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陳氏回了袁璐的院子, 迎頭遇上了泓哥兒的奶娘, 一問才知道泓哥兒也不大好。


    出事以後,老太太已經哥兒姐兒都搬回了自己的院子裏。澈哥兒和汐姐兒都蒙在鼓裏, 隻有泓哥兒是自己經曆過的, 他昨天跟著祖母來了以後就不肯走了。晚上也睡在了這裏的廂房。


    他安安靜靜的不哭也不鬧,院子裏的人都忙著照顧袁璐和她身邊帶了傷回來的那些人。倒沒人注意他。還是奶娘今天看他起晚了去喊他起床, 發現喊不醒了,這才知道出事兒了。


    陳氏聽了以後一麵讓人去稟報老太太, 一麵讓人去請還守在袁璐屋裏的唐大夫。


    唐大夫一夜未睡, 兩隻眼睛下麵熬的烏青。此時一聽大少爺也病上了, 又趕緊去了東廂房。把過脈以後, 他就更是犯了難, 哥兒的脈象和夫人一樣,都十分平緩, 不像生了病的樣子,但仔細把過以後, 會發現他二人的脈搏比常人慢了許多。常人脈搏有快有慢,激動時或運動後自然會快一點,他們二人這樣的,就跟普通人睡著了一般。


    唐大夫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也是開了差不多的方子,讓人去煎藥。


    可到了天黑的時候,袁璐和泓哥兒卻都不見醒。


    唐大夫這是真的沒辦法了,隻能告罪。


    老太太和陳氏都看在這院子裏, 此時兩人對視了一眼,又各自想起了辦法。


    陳氏道:“我厚著臉皮,去想太子妃娘娘討一回恩典,求個禦醫來看看吧。”


    此時成國公府處於風口浪尖,老太太真是恨不得眾人都忘了他們家才好,可想到躺在床上連眼睛睜不開的兒媳跟孫兒,老太太是心裏泛酸,是真沒辦法,隻得道:“遞我的牌子去吧,去求求皇後。茲事體大,就別讓太子妃娘娘牽連進來了。”


    這件事鬧大了就是成國公府蓄養私奴,若是牽扯上了東宮,就更是麻煩了。


    派人遞了牌子,老太太和陳氏都坐立不安。好在不到一個時辰,宮裏真的來個禦醫。


    禦醫姓王,年紀已不小了,一雙眼睛卻十分有神。他問過袁璐和泓哥兒的症狀以後,把過兩人的脈,又翻了他們的眼皮看看,拿出了銀針施針,忙活了足有小半個時辰,床上的兩人卻沒有絲毫反應。


    最終王禦醫才道:“夫人和公子都是受驚離魂之兆,非藥石所能救。”


    陳氏見這位王禦醫本有些眼熟,此時聽一聽“離魂”二字,眼前一黑差點暈過去。她終於想起眼前的禦醫是誰了!袁老爹位極人臣,嫡長女又做了太子妃,皇帝就曾經派了眼前的這位禦醫看過璐姐兒。當時也說的是離魂之症。


    可那已經是三四年前的事了,這幾個月來她的璐姐兒明明已經好了,難道又要從此躺上許多年?!


    花媽媽眼尖,將陳氏扶住了。陳氏的身子抖如篩糠,一句完整話都說不出來了。


    王禦醫又道:“夫人早年也是老臣醫治的,聽說她蘇醒,老臣也是頗為驚喜。隻是如今這症狀,和從前又有些不同。”


    陳氏擦了擦眼淚,強撐著站起來:“是如何的不同?”


    太醫院入流的有院史一人,院判二人,禦醫十人。王禦醫不敢說自己醫術事這十三人中最高超的,可若要論起疑難雜症,他卻敢自誇一句個中翹楚。


    “夫人從前的脈象比常人稍緩和一些,但總的來說卻是無異的。一直不能醒來,就像是魂魄跟身子不契合,讓她不能自由支配身體。而剛剛老成翻看他們的眼皮,甚至用針刺過穴位,他二人卻絲毫反應也沒有……就像是隻有個身體,魂魄都離體了一般。”


