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雲中縣的葛二妞打開木箱,指著裏麵的雪糕正介紹道:


    “你可別說貴,隻井水做的倒是便宜,它是冰不是?它也不是雪糕呀。


    俺們這個是啥,不信你咬一口,全是奶味。


    是日日用最新鮮的奶做的,那上麵都帶著奶皮子呀。


    而且就這雪糕杆,俺們都是用開水煮,一遍遍燙,隻柴就燒好些,貴啥貴?


    噯?你別走啊。


    你買一根拿家給娃、給你媳婦老子娘嚐嚐,你聽他們說好不好就完了。


    就這天,外麵越冷,坐在炕頭上或是坐在灶台前,一邊烤火一邊啃雪糕,那才去火呢,吸著哈氣吃在嘴裏甜滋滋的。


    要的就是冬日裏吃,比夏日還爽快,和咱凍梨是一個道理。”


    路過的大哥被拽住袖子,無奈極了:“我好信瞅瞅,就引得你這麽多話。那能不爽快嗎?冬日裏吃冰,別說去火了,就得被拔的透心涼,嘴都得凍哆嗦。嬸子你快別拉我了,我真不買,兜裏沒帶銀錢,我就是打聽打聽。”


    葛二妞一把鬆開對方衣服袖子:沒帶錢,你瞎打聽啥。浪費她吐沫星子。


    奉天城。


    馬老太糕糕興興店門前。


    由於這個店,太闊氣,沒有窗口衝外,人家是不輸“一品軒”酒樓的蛋糕店,自然是不能將糖葫蘆和冰棍箱子直接擺在外麵。


    那怎麽辦呢。


    馬老太在家裏時,曾繞著小孫女帶著娃子們做的大雪人研究過。


    所以,今日來了店裏,她在不忙時,就帶著寶珠和大德子在外堆雪人。


    堆的還是大型的雪人呢。


    正好店前麵不是用鬆苗圍起個小院嘛,就將兩個大雪人一左一右堆在院兩側,一邊一個。


    老太太直忙活了小半天。


    店裏來人時,她就跺跺腳上的雪,跟著客人進去,賣點心,收銀。


    客人走,不忙了,她就出來接著堆雪人。


    隻看,堆成後的大肚雪人,眼睛是兩顆黑扣,鼻子是胡蘿卜,小紅嘴唇是用紅紙做的。


    老太太還特意打發寶珠,出去買兩塊像她頭上戴的這種粉色碎花布。


    寶珠出去買了,不可能買到一樣的花型,但是離遠看,都是粉布,也差不離。


    老太太認為她給雪人買花布不是浪費,因為她打算將這兩塊花布再發給送點心小分隊,正好讓那些婆子們換著戴,洗一洗啥的。


    其實,老太太的第一反應是想將兩塊粉花布給寶珠,寶珠倒是沒拒絕,和大夥打扮一樣,戴塊花巾,沒啥。


    可是當馬老太眼神盯上大德子時,給寶珠嚇一跳:她哥可不能戴花布啊她哥。


    馬老太:切,不要拉倒。你們曉得不?隻有第一批骨幹才配戴粉花,其他都是藍花。


    就這麽的,老太太美滋滋解下自個頭上的布,讓田婆子也解下來,將兩塊新布戴在自個腦袋上。


    有新的,誰要舊的。


    新的自然要可人先來。


    然後將兩塊舊的,圍在了兩個圓墩墩的雪人頭上。


    倆雪人圍上頭巾後,老帶勁了,立即吸引人注目。


    寶珠一邊看雪人笑,一邊將插著糖葫蘆的草垛子,紅彤彤一大串,放在右側雪人手的旁邊。將一根雪糕,插在左側雪人的手裏。


    而關於糖葫蘆和冰棍。


    尤其是糖葫蘆。


    其實最初在打算要賣時,宋茯苓是不理解的。


    她問她奶:能掙幾個錢啊?去掉成本,做起來那麽麻煩,有那時間,還不如多烤兩鍋點心。


    馬老太也問她:“那你為麽要做,你會做,做的還挺好,不拿出去賣了換錢,我心裏能不癢癢?”


    宋茯苓振振有詞,“我要吃呀,你買的糖葫蘆不好吃,沒芝麻。也不是啥大手藝,連我娘都會,我就自個做了唄。至於雪糕,那是我早就做了的,隻是您不知道罷了。我和米壽坐在炕頭,還有金寶,我們幾個都吃過,你們大人不道。”


    馬老太無語,咋那麽饞呢,一天在家竟琢磨吃。


    隨後,才說了心裏話。


    馬老太告訴宋茯苓:


    “去掉成本,掙不了幾個銅板的事,都是辛苦錢,也就不麻煩你了。


    你教會她們就中,不用你跟著幹活。


    你要是實在沒空,就讓你娘教。


    我為了麽呀?


    丫呀,奶這不是想著,咱們有店,也不占什麽地方,順手的事兒。


    你以為我在指望它掙大錢?


    那能掙到大錢嗎?


    隻是想著讓家裏的這些人,再多個進項,蚊子再小也是肉。掙一文是一文。


    然後俺們這些人,拉貨時就給帶著。


    賣貨時,幫著張羅瞅兩眼,跑跑腿,費費嘴皮子不當啥。


    掙得錢,總歸是沒進別人的兜裏。”


    宋茯苓當時聽完,很意外:


    她奶已經到了這種思想高度了嗎?


    是啊,她們這夥人,不止奶奶會琢磨怎麽幫大夥掙錢,說出了那句,總歸是沒掙到別人兜裏。


    太爺爺他們也經常說,要將好飯給老太太們留著,日日在冰天雪地裏走,辛苦。掙多少錢,也沒掙到外人兜裏,別分的那麽清,最終都會拿回來。


    回頭,宋茯苓和錢佩英就教大夥做雪糕、做帶芝麻的糖葫蘆了。


    很用心的教。


    她們娘倆純義務,不收錢,一個銅板也沒要,就隻提出一個要求:


    “從咱們這裏拿出去的吃食,要盡自個最大的能力,舍得用好的,且幹淨。不準砸了陸三小姐和咱們合夥開蛋糕店的招牌。”


    所以,從這一天起,馬老太的各個店裏就多了這類吃食。


    且馬老太在賣糖葫蘆的第一天,不但全部賣完,雪糕沒全部賣完,雪糕得慢慢靠口碑推銷,而且又拉回家一套打蛋器和榨汁機。


    是小全子送店裏的。


    順子沒空來。


    順子戴著耳包口罩,陪陸畔又再次去城郊,連耿良也跟著去了,這次是去練兵。


    一走可能至少又是半個月一個月的。


    有了兩套榨汁機和打蛋器。


    宋茯苓宣布:“明日第一組師傅,比照平日再早起半個時辰,學新品。”


    ……


    “慢些,被子捆好了嗎?別給菜凍嘍。”宋阿爺再次天沒亮就站在河邊喊道。


    “回去吧。”宋福生回頭衝他擺了擺手。


    今日,他們第二次種的蒜黃,第一茬長出來了,要背出去賣。


    同時,這回宋福生也帶出去一百二十多斤辣椒,打算先試試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全家都是穿來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YTT桃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YTT桃桃並收藏我全家都是穿來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