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來,美軍一直謀劃著反攻歐洲大陸,怎奈何大唐帝國一直不開放愛爾蘭島,使得美軍無法借助愛爾蘭島進攻英國,進而以英國為跳板反攻歐洲。
最終,美軍選擇了在地中海發起反攻歐洲的作戰計劃,目標沒有瞄準德軍,而是瞄準了最弱的意大利軍隊。
美軍在積極準備著,大量的軍隊和物資雲集埃及,對麵的意大利軍隊則心驚膽戰,但墨索裏尼卻死要麵子稱意大利軍隊足以擋住美軍的進攻。
就在美意兩軍即將在地中海展開大戰的同時,遠在中太平洋的大唐帝國迎來了新時代,經過兩年多的準備,唐軍終於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原子彈。
這是核武家族中最原始最初級的武器,最簡單的臨界引爆原子彈,但對於大唐帝國而言,高濃度鈾原料的製取是一大障礙,每提純一克武器級濃縮鈾都需要耗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然後再將其製造成可以投放戰場的原子彈,這足足花費了唐軍兩年時間。
最終唐軍得償所願,第一批五顆原子彈被製造出來。
在南太平洋的一座無人小島上,唐軍引爆了第一枚原子彈作為實驗。這顆原子彈爆炸第一時間留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極為強烈的閃光,在半徑50公裏的地區範圍內,它的亮光相當於有幾個中午時的太陽。緊接著,天空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火球,形如一個更大的太陽,但它的顏色在不斷地變化,五彩繽紛,有金色、紫色、紫羅蘭色、灰色和藍色的,持續的時間有十幾秒鍾。這個大火球,照亮了整座小島,那種呈現在人眼前的明亮和美麗,隻能是意會,而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隨後,這個明亮的大火球自我轉變成一個蘑菇雲狀的雲體,逐步往天空上升直升到空中的050米的高度,火球才自己熄滅。接著,天空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雲團,極其洶湧澎湃地往天空衝去,此時的高度距地麵已有10980米,這時形成的雲團聚集著可怕的能量,威力極大。隨後,遠處的唐軍科學家們還聽到在雲團裏發生了兩次額外的爆炸聲音。
張猛和帝國核心官員們在空軍一號上麵親眼目睹了原子彈的爆炸威力,無人小島在爆炸中沉沒,方圓十公裏內的十幾艘退役的戰艦被掀翻沉沒,更外圍戰艦上的猴子、牛羊在輻射中死亡,僥幸存活下來的動物則會被全身防護服的科研人員帶走進行研究,尤其是猴子的狀況將是研究的重點。
當然,若非有張猛的提醒,大唐帝國的科學家和相關人員絕對無法準備的如此周到全麵,而且他們將通過更多次的核試驗才能夠掌握其中細節。但張猛將核彈的各種爆炸衝擊波、光熱輻射、感生放射性輻射波、電磁脈衝、高溫、殘留放射性元素等各方麵的危害都提前告知,使得科學家們能夠相應準備相關的設備進行數據采集、防護和深入研究,一次核試驗就等於完成了百次核試驗的效果,不但加速了大唐帝國在核武方麵的認知和研究速度,更節省了巨額的核試驗開銷。
唐軍第一顆原子彈核裝藥為三公斤,但經過科學家的測算,實際起作用的隻有1.公斤,爆炸當量不到.萬噸TN-T炸藥,有效殺傷半徑也沒有超過0公裏,這個唐軍提了醒,要改進原子彈的爆炸結構,否則就實在太浪費了。
此後又進行了兩次核試驗,使得科學家們對原子彈有了更加深刻的研究和認知,為大唐帝國未來的核武工業獲得了更加紮實的技術基礎和試驗數據,而美德兩國同樣在研發原子彈,卻遠遠不如大唐帝國的進度,他們無法向大唐帝國那樣可以從張猛那裏提前獲得寶貴的試驗數據和對新事物的準確認識。
沒多久,唐軍製造成功了首枚可以用於實戰的原子彈,張猛將其命名為熊孩子。唐軍將首顆代號熊孩子的原子彈製作成空投型航空核彈,以大白鶴戰略轟炸機作為載體,等待機會進行實戰試驗。
這種武器將改變世界格局,唐軍加快的在澳洲的核原料的開采和提純至武器級濃度,科學家們經過更加深入的研究之後,將離心機不斷改進,提純度更高。同時根據張猛的指點,科學家們迅速投入更加複雜精密和威力巨大的熱核武器研究方麵,與之相關的核反應堆獲得加速研製。
