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嶺大捷之後不久,薛嶽第l兵團即奉令放棄德安,退守南昌、上富、高安一線,負責保護長沙側翼安全,岡村寧次第ll軍在此前幾個月的激戰當中消耗巨大,暫時喪失了繼續進攻的能力,武漢會戰正式結束。
武漢會戰,小日本雖然實現了對武漢行營的軍事占領,也給國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但當初製訂的迫使國民政府投降的戰略目標並未實現,國民政府在放棄武之後並沒有認慫,而是繼續高調宣稱堅持抗戰,大有跟小日本玉石俱焚的架勢。
當然,有個事情必須說道說道,中日戰爭全麵爆發都已經有一年多了,如果從九一八事變開始算,中日兩國之間的戰爭狀態甚至已經持續了七年,中國軍民都死了有好幾百萬,可讓人想不通的是,國民政府一直沒跟小日本正式宣戰。
誰也不知道蔣委員長為什麽不宣戰,這個是曆史懸案。
國民政府在放棄武漢之後並未妥協,繼續在陪都重慶發揮作用,領導全國軍民抗戰,而且閻錫山、龍雲、李宗仁等地方軍閥也並未站出來挑戰老蔣的權威,所以,小日本希望國民政府降為地方政府,並進而導致中國四五分裂的企圖也同樣落了空。
不過,小日本也並非一無所獲,小日本最大的收獲就是汪精衛
當年曾不惜舍命刺人的汪精衛,現在已經完全褪化成一個政客,汪精衛在國民政府內部一直受蔣委員長的打壓,資曆雖老,各方麵能力卻遠不如蔣委員長,幾次倒蔣都以失敗而告終,為了一展胸中抱負,汪精衛最終投入了小日本懷抱。
汪精衛各方麵能力不如蔣委員長,但是資曆擺在那,在當時還是極有影響力的。
有了汪精衛這張牌,小日本以華製華的戰略便有了實施的基礎,再加上武漢會戰打完之後,日本國內的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整個國民經濟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財政上也再無法支撐像武漢會戰這樣的大型會戰了。
另一方麵,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戰也逐漸對日占區構成了威脅。
雖然此時距離八路軍、新四軍大踏步挺進敵後還不到一年時間,但共產黨拉隊伍的速度是極其驚人的,不到一年時間,八路軍就由三萬人發展到了十萬人,如果算上民兵、遊擊隊的話數量更多,新四軍也由幾千人發展到了好幾萬人。
盡管八路軍、新四軍的裝備很差,而且武裝力量很分散,每次戰鬥能夠集中的兵力最多也就三五百人,少的時候甚至就一兩個人在那放冷槍,對小日本的殺傷也極其有限,一次戰鬥能斃殺十幾個日本兵就算得大捷了。
可問題是,八路軍、新四軍他們敢於主動出擊啊
八路軍、新四軍為什麽頻頻主動出擊?主流觀點是共產黨的抗日主張更加積極,更加主動,其實不盡然,八路軍、新四軍之所以主動出擊其實是生存壓力使然,因為他們不像國軍有國民政府提供軍需給養,八路軍、新四軍無論武器還是口糧,全都得靠自己解決,你不可能到國統區跟國軍去爭搶,那就隻能深入敵占區從小日本那搶。
這一現實造就了一種循環效應,八路軍、新四軍要深入敵占區從小日本那奪食,自然就是人越多、槍越多才越好,於是八路軍、新四軍開始一刻不停襲擊小日本運輸車隊,同時拚命吸收地方武裝甚至土匪,可你人多槍多了,供給的壓力就大了,於是八路軍、新四軍又拚命地往外擴大自己的地盤,結果就是,八路軍、新四軍的武裝力量像滾雪球盤擴大,根據地的麵積和人口也以幾何級數瘋狂增加
