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高沁然這種思維隻是一閃而過,王熙冉的私生活與自己何幹呢?她隻是來尋找王熙冉身上的價值,並有效的利用其價值而已,高沁然注意力很快就轉移開了。
午膳吃完的高沁然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繼續賴在王熙冉這裏,好在王熙冉下午沒有課了,倒可以讓高沁然賴上一下午。
高沁然長得極為的賞心悅目不說,從小的環境和教育讓她的舉止透著一股優雅,談吐不凡,見識獨特,在自己麵前也不自持身份而盛氣淩人,而是寧靜傾聽,那風華絕代的臉上透著一股淡雅,頗有幾分衛後的遺風。
高沁然自然也是喜歡和王熙冉攀談,不知道是王熙冉自身才學淵博的緣故,還是王熙冉天生一副好嗓音,她總覺得王熙冉說話的時候似乎會帶著一種粘力,讓自己不由自主的側耳傾聽,甚至有時候不看王熙冉的臉,都會忘記這張臉是多麽醜陋的,發自內心的覺得王熙冉是個妙人,當重新注意到王熙冉臉上的胎記的時候,高沁然心裏竟然覺得惋惜,隨即又想到王熙冉自己都不在意,自己未免太杞人憂天了。其實覺得惋惜的人,又豈止隻有高沁然一個呢,所有王熙冉身邊的人,都是覺得惋惜的。
到酉時的時候,高沁然才發現天色已晚,這才主動請辭,她從來沒覺得時間過得這麽快過。
王熙冉親自送到門口,見高沁然離去後,才進屋,這時候楚雲已經端來了晚膳。
“楚雲,書院自有煮飯的阿婆,你不用頓頓親自下廚。”王熙冉自然曉得,煮一兩頓飯是興趣,但是頓頓都煮的話,就不是興趣了。
“那個沁陽公主來找你做什麽呢?”今天見到高沁然她想起來了一件事情,讓她的注意從做美食上轉移了,如果她沒記錯的話,高沁然來找昭華,是讓昭華編修衛後傳。
“她找我編修衛後傳,我拒絕了。”王熙冉倒沒有隱瞞楚雲。
“你為什麽要拒絕?”楚雲緊張的問道,她記得曆史上,昭華並沒有拒絕啊,昭華並因此揚名天下。
“如果要休衛後傳的話,勢必要跟隨沁陽公主去宮廷,我無意和宮廷扯上關係。”而且即便自己要編寫衛後傳,勢必會從最客觀的角度來編寫,但是以女帝的個性,自己要編寫衛後傳,勢必要受到女帝的諸多限製,女帝作為衛後的後代,勢必會諸多偏袒。簡而言之,王熙冉不願做違心之作,但是王熙冉卻沒有把這個細節告訴楚雲。
“昭華,你要從好的方麵看,你的衛後傳將有可能流傳千古,讓後人一睹衛後的風采……”楚雲不放棄的勸說道,文人最重要的留下作品,而昭華的心學雖然也被後世一部分人所推崇,但是卻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完整的保留下來,但是衛後傳卻完整的保留了下來,根本原因就是衛後傳流傳甚廣,雖然後世稱王熙冉的心學更有學術意義,但是無論任何,衛後傳卻成為了王熙冉的代表作。
王熙冉但笑不答,福兮,禍之所伏。
第二天早上的課,高沁然果然又出現在書院,又是一副文質彬彬的書生打扮,王熙冉的課有人旁聽並不奇怪,不過旁聽的一般都是站在後麵或者外麵,但是高沁然作為特權階級,很容易就讓莫山長在學堂裏麵給她設了位置。
這次的課,楚雲也跟來了,她沒有那麽高的文化涵養來聽王熙冉的課,但是她想到高沁然也會來,便跟來,她很想知道高沁然是怎麽說服王熙冉編寫衛後傳的。
王熙冉一身素然,身材高挑,寬袖窄腰的素青色儒服穿在王熙冉身上,飄逸雅致,即便那張醜陋的臉,還是讓高沁然覺得文士當如此的感覺。
高沁然倒是和上次一樣,穿著純白色的儒服,在自己的學生群裏,還是十分紮眼,讓王熙冉有種一朵蓮花開在了水中央的錯覺。但是王熙冉的注意很快就從高沁然身上移開了,她一貫以微笑作為上課的開始。
“流民到底如何防治,你們有什麽看法?”王熙冉問座下所有的學生。
此刻課堂上鴉雀無聲,無人敢答。
“林景,你先說說看。”王熙冉見無人主動回答,便點名讓她最看好的門生林景回答。