張猛要求核子工程實驗室加快核反應堆的研製,主要為幾個方麵,一是唐軍要用核反應堆來發電,解決大唐帝國的電能消耗問題,二是唐軍的核動力潛艇、核動力巡洋艦、甚至核動力戰列艦項目需要小型核反應堆,尤其是唐軍的未來武器計劃中的軌道動能炮耗電巨大,隻有核反應堆才能提供持續性的電能保障。三是核武器工程需要,熱核武器中的武器級鈈元素,需要通過核反應才能產生,這正是核反應堆的副產品,一舉兩得。
事實上,大唐在研製出核武器之前就已經研製成功核反應堆了,因為核反應堆需要的鈾濃度不高,隻有0%左右就足夠了,實驗室早已經完成了相關試驗和準備。
但安全性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大唐科學家們不得不進行反複的試驗,尋找各種防止危難爆發的堅固材料,確保大唐帝國使用的核反應堆絕對安全。
這也是張猛最為關心的問題,他深知核災難的恐怖,大唐帝國可是經不起那樣的折騰,尤其長安、燕京、金陵等城市坐落在島嶼上,自然災害都得考慮進去,這就給科學家們帶來了更多的綜合性難題,因此直到原子彈問世之後的近一年多時間,大唐帝國的科學家們才最終設計出了合理和安全的核反應堆防護係統。
隨著大唐帝國的第一座核電站開工建設,地點位於澳洲的東海岸,大唐帝國要先觀察一段時間,確保真正安全後才會在長安以南的大興島上修建核電站,畢竟長安是大唐帝國的首都,要保證絕對安全才行。
不過,大唐帝國的官員們還是提出了新建議,一是特斯拉組建的無線電能傳輸係統有了進展,可以隔空500米點亮一個0瓦的燈泡,內閣官員們希望加快無線輸電的研究,這樣就可以在澳洲上建設核電站,將電能直接跨海輸送給長安、燕京等地使用,確保首都安全。
第二個提議則是要求大唐帝國遷都,離開原來的湯加島,搬到悉尼,同時將悉尼改為長安,原來的首都作為陪都,遠東海參崴也設立一個陪都,以便加強大唐帝國對這些地區的控製。
兩個提議都很不錯,張猛考慮之後,比較傾向於後者,不過具體遷都事宜還需要研究妥當,張猛舍不得他的大明宮,那裏就像他的家一樣,打算整個搬走,但這過於奢侈浪費,又擔心國民輿論,影響張猛的個人形象,所以還得深入研究一番。(未完待續)
最終,美軍選擇了在地中海發起反攻歐洲的作戰計劃,目標沒有瞄準德軍,而是瞄準了最弱的意大利軍隊。
美軍在積極準備著,大量的軍隊和物資雲集埃及,對麵的意大利軍隊則心驚膽戰,但墨索裏尼卻死要麵子稱意大利軍隊足以擋住美軍的進攻。
就在美意兩軍即將在地中海展開大戰的同時,遠在中太平洋的大唐帝國迎來了新時代,經過兩年多的準備,唐軍終於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原子彈。
這是核武家族中最原始最初級的武器,最簡單的臨界引爆原子彈,但對於大唐帝國而言,高濃度鈾原料的製取是一大障礙,每提純一克武器級濃縮鈾都需要耗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然後再將其製造成可以投放戰場的原子彈,這足足花費了唐軍兩年時間。
最終唐軍得償所願,第一批五顆原子彈被製造出來。
在南太平洋的一座無人小島上,唐軍引爆了第一枚原子彈作為實驗。這顆原子彈爆炸第一時間留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極為強烈的閃光,在半徑50公裏的地區範圍內,它的亮光相當於有幾個中午時的太陽。緊接著,天空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火球,形如一個更大的太陽,但它的顏色在不斷地變化,五彩繽紛,有金色、紫色、紫羅蘭色、灰色和藍色的,持續的時間有十幾秒鍾。這個大火球,照亮了整座小島,那種呈現在人眼前的明亮和美麗,隻能是意會,而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隨後,這個明亮的大火球自我轉變成一個蘑菇雲狀的雲體,逐步往天空上升直升到空中的050米的高度,火球才自己熄滅。接著,天空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雲團,極其洶湧澎湃地往天空衝去,此時的高度距地麵已有10980米,這時形成的雲團聚集著可怕的能量,威力極大。隨後,遠處的唐軍科學家們還聽到在雲團裏發生了兩次額外的爆炸聲音。
