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段誌玄帶著兩百多名親兵,縱馬出了長安城,張允文拍拍垂著腦袋的段雲鬆的肩膀:“雲鬆啊,莫要擔心,段大將軍是出征去建功立業!再說了,以段大將軍的韜略武藝,縱橫西域何人能敵,你就放心吧!”


    段雲鬆抬起頭來,滿臉沮喪,卻是毫無半點擔心之意:“允文你說說,我老爹出征怎麽不帶上我呢?好歹我也是上過戰場,學過武藝韜略,從大**事學院畢業的學員啊!”


    張允文頓時無語的看著滿臉沮喪的段雲鬆和劉仁實等其他幾名從學院畢業沒多久的家夥。他們如今呆在長安,卻成天想著上疆場廝殺,建功立業,須知這功名豈是那般好取?


    送走段誌玄的時候,已經是六月份了。那小寶寶張琰已經是三個多月大了。張允文每日回到家中看著小寶寶睡覺時甜蜜的樣子,心頭便充滿了寧靜,覺得這政事、軍事,離自己都遠了。


    然而這樣的溫馨並未持續多長時間,七月份的時候,山東、河南、淮、海之間大水遍野,調查院又忙碌著統計災害人數,受損耕地,衝毀房屋,以供戶部參考。至於戶部養的那個統計局,則是在調查院遞上詳細的數據之後的三天,才送上詳細的報告來,著實讓戶部幾位大人尷尬不已。


    根據調查院送上來的數據,下撥救災款項,派遣專員,諸事宜亦在調查院的監視之中。


    這救災之事才放下沒多久,吐穀渾那邊又傳來了關於段誌玄的戰報。


    段誌玄到達隴右道之後,從蘭州、廓州、鄯州諸地,調集邊軍一萬三千餘人,再征召黨項、契苾諸部共計兩萬餘人,號稱五萬大軍,殺向吐穀渾。


    一路西進,沿途擊潰阻截的小股吐穀渾軍隊,卻是始終沒有找到吐穀渾主力進行一戰。終於,在七月的時候,和吐穀渾一支八萬人軍隊遭遇,雙方混戰半日,吐穀渾丟下兩千餘具屍體,狼狽逃竄。段誌玄領兵追擊八百裏,直到離西海不足三十裏的位置才停下來。


    而這一路上,也是斬殺甚多。


    吐穀渾受到如此攻擊,自是惶恐不已,就連慕容伏允也怪罪其天柱王來。天柱王卻是不理會慕容伏允的責怪,令舉國上下,驅馬遠遁。


    由於找不到攻擊目標,所以段誌玄決定退兵。


    當段誌玄交還兵馬與三州,遣散仆從軍,帶著親兵返回長安時,已是是十一月了。


    雖然段誌玄此戰未能一舉消滅吐穀渾主力,卻是打探清楚了沿途路線,殺敵五千,功勞也是不小。得賞了諸多的財帛珍寶。再說了,此戰目的,卻非是徹底滅亡吐穀渾,而是顯示大唐武力,以武力迫使吐穀渾屈服,棄西突厥而投大唐。


    然而李世民和諸大臣沒想到的是,此戰讓慕容伏允和天柱王極為恐慌和憤怒。也不知出於發泄或是其他什麽原因,在段誌玄大軍撤離吐穀渾之後,伏允竟然派大軍襲擊涼州,和守城的涼州軍大戰兩日,這才撤回吐穀渾。


    當這個吐穀渾襲擊涼州的消息傳到長安時,李世民正在招待吐蕃使者。


    此時的吐蕃還不過是吐穀渾西南高原上的一個小國家,雖然其讚普棄宗弄讚四下擴張,蠶食他國,然而和大唐比起來,終究還是差了一些,甚至連此時的吐穀渾都有所不如。況且有吐穀渾橫在大唐與吐蕃之間,阻斷交通,斷絕聯係。大唐對其也是知之甚少。


    所以當吐蕃使臣跨越萬水千山,來朝見傳說中強大的帝國時,大唐鴻臚寺的官員對這吐蕃還是一頭茫然,根本不知道這吐蕃的具體情況。所幸的是,張允文當初在調查院四麵滲透的時候,西邊的第一目標便是吐蕃,第二目標卻是西突厥。花了老大的力氣,在損失了十多名精英調查員之後,六十多名調查員成功打入到吐蕃之中,從獸醫到僧侶,從遊方商人到低級官員,經營了兩三年,調查院在吐蕃的情報網已經具備了雛形,每個月都會傳回一些關於吐蕃的消息,從風土人情一直到官製構成,再到村落分布,各區地理水文,都有所涉獵,不過皆是粗粗提及,沒有什麽詳細的情況。據張允文估計,要打探出詳細的係統的情報,至少還需要再往吐蕃增加三百名調查員,花上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行。


    不過如今手頭上擁有的情報,拿來讓鴻臚寺應付一下眼前的局麵還是可以的。所以,張允文讓人將關於吐蕃風土人情和官製之類的情報整理好,準備給唐儉送去。


    然而就在他出了調查院大門,想要給唐儉送去時,隻見街頭處一騎快馬疾馳而來,馬上騎士駕馭這駿馬,飛快的來到調查院門口。


    “允文,你們這兒可有關於吐蕃的情報!”來人卻是王玄策。這位曆史上曾經一人滅一國的家夥馬也不下,一臉焦急的向張允文問道。


    一看王玄策這幅模樣,張允文知道定然有什麽大事發生,當下將手中準備好的情報遞上:“小弟已經準備好了,正準備給你們送過去呢!”


