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隔了幾天, 袁璐跟老太太說過以後就回袁府了。
她娘陳氏知道她今天回來, 特意讓人把想廂房都熏好了,也做了一些精致的糕點, 說來也有些心酸, 她閨女病了這麽多年,她都不知道她到底愛吃什麽, 愛穿什麽。
袁璐一來,就拉著她娘到裏間說話了, “兵部右侍郎那家的婚事, 跟咱們家沒關係吧?”
陳氏點了點她額頭, “當然沒關係, 娘要是早知道, 還能不提前知會你?”
袁璐確認過也終於安心了。皇後真的是太損了!
陳氏又安撫她說:“翰林學士家跟我是族親,但關係已經遠了。你放心, 太子妃娘娘心裏也是有數的,當然不會真的那那家子當正經親戚。”
袁璐不屑地道:“這樣背信棄義的人家, 虧得往日裏還是老國公拉拔起來的呢。至於翰林學士家就更不用說了,就算並非他們家本意,跟我們家還是親戚呢,連句話都沒捎來。”
陳氏心裏也看不上她那家遠親, 做事鬼頭鬼腦的。那兵部右侍郎就更蠢了,以為娶了個八竿子打不著的表親,就想跟太子扯上關係了?想借著這層關係往上爬,也得看太子妃願不願意!
她們說話的時候, 有丫鬟來報說是三姑娘袁玲來請安了,陳氏就讓她進來了。
袁璐到現在還沒見過這個庶姐,她進來後不由好奇地打量了好幾眼。
袁玲穿了件艾青色雞心領繡梅花褙子,鵝蛋臉,丹鳳眼,樣貌隨了鍾姨娘。而袁璐她們三姐妹倒是隨陳氏的多些,因此兩人倒是長得沒幾分相像。
袁玲給陳氏行過禮,就站到了一邊。
陳氏對袁璐道:“你好了以後還沒見過你姐姐吧,我特意讓她來跟你見見呢。”
袁璐就抿嘴笑道:“怎麽著?娘親是怕我在外頭見了自家姐妹還不認得麽?”
她本是一句無心戲謔,聽在袁玲心裏卻是十分不是滋味。她身為庶出,平時出門交際的機會都很少。
陳氏佯裝怒道:“沒規矩的丫頭,你這張嘴遲早惹出事兒來。”
袁璐就起身給袁玲福了福,“我說話逗娘開心呢,姐姐可不要惱我。”
袁玲也回了一禮,道:“不會的。”
袁璐身上也沒準備什麽東西,拉著袁玲的手,從手上捋下來一個白銀纏絲雙扣鐲戴到了她腕上,“來的匆忙,也沒想著給姐姐帶什麽好東西,送個鐲子給姐姐玩。”
袁璐手上其實是有兩個鐲子的,一個就是這白銀纏絲雙扣鐲,另一個是成色極好的翡翠玉鐲。送她銀鐲一是不那麽貴重,對方也好回禮,另一方麵則是她這玉鐲是跟前兩日戴出去那套頭麵配套的,是她嫁妝裏不可多得的好東西,她私心裏不想拆開來。
袁玲離她很近,也看的分明,心裏想的卻是這妹妹真是小氣,身上的好東西都舍不得給一件。但麵上也不顯,仍然笑意盈盈地道:“我為妹妹繡了個荷包,你不要嫌棄。”
袁璐看袁玲給她繡的荷包針腳細密,圖樣精致,料子摸著也十分不錯,當下就解了戴在了身上,“姐姐這女紅十分了得,這荷包上的水鳥真是活靈活現。”
袁玲笑道:“我粗手粗腳的,妹妹不嫌棄就好。”
陳氏自然十分樂意看到她們這副姐妹融洽的場景,留著袁玲多說了好一會兒話。
等到袁玲走了,袁璐就跟她娘說:“三姐姐倒跟她姨娘不同,性子安靜又得體。”
陳氏笑著罵她:“虧你還算喜歡人家呢,一個翡翠鐲子都舍不得給。她若看見了心裏怎麽想?”
