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團大戰時,八路軍已建立了渤海、膠東、魯中、魯南、濱海等5塊根據地,麵積達3.6萬平方公裏,占全省麵積的60%;根據地人口約1200萬,占全省人口的一半左右;黨員人數也已達14萬人之多。
在山東108個縣中已經建立了79個縣的抗日政權,並且建立了統一的全省最高行政機關——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山東抗日根據地正處在大發展的有利時期。
至於為什麽山東根據地沒有參與百團大戰,無非是兩點原因。
一是百團大戰的最初設想的規模不像後來那麽大,僅規定總兵力不少於22個團。在戰役開始並取得了一些勝利後,具有高度自覺性和積極性的各根據地武裝力量趁敵偽倉皇撤退時,自動參加了戰鬥,自發地奮起追殲敵偽,使參戰部隊達到了一百多個團的規模。
由於日軍實施“囚籠政策”的重點不在山東根據地,從地理位置上看山東又遠離西北,對阻止日軍進攻西北的意義也不大。
加上山東是八路軍新開的根據地,當時山東的主要任務是“以發展為主”,所以,在百團大戰的第一階段,八路軍總部沒有給山東八路軍分配作戰任務,也沒有將山東劃入戰區。山東八路軍由於遠離作戰地區,也沒有主動參戰。所以,參加百團大戰第一階段作戰的八路軍部隊中沒有山東部隊。
二、對於是否主動參加百團大戰的第二階段作戰,山東黨和八路軍的主要領導人意見不一致,百戰大戰開始後,山東根據地的領導人立即分為兩派,一派以山東分局朱書記為首。
朱書記認為,我黨在山東的武裝已能同日偽軍相持,同國民黨軍隊比較,在質量和數量上都初步取得了優勢。基於對形勢的這種過於樂觀的估計,所以他們提出要建立正規化的主力兵團,打大仗,打運動戰,並認為此時分散的群眾性的遊擊戰已經不重要了。
然而,羅政委卻有著自己不同的意見,一直按兵不動,可是他所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於是羅政委決定,召開一次高級領導人會議,討論山東根據地是否參加百團大戰和未來是否還堅持遊擊戰的問題。
1940年9月中旬到10月初,115師在山東平邑天寶山區的桃峪村召開了為期3周的高級幹部會議,115師、山東分局、魯南區黨委的主要負責人出席了會議。
冷雲峰有幸參加了這次會議,其實,以冷雲峰的級別,按理說是不夠資格參加會議的,但是羅政委卻很欣賞冷雲峰,點名讓冷雲峰帶著他的特戰隊負責會議的保衛工作,冷雲峰因此有幸參加了對山東根據地來說意義非凡的會議。
九月的秋風很是舒爽,冷雲峰坐在會場的最後麵,耳中聽著代表們的各抒己見,他知道,這種場合,是輪不到自己這個旁聽的小人物說話的,不過,在會議上,他還是感受到了八路軍的民主氣氛,在會上,代表們對山東的形勢以及今後的戰略戰術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很多人都同意朱書記的觀點,認為山東根據地八路軍已取得了優勢,應該放棄遊擊戰,打運動戰。
不過羅政委則不讚成朱書記對山東形勢過於樂觀的估計,他從山東的實際情況出發,認為八路軍對敵偽軍還是劣勢,對國民黨軍也沒有形成優勢,認為在敵、頑、我三角鬥爭中,正確的估計應該是“日偽第一,頑軍次之,我居第三”,組建正規兵團打運動戰的條件並不成熟。所以他力排眾議,堅決主張繼續執行“遊擊戰的方針”。
對參加百團大戰第二階段的作戰,他持保留意見,認為山東敵偽力量很強大,同時還有很嚴重的反對投降派和頑固派的任務,不宜進行這樣集中兵力的作戰,否則會過早暴露我軍實力而招致敵、頑夾攻,過分消耗自己的力量。
至於陳師長,意見有些搖擺,最後將羅政委和朱書記的意見進行了組合,提出集結兵力建立正規兵團,開展“運動遊擊戰”。
由於會議的分歧太大,所以,桃峪會議對山東形勢的估計以及此後戰略戰術的確定,並沒有做出決議來,整個會議也無果而終。
不過,旁聽的冷雲峰卻從中看出了一些苗頭,憑著直覺和判斷,他認為羅政委的意見是正確的,而且他也看出來,羅政委在山東根據地有著別人無可比擬的地位,所以冷雲峰就此斷定,未來的山東根據地當家人,非羅政委莫屬!
