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媳所為,魯莽急躁,仗勢而驕,外不能揚天家之威嚴,內不能樹謹慎之美德,愧對父皇教誨,今深悔不已,唯閉門潛心思過,以期彌補所犯過錯。願自即日起日夜誦經,為父皇祈福……”
皇上的目光久久徘徊在玲瓏的請罪書上,心下不免疑惑,還以為她必是要說明自己洞察穆遠反意,才奮力追回穆朗珠的前後,誰知寫上來的卻是這樣一份自請禁足的悔過書,說什麽自己聞得穆家強求身懷有孕的郡主回祖籍探望祖母,看不過他們不顧夏家的子嗣,才意氣用事將人追回,事後覺得不對反省了,所以跟他老人家來真心悔過。
她是不貪功,還是真不明白?
皇上略一思忖,仿佛心有所悟。用一樁私人恩怨,來掩蓋這樣一件大事……這丫頭,是想撇清呢!
不過勳兒遠征南方,她又剛剛生產,這樣做也不失為一個正確的手段。該管的要管,該放的就放,燕家這個女兒,還真是個識時務的,也好,燕玲瓏,朕就給你一個安心。
當下便叫過一旁的李德忠,仔細吩咐一番,又口述了兩道聖旨。
李德忠小心記下聖旨,不動聲色地退了出來,到門外才出了口氣,露出一臉的為難和無奈。
又要去齊王府傳旨,想起之前去賜酒那一次,都感覺心有餘悸,齊王兩口子都不是等閑之輩,他沒事還真不想得罪他們。
張羅一陣之後,李德忠帶著一車的賞賜,心裏發沉萬分不情願地來到齊王府中,見著玲瓏後,他的第一句話卻是,“王妃是先聽好事呢?還是先聽壞的?”
“先聽壞消息吧。”玲瓏淡淡笑了笑,其實心裏有底,也沒多少緊張。
“齊王妃燕氏接旨……”當下,李德忠便高聲宣讀聖旨,內容無他,正是玲瓏的禁足令。
玲瓏神色無異,坦然接過聖旨。
下麵一道,這是封她的女兒為靖頤郡主,同時賞賜下大把的金銀珠寶。
玲瓏知道,這是暗示她想到的皇上也想到了,所以接下來不用她再操心,便開開心心地領了旨,又重賞了李德忠,絲毫沒有因為被禁足而表現出擔心的樣子。
她本來就在坐月子,不禁都隻能禁呢!
李德忠見她如此看得開,一時也放下心來,齊王妃果然不是尋常女子,看這一份寵辱不驚的氣度,隻怕那些皇子婦中,也隻有太子妃能和她一較高下了,但論才幹人品,太子可及不上齊王,看來將來誰能最後登上大寶,不到最後關口,還真說不準呢!
當下李德忠臉上便堆了笑,小心說道,“適才皇上下旨之時,並無多少怪罪之意,大約是因了王妃懷有身孕,穆家不顧夏家擔心的做法固然可氣,但王妃親自前去攔截郡主卻有些不顧惜自個兒……王妃不用太擔心。對了,皇上對小郡主極為上心,特地交代了等出了月子,抱進宮裏給他好生看看。”
“多謝公公提醒。”玲瓏微微一笑,“有勞公公了!”
“王妃這般說,可是折煞老奴。”李德忠當下便告辭要走,玲瓏趁機又連忙問道,“對了,宮中可有南下大軍的消息,王爺那邊情況如何?”