“不會吧,一個鐲子而已,難道三姐姐還會在乎這個?我就是覺得這跟嫁妝裏的一套頭麵配套,不想拆了而已。”袁璐說著又嘟囔了句,“自家人哪用得著給這麽重的禮啊。”
陳氏又好氣又好笑,她是覺得沒什麽,可玲姐兒也是她看著長大的,心眼不是個大的,指不定怎麽想呢,“我怎麽養了你這麽個眼皮子淺的。”
袁璐攔下她娘的手抓在手裏,“哎呀,我這不是東西少嗎?我妝奩裏就那麽兩套體麵的東西。”
她這麽一說,陳氏還真思考起這個問題了。過去因為她的璐姐兒戴不了那些個東西,因此也就放了幾套東西壓著,比起吃穿住行來說,還真是沒花什麽心思。
她心裏也愧疚呢,誰家閨女沒有個十來套頭麵呢。於是就喊了丫鬟搬了自己的妝奩來,讓袁璐選。
袁璐平時打扮都十分清爽簡單,戴頭麵的機會並不多,剛剛也不過是順嘴撒個嬌罷了。不過現在她娘連妝奩都搬出來了,她也就不客氣地開了看著。
她娘妝奩裏的東西出奇的多,有幾件藍寶和紅寶的東西,更是千金難得。
袁璐東翻翻西翻翻,眼睛都要被閃花了。
陳氏看她興致勃勃的樣子,也不說什麽,隻唇邊含笑地望著她。
袁璐翻看完一遍就坐回她娘的身邊了。
陳氏看她額頭都冒了汗,拿了帕子給她擦了擦:“看到喜歡的了嗎?”
袁璐努了努嘴笑道:“都喜歡,我連盒子抬回去。”
陳氏抬手就捶了她一下,“沒個正形的。”
袁璐笑著想躲:“娘親的東西都好的不得了,我眼睛都挑花了。看著都好,這叫我怎麽選?”
陳氏就自己去看了下,挑了兩件樣式時興的藍寶給她,“這藍寶也不知道你壓不壓得住。娘這裏的東西都有些舊了,等下個月我叫人重新做一批送到你那裏去。”
袁璐搖手:“我嫁妝裏就有首飾鋪子,隻是我平日裏不愛擺弄這些罷了。我平時就在家裏跟老太太和孩子們說說話,哪裏戴的到這些。”
陳氏聽了叮囑道:“你日後還要出門交際,這些東西當然是越早備下越好。”
“恩,我回去就著人去辦。娘就不用擔心我了。”
“哪兒能不擔心呢,哪有當娘的不擔心兒女呢?”
陳氏的一兒三女,兒子就在跟前,三個女兒一個進了宮門她也夠不著了,一個沒了,最後剩下袁璐就更叫人擔心了。
袁璐看著她娘的眼睛,認真地道:“娘,日子是自己過出來的。我現在過的挺好的,老太太現在對我也好多了。”
陳氏攏了攏她鬢邊的碎頭發,滿心滿眼都是她的璐姐兒。
說了半天的話,袁璐又想到了小侄子。
陳氏就讓人把霖哥兒抱來給她瞧,嫂子吳氏也一起來了。
她現在看見這小姑子也是一等一的親熱,拉著她的手問她的情況。
幾個人說了好一會兒的話,袁璐突然想到她把重要的事給忘了,就提起要給府裏的孩子請先生的事情。
陳氏聽了就說:“我早前給泓哥兒留意過,是你爹的門生後輩,現在已中了舉人。本來已經是當官的,但近來朝廷無缺可補,要到明年八月考會試。但他年紀有些大了,這兩年鑽研得也少了,你爹說可能考不上貢生。”
袁璐便道:“舉人出身,日後肯定還是能當官得,來給孩子開蒙是不是大材小用了些。”
陳氏解釋道:“他家裏清苦,又有老母臥病在床。偏偏人又有傲骨,不肯接受饋贈,反而是自己在外打工。給我們這樣的人家當先生也不算辱沒了他。”
袁璐便點頭道:“這個好,既然是爹娘選的,人肯定是好的。就是不知道這八個月會不會短了些。”
她是覺得老師再好,經常換肯定不好,最好是能長時間帶著的,師生間彼此熟悉。
陳氏耐心地跟她解釋說:“開蒙開的好,日後學起來就平順了。且既然是你爹的意思,你就先不用操這麽多心了。”
袁璐把她娘話裏的意思過了一遍,大概是那個舉人得罪了什麽人,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可能入朝了?
