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劉封便來找劉備,關羽和諸葛亮也都在,也不知道有沒有勸說劉備登基的事情,對於這件事,劉封不便參與其中,太過熱心會讓人以為他別有所圖,一切等諸葛亮他們安排就好。
看劉封進來,劉備很是高興,笑道:“東吳送來的物資錢糧不說,光是那幾條大船,就足夠讓人吃驚的,子益你這次可是讓孫權大出血了。”
劉封謙虛了一番,說道:“父王,此次隨船而來的東吳將士也有一些,就讓他們先留下來訓練我們的水軍,等學會操控了再送回東吳。”
諸葛亮看了劉封一眼,點頭道:“不錯,子益的想法與我不謀而合,剛才已經和主公商議過了,正準備安排人給東吳送信,說他這些士兵貪戀蜀中美景,要遊玩些時日才肯回去。”
幾人一聽相視大笑,不知道孫權聽到這個消息,會不會氣得吐血。
關羽撚須沉吟道:“不過這些士兵還是要和降兵分開,以免生出禍亂來,那些歸降的士兵想必都是沒有什麽牽掛的,也不怕孫權報複,其他的就不好說了,還是不要為難他們的好。”
劉備點頭道:“二弟所言極是,不過東吳水軍強大如斯,在這川蜀之地,恐難訓練出能與之匹敵的水軍來。”
諸葛亮笑道:“主公勿憂,孫權借水軍乃是為求自保,如今兩家和解,我們可以暫緩訓練,徐圖水師,但要入主中原,消滅曹賊,馬步兵才是眼下當務之急。”
劉封言道:“叔父所言極是,前幾日在回程路上,我還曾和子龍叔叔談過此事,想分出東吳一半錢糧來組建騎兵,不知他可曾和父王提起。”
“這倒沒有,”劉備搖頭,言道,“騎兵乃是重中之重,等召集齊了子龍、孟起他們再詳細商議吧。”
劉封又說起荀方的事情,劉備思考了半晌說道:“此事當然要辦,軍師你看該如何行動?”
諸葛亮輕搖羽扇,閉目沉思了一會道:“此事說難也不難,潁川離蜀中路途遙遠,隻是怕路上不太方便,一定要派可信之人前去,而且還不能多,否則容易泄露蹤跡。”
關羽在一旁說道:“寇威與荀方同在軍中共事,可派他去。”
“寇威?”劉備眉頭微皺,“聽起來有些耳熟,莫非和子益有關係?”
關羽點頭道:“此人原來也是子益屬下一個將領,也是他的同族,我看他刀法不錯,便收為弟子,果然悟性極高,為人誠懇,最近武藝大有長進,若是他們兩個前去,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諸葛亮剛才似乎也找到了人選,但既然關羽主動提出,隻好打消自己的念頭:“那好,就派這兩人前去,馬上就到年底,魏軍排查也會疏鬆一些,可借著走親訪友之機將其家人接來。”
沒想到這幾人對荀方的事情還挺上心,也沒有懷疑荀方會一去不回,也可能是荀彧的麵子大,或者諸葛亮和荀方相處的時間裏,漸漸取得了他的信任?
不過劉備和諸葛亮都是屬於城府極深的人物,劉封即便知道一些曆史評論,但麵對這兩個人的時候,還是猜不透他們心中所想,一切隻能順其自然了。
荀方的事情安排好,劉封看看時間還早,幹脆把自己想組建情報部門和屯田的事情一並說出來,而且文武大會已經在諸葛亮的安排下宣布出去了,不知道效果如何。
先問劉備道:“父王,如今天下三分,局勢已定,要想一統中原,還任重道遠,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父王對曹魏和東吳的軍情、民心可有過調查?”
劉備看了諸葛亮一眼,還是點頭道:“敵我交戰,斥候、哨探當然是要安插的,否則便太過被動了。”
劉封也猜測這肯定是有的,又問道:“不知道這些斥候可有專門的人來統一管理調度,可否如軍營中那般專門培養,長期潛伏於敵軍之中?”