事情與冷雲峰的預料差距不大,雖然桃峪會議沒有達成一致,但是由於羅榮桓的堅持,加上八路軍總部沒有給山東八路軍分配作戰任務,所以,在百團大戰初期,山東八路軍兩大主力115師和山東縱隊隻派了少數部隊,在鐵路和重要交通線上搞了一些破襲,作為對百團大戰的配合。
冷雲峰的部隊參與了這次行動,在五天的時間內,他帶著人破壞公路,摧毀橋梁,間接的支援了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的第一階段以八路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八路軍總部彭、左、羅、陸等首長要求各八路軍兵團積極開展遊擊戰,補充兵員,鞏固部隊,迅速準備妥當一切必要條件,於近期內再組織一次大規模的進攻。
並要求山東八路軍準備在膠濟、津浦和隴海路東段進行大規模的破襲戰,115師師部也為此擬定了作戰計劃。然而,八路軍總部的具體部署還沒有進行,新的大規模的進攻命令還未下達,敵情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說起來,日本人是八路軍真正的對手,他們迅速就從百團大戰最初的慌亂中走出,並準確的判斷出八路軍必然會進行下一輪的作戰,所以,采取了先發製人的戰術,快速出兵進攻八路軍根據地,完全打亂了八路軍的戰役部署。
在山東108個縣中已經建立了79個縣的抗日政權,並且建立了統一的全省最高行政機關——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山東抗日根據地正處在大發展的有利時期。
至於為什麽山東根據地沒有參與百團大戰,無非是兩點原因。
一是百團大戰的最初設想的規模不像後來那麽大,僅規定總兵力不少於22個團。在戰役開始並取得了一些勝利後,具有高度自覺性和積極性的各根據地武裝力量趁敵偽倉皇撤退時,自動參加了戰鬥,自發地奮起追殲敵偽,使參戰部隊達到了一百多個團的規模。
由於日軍實施“囚籠政策”的重點不在山東根據地,從地理位置上看山東又遠離西北,對阻止日軍進攻西北的意義也不大。
加上山東是八路軍新開的根據地,當時山東的主要任務是“以發展為主”,所以,在百團大戰的第一階段,八路軍總部沒有給山東八路軍分配作戰任務,也沒有將山東劃入戰區。山東八路軍由於遠離作戰地區,也沒有主動參戰。所以,參加百團大戰第一階段作戰的八路軍部隊中沒有山東部隊。
二、對於是否主動參加百團大戰的第二階段作戰,山東黨和八路軍的主要領導人意見不一致,百戰大戰開始後,山東根據地的領導人立即分為兩派,一派以山東分局朱書記為首。
朱書記認為,我黨在山東的武裝已能同日偽軍相持,同國民黨軍隊比較,在質量和數量上都初步取得了優勢。基於對形勢的這種過於樂觀的估計,所以他們提出要建立正規化的主力兵團,打大仗,打運動戰,並認為此時分散的群眾性的遊擊戰已經不重要了。
然而,羅政委卻有著自己不同的意見,一直按兵不動,可是他所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於是羅政委決定,召開一次高級領導人會議,討論山東根據地是否參加百團大戰和未來是否還堅持遊擊戰的問題。
1940年9月中旬到10月初,115師在山東平邑天寶山區的桃峪村召開了為期3周的高級幹部會議,115師、山東分局、魯南區黨委的主要負責人出席了會議。
冷雲峰有幸參加了這次會議,其實,以冷雲峰的級別,按理說是不夠資格參加會議的,但是羅政委卻很欣賞冷雲峰,點名讓冷雲峰帶著他的特戰隊負責會議的保衛工作,冷雲峰因此有幸參加了對山東根據地來說意義非凡的會議。
九月的秋風很是舒爽,冷雲峰坐在會場的最後麵,耳中聽著代表們的各抒己見,他知道,這種場合,是輪不到自己這個旁聽的小人物說話的,不過,在會議上,他還是感受到了八路軍的民主氣氛,在會上,代表們對山東的形勢以及今後的戰略戰術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很多人都同意朱書記的觀點,認為山東根據地八路軍已取得了優勢,應該放棄遊擊戰,打運動戰。
不過羅政委則不讚成朱書記對山東形勢過於樂觀的估計,他從山東的實際情況出發,認為八路軍對敵偽軍還是劣勢,對國民黨軍也沒有形成優勢,認為在敵、頑、我三角鬥爭中,正確的估計應該是“日偽第一,頑軍次之,我居第三”,組建正規兵團打運動戰的條件並不成熟。所以他力排眾議,堅決主張繼續執行“遊擊戰的方針”。
對參加百團大戰第二階段的作戰,他持保留意見,認為山東敵偽力量很強大,同時還有很嚴重的反對投降派和頑固派的任務,不宜進行這樣集中兵力的作戰,否則會過早暴露我軍實力而招致敵、頑夾攻,過分消耗自己的力量。
至於陳師長,意見有些搖擺,最後將羅政委和朱書記的意見進行了組合,提出集結兵力建立正規兵團,開展“運動遊擊戰”。
由於會議的分歧太大,所以,桃峪會議對山東形勢的估計以及此後戰略戰術的確定,並沒有做出決議來,整個會議也無果而終。
不過,旁聽的冷雲峰卻從中看出了一些苗頭,憑著直覺和判斷,他認為羅政委的意見是正確的,而且他也看出來,羅政委在山東根據地有著別人無可比擬的地位,所以冷雲峰就此斷定,未來的山東根據地當家人,非羅政委莫屬!
事情與冷雲峰的預料差距不大,雖然桃峪會議沒有達成一致,但是由於羅榮桓的堅持,加上八路軍總部沒有給山東八路軍分配作戰任務,所以,在百團大戰初期,山東八路軍兩大主力115師和山東縱隊隻派了少數部隊,在鐵路和重要交通線上搞了一些破襲,作為對百團大戰的配合。
冷雲峰的部隊參與了這次行動,在五天的時間內,他帶著人破壞公路,摧毀橋梁,間接的支援了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的第一階段以八路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八路軍總部彭、左、羅、陸等首長要求各八路軍兵團積極開展遊擊戰,補充兵員,鞏固部隊,迅速準備妥當一切必要條件,於近期內再組織一次大規模的進攻。
並要求山東八路軍準備在膠濟、津浦和隴海路東段進行大規模的破襲戰,115師師部也為此擬定了作戰計劃。然而,八路軍總部的具體部署還沒有進行,新的大規模的進攻命令還未下達,敵情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說起來,日本人是八路軍真正的對手,他們迅速就從百團大戰最初的慌亂中走出,並準確的判斷出八路軍必然會進行下一輪的作戰,所以,采取了先發製人的戰術,快速出兵進攻八路軍根據地,完全打亂了八路軍的戰役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