜,對部下言道:“哈哈!終於有了殺他們的借口了!”於是立即命令李儒連夜帶領十名侍衛前去永安宮。


    此時的弘農王正準備與唐妃休息,突見李儒帶領侍衛闖進。弘農王大驚,何太後也急忙趕了過來。隻見李儒手中拿著紅口小瓶,來到這三人麵前,李儒用淫邪的目光打量了何太後與唐妃許久,才冷冷地對弘農王說道:“奉相國之命,特來送弘農王升天!”


    唐妃聞聽此言當即痛哭了出來,何太後臉色慘白搖晃著退後兩步靠在牆上。


    劉辨反而異常的鎮定,平靜地說道:“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說完回頭深情地望著唐妃輕言道:“希望來世不要生於帝王家!那時我們繼續做夫妻。”言罷便轉身準備去拿毒酒。


    恰在此時,房頂上傳來了幾聲輕微響動。李儒乃是習武之人,自然知道這是房頂上有人走動的聲音。可是永安宮周圍有重兵把守,何人有如此本領?李儒猛然緊張起來,張口欲喊:“什麽人?”


    話未出口,卻見窗戶“哢嚓”一聲被踢破,斷片四散飛落。隨後黑黑的窗外滑進幾個黑影,與此同時“嗖嗖”幾下弩箭破空之聲傳來……李儒身邊的十名侍衛當即便有八人喉嚨中箭倒地身亡!


    這幾個黑影身手矯捷,飛入屋內的過程中熟練地扔掉小型弩,而後伸手將腰間的鋼勾摘掉,最後借勢落地翻滾!其中三個黑影閃電般分別向著李儒和另外兩名侍衛滾去。李儒方欲退後抽出佩劍,卻發現黑衣人已然驟至眼前,旋即便感到肋下一涼,來不及呼喊就栽倒於地。


    在倒向地麵的瞬間,李儒同樣看到了另外兩名侍衛那不敢置信的眼神。他們的肋下也各被刺入一刀,而他們手中的刀才僅僅抽出了一半。


    其餘五個黑衣人迅速地打昏了幾個被嚇得目瞪口呆的仕女,


    劉辯剛要出言質問,一個黑衣人伸手示意其噤聲。同時與兩外兩個人快步走近,麻利地將尚在震驚之中的劉辨、唐妃和何太後三人分別用軟繩綁好、棉布塞嘴、背在身後。而後迅速地掛好鋼勾,順著繩索攀爬上了屋頂。


    在屋頂上利用繩索不停的跳躍攀爬,幾起幾落就出了永安宮。餘下幾人打掃戰場,收拾弩箭,檢查沒有任何痕跡後才迅速撤離。帶著劉辨三人的五個黑衣人出了皇宮後,鑽入了一輛馬車,隨後馬車開始飛奔。由於是在深夜,並沒有多少人注意。


    不久之後,馬車在一家商鋪門口停下,劉辯三人被藏在木箱內分裝三輛馬車上。隨後再次向北門駛去。藏在木箱內的劉辯隱約聽到外麵的對話:


    “誰?澳……原來是王哥啊!怎麽這個時候出城啊!現在上頭有令夜裏禁止出城。”


    “劉將軍,咱們誰跟誰啊!這不有點貨必須明天早上送到,否則就要賠錢。你可不知道我們遼東商人如果被人告違約可要罰款十倍啊!”


    “去去去!有那麽要重嗎!再說這是上頭嚴令……”


    “叮”兩根金條互相撞擊發出的清脆悅耳之聲過後……


    “看在我們老交情的份上,快走吧!隻此一次,下不為例啊!”


    “謝了!以後還要請劉將軍多多幫忙啊!”