雖然收到了家信,但是她怕殷勳為了不讓她擔心,沒有寫真實的情況。
“這……”李德忠不期她還準備了這樣的問題,想了想,據他所知齊王那頭應該來說還算順利,這幾日便要入川了,再有半個月的光景,就能到達雲西,就是說,真正的戰爭也將打響,“回王妃,據咱家所知,目前一路上還算太平,約莫還要再過個半個月才真正開戰,王爺用兵入神,想必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借公公吉言。”玲瓏聞言心中一定,看來這次南下比想象中要順利許多,但願自己準備的那些藥物千萬別派上用場。
送走李德忠,齊王府又恢複了一派平靜中,隻是幕僚們一個個相當失落,雖然現在皇上這一道無關痛癢的禁足令,算是讓齊王府和穆家的事撇清了關係。但他們都是知情人,又怎麽覺察不到如今京裏平靜之下的騷動,穆遠既有反意,隻怕過不了多久朝中又要用兵,看京城的幾家王府,公侯世家各有所動,紛紛運作,似乎都想借機擴大自己的勢力。無奈齊王遠赴南疆,鞭長莫及,所以他們隻能眼睜睜看著別人在這邊爭食,卻又不能置喙。
盡管如此,但誰都清楚王妃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除了夏家被人說幾句閑話之外,目前京城還是一派的歌舞升平,他們隻有暗中緊盯各方,保存自己的實力,才是最好的選擇。因此齊王府保持著一貫的低調,闔府上下都表現出因了小郡主降生的喜氣洋洋。
很快便到孩子滿月的時候,雖然殷勳不在京裏,玲瓏又象征性地被禁了足,但孩子的滿月宴卻必不可少,因此齊王府上免不了大排酒宴,京中貴胄悉數到賀,好不熱鬧。
皇上雖賜下靖頤郡主的封號,卻並未給孩子起名,因此一眾女眷到來之時,便有人問起此事。
“郡主的名兒,是不是等著殿下起好了使人送信回來?”一旁又有人說道。
“名兒是早就起好的,叫靜書。”玲瓏微笑著說道,名字裏帶一個書,是很久前便定下的,雖然第一個孩子沒了,但是,她和殷勳,都不能忘記那個孩子曾經的存在。而且也是因為就是在書房的那一次之後,他們才得以進入一種破冰的狀態,真正走到一起,相濡以沫,心意相通。所以這個孩子,還是按照最初的打算,若是男孩,就叫寧書,若是女兒,便叫靜書。
聞言,座上的命婦小姐們,不禁有些納罕起來,這齊王兩口子都是習武之人,倒給女兒起了這麽個文縐縐的名字?
“五嫂真是雅人,我看以後小郡主必定博覽群書,是個大大的才女。”一旁林可人含笑說道,一歲多的兒子正在她膝上玩耍,好奇的湊過來,嚷嚷著要看妹妹。
誰知靜書卻對湊到麵前的小男孩很不客氣,皺了皺眉,大聲地哭了起來。
這哭聲響得都可以把屋頂掀翻一般,立時引得裏裏外外那些跟了大人來道賀的小孩紛紛也開了腔嚎起來,周圍大人麵上便有些掛不住,少不了要硬著頭皮在一旁安撫,幸好齊王府的下人立刻拿來各色果子和新奇玩物,一陣忙活,才總算把這一群小魔星哄住了。
玲瓏望著懷裏猶掛了點點淚珠,卻已經睜大了一雙烏黑明亮的眼睛,好奇地左看右看的女兒,她的眼中滿是慈愛,絲毫沒有因為適才的插曲而不悅,盡管剛才這一場鬧,已經讓不少人對“靜書”二字嗤之以鼻了。
“看我這侄女兒,可是個活潑的小姑娘呢?”剛剛哄完自家兒子的公主在一旁笑道,“我倒是盼著我的龍兒也好動一點,可這孩子,就是特別的安靜,都不大要我操煩。”
這話怎麽聽,都透了一股子酸味。玲瓏淡淡一笑,目光投向那個叫做“林龍”的孩子,心裏想著林立人真是亂來,不過,他也隻能這樣而已罷……
轉眼,他們都各有兒女了……無聲地歎了一口氣,默默感慨,於是微笑了說道,“看小公子生得俊秀,想必日後也是一表人才。”
這孩子,分明就是小小的林立人。玲瓏的目光不覺有些複雜起來。
“五嫂若不嫌棄,咱們定個娃娃親如何?”公主笑意不減,她恢複得很好,臉上和生孩子前幾乎完全一樣,一雙流波美目下,是秀挺的鼻梁和嬌豔的櫻唇,此刻正噙了笑,似滿含期待地望著玲瓏。
玲瓏這心頭便咯噔一下!
