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北燕內亂起
午膳後不久,葉辭柏和墨慈便從學士府過來了將軍府。
對於兩人這麽早回來,祁氏有些意外,“怎麽不在娘家多陪陪你娘?”
墨慈笑笑,避重就輕道:“是姨娘讓我們早些回來的。”
聞言,祁氏沒有再多說什麽。
她又不傻,自是知曉兒媳和娘家那邊緊張的關係。
隻道:“快進去吧,太子和歌兒都在裏麵。”
墨慈的日子還短,肚子尚不明顯,兩相見過禮後,她便去到了葉朝歌那邊。
兩人許久不見,免不了彼此關心寒暄。
“我聽說你嗜酸,除去嗜酸可還有其他的反應?”
“許是日子還短,還未有其他的反應,我感覺我這一胎是個女兒,很安靜呢。”
“那可不一定,當初我懷小鈴鐺的時候一點兒也不安靜,與她的性子天壤之別。”
墨慈一想也是。
當初朝歌懷小鈴鐺的時候,真真是恩,有些驚天動地,那時候她還想著,這麽鬧騰八成是小子。
結果恰好相反,是個女兒。
且之後小鈴鐺的性子與在朝歌肚子裏時的鬧騰完全相反。
她現在安靜不代表著是女兒,也有可能是兒子。
“看你這樣子,莫不是想要女兒?”葉朝歌笑問。
“不瞞你說,我還真想要個女兒,不是都說女兒是娘的貼心小棉襖嗎?”
貼心小棉襖?
葉朝歌默默的看了眼在外祖懷裏的貼心小棉襖。
小鈴鐺如今一歲多了,反正到現在為止,貼心小棉襖她沒半點沒享受到。
/
一家三口在將軍府待到用過晚膳方才回去。
按理說鬧騰了一日,雙身子的葉朝歌早該倦了,可並沒有,不但沒有,且格外有精神,上了榻後,便拉著衛韞說話。
所說自是圍繞著白日,其中不免提到了她和墨慈的閑聊。
“你瞧著墨慈懷的是男是女?”
這問題可把衛韞給問倒了,他一不是大夫,二不會相麵,怎會知道墨慈懷的是男是女?
“我是問你瞧著是男是女。”
衛韞默了默,如實道:“不會瞧。”
“你這人!人家不是常說肚子尖尖圓圓便能看出是男是女嗎,你瞧著……”
“我沒看。”
不待葉朝歌把話說完,衛韞便將其打斷,“我沒看過她的肚子。”
“恩?”
“我怕你哥和我鬧。”
他一個妹夫盯著嫂子的肚子看,嗬嗬,想想那個場麵便很精彩。
四個字。
像什麽話!
“再說了,是男如何,是女又如何,能說明什麽?還不都是葉家的孩子。”
葉朝歌:“……”
行吧,她無話可說了。
反正這天是聊不下去了。
躺下,蓋上被子,睡覺!
“……要睡了嗎?”
葉朝歌幽幽的看了他一眼,“不想和你聊了。”
“……那我下去吹燈。”
葉朝歌:“……”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在這萬籟俱寂的深夜裏,他便這麽氣她,這日子沒法過了!
……
今年無甚要事,宣正帝便定在了十六開朝。
除去初三回了娘家外,後麵的日子,葉朝歌便一直在東宮,一家三口平靜度日,不被人打擾。
平靜的日子總是短暫的。
尚未出正月,便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北燕皇帝突然駕崩,未留遺詔,導致北燕皇室大亂,太子和一眾皇子鬥得如火如荼,為了皇位大動幹戈。
皇室動蕩,百姓惶惶,邊關不穩,兩國當初所簽署的議和書,幾乎形同虛設。
消息傳到大越來時,作為北燕公主的華容頓時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之中。
這一天,本定於正月十六開朝的宣正帝,不得不提前開朝。
文武百官齊聚宮中,商討這突如其來的北燕變故。
一直到了傍晚才結束。
衛韞回來時天兒黑透了,晚膳已然備好,待洗了把臉換了身衣裳出來,膳食便上了桌。
用膳間,葉朝歌問衛韞北燕的情形。
“情況不太樂觀,前北燕皇駕崩的突然,不曾留下詔書遺詔,雖然早有太子,但寧缺這兩年勢力被削弱的厲害,皇子諸多,肉隻有一塊,可以想見其熱鬧程度。”
想想也是,北燕皇帝兒女眾多早已是一樁‘美談’。
龍椅隻有一把,僧多粥少的局勢,自是免不了龍爭虎鬥。
而且,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這鬥的有些過火了。
“他們爭龍椅和邊關有什麽關係?”