    吱嘎嘎過後城門開啟,三輛馬車迅速地駛離了洛陽。


    第二天天亮後,幾個蒙麵的人將三人放出,改乘另一輛有篷的馬車,並且遞給了劉辨、唐妃與何太後一些食物和衣物讓他們換好。行駛不久,後邊又追來了幾個騎馬的人。這些人才匯合一處向著北方行進。


    劉辨在昨晚就已經被嚇得呆了,雖然死裏逃生,但親眼見到那種快速有效的殺戮手法,一氣嗬成的默契行動,他到現在還沒有緩過勁來。途中聽到後期趕來的一個人說道:“報告團長,善後工作全部完成。我方無一人傷亡,敵人也沒有發現我們的行蹤。”


    另一個人“嗯”了一聲,問道:“洛陽的情況如何?”


    那個人說道:“大亂,到處都在搜查。不過,團長,這一次也真是輕鬆,幾下就全擺平了!”


    “這都是靠著平時的訓練,大都督果然厲害,你看我們所遇到的情況在訓練的時候都練過!”


    劉辨聽的大奇,心道:“這個大都督是誰?我怎麽沒有聽說過!”


    十月,洛陽鬧翻了天。董卓派李儒出去不久就突然感到一陣心神不安,總覺的有不好的事將會發生。後半夜他又命令李肅前去永安宮看看情況。這樣董卓才稍感安心。


    不久李肅急急忙忙回報:弘農王、唐妃和太後離奇失蹤,李儒身受重傷;所帶十名侍衛,八名死於箭傷,兩名死於刀傷。


    董卓大驚,立刻命人封鎖城門,在城內捉拿叛黨。此外急招太醫救治李儒。結果什麽都沒有抓到,反而讓那些士兵發了抄家財,徒讓洛陽百姓遭殃!


    三天後,李儒蘇醒過來,旁邊的太醫擦了把汗說道:“回相爺,李太傅已經沒有危險了,隻需要將養一月便會痊愈。”


    董卓放鬆了緊繃的心情,李儒聽到太醫的話,慢慢地開口問道:“為何我沒有死?”


    太醫說道:“常人之心在左,而太傅之心卻是在右。如此才救了太傅一命。”


    董卓看著李儒,問道:“可知那些人是什麽來曆?”


    李儒勉強的搖了搖頭,回憶著說道:“這些人身手極其敏捷,絕不普通!……對了!他們用的弩形體小,好像是精鋼所鑄!”董卓聽到鋼弩二字,腦海中立刻就閃出了一個人——高勇!不過董卓自我安慰道:“應該不會是他!他應該已經死在冀州了。”


    這件事鬧了幾天後就漸漸的平息了。董卓對外謊稱弘農王病故,將一個假人置於棺內,葬在了洛陽城外。此後董卓就開始每夜入宮,奸淫宮女,夜宿龍床。並且時常引兵在城外殺掠,弄得民不聊生。


    越騎校尉伍孚看到董卓暴行,深感痛心,於是懷揣匕首,尋機刺殺董卓。不想董卓天生力大,伍孚行刺不成被殺。不久渤海太守袁紹給王允送來密信,言道:“近聞董卓專橫跋扈,恣意妄為。群臣懾於其威,司徒乃是朝廷重臣怎可見此而不聞不問。現在我在渤海苦練軍隊,希望司徒在朝內為援,這樣就可以匡扶社稷了!”


    王允看到信後,痛哭流涕。可是也毫無辦法。不久其借著家宴邀請一些知心大臣入府。席間王允便將所想說出,眾人無不痛哭。


    看到他們一個個懦弱的樣子,曹操忽地站起,有些怒氣地說道:“大丈夫當頂天立地!哭有何用?我願行刺董卓!”


    王允一聽大喜,將家傳寶刀贈與曹操。第二日,曹操行刺董卓時,被董卓察覺,後落荒而逃。董卓隨後發出緝捕通告。


    不幾日,曹操途經中牟縣,被守城的軍兵抓獲。夜裏中牟縣縣令陳宮敬佩曹操為人,將曹操放了,並且和他一同前行。隨後來到曹操故交呂伯奢的家中,因為誤會,曹操殺其全家。並且說出了:“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話,陳宮惡其為人,棄之,轉而投奔東郡。曹操則因為害怕陳宮告密,急行回到陳留。


    另一麵,經過十餘日的趕路,劉辨等人已經到了右北平。改乘四輪馬車之後,一路之上甚是平坦。劉辨挑開車簾,但見路邊樹木整齊排列,遠處田野片片溝渠縱橫。有時經過小鎮,隻見小鎮中房屋寬大明亮,百姓衣飾鮮亮,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時不時的還有異族服飾的人穿行其間。


    唐妃困惑地問道:“夫君,這裏就是遼東嗎?妾身記得那些大臣不是說遼東苦寒之地人煙稀少,怎會有如此景色?”