到武漢會戰打完之時,整個華北已經處處可見八路軍的影子,整個華中也布滿了新四軍的遊擊隊,尤其讓日軍大本營擔憂不已的是,八路軍、新四軍的遊擊隊就像是草原上四處遊蕩的餓狼,讓日偽軍防不勝防
小日本占領華北、華中廣大地區的初衷是要把這占領區建設成為日軍的戰爭基地,為日本政府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資及兵源,什麽時候廣大日占區可以向日軍源源不斷輸血了,日本政府就可以真正跟美、英、蘇等強敵叫板了。
但是現在,華北、華中等廣大日占區別說向日軍輸血了,負責警備廣大日占區的日軍守備部隊還在不斷失血,若不盡快結束正麵戰事,調集兵力進行大規模的治安肅正戰,占領區的形勢還會更進一步惡化,屆時整個占領區就將成為一個大泥潭,令日軍疲於應付。
所以,武漢會戰結束之後日軍大本營便放棄了軍事進攻為主、政治誘降為輔的戰略,改為以軍事進攻為輔、政治扶植為主,此前誘降的當然是蔣委員長,但現在小日本已經對蔣委員長不再抱有幻想,轉而開始扶植汪精衛來對抗蔣委員長。
由此,中日戰爭也由小日本的戰略進攻進入到了相持。
(分割線)
淩晨時分,鄱陽湖上一片漆黑,凜冽的北風刮得湖邊的蘆葦沙沙作響,使這個飽受戰火蹂躪的魚米之鄉更顯出格外的蕭瑟。
一條小船在輕微的搖槳聲中從蘆葦蕩裏緩緩駛出,靠向了湖邊的碼頭。
高慎行縱身輕輕一躍跳上埠頭,然後雙手攏在嘴邊對著前麵學了幾聲野鴨叫,對麵黑夜中很快便出現了十幾個身影,走在最前麵的那人手裏抄著兩枝盒子炮,機頭張開,不是徐十九是誰?徐十九身後跟著就是十九大隊的十幾個殘兵。
徐十九帶著十幾個殘兵連夜離開駐地,出城時謊稱執行絕密任務,守城門的是德安保安團的一個排長,此時在各種媒體的宣傳下,第74軍能打硬仗的形象已深入人心,德安保安團的這個排長聽說是第74軍要外出,甚至連問都沒問一下就放行了。
離開德安之後,徐十九便帶著十幾個殘兵一路往北疾行,從德安往南是國統區,雖然相對安全,卻也可能被國軍發現並抓住,從德安往北是日占區,雖然危險,卻不存被國軍抓回去再行槍斃的風險,徐十九寧可戰死,也不願意被抓回去當成逃兵槍決。
好在整個德安地區都是崇山峻嶺,小日本雖然封鎖了幾條交通要道,卻不可能封鎖住大山萬壑,加上當時已經進入嚴冬時節,山中蛇蟲早已經絕跡,所以在經過連續十幾天的艱難跋涉後,徐十九終於帶著十幾個殘兵深入了星子附近的青龍灣渡口。
日軍到來之前,星子的老百姓大多都逃走或者躲進了深山老林,隻有極少數年紀大了的老人或者對小日本抱有不切實際幻想的鄉紳留了下來,這些鄉紳委實也是割舍不下好不容易才攢下的龐大家業,心想著小日本總不至於趕盡殺絕,便留了下來。
岡村寧次和石原莞爾被稱為日本曆史上僅有的兩個戰略家之一,不是沒有原因的,至少在對待占領區的中國百姓的問題上,岡村寧次的目光就要比別的小日本將領深遠得多,占領九江、星子、瑞昌諸縣之後,岡村寧次並未大開殺戒,而是迅速拉攏留下的當地鄉紳,成立了大大小小好幾十個維持會,做足了中日親善的文章。
看到小日本並沒有殺人,躲進深山老林的老百姓便也壯起膽子回了家,許多原本已經逃進國統區的百姓聽說消息後,也紛紛扶老攜幼回了家,對於重返家園的人,岡村寧次同樣沒有為難他們,岡村寧次深知,人心向背將直接決定日本能否長期統治中國。