    陳氏這下真的是眼前頭腦發昏,什麽都聽不見了,隻有眼淚不住地流。


    老太太聽了也是紅了眼睛。


    “老臣醫治不了,還請兩位夫人另請高明。老臣這就回宮複命了。”王禦醫拱手告辭。


    老太太揮了揮手,讓人送了他。


    王禦醫出門前,卻說了一句:“鎮國寺的主持道淨大師,老太君若是能請到他來,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


    鎮國寺就在京城裏,老太太聽了趕緊讓高大帶人親自去請。


    王禦醫說了藥石無靈,讓她們改而去求神佛,眾人便都覺得這是王禦醫在給他們找安慰。且道淨主持德高望重,就是今上也對他禮讓三分。這般深夜冒昧去請,本也不抱什麽期望了。


    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道淨主持竟不曾推辭,跟著高大就這麽回了成國公府。


    外人皆傳,鎮國寺主持是個麵目慈善的老僧,此時一見,慈善是慈善,卻是個年輕人,但仔細看來,卻辨不出年紀。


    老太太和陳氏恭恭敬敬地站到一旁,道淨雙手合十,口念佛號,看過二人症狀後,隻問:“兩位施主是否日前受了急驚,乍看無事,卻是一覺不醒?”


    老太太和陳氏忙連聲道是。


    道淨又道:“兩位施主應是在某地受了驚嚇後,三魂七魄丟了一魄。入睡以後,魂魄漸漸散了,和那一魄匯合去了。這位小施主,年紀小,受不住也是常有的。這位女施主,卻是魂魄不穩,見了血光,才遭此一劫。”


    他語速頗慢,不緩不急,有股安定人心的力量。


    老太太和陳氏不由就放下心來,隻懇請他出手來救。


    道淨合十雙手,“不急不急,還請府上尋一些兩位施主日常隨身的東西,再告知昨日出事的具體方位,貧僧要為他們招魂。”


    袁璐覺得自己一直在路上走,四周什麽也看不見,她隻能往前,往前。


    四周漆黑一片,她似乎還聞到了泥土的氣息。這環境既熟悉,又陌生。


    要到哪裏去?她這又從哪裏來?她不是已經坐上了回成國公府的馬車嗎?


    帶著一肚子疑問,她漫無目的地走著,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突然聽到不遠處有孩子在哭。


    那聲音有些熟悉,她走過去一看,居然是泓哥兒。


    泓哥兒縮成小小的一團,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的。


    袁璐就過去碰了碰他,“怎麽哭起來了?”


    泓哥兒淚眼迷蒙的,看見是她還抽噎了下。


    袁璐就陪著他坐下來,問他:“你怎麽在這裏?你不是回家去了嘛?”


    泓哥兒的眼淚止不住似的,他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


    袁璐就將他攬到懷裏,一邊柔聲哄他,一邊輕輕拍著她的後背。


    兩人也不知道在黑暗裏坐了多久,突然眼前霞光一閃,袁璐似乎看見了一個閃著佛光的人影……


    再睜眼,她就回到了自己床上。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她娘親就驚呼一聲,將她抱住了。


    袁璐撐起身子,倒是沒覺得身上哪裏不舒服,隻是著實奇怪的很,明明剛剛她還和泓哥兒在外頭,怎麽一眨眼就躺回了床上?這不對啊!


    泓哥兒和袁璐被放在一張床上,她醒過來後,泓哥兒也揉著眼睛爬起來了。


    道淨正在一旁盤腿打坐入定,過了片刻才緩緩睜看眼睛,“也是兩位施主造化大,離了的魂魄不曾亂走,就在今日的出事之地。


    “阿彌托福,謝謝佛祖保佑。”陳氏摟著閨女就不撒手了。


    老太太長長地舒了口氣,千恩萬謝,差點對著道淨跪下去。


    道淨穩穩地扶住了她,並不肯多待,就此告辭。


    老太太也不強留,隻說日後定當親自入寺拜謝,派人送了他回去。


    泓哥兒醒來後一時也有些摸不著頭腦,他剛剛好像在外麵,又好像不是,到底發了什麽,卻是想不起來了。


    他挺奇怪的看了看淚水漣漣的外祖母,完全不明就裏。


    陳氏把閨女和外孫都攬到懷裏,力氣大的嚇人。


    老太太還是清醒的,趕緊吧唐大夫喊來了。大夫把過脈以後,說脈象已經無礙,好好調養就是。


    陳氏自始至終都在哭。


    袁璐便出聲勸慰道:“您快別哭了,我和哥兒這不是都好好的麽?”


