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諤在宗哥城大敗的消息無論如何也瞞不住,數萬將士的陣亡對於大宋來說同樣是一件驚天動地的消息。


    死了數萬人,傷員更是不計其數,付出如此慘重的情況下,居然還是丟掉了宗哥城,這對大宋百姓來說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


    如同種世衡預料的一樣,種諤所麵對的最大威脅不是來自朝堂和皇帝,而是來自於民間,不少年輕的讀書人開始奮筆疾書,各種各樣的文章麵世,全都是在大罵種諤無德無才不堪大用。


    同時也把種世衡這位老子拉出來,不斷的抨擊他驕縱子弟,養出了一個不學無術的兒子出來,葬送了西軍數萬將士。


    戰爭永遠都會被誇大,死了一萬多人到了大宋就變成數萬人,殺敵一萬多人到了大宋就變成了數千人,丟了宗哥城被人們所詬病,但卻沒人會去提宗哥城是一個什麽模樣。


    至於一個小小的雨雪關,沒人會在意,在險峻也不過是一座關城而已,轉瞬之間便能易主,有什麽可值得注意的?難道說還要把這些算作是戰功不成?


    大宋的顏麵掃地,民間輿論沸反盈天,可相比之下朝堂之上便要冷靜的多,或者說這一切都在他們的意料之內。


    隻不過傷亡的數字出乎他們的意料,沒想到種諤的損失如此之大,他好歹也是種世衡的兒子,就算不及他老子但最少能獨當一麵,雖然不克宗哥城但也不該折損這麽多將士。


    趙禎看到了完整的奏疏,行軍司馬張紹文詳細的描述了當時場景,趙禎可以清楚的看出,安子羅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要宗哥城了,這座城池完全被他打造成一個巨大的陷阱。


    隻要宋軍踏入陷阱之中,火油便會把整個城池吞沒,若不是種諤在城外預留了一部分行軍,最後炸開城牆救援,後果不堪設想。


    這種事情不好在朝堂之上處理,唯一的辦法就是隨意便的應付過去,一筆帶過才是最好的,但趙禎想要如此也沒有辦法了。


    種世衡把兒子關在囚車之中,親自押送他返回神都城,這麽做是為了什麽?趙禎再清楚不過,為的就是把種諤當作是一顆棋子,撬動朝堂上的紛爭。


    種諤一旦被押回神都城,那他就要麵對兵部巡檢司的審判,在沒有參謀兵事院的調兵文書,沒喲皇帝的旨意,虎符,沒有兵部的行文之下,為何他要對青塘發起進攻?


    寧夏路的轉運使,安撫使之類的官員早已把自己摘得幹淨,種諤在出兵之後他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追趕出征的西軍,而是向朝廷上奏種諤出兵的行為,同時說明他的出兵和自己無關。


    種種跡象都說明種諤的出征是一件非法的事情,一旦種諤抵達神都城,那所有的事情必將浮出水麵。


    趙禎不得不讚歎種世衡手段的高明,無論種諤被人說成什麽樣,隻要種諤到了神都城,所有參與這件事的人都要全力保他,即便是趙禎自己都要留他性命。


    種諤的事情不光是他本人的事情,還涉及到了朝堂之上的紛爭,以及劉渙的作死,劉渙在戰敗之後便下了大理寺的監牢。


    他已經坦然麵對失敗了,其實他也是之後才想清楚自己被利用了,“*******,*******。”這話說的好,但卻沒有幾個人能做到。


    自己做到了,即便是被利用也在所不惜,青塘不除,吐蕃不定,大宋將會一直在危險之下。


    做錯了又如何?自己乃是為了大宋著想,為了朝廷,吐蕃人已經開始會盟,這意味著吐蕃高原將不再是一盤散沙,當吐蕃人聚攏到一塊的時候才是最難對付的時候。


    若是有機會消滅青塘,那就應該以最快的速度消滅之,否則青塘更加難以消滅,劉渙認為自己了解青塘,所以做出的決定都是正確的,他對各部相公們的遊說也達到了預期效果。


    但事實上他隻不過是被相公們利用了而已,或者說是雙方之間相互利用。


    有了種諤的出兵,相公們便向皇帝表達了上下不通的危害,有了種諤的出兵就能消滅青塘,最少是有可能消滅青塘。


    雙方之間互惠互利,沒有誰能置身事外,所以劉渙並不擔心自己的性命,朝堂上的相公們一定會保自己。


    種諤的到來必定會在神都城甚至是朝堂之中掀起波瀾。


    趙禎坐在禦書房中,看著兒子焦急的在房中轉圈,頗為無奈,趙旭已經看清楚問題的所在,但卻沒有解決的辦法。


    因為他以親政,所以朝臣們直接把趙旭變成了架在火上烤的人,他們對這個已經攬政的太子充滿了期待,但事實上趙旭對這場君臣之間的矛盾非常清楚。


    他一直認為這事情因為父皇而起,和自己沒有太多的關係,他隻需要處理好政事就好,但誰知道朝臣們已經把他當作執政之人。


    關於種諤的奏疏多如牛毛,雪片似得堆積在禦案上,這種事情趙旭根本就無法處理,隻能敬而遠之。


    難道他還能越過父親把劉渙給放了不成?


    但坐在邊上的趙禎卻不以為意,經過那次君臣對奏之後,朝臣們已經達成了共識,劉渙的看似是朝臣們的問題,可在他失敗之後,並已經被朝臣們拋棄掉。


    他是一個被利用的棋子,眼下皇帝和朝臣之間的矛盾已經化解,他自然也就沒有什麽作用,唯一的用處便是被皇帝拿出來以儆效尤。


    私自調動軍隊已經算是死罪,他還做了兩次,這已經是朝臣們放棄他的理由。


    當初利用劉渙,為的就是提醒趙禎乾坤獨斷的不妥,既然皇帝已經改正,已經和朝臣們握手言和,那就沒有必要再去觸黴頭。


    第一次範大勇做了替死鬼,第二次不可能再讓種諤做替死鬼,種世衡不好招惹,官家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此次上疏的臣子都是在為種諤開脫,至於劉渙,沒有人會去關注他。


    他的死活已經不是朝臣能救援的了,完全看趙禎的心情,當然朝堂之中為他說話的人也大有人在,這些人都是把劉渙逼迫角廝羅造反一事當作了英雄事跡來看的。


    看著兒子不斷的轉圈,趙禎嗬嗬一笑便下旨免去種諤的一部分責任,調他回西軍從小校做起,重新往上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欲乘風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欲乘風歸並收藏宋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