張猛和帝國核心官員們在空軍一號上麵親眼目睹了原子彈的爆炸威力,無人小島在爆炸中沉沒,方圓十公裏內的十幾艘退役的戰艦被掀翻沉沒,更外圍戰艦上的猴子、牛羊在輻射中死亡,僥幸存活下來的動物則會被全身防護服的科研人員帶走進行研究,尤其是猴子的狀況將是研究的重點。
當然,若非有張猛的提醒,大唐帝國的科學家和相關人員絕對無法準備的如此周到全麵,而且他們將通過更多次的核試驗才能夠掌握其中細節。但張猛將核彈的各種爆炸衝擊波、光熱輻射、感生放射性輻射波、電磁脈衝、高溫、殘留放射性元素等各方麵的危害都提前告知,使得科學家們能夠相應準備相關的設備進行數據采集、防護和深入研究,一次核試驗就等於完成了百次核試驗的效果,不但加速了大唐帝國在核武方麵的認知和研究速度,更節省了巨額的核試驗開銷。
唐軍第一顆原子彈核裝藥為三公斤,但經過科學家的測算,實際起作用的隻有1.公斤,爆炸當量不到.萬噸TN-T炸藥,有效殺傷半徑也沒有超過0公裏,這個唐軍提了醒,要改進原子彈的爆炸結構,否則就實在太浪費了。
此後又進行了兩次核試驗,使得科學家們對原子彈有了更加深刻的研究和認知,為大唐帝國未來的核武工業獲得了更加紮實的技術基礎和試驗數據,而美德兩國同樣在研發原子彈,卻遠遠不如大唐帝國的進度,他們無法向大唐帝國那樣可以從張猛那裏提前獲得寶貴的試驗數據和對新事物的準確認識。
沒多久,唐軍製造成功了首枚可以用於實戰的原子彈,張猛將其命名為熊孩子。唐軍將首顆代號熊孩子的原子彈製作成空投型航空核彈,以大白鶴戰略轟炸機作為載體,等待機會進行實戰試驗。
這種武器將改變世界格局,唐軍加快的在澳洲的核原料的開采和提純至武器級濃度,科學家們經過更加深入的研究之後,將離心機不斷改進,提純度更高。同時根據張猛的指點,科學家們迅速投入更加複雜精密和威力巨大的熱核武器研究方麵,與之相關的核反應堆獲得加速研製。
張猛要求核子工程實驗室加快核反應堆的研製,主要為幾個方麵,一是唐軍要用核反應堆來發電,解決大唐帝國的電能消耗問題,二是唐軍的核動力潛艇、核動力巡洋艦、甚至核動力戰列艦項目需要小型核反應堆,尤其是唐軍的未來武器計劃中的軌道動能炮耗電巨大,隻有核反應堆才能提供持續性的電能保障。三是核武器工程需要,熱核武器中的武器級鈈元素,需要通過核反應才能產生,這正是核反應堆的副產品,一舉兩得。
事實上,大唐在研製出核武器之前就已經研製成功核反應堆了,因為核反應堆需要的鈾濃度不高,隻有0%左右就足夠了,實驗室早已經完成了相關試驗和準備。
但安全性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大唐科學家們不得不進行反複的試驗,尋找各種防止危難爆發的堅固材料,確保大唐帝國使用的核反應堆絕對安全。
這也是張猛最為關心的問題,他深知核災難的恐怖,大唐帝國可是經不起那樣的折騰,尤其長安、燕京、金陵等城市坐落在島嶼上,自然災害都得考慮進去,這就給科學家們帶來了更多的綜合性難題,因此直到原子彈問世之後的近一年多時間,大唐帝國的科學家們才最終設計出了合理和安全的核反應堆防護係統。
隨著大唐帝國的第一座核電站開工建設,地點位於澳洲的東海岸,大唐帝國要先觀察一段時間,確保真正安全後才會在長安以南的大興島上修建核電站,畢竟長安是大唐帝國的首都,要保證絕對安全才行。
不過,大唐帝國的官員們還是提出了新建議,一是特斯拉組建的無線電能傳輸係統有了進展,可以隔空500米點亮一個0瓦的燈泡,內閣官員們希望加快無線輸電的研究,這樣就可以在澳洲上建設核電站,將電能直接跨海輸送給長安、燕京等地使用,確保首都安全。
第二個提議則是要求大唐帝國遷都,離開原來的湯加島,搬到悉尼,同時將悉尼改為長安,原來的首都作為陪都,遠東海參崴也設立一個陪都,以便加強大唐帝國對這些地區的控製。
兩個提議都很不錯,張猛考慮之後,比較傾向於後者,不過具體遷都事宜還需要研究妥當,張猛舍不得他的大明宮,那裏就像他的家一樣,打算整個搬走,但這過於奢侈浪費,又擔心國民輿論,影響張猛的個人形象,所以還得深入研究一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