不會又是林立人的意思吧?
就算是,公主也不可能那麽聽話吧?
兒女都那麽小,要說親事也忒早了點吧!再說貴勳世家的親事背後都有利益關係,而他們兩家本來就不是一條路上的……
她若應了,不管最後有沒有成,女兒這一輩子便多了個事端;可她若不應,便是駁了公主麵子。公主再回去添油加醋地和林立人一說,不知道他會怎麽想她。
一時堂上便有命婦打趣,“小郡主活潑,小公子又文靜,動靜相宜,又加上年貌相當,果真是一雙小小的璧人。”
當下眾人紛紛附和,都稱不失為美事一樁。
隻聽玲瓏笑道,“你們也真是的,我家靜書那麽小,我才抱了沒幾天,便想著要我嫁女兒了,我可舍不得。還有我家王爺,連看都沒看過,若是他回來知道女兒都定好親,算半個外人了,還不得跟我急啊!”
“王妃說得也是,這男人啊,嫁女兒就跟挖他一塊肉似的,我家大姐兒出閣的時候,她爹那張臉黑得都跟碳似的,拉得跟個馬臉一樣。”一個中年的命婦笑著接過話。
“誰說不是,我家那口子都偷偷躲在沒人的地方抹眼淚呢。”
“那以後誰要從齊王殿下手裏把郡主娶走,隻怕得費上一番苦功夫!”
一時間眾人紛紛說笑,不住痕跡地轉移了話題,不一會便開始八卦這京城裏哪家和哪家結了親;哪家的新婦厲害,不把公婆放下眼裏;哪家的婆婆對兒媳婦苛刻得要死,整天想著往兒子屋裏塞人……
玲瓏低頭不語,專心致誌地逗弄著女兒,她出嫁的時候,沒有一個黯然失落的爹,也沒有碰上天天鬥雞一樣的婆婆,這些都離她十分遙遠,隻有女兒,還有遠方的他,才是真真實實地屬於她的存在……***(未完待續)
皇上的目光久久徘徊在玲瓏的請罪書上,心下不免疑惑,還以為她必是要說明自己洞察穆遠反意,才奮力追回穆朗珠的前後,誰知寫上來的卻是這樣一份自請禁足的悔過書,說什麽自己聞得穆家強求身懷有孕的郡主回祖籍探望祖母,看不過他們不顧夏家的子嗣,才意氣用事將人追回,事後覺得不對反省了,所以跟他老人家來真心悔過。
她是不貪功,還是真不明白?
皇上略一思忖,仿佛心有所悟。用一樁私人恩怨,來掩蓋這樣一件大事……這丫頭,是想撇清呢!
不過勳兒遠征南方,她又剛剛生產,這樣做也不失為一個正確的手段。該管的要管,該放的就放,燕家這個女兒,還真是個識時務的,也好,燕玲瓏,朕就給你一個安心。
當下便叫過一旁的李德忠,仔細吩咐一番,又口述了兩道聖旨。
李德忠小心記下聖旨,不動聲色地退了出來,到門外才出了口氣,露出一臉的為難和無奈。
又要去齊王府傳旨,想起之前去賜酒那一次,都感覺心有餘悸,齊王兩口子都不是等閑之輩,他沒事還真不想得罪他們。
張羅一陣之後,李德忠帶著一車的賞賜,心裏發沉萬分不情願地來到齊王府中,見著玲瓏後,他的第一句話卻是,“王妃是先聽好事呢?還是先聽壞的?”
“先聽壞消息吧。”玲瓏淡淡笑了笑,其實心裏有底,也沒多少緊張。
“齊王妃燕氏接旨……”當下,李德忠便高聲宣讀聖旨,內容無他,正是玲瓏的禁足令。
玲瓏神色無異,坦然接過聖旨。
下麵一道,這是封她的女兒為靖頤郡主,同時賞賜下大把的金銀珠寶。
玲瓏知道,這是暗示她想到的皇上也想到了,所以接下來不用她再操心,便開開心心地領了旨,又重賞了李德忠,絲毫沒有因為被禁足而表現出擔心的樣子。
她本來就在坐月子,不禁都隻能禁呢!