“有人覺得不夠亂,妄圖將這渾水攪得更亂一些,亂中得力罷了。”
衛韞這麽一說,葉朝歌便明白了。
“父皇已經決定派大將軍領軍前往鎮壓,你哥,恐也在列。”
“我哥也去?”
“現在的情況是還未定,我會再試著從中周旋,盡量不讓你哥去,至於大將軍那邊,北燕懾於大將軍威名,此去北燕,他最是合適,不過你放心,我會派人保護外祖。”
作為太子,他要為大越計。
但作為外孫女婿,他要為外祖計。
此事說起來,衛韞也頗有些不得勁。
年前他用臨江換防威脅葉辭柏,隻是單純的嚇唬他,他是過來人,葉辭柏的心情他理解,於公於私,他都不會讓葉辭柏去臨江換防。
可現在,北燕皇帝駕崩,北燕內亂,邊關不穩,將士蠢蠢欲動……
葉朝歌也不是沒有大局觀的人,她很清楚眼下的情況兩國恐再起戰事,兄長作為將領,自是不能置身事外。
雖然有些對不起墨慈,但現在並非可以胡鬧的時候。
“你也不必如此,若真需要兄長,自是沒有輕重不分的道理。”
衛韞聞言,握上她的手,“你放心,不管最終結果如何,我都會讓他們平安回來。”
葉朝歌點頭,“好。”
最終葉辭柏還是作為先鋒將軍隨著祁繼仁出征。
他一直跟著祁繼仁長大,從小便混跡於祁家軍,曾參與過數次大越與北燕之間的大小戰役,且上次北燕和大越開戰,他曾在那次的戰事中立下了功勞,對於與北燕作戰,以及邊關的地形,最是清楚了解。
而這,便是他此次出征的緣由。
聖旨下達的當日,便整軍出發,由此可見,北燕的情形迫在眉睫。
……
午膳後不久,葉辭柏和墨慈便從學士府過來了將軍府。
對於兩人這麽早回來,祁氏有些意外,“怎麽不在娘家多陪陪你娘?”
墨慈笑笑,避重就輕道:“是姨娘讓我們早些回來的。”
聞言,祁氏沒有再多說什麽。
她又不傻,自是知曉兒媳和娘家那邊緊張的關係。
隻道:“快進去吧,太子和歌兒都在裏麵。”
墨慈的日子還短,肚子尚不明顯,兩相見過禮後,她便去到了葉朝歌那邊。
兩人許久不見,免不了彼此關心寒暄。
“我聽說你嗜酸,除去嗜酸可還有其他的反應?”
“許是日子還短,還未有其他的反應,我感覺我這一胎是個女兒,很安靜呢。”
“那可不一定,當初我懷小鈴鐺的時候一點兒也不安靜,與她的性子天壤之別。”
墨慈一想也是。
當初朝歌懷小鈴鐺的時候,真真是恩,有些驚天動地,那時候她還想著,這麽鬧騰八成是小子。
結果恰好相反,是個女兒。
且之後小鈴鐺的性子與在朝歌肚子裏時的鬧騰完全相反。
她現在安靜不代表著是女兒,也有可能是兒子。
“看你這樣子,莫不是想要女兒?”葉朝歌笑問。
“不瞞你說,我還真想要個女兒,不是都說女兒是娘的貼心小棉襖嗎?”
貼心小棉襖?
葉朝歌默默的看了眼在外祖懷裏的貼心小棉襖。
小鈴鐺如今一歲多了,反正到現在為止,貼心小棉襖她沒半點沒享受到。
/
一家三口在將軍府待到用過晚膳方才回去。
按理說鬧騰了一日,雙身子的葉朝歌早該倦了,可並沒有,不但沒有,且格外有精神,上了榻後,便拉著衛韞說話。
所說自是圍繞著白日,其中不免提到了她和墨慈的閑聊。
“你瞧著墨慈懷的是男是女?”
這問題可把衛韞給問倒了,他一不是大夫,二不會相麵,怎會知道墨慈懷的是男是女?