說完這個,袁璐又想到澈哥兒昨天說的要找個能翻牆爬樹的先生的話,說給她娘和嫂子聽,把她倆笑的不行。
陳氏一邊笑一邊說:“兩個哥兒既然是武將之子,學一些拳腳也是好的,別的不說,起碼能強身健體。你們府裏能人多,就用不到我推薦了。”
袁璐突然想到了什麽,說:“兩個哥兒既然定好了,我還想問問娘親有沒有女先生的人選?我們府裏還有個小姑娘,才六歲大,就被拘著讀《女戒》,性格也有些內向。”
陳氏身邊這樣的人是真沒留意,三個女兒都是她親自教養的。
吳氏聽了便道:“我娘家還有個妹子琴棋書畫都十分擅長,連詩詞都會寫,在鄉裏都是有名的才女。”
袁璐卻不太想要,汐姐兒已經夠內向了,再讓她學作詩賦詞學的多愁善感,這性子可就真拗不回來了。個性決定命運!
“不用這樣的,我隻是想尋一個能給她講講規矩和人情世故的。才女用在這裏才真是可惜了。”
吳氏隻覺得這小姑子眼光還真是高,這都入不了她的眼了,那得什麽樣的大家才能教得了?
陳氏想了想,問:“你院子裏不是有個史媽媽?她是宮裏出來的,你問問她看,最好能找一個過去在宮裏待過的,也不要隻教她一個,你同姐兒一起學。”
袁璐便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我都這麽大了,還和六歲的小女孩一起……”
陳氏橫了她一眼:“你睜眼才幾天?要學的東西多了去了。”
袁璐就乖乖地閉了嘴。
隔了幾天, 袁璐跟老太太說過以後就回袁府了。
她娘陳氏知道她今天回來, 特意讓人把想廂房都熏好了,也做了一些精致的糕點, 說來也有些心酸, 她閨女病了這麽多年,她都不知道她到底愛吃什麽, 愛穿什麽。
袁璐一來,就拉著她娘到裏間說話了, “兵部右侍郎那家的婚事, 跟咱們家沒關係吧?”
陳氏點了點她額頭, “當然沒關係, 娘要是早知道, 還能不提前知會你?”
袁璐確認過也終於安心了。皇後真的是太損了!
陳氏又安撫她說:“翰林學士家跟我是族親,但關係已經遠了。你放心, 太子妃娘娘心裏也是有數的,當然不會真的那那家子當正經親戚。”
袁璐不屑地道:“這樣背信棄義的人家, 虧得往日裏還是老國公拉拔起來的呢。至於翰林學士家就更不用說了,就算並非他們家本意,跟我們家還是親戚呢,連句話都沒捎來。”
陳氏心裏也看不上她那家遠親, 做事鬼頭鬼腦的。那兵部右侍郎就更蠢了,以為娶了個八竿子打不著的表親,就想跟太子扯上關係了?想借著這層關係往上爬,也得看太子妃願不願意!
她們說話的時候, 有丫鬟來報說是三姑娘袁玲來請安了,陳氏就讓她進來了。
袁璐到現在還沒見過這個庶姐,她進來後不由好奇地打量了好幾眼。
袁玲穿了件艾青色雞心領繡梅花褙子,鵝蛋臉,丹鳳眼,樣貌隨了鍾姨娘。而袁璐她們三姐妹倒是隨陳氏的多些,因此兩人倒是長得沒幾分相像。
袁玲給陳氏行過禮,就站到了一邊。
陳氏對袁璐道:“你好了以後還沒見過你姐姐吧,我特意讓她來跟你見見呢。”
袁璐就抿嘴笑道:“怎麽著?娘親是怕我在外頭見了自家姐妹還不認得麽?”