李德忠見她如此看得開,一時也放下心來,齊王妃果然不是尋常女子,看這一份寵辱不驚的氣度,隻怕那些皇子婦中,也隻有太子妃能和她一較高下了,但論才幹人品,太子可及不上齊王,看來將來誰能最後登上大寶,不到最後關口,還真說不準呢!
當下李德忠臉上便堆了笑,小心說道,“適才皇上下旨之時,並無多少怪罪之意,大約是因了王妃懷有身孕,穆家不顧夏家擔心的做法固然可氣,但王妃親自前去攔截郡主卻有些不顧惜自個兒……王妃不用太擔心。對了,皇上對小郡主極為上心,特地交代了等出了月子,抱進宮裏給他好生看看。”
“多謝公公提醒。”玲瓏微微一笑,“有勞公公了!”
“王妃這般說,可是折煞老奴。”李德忠當下便告辭要走,玲瓏趁機又連忙問道,“對了,宮中可有南下大軍的消息,王爺那邊情況如何?”
雖然收到了家信,但是她怕殷勳為了不讓她擔心,沒有寫真實的情況。
“這……”李德忠不期她還準備了這樣的問題,想了想,據他所知齊王那頭應該來說還算順利,這幾日便要入川了,再有半個月的光景,就能到達雲西,就是說,真正的戰爭也將打響,“回王妃,據咱家所知,目前一路上還算太平,約莫還要再過個半個月才真正開戰,王爺用兵入神,想必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借公公吉言。”玲瓏聞言心中一定,看來這次南下比想象中要順利許多,但願自己準備的那些藥物千萬別派上用場。
送走李德忠,齊王府又恢複了一派平靜中,隻是幕僚們一個個相當失落,雖然現在皇上這一道無關痛癢的禁足令,算是讓齊王府和穆家的事撇清了關係。但他們都是知情人,又怎麽覺察不到如今京裏平靜之下的騷動,穆遠既有反意,隻怕過不了多久朝中又要用兵,看京城的幾家王府,公侯世家各有所動,紛紛運作,似乎都想借機擴大自己的勢力。無奈齊王遠赴南疆,鞭長莫及,所以他們隻能眼睜睜看著別人在這邊爭食,卻又不能置喙。
盡管如此,但誰都清楚王妃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除了夏家被人說幾句閑話之外,目前京城還是一派的歌舞升平,他們隻有暗中緊盯各方,保存自己的實力,才是最好的選擇。因此齊王府保持著一貫的低調,闔府上下都表現出因了小郡主降生的喜氣洋洋。
很快便到孩子滿月的時候,雖然殷勳不在京裏,玲瓏又象征性地被禁了足,但孩子的滿月宴卻必不可少,因此齊王府上免不了大排酒宴,京中貴胄悉數到賀,好不熱鬧。
皇上雖賜下靖頤郡主的封號,卻並未給孩子起名,因此一眾女眷到來之時,便有人問起此事。
“郡主的名兒,是不是等著殿下起好了使人送信回來?”一旁又有人說道。
“名兒是早就起好的,叫靜書。”玲瓏微笑著說道,名字裏帶一個書,是很久前便定下的,雖然第一個孩子沒了,但是,她和殷勳,都不能忘記那個孩子曾經的存在。而且也是因為就是在書房的那一次之後,他們才得以進入一種破冰的狀態,真正走到一起,相濡以沫,心意相通。所以這個孩子,還是按照最初的打算,若是男孩,就叫寧書,若是女兒,便叫靜書。
聞言,座上的命婦小姐們,不禁有些納罕起來,這齊王兩口子都是習武之人,倒給女兒起了這麽個文縐縐的名字?
