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畔的離開,給馬老太閃夠嗆。


    有好些菜還沒做。


    本是打算明日做,沒吃進嘴就走了。


    馬老太盤腿坐在炕上,一遍遍小心翼翼地摸火樹銀花上的金葉子,小聲嘀咕著:“多好個孩子,多好,上哪去尋這樣標致的孩子。”


    聽三兒說,那書信好像是又要進入戰爭狀態,猜測陸畔有可能要帶兵去鎮守,隨時可能開打,她就更是舍不得。


    想到陸畔在外麵又要吃不好睡不好,堂堂大少爺過的卻是這種遭罪的日子,她還有點兒心不平衡。


    老太太認為,所有的老百姓,都應該感謝陸畔,連同她也要感恩。


    甭管吃的好孬,能安安穩穩坐在炕頭,一有大事就找瑉瑞,一有大事就找,瑉瑞就要披掛上陣,大夥就是在托瑉瑞的福。


    米壽也在心心念念小將軍哥哥。


    和他姐姐一樣,正有點後悔。


    早知道昨晚不貪睡好啦。


    哥哥昨晚,明明還在十萬個為什麽不停問話,他卻沒有堅持住睡啦。


    米壽在自己屋炕上,疊起哥哥蓋過的被子褥子。


    蹲在地板上,整理哥哥留下的老鷹風箏、喜鵲風箏。


    “姐姐,將這些放哪裏?”


    “姑母,我姐呢。”


    宋茯苓正在馬廄喂小紅吃蘋果,“那人教完我科目三就走了。”


    騎快馳騁,壓彎,在宋茯苓心裏就是考科目三。


    “往後他不在一邊守著,也不知我還敢不敢帶你起飛。”今天騎馬,小紅載著她跨過溪河那一瞬,茯苓真覺得自己的人生是起飛的節奏。


    三日後,宋福生給村裏獲獎的人家頒完獎後,去了趟城裏。


    一方麵是想給任族長請位好郎中來村裏,任族長怎麽沒精神頭不見好呢,說是喘不過氣,在童謠鎮尋了位郎中來看病,並沒有說出個一二三。


    另一方麵也是進城看看家裏店,再親自去趟倉場衙和魏大人嘮嘮嗑,探探情況,是不是要開打啦?


    結果,這兩件事,宋福生一件也沒做成。


    聽說,奉天城的郎中全在疫情棚子裏那裏忙,已經忙了倆月有餘。


    有真正的仁者醫心,沒用朝廷下令就去給患病的人治療。


    也有朝廷強令一批批召集上去的。


    城裏各個藥鋪子,貨架空的狀態多。


    到了倉場衙,宋福生發現大郎在這季節竟會忙的一頭一臉黑泥:“你們魏大人呢?”


    大郎告知:魏大人、龐大人他們今日都去參加喪事了。


    據說,有一位官員,官位還挺大的,在這次負責轉移百姓中,不幸被百姓過了病氣,都去送最後一程。


    虎子從旁補充:三舅,這不是第一個死的官員了,死老多了。聽說,隻咱倉場衙下麵負責分管騾子黃牛的就死了仨。那時騾子染病發瘋,為了不造成更大的損失,那三位官員還有手下衝進去製住。就是有些人官小,死了沒太多人提及。


    宋福生點了點頭,哪裏都有不咋地的官員,同樣的,甭管現代古代也都存在好官。


    他又細問了問,倉場衙最近忙不忙,是不是又開始運糧啦?有沒有提及奶磚和列巴。


    高鐵頭說:“有。”


    其實剛下大雨那陣,魏大人就要給任家村再運一些粗糧訂做列巴。


    但是當時地庫好些被淹,一直忙著先將存糧藏好。


    再加上這場雨災造成的收成很差,倉場衙今年也沒收上來什麽糧食,農民全都欠著賦稅,交不上稅糧又不能殺了百姓,僅收上來的糧又由於運輸不便,因為這裏不下雨,有時外地會下雨,供應不上,所以就一直耽擱著。


    “好,哪日他找我,你們就去給我送信兒。咱們家隨時能再做,就是糧食不足。”


    宋福生當日又去童謠鎮看了看情況,那真是比奉天城差遠。


    難怪那日胡縣令挺不是滋味地說,縣裏真不如這小小的任家村。


    這次水災,經濟農作物的損失不提,北方地區凡是發生水患的各地,隻死傷就達到數萬人之眾。


    從陸畔離開,一直到一個多月後,任家村才徹底解禁,允許外麵人隨意進村。


    天徹底冷了下來,千裏馬鏢局早就營業,馬老太的點心店也重新開張了,就是買賣都不咋好。


    就對付過唄,大環境如此,他們九族再厲害,也不是能影響大環境的人啊。


    隨波逐流而已。


    不過,還好在這個月份有件大喜事,那就是科舉成績下來了。


    舉人第一名,解元:陸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全家都是穿來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YTT桃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YTT桃桃並收藏我全家都是穿來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