所以,當徐十九他們深入到青龍灣時,整個星子縣的秩序已基本恢複,高慎行很容易就從老鄉那裏借到了一條舢板。
武漢會戰,小日本雖然實現了對武漢行營的軍事占領,也給國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但當初製訂的迫使國民政府投降的戰略目標並未實現,國民政府在放棄武之後並沒有認慫,而是繼續高調宣稱堅持抗戰,大有跟小日本玉石俱焚的架勢。
當然,有個事情必須說道說道,中日戰爭全麵爆發都已經有一年多了,如果從九一八事變開始算,中日兩國之間的戰爭狀態甚至已經持續了七年,中國軍民都死了有好幾百萬,可讓人想不通的是,國民政府一直沒跟小日本正式宣戰。
誰也不知道蔣委員長為什麽不宣戰,這個是曆史懸案。
國民政府在放棄武漢之後並未妥協,繼續在陪都重慶發揮作用,領導全國軍民抗戰,而且閻錫山、龍雲、李宗仁等地方軍閥也並未站出來挑戰老蔣的權威,所以,小日本希望國民政府降為地方政府,並進而導致中國四五分裂的企圖也同樣落了空。
不過,小日本也並非一無所獲,小日本最大的收獲就是汪精衛
當年曾不惜舍命刺人的汪精衛,現在已經完全褪化成一個政客,汪精衛在國民政府內部一直受蔣委員長的打壓,資曆雖老,各方麵能力卻遠不如蔣委員長,幾次倒蔣都以失敗而告終,為了一展胸中抱負,汪精衛最終投入了小日本懷抱。
汪精衛各方麵能力不如蔣委員長,但是資曆擺在那,在當時還是極有影響力的。
有了汪精衛這張牌,小日本以華製華的戰略便有了實施的基礎,再加上武漢會戰打完之後,日本國內的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整個國民經濟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財政上也再無法支撐像武漢會戰這樣的大型會戰了。
另一方麵,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戰也逐漸對日占區構成了威脅。
雖然此時距離八路軍、新四軍大踏步挺進敵後還不到一年時間,但共產黨拉隊伍的速度是極其驚人的,不到一年時間,八路軍就由三萬人發展到了十萬人,如果算上民兵、遊擊隊的話數量更多,新四軍也由幾千人發展到了好幾萬人。
盡管八路軍、新四軍的裝備很差,而且武裝力量很分散,每次戰鬥能夠集中的兵力最多也就三五百人,少的時候甚至就一兩個人在那放冷槍,對小日本的殺傷也極其有限,一次戰鬥能斃殺十幾個日本兵就算得大捷了。
可問題是,八路軍、新四軍他們敢於主動出擊啊
八路軍、新四軍為什麽頻頻主動出擊?主流觀點是共產黨的抗日主張更加積極,更加主動,其實不盡然,八路軍、新四軍之所以主動出擊其實是生存壓力使然,因為他們不像國軍有國民政府提供軍需給養,八路軍、新四軍無論武器還是口糧,全都得靠自己解決,你不可能到國統區跟國軍去爭搶,那就隻能深入敵占區從小日本那搶。
這一現實造就了一種循環效應,八路軍、新四軍要深入敵占區從小日本那奪食,自然就是人越多、槍越多才越好,於是八路軍、新四軍開始一刻不停襲擊小日本運輸車隊,同時拚命吸收地方武裝甚至土匪,可你人多槍多了,供給的壓力就大了,於是八路軍、新四軍又拚命地往外擴大自己的地盤,結果就是,八路軍、新四軍的武裝力量像滾雪球盤擴大,根據地的麵積和人口也以幾何級數瘋狂增加