    王玄策也不客氣,接過那一封厚厚的信,便調轉馬頭,又要往鴻臚寺跑去。


    沒跑兩步,王玄策回頭來,大聲呼道:“允文你還站在哪兒幹嘛,還不快點跟上!”


    張允文聞言,急忙找了一匹駿馬,縱馬跟上。


    一路來到鴻臚寺,進入府衙之內,兩名衙役即刻迎上來,將二人的馬匹牽往旁處的馬廄。張允文望去,隻見幾匹裝飾著五色布條的馬匹正站在馬廄之中。這些馬匹比起中原的馬匹來,顯得要矮小一些,頸項之上的鬃毛也要更長一些。馬廄立著旁邊一輛同樣裝飾著五色布條的馬車。


    “大人,這些便是吐蕃使臣的坐騎、馬車!”一名衙役見張允文望著那些馬匹、馬車,頓時一旁解釋道。


    張允文點點頭,快步跟隨王玄策往內走去。


    進入鴻臚寺大廳,隻見唐儉坐在大廳最上頭,下麵依次是鴻臚寺的其他的官員。一名皮膚黝黑身材不高的人坐在唐儉對麵。想必此人便是吐蕃使臣。


    進入大廳之後,王玄策和張允文沿著牆壁,小心翼翼的走在眾人身後,直來到唐儉背後。王玄策打開手中的信封,拿出裏麵的紙張,迅速掃了起來。他看的速度極快,幾乎稱得上是一目十行。一遝紙張很快便被他看完了。


    王玄策將手中紙張遞給唐儉,唐儉正欲低頭看的時候,隻聽那位吐蕃使臣用生硬的漢語說道:“尊敬的唐大人,我們從遙遠的高山上過來,一路上翻過九十九座高山,跨過九十九道大河,曆盡千難萬險,才到達神明口中的長安,為何連麵見大唐皇帝的資格都沒有?”


    唐儉向王玄策使了個眼神,後者頓時會意,從唐儉身後走出來,做了個四方揖,然後對那吐蕃使臣道:“使臣大人有些誇張了,我大唐長安離你國國都邏些不過五千餘裏,其間山脈不過昆侖山、祁連山等大小三十多座,何來九十九座山之說?而所經大河也不過二十多道,何來九十九條?使臣的話可是有些不實啊?”


    那使臣想不到王玄策竟然會這樣說,當場愣了一下。


    王玄策趁機道:“我天朝自是知道爾等一路辛勞,所以特在番館為諸位安排下住處,供諸位休息。至於麵見陛下之事,我等自有安排,使臣大人切莫擔心!”


    一句話便將使臣的話給堵了回去,讓後者頓時有些鬱悶。


    這時候,唐儉也差不多看完了手中的紙張,笑著遞給下首官員,口中說道:“使臣大人盡管放心,既然貴讚普遣使入朝,來朝貢陛下,豈有不接見之禮?老夫身為鴻臚寺太卿,自會為使臣安排的!”


    使臣正要言語,唐儉卻是找了個話頭岔開,和他聊起了吐蕃風俗民情來。言語之間,對吐蕃民情狀況,官製設置那是一清二楚,直讓對麵的使臣目光驚駭的望著唐儉。


    和使臣扯了半天,終於將這幾名使臣送出鴻臚寺。


    一見他們出去,王玄策頓時苦笑道:“這些吐蕃蠻子真是不知禮數,一進來便是直闖鴻臚寺,要求唐大人為他們安排求見陛下!和司儀署署令韋大人見麵之後,卻又談及吐蕃風俗民情,頓時便讓韋大人無言以對。所以我這才飛馳來到你那兒,想問問你有沒有關於吐蕃的情報!”


    張允文點點頭,沉思片刻,忽然道:“玄策兄,這事好像有些不對啊!”


    王玄策“嗬嗬”一笑:“哦,允文你也發現了?那吐蕃使臣先是一副粗魯模樣,直闖鴻臚寺,而後卻又精明起來,從見到韋大人到唐大人出麵,其間多有波折,甚至那使臣在言語上還壓過了唐大人!如此厲害的人物,怎麽會是一個粗魯的漢子呢?”


    張允文接口沉聲道:“所以,這吐蕃使團的行動必然有其目的!”


    王玄策點點頭,拍拍張允文肩膀。二人一同往鴻臚寺內走去。


    “雖說對於吐蕃人的目的我還是不清楚,但是我有一種感覺!”王玄策說道,“他們的目的定與我大唐下一步的行動有關!”


    張允文頓時停住腳步。下一步行動?下一步不就是攻打吐穀渾麽?


    想到這裏,張允文猛地問道:“對了,那使臣叫什麽名字?”


    王玄策微微一笑:“好像叫什麽祿東讚吧!嗬嗬,這吐蕃人的名字還真是奇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偵察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江並收藏大唐偵察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