“我是問你瞧著是男是女。”
衛韞默了默,如實道:“不會瞧。”
“你這人!人家不是常說肚子尖尖圓圓便能看出是男是女嗎,你瞧著……”
“我沒看。”
不待葉朝歌把話說完,衛韞便將其打斷,“我沒看過她的肚子。”
“恩?”
“我怕你哥和我鬧。”
他一個妹夫盯著嫂子的肚子看,嗬嗬,想想那個場麵便很精彩。
四個字。
像什麽話!
“再說了,是男如何,是女又如何,能說明什麽?還不都是葉家的孩子。”
葉朝歌:“……”
行吧,她無話可說了。
反正這天是聊不下去了。
躺下,蓋上被子,睡覺!
“……要睡了嗎?”
葉朝歌幽幽的看了他一眼,“不想和你聊了。”
“……那我下去吹燈。”
葉朝歌:“……”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在這萬籟俱寂的深夜裏,他便這麽氣她,這日子沒法過了!
……
今年無甚要事,宣正帝便定在了十六開朝。
除去初三回了娘家外,後麵的日子,葉朝歌便一直在東宮,一家三口平靜度日,不被人打擾。
平靜的日子總是短暫的。
尚未出正月,便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北燕皇帝突然駕崩,未留遺詔,導致北燕皇室大亂,太子和一眾皇子鬥得如火如荼,為了皇位大動幹戈。
皇室動蕩,百姓惶惶,邊關不穩,兩國當初所簽署的議和書,幾乎形同虛設。
消息傳到大越來時,作為北燕公主的華容頓時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之中。
這一天,本定於正月十六開朝的宣正帝,不得不提前開朝。
文武百官齊聚宮中,商討這突如其來的北燕變故。
一直到了傍晚才結束。
衛韞回來時天兒黑透了,晚膳已然備好,待洗了把臉換了身衣裳出來,膳食便上了桌。
用膳間,葉朝歌問衛韞北燕的情形。
“情況不太樂觀,前北燕皇駕崩的突然,不曾留下詔書遺詔,雖然早有太子,但寧缺這兩年勢力被削弱的厲害,皇子諸多,肉隻有一塊,可以想見其熱鬧程度。”
想想也是,北燕皇帝兒女眾多早已是一樁‘美談’。
龍椅隻有一把,僧多粥少的局勢,自是免不了龍爭虎鬥。
而且,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這鬥的有些過火了。
“他們爭龍椅和邊關有什麽關係?”
“有人覺得不夠亂,妄圖將這渾水攪得更亂一些,亂中得力罷了。”
衛韞這麽一說,葉朝歌便明白了。
“父皇已經決定派大將軍領軍前往鎮壓,你哥,恐也在列。”
“我哥也去?”
“現在的情況是還未定,我會再試著從中周旋,盡量不讓你哥去,至於大將軍那邊,北燕懾於大將軍威名,此去北燕,他最是合適,不過你放心,我會派人保護外祖。”
作為太子,他要為大越計。
但作為外孫女婿,他要為外祖計。
此事說起來,衛韞也頗有些不得勁。
年前他用臨江換防威脅葉辭柏,隻是單純的嚇唬他,他是過來人,葉辭柏的心情他理解,於公於私,他都不會讓葉辭柏去臨江換防。
可現在,北燕皇帝駕崩,北燕內亂,邊關不穩,將士蠢蠢欲動……
葉朝歌也不是沒有大局觀的人,她很清楚眼下的情況兩國恐再起戰事,兄長作為將領,自是不能置身事外。
雖然有些對不起墨慈,但現在並非可以胡鬧的時候。
“你也不必如此,若真需要兄長,自是沒有輕重不分的道理。”
衛韞聞言,握上她的手,“你放心,不管最終結果如何,我都會讓他們平安回來。”
葉朝歌點頭,“好。”
最終葉辭柏還是作為先鋒將軍隨著祁繼仁出征。
他一直跟著祁繼仁長大,從小便混跡於祁家軍,曾參與過數次大越與北燕之間的大小戰役,且上次北燕和大越開戰,他曾在那次的戰事中立下了功勞,對於與北燕作戰,以及邊關的地形,最是清楚了解。
而這,便是他此次出征的緣由。
聖旨下達的當日,便整軍出發,由此可見,北燕的情形迫在眉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