到武漢會戰打完之時,整個華北已經處處可見八路軍的影子,整個華中也布滿了新四軍的遊擊隊,尤其讓日軍大本營擔憂不已的是,八路軍、新四軍的遊擊隊就像是草原上四處遊蕩的餓狼,讓日偽軍防不勝防
小日本占領華北、華中廣大地區的初衷是要把這占領區建設成為日軍的戰爭基地,為日本政府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資及兵源,什麽時候廣大日占區可以向日軍源源不斷輸血了,日本政府就可以真正跟美、英、蘇等強敵叫板了。
但是現在,華北、華中等廣大日占區別說向日軍輸血了,負責警備廣大日占區的日軍守備部隊還在不斷失血,若不盡快結束正麵戰事,調集兵力進行大規模的治安肅正戰,占領區的形勢還會更進一步惡化,屆時整個占領區就將成為一個大泥潭,令日軍疲於應付。
所以,武漢會戰結束之後日軍大本營便放棄了軍事進攻為主、政治誘降為輔的戰略,改為以軍事進攻為輔、政治扶植為主,此前誘降的當然是蔣委員長,但現在小日本已經對蔣委員長不再抱有幻想,轉而開始扶植汪精衛來對抗蔣委員長。
由此,中日戰爭也由小日本的戰略進攻進入到了相持。
(分割線)
淩晨時分,鄱陽湖上一片漆黑,凜冽的北風刮得湖邊的蘆葦沙沙作響,使這個飽受戰火蹂躪的魚米之鄉更顯出格外的蕭瑟。
一條小船在輕微的搖槳聲中從蘆葦蕩裏緩緩駛出,靠向了湖邊的碼頭。
高慎行縱身輕輕一躍跳上埠頭,然後雙手攏在嘴邊對著前麵學了幾聲野鴨叫,對麵黑夜中很快便出現了十幾個身影,走在最前麵的那人手裏抄著兩枝盒子炮,機頭張開,不是徐十九是誰?徐十九身後跟著就是十九大隊的十幾個殘兵。
徐十九帶著十幾個殘兵連夜離開駐地,出城時謊稱執行絕密任務,守城門的是德安保安團的一個排長,此時在各種媒體的宣傳下,第74軍能打硬仗的形象已深入人心,德安保安團的這個排長聽說是第74軍要外出,甚至連問都沒問一下就放行了。
離開德安之後,徐十九便帶著十幾個殘兵一路往北疾行,從德安往南是國統區,雖然相對安全,卻也可能被國軍發現並抓住,從德安往北是日占區,雖然危險,卻不存被國軍抓回去再行槍斃的風險,徐十九寧可戰死,也不願意被抓回去當成逃兵槍決。
好在整個德安地區都是崇山峻嶺,小日本雖然封鎖了幾條交通要道,卻不可能封鎖住大山萬壑,加上當時已經進入嚴冬時節,山中蛇蟲早已經絕跡,所以在經過連續十幾天的艱難跋涉後,徐十九終於帶著十幾個殘兵深入了星子附近的青龍灣渡口。
日軍到來之前,星子的老百姓大多都逃走或者躲進了深山老林,隻有極少數年紀大了的老人或者對小日本抱有不切實際幻想的鄉紳留了下來,這些鄉紳委實也是割舍不下好不容易才攢下的龐大家業,心想著小日本總不至於趕盡殺絕,便留了下來。
岡村寧次和石原莞爾被稱為日本曆史上僅有的兩個戰略家之一,不是沒有原因的,至少在對待占領區的中國百姓的問題上,岡村寧次的目光就要比別的小日本將領深遠得多,占領九江、星子、瑞昌諸縣之後,岡村寧次並未大開殺戒,而是迅速拉攏留下的當地鄉紳,成立了大大小小好幾十個維持會,做足了中日親善的文章。
看到小日本並沒有殺人,躲進深山老林的老百姓便也壯起膽子回了家,許多原本已經逃進國統區的百姓聽說消息後,也紛紛扶老攜幼回了家,對於重返家園的人,岡村寧次同樣沒有為難他們,岡村寧次深知,人心向背將直接決定日本能否長期統治中國。
所以,當徐十九他們深入到青龍灣時,整個星子縣的秩序已基本恢複,高慎行很容易就從老鄉那裏借到了一條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