她本是一句無心戲謔,聽在袁玲心裏卻是十分不是滋味。她身為庶出,平時出門交際的機會都很少。
陳氏佯裝怒道:“沒規矩的丫頭,你這張嘴遲早惹出事兒來。”
袁璐就起身給袁玲福了福,“我說話逗娘開心呢,姐姐可不要惱我。”
袁玲也回了一禮,道:“不會的。”
袁璐身上也沒準備什麽東西,拉著袁玲的手,從手上捋下來一個白銀纏絲雙扣鐲戴到了她腕上,“來的匆忙,也沒想著給姐姐帶什麽好東西,送個鐲子給姐姐玩。”
袁璐手上其實是有兩個鐲子的,一個就是這白銀纏絲雙扣鐲,另一個是成色極好的翡翠玉鐲。送她銀鐲一是不那麽貴重,對方也好回禮,另一方麵則是她這玉鐲是跟前兩日戴出去那套頭麵配套的,是她嫁妝裏不可多得的好東西,她私心裏不想拆開來。
袁玲離她很近,也看的分明,心裏想的卻是這妹妹真是小氣,身上的好東西都舍不得給一件。但麵上也不顯,仍然笑意盈盈地道:“我為妹妹繡了個荷包,你不要嫌棄。”
袁璐看袁玲給她繡的荷包針腳細密,圖樣精致,料子摸著也十分不錯,當下就解了戴在了身上,“姐姐這女紅十分了得,這荷包上的水鳥真是活靈活現。”
袁玲笑道:“我粗手粗腳的,妹妹不嫌棄就好。”
陳氏自然十分樂意看到她們這副姐妹融洽的場景,留著袁玲多說了好一會兒話。
等到袁玲走了,袁璐就跟她娘說:“三姐姐倒跟她姨娘不同,性子安靜又得體。”
陳氏笑著罵她:“虧你還算喜歡人家呢,一個翡翠鐲子都舍不得給。她若看見了心裏怎麽想?”
“不會吧,一個鐲子而已,難道三姐姐還會在乎這個?我就是覺得這跟嫁妝裏的一套頭麵配套,不想拆了而已。”袁璐說著又嘟囔了句,“自家人哪用得著給這麽重的禮啊。”
陳氏又好氣又好笑,她是覺得沒什麽,可玲姐兒也是她看著長大的,心眼不是個大的,指不定怎麽想呢,“我怎麽養了你這麽個眼皮子淺的。”
袁璐攔下她娘的手抓在手裏,“哎呀,我這不是東西少嗎?我妝奩裏就那麽兩套體麵的東西。”
她這麽一說,陳氏還真思考起這個問題了。過去因為她的璐姐兒戴不了那些個東西,因此也就放了幾套東西壓著,比起吃穿住行來說,還真是沒花什麽心思。
她心裏也愧疚呢,誰家閨女沒有個十來套頭麵呢。於是就喊了丫鬟搬了自己的妝奩來,讓袁璐選。
袁璐平時打扮都十分清爽簡單,戴頭麵的機會並不多,剛剛也不過是順嘴撒個嬌罷了。不過現在她娘連妝奩都搬出來了,她也就不客氣地開了看著。
她娘妝奩裏的東西出奇的多,有幾件藍寶和紅寶的東西,更是千金難得。
袁璐東翻翻西翻翻,眼睛都要被閃花了。
陳氏看她興致勃勃的樣子,也不說什麽,隻唇邊含笑地望著她。
袁璐翻看完一遍就坐回她娘的身邊了。
陳氏看她額頭都冒了汗,拿了帕子給她擦了擦:“看到喜歡的了嗎?”
袁璐努了努嘴笑道:“都喜歡,我連盒子抬回去。”
陳氏抬手就捶了她一下,“沒個正形的。”
袁璐笑著想躲:“娘親的東西都好的不得了,我眼睛都挑花了。看著都好,這叫我怎麽選?”