    劉辨搖搖頭,同樣迷惑地說道:“我也不知為何!”


    又過了兩天,他們來到了北方最大的城市——奉天城!


    這回劉辨再次被眼前的景象深深的震撼——比洛陽還要高大的插著高字大旗的城牆,近五丈寬的護城河,還有高大的城門,衣甲鮮亮的衛兵,來來往往的人群。這時趕車的人突然說道:“終於回家了!”馬車隨後減速駛入了奉天城。


    進入城內,劉辨的雙眼被種種新奇景象充斥。這裏臨街的房屋有的高達五層,各種店鋪一應俱全,道路寬敞,馬車穿行在中間,行人步行在兩側,各種叫賣之聲此起彼伏。何太後不由得感慨道:“這裏要遠比洛陽繁華!”


    穿過幾個街道後馬車駛入了一個不大的府院。隨後劉辨等人被帶到了一個大廳內休息。正在劉辨感到奇怪之時。由門外進來一個衣冠樸素之人,此人走上前來單膝跪拜:“臣,玄菟太守高勇拜見弘農王!”


    那劉辨對於高勇並不如何知曉,可何太後卻是大驚,她一邊仔細打量眼前的男子一邊顫聲問道:“你就是高勇?”


    高勇也仰起頭回道:“正是。”


    劉辨看著這個麵容和善的高勇問道:“不知高卿家將本王請來意欲何為?”


    高勇露出淡淡卻又神秘的微笑,說道:“臣救弘農王乃是為了報答先帝提攜之恩。臣已在城內為弘農王安排好了住處。弘農王以後就是奉天城的一個普通百姓,可以過著自由自在的快樂生活。此後每月臣都會送去金錢保證弘農王衣食無憂。”


    劉辨不知真假,但仍然高興地說道:“真的?本王真的可以過普通人的生活?”


    高勇點了點頭,說道:“弘農王還可以到學校上學,交好多知心的朋友。如果將來學有所成還可以當官為百姓造福。此外在臣的管轄範圍內,弘農王可以隨意走動,不過切忌不要暴露身份,到時候恐怕會有災禍。”


    何太後聽到他們二人的對話,一顆剛剛燃起希望的心再次緩慢地沉下,落寞失望的淚水在眼角滾動。劉辨與唐妃卻是滿臉的興奮。


    高勇接著說道:“等一會出了這道門,弘農王便是普通百姓了。如果您願意,可以經常到臣府內來玩。隻是需要請您忘記自己弘農王的身份。此外還要麻煩太後多多照顧。”


    何太後見到欣喜的兒子和兒媳,已經下沉的心突然開始上升,那是一種出現希望的象征。她拂袖擦拭掉眼淚,說道:“我會照顧好我的孩兒的。我最後一次以太後的身份感謝高卿家!”言罷向高勇深施一禮。


    高勇對何太後說道:“這也是為了補償臣內心的愧疚之意。還有,我會替你們報仇的。”


    不久,公園湖邊一座普通的府院住進了三口人,一個美貌婦人以及她的兒子及兒媳。周圍的鄰居都十分的熱情,但是這份熱情之中還有著許多恭敬,因為府院的牌匾‘逍遙居’是由東北八郡的大都督高勇親自題寫。


    自此作了幾個月皇帝的劉辨就安心的在此生活。多年後劉辨靠著學識成為最高議會議員,也成為支持高勇的鐵杆派。其長子劉奉官至警備部部長,次子劉天成為最高巡回法院**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碧海情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碧海情深並收藏天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