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魚……這附近水裏有娃娃魚?”一遊客驚奇的問道。他來河東劉村有幾次了,還是第一次知道這裏有大鯢存在。


    “有呀,”老叔公肯定的點點頭:“早些年水裏邊有很多,現在稀少了,我就前年在山溝裏放牛的時候見過一條……”


    “娃娃魚,咋可能有這麽大的娃娃魚。”劉道軍也在一旁表示懷疑。


    “還真有可能是娃娃魚,你看這腦袋,還有膚色和尾巴……我在書上看過相關資料,娃娃魚最大能長百十斤重呢。”另一遊客分析道。


    ……


    談論半天,最後傾向於水怪是娃娃魚的人占了大多數。


    不過三兩天時間,市電視台報道水怪的事兒又有了後續。


    連《五寧日報》也有整篇報道,標題就是:我市桐陽縣水怪再次現身,疑似野生超大娃娃魚。


    電視報紙上關於娃娃魚的新聞算是給河東劉村打了個軟廣告,隨後幾天,來河東劉村旅遊的人再次增多,其中很多都是看過相關報道後趕來的。


    事實上,隨著口口相傳,來河東劉村遊玩的人一直呈增長趨勢。


    現在,連劉道德家每天也要迎接幾波客人上門。


    早上吃過飯沒多久,劉道德就開始院前院後忙乎,把菜地裏的嫩豆角全部摘了。


    春上他懶省事,一次把豆角種全部撒上,隨後房前屋後出了百十株豆角秧。


    現在進入豆角生長旺季,一天能摘十來斤豆角,自己根本吃不完。送村裏估計也沒人要……豆角是農家家常菜,這個季節,每一戶都要種不少。


    這東西長在秧上,過三五天就變老,徹底不能吃。不如趁著天好,全部摘了,曬成幹豆角冬天缺菜的時候吃。


    忙乎半個多鍾頭,豆角摘一大竹筐。


    劉道德壓了兩桶水,然後把豆角倒進木盆裏漂洗。這步驟,主要是除蟲,自家豆角沒打過農藥,屬於純天然綠色食品,就是有蟲子。


    漂洗半個小時,劉道德又在廚房裏燒了一鍋開水,豆角放到裏邊煮上三五分鍾,然後在院子裏扯了根繩子,開始晾曬。


    正忙著,有幾個遊客登門買西瓜。


    劉道德應了一聲,讓對方在桃樹下歇息,而後步入瓜地敲敲打打,最後抱出兩個大西瓜來。


    其中一個直接在石桌上殺開,請他們品嚐。


    紅瓤黑子,吃起來沙甜沙甜的,幾個遊客紛紛豎起大拇指,連說比市裏超市賣的味道還整。


    當然味兒正了……自己育西瓜種苗時曾注入一絲香火念力,更何況這裏地處土地領域內,靈氣要比其他地方濃鬱,產出的西瓜味道自然不同凡響。


    河東劉村早些年種過無籽西瓜,曾被西瓜販子拉到市區出售,所以他對超市出售的西瓜還是有基本了解。


    來瓜田選瓜時,瓜販子都會特意強調:摘六七成熟的,太熟不要。


    為啥這樣,原因簡單,太熟的西瓜在路上很容易碰裂壞掉。


    半熟的西瓜運到市區,基本都是放熟的。買回家後除了瓜心沙甜外,接近瓜皮部分吃起來肉肉的,有點像棉絮。


    所以除非在瓜田裏買,其他地方很難買到熟透的西瓜。


    這麽一對比,遊客覺得自家西瓜好吃就沒啥意外了。


    其實劉道德賣西瓜純屬偶然,前些日子西瓜成熟,他自己摘了一個在院中正吃著,恰好王軍藝上門,他就邀請對方品嚐。


    結果這人嚐過後讚不絕口,說想買兩個弄回去給家裏人吃。


    王軍藝也算熟人,每次來河東劉村總要到院裏坐一坐,兩個西瓜在劉道德眼中不算什麽事兒,就打算白送。


    人家說啥不要,直言隔三差五還要過來買西瓜的,這樣弄得以後沒辦法登門。


    見他堅持,劉道德沒有再繼續讓下去,直接按鎮上價格走。


    王軍藝算是開了頭,隨後不斷有遊客上門。


    和豆角一樣,自家這西瓜啃結。反正一個人吃不完,遊客來買更好。


    他家種了二十來棵瓜秧,一天最多能熟三五個西瓜,也沒真指望這個賺錢,基本是半賣半送。遊客上門,湊巧有熟西瓜,摘一兩個,沒有隻能說抱歉。


    西瓜吃完,聊了一陣子,幾個遊客見他還在忙,也沒有多呆,結賬抱著西瓜走人。


    劉道德剛打算繼續曬豆角,電話響了。


    接通,林小桐興奮的聲音傳來:“劉道德,告訴你個好消息,今天接了個大單。”


    “哦,有多大?”劉道德隨口問。


    “你這人,怎麽一點興奮勁兒都沒有。”在電話那端,林小桐抱怨一句,跟著道:“有一個網友,要一百斤料薑石。”


    “真的假的,這東西還真有人要?”劉道德這次是真有些被驚到了。前些日子林小桐要在網上賣料薑石,他還在不斷打擊,認為根本不會有人買這東西。


    未曾想,大千世界,果然無奇不有。


    說起料薑石,農村溝邊多得是,半天能撿一拖車。


    “當然了,你以為呢”林小桐在那邊得意的回答。


    “你沒問對方要料薑石幹啥?”劉道德又來一句。


    “我問了,泡腳,人家說治療腳氣。”


    料薑石有這功能?自己還是第一次聽說。對於不知道的事情,劉道德也沒有發表意見,隻是問了個實際問題:“這東西走快遞,五十公斤光運費就要一百多塊吧?”


    “笨,你不會搞價呀,上次我不是去談了談,大件東西,他們快遞點肯定有優惠的。”隨著掏寶生意穩中有升,林小桐前兩天特意來趟河東劉村,拉著劉道德去鎮上快遞點搞價。


    磨半嘴皮子,快遞店同意以後發貨,每公斤便宜一塊錢。


    按她的說法,蚊子再小也是肉。以後隨著出貨量增加,一個月能省百十塊呢。


    好吧,掏寶的事兒一項都是林小桐說了算。人家咋說,劉道德咋做。


    掛斷電話,他趕緊把剩餘豆角全部晾上。


    然後提著蛇皮袋,開始在門前溝邊撿料薑石。大二將軍見主人瞎忙乎,也跟上來幫忙……十來分鍾功夫,路邊堆了一小堆。


    感覺差不多,劉道德直接停手。


    這東西撿多了也沒用,又不能給客戶多郵。那啥……多一公斤料薑石,快遞費增加幾塊呢。


    想到這裏,劉道德先汗一個。貌似,自己被林小桐剛才的電話感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土地神的世俗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庵庵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庵庵主並收藏土地神的世俗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