陳氏就自己去看了下,挑了兩件樣式時興的藍寶給她,“這藍寶也不知道你壓不壓得住。娘這裏的東西都有些舊了,等下個月我叫人重新做一批送到你那裏去。”
袁璐搖手:“我嫁妝裏就有首飾鋪子,隻是我平日裏不愛擺弄這些罷了。我平時就在家裏跟老太太和孩子們說說話,哪裏戴的到這些。”
陳氏聽了叮囑道:“你日後還要出門交際,這些東西當然是越早備下越好。”
“恩,我回去就著人去辦。娘就不用擔心我了。”
“哪兒能不擔心呢,哪有當娘的不擔心兒女呢?”
陳氏的一兒三女,兒子就在跟前,三個女兒一個進了宮門她也夠不著了,一個沒了,最後剩下袁璐就更叫人擔心了。
袁璐看著她娘的眼睛,認真地道:“娘,日子是自己過出來的。我現在過的挺好的,老太太現在對我也好多了。”
陳氏攏了攏她鬢邊的碎頭發,滿心滿眼都是她的璐姐兒。
說了半天的話,袁璐又想到了小侄子。
陳氏就讓人把霖哥兒抱來給她瞧,嫂子吳氏也一起來了。
她現在看見這小姑子也是一等一的親熱,拉著她的手問她的情況。
幾個人說了好一會兒的話,袁璐突然想到她把重要的事給忘了,就提起要給府裏的孩子請先生的事情。
陳氏聽了就說:“我早前給泓哥兒留意過,是你爹的門生後輩,現在已中了舉人。本來已經是當官的,但近來朝廷無缺可補,要到明年八月考會試。但他年紀有些大了,這兩年鑽研得也少了,你爹說可能考不上貢生。”
袁璐便道:“舉人出身,日後肯定還是能當官得,來給孩子開蒙是不是大材小用了些。”
陳氏解釋道:“他家裏清苦,又有老母臥病在床。偏偏人又有傲骨,不肯接受饋贈,反而是自己在外打工。給我們這樣的人家當先生也不算辱沒了他。”
袁璐便點頭道:“這個好,既然是爹娘選的,人肯定是好的。就是不知道這八個月會不會短了些。”
她是覺得老師再好,經常換肯定不好,最好是能長時間帶著的,師生間彼此熟悉。
陳氏耐心地跟她解釋說:“開蒙開的好,日後學起來就平順了。且既然是你爹的意思,你就先不用操這麽多心了。”
袁璐把她娘話裏的意思過了一遍,大概是那個舉人得罪了什麽人,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可能入朝了?
說完這個,袁璐又想到澈哥兒昨天說的要找個能翻牆爬樹的先生的話,說給她娘和嫂子聽,把她倆笑的不行。
陳氏一邊笑一邊說:“兩個哥兒既然是武將之子,學一些拳腳也是好的,別的不說,起碼能強身健體。你們府裏能人多,就用不到我推薦了。”
袁璐突然想到了什麽,說:“兩個哥兒既然定好了,我還想問問娘親有沒有女先生的人選?我們府裏還有個小姑娘,才六歲大,就被拘著讀《女戒》,性格也有些內向。”
陳氏身邊這樣的人是真沒留意,三個女兒都是她親自教養的。
吳氏聽了便道:“我娘家還有個妹子琴棋書畫都十分擅長,連詩詞都會寫,在鄉裏都是有名的才女。”
袁璐卻不太想要,汐姐兒已經夠內向了,再讓她學作詩賦詞學的多愁善感,這性子可就真拗不回來了。個性決定命運!
“不用這樣的,我隻是想尋一個能給她講講規矩和人情世故的。才女用在這裏才真是可惜了。”
吳氏隻覺得這小姑子眼光還真是高,這都入不了她的眼了,那得什麽樣的大家才能教得了?
陳氏想了想,問:“你院子裏不是有個史媽媽?她是宮裏出來的,你問問她看,最好能找一個過去在宮裏待過的,也不要隻教她一個,你同姐兒一起學。”
袁璐便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我都這麽大了,還和六歲的小女孩一起……”
陳氏橫了她一眼:“你睜眼才幾天?要學的東西多了去了。”
袁璐就乖乖地閉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