“學生經過一天一夜的思考,僅僅隻能想出兩點愚見,其一限田,規定從王侯到地方鄉紳占田數根據其身份差異進行定額限製,超過部分,朝廷予以沒收,其二每隔一段時期,便對全國土地進行清查和丈量,對隱瞞其土地數量的進行嚴懲或沒收。”
“不錯,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土地快速的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但是有一個問題,上至王侯下至地方鄉紳豪強,他們願意被限製麽?”王熙冉把問題重新拋給林景,這麽多人的利益被損害的情況下,若是這條政令頒發出去所受到的限製和反彈絕對非一般人可以想象的,曆來就有人提出過,卻從來沒有實施過。
“但是他們已經危害到社稷了……”林景皺眉說道。
“其他人還有其他看法嗎?”王熙冉問其他學生。
“整頓吏治,輕徭薄賦。”高沁然回答道。
這是所有明君上位後,都會遵循的治國方略,很顯然沁陽公主也具備了當明君的潛質,可是明君隻能保證她在位期間的朝堂,但是一個王朝又能出得了幾個明君呢?
“還有嗎?”王熙冉繼續問道。
“鼓勵開荒,興修水利,預防天災。”
受到啟發的其他學生,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
……
“你們說的法子一定程度上都能緩解和抑製流民產生,抑製兼並,林景提出限田限奴雖然看似有效,但是實施起來阻力十分大,政令下達下去要大打折扣。興修水利、獎勵農耕,輕徭薄賦,整頓吏治不管是在整治流民還是其他方麵都是治國良策毋庸置疑。但是這些政策說起來容易,曆代做好的帝王又有幾何呢?當然,我還可以再加幾條,加強戶籍管理,鼓勵開荒等等,但是治本的法子,我也沒有。”王熙冉的回答,還是讓坐下的林景和高沁然微微的失望,他們原本都認為王熙冉應該有治本的法子。
一上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學生都離開了,隻剩下高沁然。高沁然總覺得王熙冉肯定還有其他想法保留了,高沁然想要挖掘出王熙冉所保留的想法。
所以王熙冉要回自己住處的路上,被高沁然截住了。
“你並沒有把你全部的想法說出來。”高沁然直視王熙冉的眼睛說道。
“你多慮了,事實上我確實並沒有治本的法子。”王熙冉看著高沁然微笑的說道。
高沁然依舊直視王熙冉的眼睛,似乎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絕不善罷甘休一般。
王熙冉看著高沁然,微微歎了一口氣。
“我確實有種設想,但是未必我的想法就是對,甚至對目前來說,很有可能是大逆不道的。”王熙冉心裏有一種設想,但是這個設想,她也不確定,對於不確定的東西,在王熙冉看來並不成熟,並不適合提出。
“你說說看。”高沁然微微揚起嘴角,她就知道王熙冉不可能隻會提出那麽簡單的東西。
“我在想,土地兼並多出來的百姓有沒有離開土地的可能?”王熙冉問道。
“百姓離開土地,能做什麽?”高沁然反問道,那些從土地上多出來的百姓就是因為離開了土地才變成流民的。
“興商如何?”王熙冉再次問道。
高沁然皺眉,“雕文刻鏤,害農之事也。錦繡纂組,傷女工者也。農事害則饑之本也。女工傷則寒之原也……”曆朝曆代的皇帝都是提倡重農抑商作為基本國策,但是王熙冉的想法完全站在了重農抑商的對立麵。
“重農和興商,難道就不能並行嗎?我也隻是一個設想,到底可不可行我也不知道,畢竟從來沒有人這麽做過。”王熙冉隻是把心裏最真是的想法提了出來,但是到底是對是對,王熙冉也是
偷偷聽王熙冉和高沁然對話的楚雲聽來十分意外,在她看來王熙冉的想法具有時代的超前觀念,因為自己從來沒有和昭華聊過這方麵的內容,這完全是昭華自己的設想,這個想法被後世證實是對的。曆史上並沒有記載昭華提出過這一設想,但是很顯然昭華影響了曆史。
