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廝羅的手段極為高明,他在把奴隸製度的吐蕃變成封建製度的吐蕃,這是一個根本的改變,奴隸製度存在的缺陷在封建製度下很快就會得到改變。


    奴隸的解放無疑會引起較大的動蕩,這是當初趙禎打算做的事情,因為這樣會把人的力量發揮到最大,而不是依靠農奴。


    角廝羅很聰明,一開始他也沒有想到這個問題,他甚至連奴隸製度和封建製度的區別都不太明白,但他知道學習和模仿,思考的力量是偉大的,人一旦會思考,善於思考,那總能在回憶和想象之中發掘一絲靈光所在。


    正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角廝羅敏銳的發現了趙禎之前的所作所為,他本能的開始思考為何趙禎要解放那些農奴,甚至不惜花費重金去安置他們,這些人在脫敢部的土地上很快就變得不一樣起來。


    角廝羅就是真正的看到了這些人的不同,才發現其中的奧秘,他沒想到。


    開始的時候他隻是覺得大宋皇帝的仁慈之心是不是太過泛濫了?但後來他便發現了不對勁,以趙禎那般精明的人怎麽可能有如此仁慈之心?


    這些農奴一旦得到解放,必然對大宋感恩戴德,也對大宋皇帝感恩戴德,那他們痛恨的隻有吐蕃。


    不光如此,這些農奴一旦自己獲得自由,隻會拚了命的守護這種來之不易的東西。


    角廝羅曾經親自去脫敢部看過那些農奴,他們真的變得不一樣了,角廝羅的青塘沒有農奴,但不代表他沒見過,這些農奴和原本的樣子已經大不同。


    雖然在大宋的官吏麵前還是小心翼翼顫顫巍巍的,但他們最少活的像個人了,開墾田地時的賣力,放牧是的歡快,從骨子裏往外散出去。


    角廝羅可以肯定,那些農奴已經脫胎換骨,但他卻不知道大宋的官吏對他們說了些什麽,讓這些奴性深入到骨子裏的人開始重新“活過來”。


    後來他發現,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就是這些農奴充滿希望的原因,他們渴求的不多,隻需要不多的自由就會賣命的幹活。


    現在的吐蕃需要的就是這些賣力幹活的人,而自己所要付出的不過是給他們一點點的自由而已。


    隻要他們還在吐蕃的土地上,那他們就是吐蕃的人,自己還是掌控了他們的命運,至於自由隻不過是一點點的裝飾罷了。


    付出的代價如此之小,沒有理由不去做這件事,那些農奴主之所以不願意是在於他們已經長期掌握了農奴的生殺大權。


    這使得他們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他們成為高人一等的神一般的存在。


    無限的壓榨並不能給吐蕃帶來更多的好處,相反,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懶懶散散,他們沒有希望,所以獲得如同行屍走肉。


    這樣的吐蕃不是角廝羅小時從智者口中聽到的吐蕃,曾經的吐蕃強大富足,擁有不可一世的力量。


    吐蕃上的百姓更是自由豪放,男女之間互相愛慕隻需要一曲動人的山歌,再大的仇恨也能用一場酣暢淋漓的拚殺所化解。


    可現在,經過數百年的分裂和拚殺,陰謀詭計已經占據了各部頭人的心,他們把農奴看作是財富和實力,同時也不斷的想辦法暗算對方。


    分裂的吐蕃就是這樣,這和分裂的中原一樣,充滿了算計,互相之間的猜忌和暗算不是依靠聯姻這種小手段就能保障的。


    而自己不需要這樣的吐蕃,所以角廝羅在用他自己的手段對吐蕃進行改造,就像趙禎改造大宋一樣。


    從始至終吐蕃高原都是中原王朝的大敵,之所以從唐朝才開始展露鋒芒,最根本的原因是吐蕃統一的太晚了。


    草原上的部族不斷的出現不斷的衰亡,那些曾經由草原遊牧所建立起來的帝國也不斷的消失,但吐蕃不同,吐蕃王朝存在數百年,即便是崩潰了,可大多數製度依舊保存了下來。


    這個封閉的高原隻有吐蕃人自己內戰而極少有外地侵入,所以保留了最大的獨立性。


    角廝羅發現,自己所要做的就是把這塊孕育著純潔與神奇的土地再度整合起來,進行改革,讓吐蕃成為一個真正的帝國。


    祖先做的事情已經說明了一切,模仿中原的同時要保留吐蕃的特色,但歸根結底高原上的製度依舊使得中央的集權不能與中原相提並論。


    第三十二代讚普南日倫讚繼,建了吐蕃的軍製,四個茹的旗下有四十個東岱的軍事隊伍。並且從那時開始了大規模兼並戰爭,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吐蕃才走向強盛。


    那位被尊為聖人的讚幹布繼位後,遷都邏些,擴建軍隊,進一步改變了吐蕃的軍製,全境劃分為五個茹,一個羊同赤岱,部下設有六十一個東岱。


    這樣的軍製極為有效,吐蕃的軍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強,即便是今天的角廝羅回憶起來也覺得這位讚普是吐蕃軍事第一人。


    他對外擴占領土,統一了吐蕃高原,並且把各個部族緊密的聯係在了一起。


    到了讚普赤鬆德讚時期,唐朝發生“安史之亂”,吐蕃的大軍趁機東進,攻占了隴右等地,那是吐蕃最強大的時候。


    也是在那時候,新設了五個德倫,如同漢家王朝的路治一般,從此以後吐蕃軍隊征戰四方,南鄰天竺恒河邊,北低突厥大草原,西攻龜茲四鎮,東與隴山相接,領土萬餘裏,輝煌鼎盛!


    每每想起這些塵封的榮耀,角廝羅心中便熱血澎湃,對大宋的恐懼也降低了許多,他知道,趙禎之所以遲遲沒有對吐蕃動手,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積蓄力量。


    偌大的一個吐蕃高原,藏身之地無數,宋軍無法大規模久留,唯一能做的就是一戰定乾坤,否則將會遭受吐蕃人的不斷反噬。


    即便是強大如宋怕是也耗不起這樣的持久消耗。


    這是角廝羅的依仗所在,也是趙禎所忌憚的地方,眼下的局麵很清晰,沒有太多的陰謀詭計可施展,大宋力圖一役功成,而吐蕃力求自保。


    至於反攻?角廝羅連想都沒想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欲乘風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欲乘風歸並收藏宋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