聽到這句話,劉備不由雙目微凜,皺起了眉頭,若有所思:“細作古已有之,我們也有安排,但如你所說,要專門培養、管理,還真沒有。”
諸葛亮眼中精光閃爍,以他的聰明睿智,自然很快就想到了關鍵之處,羽扇搖擺的節奏更加緩慢,有一下沒一下的,拂須沉吟。
關羽虎目微睜,讚賞地看向劉封,緩緩說道:“某在荊州,若能如子益這般安排,能有人潛伏在東吳,也不會被孫權和呂蒙蒙騙,鑄成如此大錯,唉!”
諸葛亮已然恢複了正常神色,臉上古井不波,笑道:“先前之事二將軍不必再掛懷,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先前的斥候都是由我和主公來管理,派遣細作也有些會失去聯係,導致消息不通,子益說出此事,莫非有什麽好主意?”
劉封點頭說道:“孫子兵法也有鄉間、內間、反間、死間等說法,但都是臨時所用,細作之重,不亞於三軍統帥,我以為應該重點培養,成立專門的署衙,由專人培養管轄,可挑選一些流離失所的孤兒,男女皆可,學會一技之長,便能派去他國打探消息,
甚至還可以暗中監督屬下官吏,若有貪官汙吏,欺壓百姓,貪贓枉法者,都可以直達天聽,如此方能長治久安,百戰不殆。”
劉備的思緒在此時漸漸明朗起來:“你的意思是要專門組織人手刺探軍情,監督百官?”
劉封點頭道:“這些人都是暗中行動,若不暴露身份,便和常人無異,比之細作更加隱蔽,也和督查、禦史並不衝突,一明一暗,相輔相成。”
他現在提出這個想法,和後代的錦衣衛這些都十分相似,眼下是缺乏這樣的情報係統,至於以後會不會獨斷專權,一家獨大,就要看如何管理了,至少對目前的劉備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關羽思索道:“子益這個想法的確不錯,而且對將來征戰十分有利,又能監管百官,實在不錯,不過此事看來需要長遠打算,不可一蹴而就。”
看劉封進來,劉備很是高興,笑道:“東吳送來的物資錢糧不說,光是那幾條大船,就足夠讓人吃驚的,子益你這次可是讓孫權大出血了。”
劉封謙虛了一番,說道:“父王,此次隨船而來的東吳將士也有一些,就讓他們先留下來訓練我們的水軍,等學會操控了再送回東吳。”
諸葛亮看了劉封一眼,點頭道:“不錯,子益的想法與我不謀而合,剛才已經和主公商議過了,正準備安排人給東吳送信,說他這些士兵貪戀蜀中美景,要遊玩些時日才肯回去。”
幾人一聽相視大笑,不知道孫權聽到這個消息,會不會氣得吐血。
關羽撚須沉吟道:“不過這些士兵還是要和降兵分開,以免生出禍亂來,那些歸降的士兵想必都是沒有什麽牽掛的,也不怕孫權報複,其他的就不好說了,還是不要為難他們的好。”
劉備點頭道:“二弟所言極是,不過東吳水軍強大如斯,在這川蜀之地,恐難訓練出能與之匹敵的水軍來。”
諸葛亮笑道:“主公勿憂,孫權借水軍乃是為求自保,如今兩家和解,我們可以暫緩訓練,徐圖水師,但要入主中原,消滅曹賊,馬步兵才是眼下當務之急。”
劉封言道:“叔父所言極是,前幾日在回程路上,我還曾和子龍叔叔談過此事,想分出東吳一半錢糧來組建騎兵,不知他可曾和父王提起。”
“這倒沒有,”劉備搖頭,言道,“騎兵乃是重中之重,等召集齊了子龍、孟起他們再詳細商議吧。”
劉封又說起荀方的事情,劉備思考了半晌說道:“此事當然要辦,軍師你看該如何行動?”