午膳吃完的高沁然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繼續賴在王熙冉這裏,好在王熙冉下午沒有課了,倒可以讓高沁然賴上一下午。
高沁然長得極為的賞心悅目不說,從小的環境和教育讓她的舉止透著一股優雅,談吐不凡,見識獨特,在自己麵前也不自持身份而盛氣淩人,而是寧靜傾聽,那風華絕代的臉上透著一股淡雅,頗有幾分衛後的遺風。
高沁然自然也是喜歡和王熙冉攀談,不知道是王熙冉自身才學淵博的緣故,還是王熙冉天生一副好嗓音,她總覺得王熙冉說話的時候似乎會帶著一種粘力,讓自己不由自主的側耳傾聽,甚至有時候不看王熙冉的臉,都會忘記這張臉是多麽醜陋的,發自內心的覺得王熙冉是個妙人,當重新注意到王熙冉臉上的胎記的時候,高沁然心裏竟然覺得惋惜,隨即又想到王熙冉自己都不在意,自己未免太杞人憂天了。其實覺得惋惜的人,又豈止隻有高沁然一個呢,所有王熙冉身邊的人,都是覺得惋惜的。
到酉時的時候,高沁然才發現天色已晚,這才主動請辭,她從來沒覺得時間過得這麽快過。
王熙冉親自送到門口,見高沁然離去後,才進屋,這時候楚雲已經端來了晚膳。
“楚雲,書院自有煮飯的阿婆,你不用頓頓親自下廚。”王熙冉自然曉得,煮一兩頓飯是興趣,但是頓頓都煮的話,就不是興趣了。
“那個沁陽公主來找你做什麽呢?”今天見到高沁然她想起來了一件事情,讓她的注意從做美食上轉移了,如果她沒記錯的話,高沁然來找昭華,是讓昭華編修衛後傳。
“她找我編修衛後傳,我拒絕了。”王熙冉倒沒有隱瞞楚雲。
“你為什麽要拒絕?”楚雲緊張的問道,她記得曆史上,昭華並沒有拒絕啊,昭華並因此揚名天下。
“如果要休衛後傳的話,勢必要跟隨沁陽公主去宮廷,我無意和宮廷扯上關係。”而且即便自己要編寫衛後傳,勢必會從最客觀的角度來編寫,但是以女帝的個性,自己要編寫衛後傳,勢必要受到女帝的諸多限製,女帝作為衛後的後代,勢必會諸多偏袒。簡而言之,王熙冉不願做違心之作,但是王熙冉卻沒有把這個細節告訴楚雲。
“昭華,你要從好的方麵看,你的衛後傳將有可能流傳千古,讓後人一睹衛後的風采……”楚雲不放棄的勸說道,文人最重要的留下作品,而昭華的心學雖然也被後世一部分人所推崇,但是卻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完整的保留下來,但是衛後傳卻完整的保留了下來,根本原因就是衛後傳流傳甚廣,雖然後世稱王熙冉的心學更有學術意義,但是無論任何,衛後傳卻成為了王熙冉的代表作。
王熙冉但笑不答,福兮,禍之所伏。
第二天早上的課,高沁然果然又出現在書院,又是一副文質彬彬的書生打扮,王熙冉的課有人旁聽並不奇怪,不過旁聽的一般都是站在後麵或者外麵,但是高沁然作為特權階級,很容易就讓莫山長在學堂裏麵給她設了位置。
這次的課,楚雲也跟來了,她沒有那麽高的文化涵養來聽王熙冉的課,但是她想到高沁然也會來,便跟來,她很想知道高沁然是怎麽說服王熙冉編寫衛後傳的。
王熙冉一身素然,身材高挑,寬袖窄腰的素青色儒服穿在王熙冉身上,飄逸雅致,即便那張醜陋的臉,還是讓高沁然覺得文士當如此的感覺。
高沁然倒是和上次一樣,穿著純白色的儒服,在自己的學生群裏,還是十分紮眼,讓王熙冉有種一朵蓮花開在了水中央的錯覺。但是王熙冉的注意很快就從高沁然身上移開了,她一貫以微笑作為上課的開始。
“流民到底如何防治,你們有什麽看法?”王熙冉問座下所有的學生。
此刻課堂上鴉雀無聲,無人敢答。
“林景,你先說說看。”王熙冉見無人主動回答,便點名讓她最看好的門生林景回答。
“學生經過一天一夜的思考,僅僅隻能想出兩點愚見,其一限田,規定從王侯到地方鄉紳占田數根據其身份差異進行定額限製,超過部分,朝廷予以沒收,其二每隔一段時期,便對全國土地進行清查和丈量,對隱瞞其土地數量的進行嚴懲或沒收。”
