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三丈高已經是神魂極限,如今雖然感覺周圍陣陣冷意,但劉道德並沒有受到太大的不適。


    一路飛升,到四五餘丈高,才發覺虛空中獵獵罡風,吹得神魂不斷搖曳。


    低頭朝下看去,自己的軀骸端坐在椅子上,雙目微閉,好似睡熟了一般。這種感覺,很是奇妙。


    飄飄忽,仿佛自己真成了仙神。


    念頭再動,神魂猛然落下,已經來到院外,出現在水溝對麵的樹林上方。


    近處一株洋槐樹上有個斑鳩窩,隻有幾根樹枝,非常簡陋,一隻斑鳩俯在裏邊,另一隻則蹲在旁邊樹枝上睡覺。


    劉道德神魂穿過層層樹枝,悄然落在旁邊。神識感應中,窩裏邊有兩個小生命正在孕育。也許過不了多長時間,它們就會出殼。


    這對老斑鳩,渾然不知旁邊有人在窺視,依然安眠。


    在洋槐樹上略作停留,劉道德操縱神魂返回,落入水溝內。


    頓時一股凝滯感傳來,明明站在水中,卻看到流水直接穿過身體,流向下遊,而且絲毫感覺不到冰涼。


    神魂,無形無質而六識尚存,所以可以穿牆入水,能聽能看。


    這一點,倒和書中描寫的仙家陰神很像。


    劉道德曾在道經中讀過一則故事,講述道教南宗初祖張紫陽曾經和一位禪宗大能同時入定,以陰神出竅,暢遊數百裏外,到揚州觀賞瓊花。


    張紫陽到時,釋家大能已經先到。二人繞花三匝,最後約定各折一朵花回去,以作紀念。等兩人返回醒來,張紫陽袖裏藏花,釋家大能和尚袖中一摸——空空如也。


    後來弟子問張紫陽,為何結果不同。


    他解釋道家修行,性命兼修,所以聚則成形,散則成氣,所到的地方,真神現形,叫做“陽神”。


    釋家視身體為臭皮囊,所以不修命宗,隻煉精神,出神所到的地方,別人見不到形體和影子,稱為‘陰神’。陰神是虛的,自然拿不回瓊花。


    照這般看來,自己的神魂和陰神很像,同樣手不能拿任何物體,別人也看不到自己存在。就是不知神魂是否仍受土地領域所限?


    心有所想,劉道德飄然而起,一閃再閃,已經到了十幾丈外。記得當初神魂出竅,在這裏已是極限,再遠,就感覺和本體間的聯係減弱。


    略作停留,隨即再次前行。


    竟然沒有影響……看來境界提升,香火念力由白轉赤,連帶神魂也增強不少。


    不知不覺來到三十丈外。各色地氣齊齊湧動,清晰傳入神魂。細細感應,劉道德臉色多了一絲喜意。


    土地領域對神魂同樣沒有束縛,先前不能遠行,隻是境界太低。


    回頭看去,河東劉村靜靜地融入到黑暗當中,勉強能夠瞧出一絲痕跡。近處,頭頂大樹上的喜鵲窩很清楚,碩大的黑團,異常顯眼。


    他並沒有沿著道路行走,而是直朝後山奔行。大石、雜草、灌木、綠樹,一切穿行而過。


    大約奔出近百丈遠,劉道德才感覺神魂似乎要飄散。


    這裏,應該就是最遠能夠達到的地方。


    再看頭頂香火念力,消散了大半。


    出了神域,香火念力消耗太快,神魂根本不能遠行。


    念頭滋生,下一刻已經來到十餘丈外……幾個呼吸間,重新返回院內。神魂奔行的速度,遠比本體要快。


    這樣的神魂出竅,雖然沒有太大用處,卻也給他添了不少驚喜。


    睜開眼睛,長呼一口氣,劉道德從椅子上站起。再看頭頂香火念力,剛才一番神遊,已經消耗將近六成。


    不過他並不擔心,隻要處在神域當中,自己損失的香火念力就能快速得到補充,這應該是作為土地神最大的好處。


    看時候不早,劉道德沒有繼續探查下去,直接返身回屋。


    在外一個多月,如今躺在硬板床上,覺得非常舒適。


    一夜無夢,清晨醒來,天氣晴好。


    洗臉、刷牙、做飯、喂狗……那個俗人劉道德,已經完全回來了。


    對於身份的變換,他非常適應。


    一直覺得,自己作為一個俗人還算及格的。


    惦記著劉大國交代的事情,吃過早飯在家略微歇息,他就領著大二將軍進村。


    到劉老三小賣鋪前,才發現自己來的太早,很多人家都還端著飯碗呢。


    這裏是村子裏的飯場,所謂飯場,通俗講就是吃飯的場地。早些年農村沒啥娛樂活動,一到吃飯時候,基本上全村人都端著飯碗趕過來。


    邊吃邊閑聊,說說最近十裏八村有什麽稀奇事兒,也算是村裏人了解外界信息的一種渠道。


    河東劉村以前飯場在村東頭,距離劉道德家並不遠,端著飯碗兩分鍾趕到。


    後來村子人蓋新房子基本朝路邊規劃,飯場才挪到村南頭的。


    這會兒功夫,飯場周圍相當熱鬧,不少小孩子圍著大樹嘻嘻哈哈的打鬧著,劉小豪和劉子龍幾人也在其中。


    大人們則一個個端著著海碗、缽子,或蹲在牆角,或坐在椅子上,更有不講究的,直接找塊磚頭,坐在地下。


    其實農村貧富差距遠沒有城市那麽大,各家早飯也差不多,玉米粥、甜麵水或者稀米湯,中間放著幾大塊紅薯,或者紅薯幹。


    至於早上吃啥菜,懶省事的人家,涼調個蘿卜絲,醃個生洋蔥,倒些香油就行。


    再講究一些的,炒盤青菜,煮幾個雞蛋算完事兒。


    吃一口饃,加兩筷子菜,然後抱著碗呼嚕呼嚕喝稀飯。


    農村早飯,就是這麽吃的。


    甚至有不少遊客也沒坐在農家樂裏吃早飯,而是端著碗與民同樂。


    劉道德剛到飯場,就有熟人打招呼,問他吃了沒。


    一一回應後,他湊到劉大國跟前,詢問什麽時間上山。


    “這個我打算吃過飯就和您們說的,昨天下午我又去鎮裏了一趟,聽王書記說,咱們縣裏前些天組織了個護秋狩獵隊,挨個鄉鎮轉悠。王書記已經打過電話,讓他們今天上午就過來。這些人有四五條獵槍,還領著獵狗。咱們不用再費啥心了,隻要跟上就行。”劉大國不但是河東劉村生產隊的會計,還是村委治保主任,得到的消息自然可靠。


    “這樣呀,那我讓兩條狗回去了”聽說對方有狗有槍,劉道德徹底放心,不準備繼續湊熱鬧。


    “別呀,誰知道這些人靠譜不靠譜,你家那兩條狗靈性,說不定能派上大用場”劉大國忙把他勸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土地神的世俗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庵庵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庵庵主並收藏土地神的世俗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