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情況?”周朝偉簡直有目瞪口呆的傾向。


    就見隨著動作,三米多高樹叉上一隻知了猛然飛下,直直落在劉道德肩膀上。他輕輕用手一抓,將知了扔進網兜中。


    整套動作,就好像隨意在樹上摘了個果子那麽簡單。


    “瞎蒙的,絕對是瞎蒙的。”等反應過來,周朝偉又來一句。


    “瞎蒙,再給你捉一隻。”劉道德說著繼續拍肩膀,發聲,很快又有知了飛落。


    “到底怎麽回事兒?”郭老爺子也覺得不可思議:那知了就像著了魔一樣。


    “嗬嗬,原因我也不清楚,但我知道這麽做有用,能吸引知了。”劉道德笑著解釋。


    徒手捉知了,算得上農村熊孩子的基本技能。不過徒手捉飛知了,那就屬於更高級別的技能了。


    這招無關乎神通,純粹是生活中琢磨出來的經驗。隻是要求很高,一般人學不會。有這技術,夏天捉知了跟玩似的……當初劉道德也是跟人學了許久才會。


    以前他愛顯擺,在村裏玩,和人聊天,聽到附近有知了叫,隨便拍幾下肩膀,再嘖嘖幾嗓子,就有知了自動落下,很吸引人眼球的。


    不過現在,純屬好玩。


    “這招厲害,徹底服了。教教我,到底要怎麽做?”周朝偉起了拜師的心思。


    “我也要學,我也要學。”兩個小孩子更是圍著叫嚷起來。


    “方法簡單,關鍵需要不斷練習……”劉道德詳細把步驟分解:口中發聲至關重要,聲音稍高稍低,都不會引起知了的注意。


    “不是……我記得上小學學過,知了好像是聾子,聽不見聲音的。”等對方講完,周朝偉突然想起一件事情。


    “這東西也分雄雌。雄的會叫,聽不見聲音。雌的能聽見聲音,叫不出來……我大致有點明白了,”郭老爺子在旁邊玩起分析,“應該是這聲音頻率和知了產生共鳴,所以才會吸引它們落下來。我以前見過有人用口技誘鳥,可以捉鳥的。”


    “有可能”聽他這麽一說,劉道德跟著點頭。其實之前也有推測,隻是不確定。


    接下來周朝偉連帶兩個熊孩子又是拍肩膀,又是口中發聲,結果一隻知了也沒引來。嚐試了十來分鍾後,周朝偉無奈放棄。嘖嘖這麽長時間,嘴疼,口幹舌燥。


    還不如繼續用竹竿,捉起來簡單省事。


    接下來幾個人也沒跑遠,就沿著院子外的樹下轉悠。等結束返回院子,足足捉了上百飛知了。院外噪雜的聲音,為之一空。


    他們這邊忙完,林小桐和廖明霞開始進廚房做飯。


    中午天熱,她們沒想著燉雞燉野兔,就炸兩盤知了,炒個西紅柿雞蛋,再弄幾盤涼菜了事。


    飛知了炸起來費事,要先掐頭去尾去翅膀,隻剩中間指甲蓋大小一塊精肉。捉的飛知了看起來不少,等處理完也就能拚裝一盤。


    隨後還要先放水裏加上佐料煮熟,再晾幹,放鍋裏油炸。


    也因為這個,村裏人一般不捉飛知了吃,嫌太麻煩。


    至於劉道德昨晚捉的剛蛻殼的嫩知了就省事多了。直接放鍋裏炸。這種狀態也是知了最美味的時候。炸好的嫩知了色澤金黃,吃起來鬆脆鮮嫩,滿口生香。


    知了炸好,還沒裝盤,兩個小家夥就被香味吸引,開始圍著鍋台轉悠。被他們盯得不耐煩,廖明霞隻好給一人弄了十幾個嚐鮮。


    不到十分鍾,炸知了下肚,他們繼續站在廚房裏哼唧。


    等知了裝好盤子,倆孩子已經吃了三四十隻。幸虧剛才捉不少飛知了。否則忙乎半天,根本沒大人們吃的。


    吃飯的時候,周朝偉又想起做知了生意,連說這東西在網上賣,絕對大火。


    “不行,天太熱,很容易變質,冰凍也不行。”林小桐聽完直接搖頭。這事兒她還真琢磨過,特意借鑒過其他網店的經驗。後來發現不靠譜,人家冰凍走空運,當天可到。山南鎮隻有普通快遞,一般城市要走三四天,即使加冰也早化掉,根本沒辦法做。


    另外還有最重要一點,捉知了太麻煩,她估計這懶人不會同意。


    劉道德當然不會同意,真要想捉知了猴掙錢,可以直接賣給村裏農家樂,比網上還劃算。


    最近幾天,捉知了的大軍在不斷擴大。不單小孩子捉知了,連大人們也紛紛加入其中。村裏人連帶遊客,一晚上能捉半夜。


    去年鎮上收知了猴,一隻一毛。今年漲價,一隻三毛,捉一晚上,弄百來塊不是啥大問題,比搞建築都強。如果膽子足夠大,去山裏邊,收獲更大。


    剛才劉道德去接林小桐時路過村裏,還聽小豪在顯擺,昨晚上掙了五十多塊錢。


    他是真沒掙錢的心思,否則憑借神識外放,晚上連手電都不用,跟小雷達一樣,三丈內知了根本無法藏身,進山一晚上捉千餘隻跟玩似得,妥妥的三四百塊到手。


    話說回來,真想掙錢,可以直接用神識探查地下的文物,早成百萬富翁了。


    劉道德沒這個心思,不代表林小桐沒有。等她聽說村裏收知了猴的事兒,立刻來興致,說晚上也要捉。按她的說法,就當是玩,還能掙錢,何樂而不為。


    不單她,周朝偉一家三口也打算在河東劉村住一夜,晚上捉知了。


    下午剛郵遞完幾件貨,劉大國找上門來,不為別的事兒,他準備弄個捉知了節。


    “大國哥,你真有想法,捉知了節,我還是第一次聽說。估計全國你是第一個。”聽到這名字,劉道德立馬樂了。


    “捉知了節咋了,人家連潑水都能當節日,咱們為啥不能。再說我不找你,主要是讓小桐在網上發帖子,多弄些照片。讓遊客們知道咱們這裏知了很多,趕緊來捉。”


    “沒問題,我等下就發”林小桐一口答應。就是發幾張照片而已,這活自己還是可以辦到的。


    將人送走,她又有些擔憂起來:“捉知了節,萬一人太多,把知了捉光怎麽辦?”


    “知了能捉光,你真敢想。這東西不單村裏有,就連溝邊蘆葦蕩,田間地頭灌木叢裏也不少,更多是在後山上,大把大把的。從我記事起,這玩意就沒少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土地神的世俗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庵庵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庵庵主並收藏土地神的世俗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