“不錯,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土地快速的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但是有一個問題,上至王侯下至地方鄉紳豪強,他們願意被限製麽?”王熙冉把問題重新拋給林景,這麽多人的利益被損害的情況下,若是這條政令頒發出去所受到的限製和反彈絕對非一般人可以想象的,曆來就有人提出過,卻從來沒有實施過。
“但是他們已經危害到社稷了……”林景皺眉說道。
“其他人還有其他看法嗎?”王熙冉問其他學生。
“整頓吏治,輕徭薄賦。”高沁然回答道。
這是所有明君上位後,都會遵循的治國方略,很顯然沁陽公主也具備了當明君的潛質,可是明君隻能保證她在位期間的朝堂,但是一個王朝又能出得了幾個明君呢?
“還有嗎?”王熙冉繼續問道。
“鼓勵開荒,興修水利,預防天災。”
受到啟發的其他學生,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
……
“你們說的法子一定程度上都能緩解和抑製流民產生,抑製兼並,林景提出限田限奴雖然看似有效,但是實施起來阻力十分大,政令下達下去要大打折扣。興修水利、獎勵農耕,輕徭薄賦,整頓吏治不管是在整治流民還是其他方麵都是治國良策毋庸置疑。但是這些政策說起來容易,曆代做好的帝王又有幾何呢?當然,我還可以再加幾條,加強戶籍管理,鼓勵開荒等等,但是治本的法子,我也沒有。”王熙冉的回答,還是讓坐下的林景和高沁然微微的失望,他們原本都認為王熙冉應該有治本的法子。
一上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學生都離開了,隻剩下高沁然。高沁然總覺得王熙冉肯定還有其他想法保留了,高沁然想要挖掘出王熙冉所保留的想法。
所以王熙冉要回自己住處的路上,被高沁然截住了。
“你並沒有把你全部的想法說出來。”高沁然直視王熙冉的眼睛說道。
“你多慮了,事實上我確實並沒有治本的法子。”王熙冉看著高沁然微笑的說道。
高沁然依舊直視王熙冉的眼睛,似乎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絕不善罷甘休一般。
王熙冉看著高沁然,微微歎了一口氣。
“我確實有種設想,但是未必我的想法就是對,甚至對目前來說,很有可能是大逆不道的。”王熙冉心裏有一種設想,但是這個設想,她也不確定,對於不確定的東西,在王熙冉看來並不成熟,並不適合提出。
“你說說看。”高沁然微微揚起嘴角,她就知道王熙冉不可能隻會提出那麽簡單的東西。
“我在想,土地兼並多出來的百姓有沒有離開土地的可能?”王熙冉問道。
“百姓離開土地,能做什麽?”高沁然反問道,那些從土地上多出來的百姓就是因為離開了土地才變成流民的。
“興商如何?”王熙冉再次問道。
高沁然皺眉,“雕文刻鏤,害農之事也。錦繡纂組,傷女工者也。農事害則饑之本也。女工傷則寒之原也……”曆朝曆代的皇帝都是提倡重農抑商作為基本國策,但是王熙冉的想法完全站在了重農抑商的對立麵。
“重農和興商,難道就不能並行嗎?我也隻是一個設想,到底可不可行我也不知道,畢竟從來沒有人這麽做過。”王熙冉隻是把心裏最真是的想法提了出來,但是到底是對是對,王熙冉也是
偷偷聽王熙冉和高沁然對話的楚雲聽來十分意外,在她看來王熙冉的想法具有時代的超前觀念,因為自己從來沒有和昭華聊過這方麵的內容,這完全是昭華自己的設想,這個想法被後世證實是對的。曆史上並沒有記載昭華提出過這一設想,但是很顯然昭華影響了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