“五嫂真是雅人,我看以後小郡主必定博覽群書,是個大大的才女。”一旁林可人含笑說道,一歲多的兒子正在她膝上玩耍,好奇的湊過來,嚷嚷著要看妹妹。
誰知靜書卻對湊到麵前的小男孩很不客氣,皺了皺眉,大聲地哭了起來。
這哭聲響得都可以把屋頂掀翻一般,立時引得裏裏外外那些跟了大人來道賀的小孩紛紛也開了腔嚎起來,周圍大人麵上便有些掛不住,少不了要硬著頭皮在一旁安撫,幸好齊王府的下人立刻拿來各色果子和新奇玩物,一陣忙活,才總算把這一群小魔星哄住了。
玲瓏望著懷裏猶掛了點點淚珠,卻已經睜大了一雙烏黑明亮的眼睛,好奇地左看右看的女兒,她的眼中滿是慈愛,絲毫沒有因為適才的插曲而不悅,盡管剛才這一場鬧,已經讓不少人對“靜書”二字嗤之以鼻了。
“看我這侄女兒,可是個活潑的小姑娘呢?”剛剛哄完自家兒子的公主在一旁笑道,“我倒是盼著我的龍兒也好動一點,可這孩子,就是特別的安靜,都不大要我操煩。”
這話怎麽聽,都透了一股子酸味。玲瓏淡淡一笑,目光投向那個叫做“林龍”的孩子,心裏想著林立人真是亂來,不過,他也隻能這樣而已罷……
轉眼,他們都各有兒女了……無聲地歎了一口氣,默默感慨,於是微笑了說道,“看小公子生得俊秀,想必日後也是一表人才。”
這孩子,分明就是小小的林立人。玲瓏的目光不覺有些複雜起來。
“五嫂若不嫌棄,咱們定個娃娃親如何?”公主笑意不減,她恢複得很好,臉上和生孩子前幾乎完全一樣,一雙流波美目下,是秀挺的鼻梁和嬌豔的櫻唇,此刻正噙了笑,似滿含期待地望著玲瓏。
玲瓏這心頭便咯噔一下!
不會又是林立人的意思吧?
就算是,公主也不可能那麽聽話吧?
兒女都那麽小,要說親事也忒早了點吧!再說貴勳世家的親事背後都有利益關係,而他們兩家本來就不是一條路上的……
她若應了,不管最後有沒有成,女兒這一輩子便多了個事端;可她若不應,便是駁了公主麵子。公主再回去添油加醋地和林立人一說,不知道他會怎麽想她。
一時堂上便有命婦打趣,“小郡主活潑,小公子又文靜,動靜相宜,又加上年貌相當,果真是一雙小小的璧人。”
當下眾人紛紛附和,都稱不失為美事一樁。
隻聽玲瓏笑道,“你們也真是的,我家靜書那麽小,我才抱了沒幾天,便想著要我嫁女兒了,我可舍不得。還有我家王爺,連看都沒看過,若是他回來知道女兒都定好親,算半個外人了,還不得跟我急啊!”
“王妃說得也是,這男人啊,嫁女兒就跟挖他一塊肉似的,我家大姐兒出閣的時候,她爹那張臉黑得都跟碳似的,拉得跟個馬臉一樣。”一個中年的命婦笑著接過話。
“誰說不是,我家那口子都偷偷躲在沒人的地方抹眼淚呢。”
“那以後誰要從齊王殿下手裏把郡主娶走,隻怕得費上一番苦功夫!”
一時間眾人紛紛說笑,不住痕跡地轉移了話題,不一會便開始八卦這京城裏哪家和哪家結了親;哪家的新婦厲害,不把公婆放下眼裏;哪家的婆婆對兒媳婦苛刻得要死,整天想著往兒子屋裏塞人……
玲瓏低頭不語,專心致誌地逗弄著女兒,她出嫁的時候,沒有一個黯然失落的爹,也沒有碰上天天鬥雞一樣的婆婆,這些都離她十分遙遠,隻有女兒,還有遠方的他,才是真真實實地屬於她的存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