    陳氏道:“你這麽大了,怎麽就是讓人不省心呢?”


    “對對對,都怪我。”袁璐趕緊接話,“您要是氣的很,就打我兩下,可別自己哭壞了身子。”


    陳氏哪裏舍得真的打她,倒是被她模樣逗笑了。


    袁璐又問道:“這都是怎麽了?我之前明明是坐馬車回來了,剛剛好像又是在外麵,怎麽又回床上了?剛剛那個小和尚又是誰?”


    陳氏道:“可別瞎說,剛剛那位是鎮國公住持道淨大師,多虧了他召回了你二人的魂魄,你們才能安然無事地醒來。”


    袁璐本不信鬼神之說,隻是三番兩次得經曆卻讓她此時不得不信。見她娘又要哭上了,袁璐便打岔道:“醒了便覺得肚中饑餓難耐,您去給我弄點東西吃。”


    陳氏問她想吃什麽,她就說什麽都好,隻要是娘做的她都吃。


    陳氏就破涕為笑,去了廚房。


    陳氏走後,袁璐便讓人攙自己下了床,坐到了老太太邊上問起情況。


    老太太早想有個人商量,見泓哥兒在,便想讓奶娘先把哥兒帶下去。


    泓哥兒不願意走,袁璐道:“哥兒如今也大了,且事情也是他自己經曆過來的。該叫他明白,到底是什麽險些害了他。”


    老太太便把從順天府尹那裏知道的是事情都跟她說了。


    袁璐聽完也是眉頭緊鎖,事情可大可小。往小了說就是治家不嚴,出了小人,但並沒有危害到別人,也就是家事。往大了說,就是於天子腳下豢養私兵,意圖不軌!這種板上釘釘、隻看上頭人如何評判的事,真是再棘手不過了。


    成國公府和袁府好歹都稱得上是簡在帝心,聖眷正濃,但回想前幾遭皇後為難、皇帝視若無睹的事,這所謂的聖眷又讓人覺得惶恐。


    袁璐摸著下巴說:“如今是刑部審理此案,左侍郎和國公爺交好,應當不會為難我們,相反會向尚書進言,為我們求情。皇上允了刑部三日為限,我們便在這三日積極配合。將莊子上的和附近村子裏的人都送到刑部去作證。我和泓哥兒受困於人的事也要在這幾日裏宣揚出去,不要再顧忌什麽裏子麵子了,務必讓人覺得我們成國公府是再無辜可憐不過的了。如此,便希望皇上能顧念著往日的勤奮,可憐我們一二。”


    這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了,老太太也想不出什麽招。袁璐確實話鋒一轉,道:“管事他娘呢?現在人在何處?”


    老太太冷哼道:“說是刑部已下發了文書去批捕她,到現在還沒抓到人呢。也不知道這些人是幹什麽吃的,一個年邁的婦人都抓不住!”


    說到管事他娘,袁璐就覺得哪裏不對。他這娘親未免也太有用了吧!前頭說每次派人去莊子上,他娘哭喪喊靈張口就來,好像罰了她兒子就是天理難容一般。等到袁璐把管事綁了,他娘還能在被看守的情況下,翻牆逃走。且逃走後還能去煽動鄉民,發起暴動。如今又逃了個沒影兒。


    樁樁件件看來都不是什麽大事,連在一起卻未免叫人心驚。這是怎樣的一個女人啊!


    “這人到底是何來頭?”


    老太太其實也已記不清,便讓孫嬤嬤拿了記錄的冊子來看。


    冊子上寫著管事他娘姓田,京城人士,宣文十八年進的府。那一年老國公調任京城,太祖爺給他們一批武將都賞了侍女。


    別人家的侍女最後都抬成了姨娘,隻有他們成國公府,這侍女就一直是侍女,後來年紀大了,就被老太太配了老國公身邊的一個家將。


    袁璐對著冊子摸了半天下巴,忽然笑了下,嗬,這事兒好解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繼母養兒手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骨生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骨生迷並收藏繼母養兒手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