諸葛亮輕搖羽扇,閉目沉思了一會道:“此事說難也不難,潁川離蜀中路途遙遠,隻是怕路上不太方便,一定要派可信之人前去,而且還不能多,否則容易泄露蹤跡。”
關羽在一旁說道:“寇威與荀方同在軍中共事,可派他去。”
“寇威?”劉備眉頭微皺,“聽起來有些耳熟,莫非和子益有關係?”
關羽點頭道:“此人原來也是子益屬下一個將領,也是他的同族,我看他刀法不錯,便收為弟子,果然悟性極高,為人誠懇,最近武藝大有長進,若是他們兩個前去,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諸葛亮剛才似乎也找到了人選,但既然關羽主動提出,隻好打消自己的念頭:“那好,就派這兩人前去,馬上就到年底,魏軍排查也會疏鬆一些,可借著走親訪友之機將其家人接來。”
沒想到這幾人對荀方的事情還挺上心,也沒有懷疑荀方會一去不回,也可能是荀彧的麵子大,或者諸葛亮和荀方相處的時間裏,漸漸取得了他的信任?
不過劉備和諸葛亮都是屬於城府極深的人物,劉封即便知道一些曆史評論,但麵對這兩個人的時候,還是猜不透他們心中所想,一切隻能順其自然了。
荀方的事情安排好,劉封看看時間還早,幹脆把自己想組建情報部門和屯田的事情一並說出來,而且文武大會已經在諸葛亮的安排下宣布出去了,不知道效果如何。
先問劉備道:“父王,如今天下三分,局勢已定,要想一統中原,還任重道遠,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父王對曹魏和東吳的軍情、民心可有過調查?”
劉備看了諸葛亮一眼,還是點頭道:“敵我交戰,斥候、哨探當然是要安插的,否則便太過被動了。”
劉封也猜測這肯定是有的,又問道:“不知道這些斥候可有專門的人來統一管理調度,可否如軍營中那般專門培養,長期潛伏於敵軍之中?”
聽到這句話,劉備不由雙目微凜,皺起了眉頭,若有所思:“細作古已有之,我們也有安排,但如你所說,要專門培養、管理,還真沒有。”
諸葛亮眼中精光閃爍,以他的聰明睿智,自然很快就想到了關鍵之處,羽扇搖擺的節奏更加緩慢,有一下沒一下的,拂須沉吟。
關羽虎目微睜,讚賞地看向劉封,緩緩說道:“某在荊州,若能如子益這般安排,能有人潛伏在東吳,也不會被孫權和呂蒙蒙騙,鑄成如此大錯,唉!”
諸葛亮已然恢複了正常神色,臉上古井不波,笑道:“先前之事二將軍不必再掛懷,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先前的斥候都是由我和主公來管理,派遣細作也有些會失去聯係,導致消息不通,子益說出此事,莫非有什麽好主意?”
劉封點頭說道:“孫子兵法也有鄉間、內間、反間、死間等說法,但都是臨時所用,細作之重,不亞於三軍統帥,我以為應該重點培養,成立專門的署衙,由專人培養管轄,可挑選一些流離失所的孤兒,男女皆可,學會一技之長,便能派去他國打探消息,
甚至還可以暗中監督屬下官吏,若有貪官汙吏,欺壓百姓,貪贓枉法者,都可以直達天聽,如此方能長治久安,百戰不殆。”
劉備的思緒在此時漸漸明朗起來:“你的意思是要專門組織人手刺探軍情,監督百官?”
劉封點頭道:“這些人都是暗中行動,若不暴露身份,便和常人無異,比之細作更加隱蔽,也和督查、禦史並不衝突,一明一暗,相輔相成。”
他現在提出這個想法,和後代的錦衣衛這些都十分相似,眼下是缺乏這樣的情報係統,至於以後會不會獨斷專權,一家獨大,就要看如何管理了,至少對目前的劉備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關羽思索道:“子益這個想法的確不錯,而且對將來征戰十分有利,又能監管百官,實在不錯,不過此事看來需要長遠打算,不可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