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卿莫不是為了逃避責任來誆朕的吧!”劉鴻漸越是眉飛色舞的把海洋描繪的那般美好,崇禎越不信。
海上有什麽?在崇禎的記憶裏,似乎全是水,和海盜。
可不是嘛,現在幫大明守海防的就是海盜頭子鄭芝龍,說起這廝崇禎才想起來,沈yang城外的那活兒黑奴兵就是這廝放進來的。
這倒是讓崇禎有些同仇敵愾了,鄭芝龍與以往那些聽調不聽宣的封疆大吏相比卻恰恰相反。
這廝是聽宣不聽調,你可以找他要點銀子、幫點忙,這都沒問題,但你讓他來京麵聖、讓他去調兵打誰誰,對不起,沒空!
他倒不會說的這麽直接,但借口還不好找嘛,什麽身體不適呀、風向不對呀……
對於劉鴻漸所描繪的藍圖,崇禎並未真正動心,但是有一點他卻是聽進去了。
火器、戰船、水師,火器自不必說,此番北伐他是真切感受到火槍和手榴彈的威力,隻要大明掌握這些大殺器,他便不再懼怕北虜。
鄭芝龍是崇禎的痛,而戰船和水師……,這是大明的痛!
崇禎皺著眉,似乎在二者之間權衡。
“我ci……ao,皇上,臣騙您幹啥,你等著,等臣造出鐵甲艦,帶您去南洋遛遛。”劉鴻漸一著急竟然暴了髒話,心說幸虧大叔聽不懂。
他心裏實在鬱悶,這就如跟相信天圓地方的內閣大爺講其實地球是圓的一樣,不讓他們真正的感受一下,他們是不會明白的,畢竟在這年代,常識就是如此。
“唉,朕也知你不喜弄權,可你若不肯,朕怎麽能放心將大明交給慈烺。”崇禎歎了口氣還是選擇妥協。
中興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已經實現了大半,建奴被滅,整個北境有那麽多的火槍手榴彈,察哈爾定然不敢輕易來犯。
可相比於外敵,第二步革除弊政卻也不是那麽容易。
真以為朝廷裏的百官都是傻子,看不出大明的弊政在哪嗎?
那就是你太天真了!
明朝科舉每次隻錄取兩百餘人,還三年才有一次會試,然而明朝有多少人?
這些家夥可都是苦讀十年,從數十萬舉子中脫穎而出的天之驕子,不說治國理政行不行,腦袋瓜子定然都是聰明絕頂的。
他們豈會看不出朝廷的弊病,隻不過不願意改罷了!
為啥不樂意改,改啥?土地嗎?他們的!收商稅嗎?也是他們的!
朝廷裏也許不少人兩袖清風,但你去查他的本家,如果沒有地主算我輸!
朝廷裏上到頂級勳戚,中到朝廷百官,下到商賈地主,沒有一個會同意這麽離譜的主意。
傻子才同意,那不是在自己身上割肉嗎?
還有便是戶籍製度,軍戶衛所兵早已糜爛透頂,你就是街上隨便拉一個老叫花子,他都能把衛所兵罵出屎來。
可為啥直到明朝滅亡,都沒人提這茬兒?
衛所兵可都是免費的勞力,幫他們免費種地還要交租子,既得利益的勳貴怎麽會同意?
還有匠戶製度,官員們誰家裏還沒個裝修、打製家具的時候,有免費的匠戶使用誰不樂意?
皇帝倒是想改,可不論是朝臣還是勳戚,隻弄一句此乃祖製就能讓皇帝滅了火兒。
你氣不氣?可氣有啥用?所有人都不同意,隻剩你一個稱孤道寡、囚禁於高牆之內的皇帝在宮內吆喝,群臣不過是當狗吠罷了。
革除弊政這事兒,崇禎的爺爺幹過,沒幹成,還落得一身騷。
崇禎想幹,沒底氣,身體也不行了,他的兒子呢?
嗬嗬,算了吧,還不如老子。
好容易找到個好幫手,可這豎子竟然想一門心思搞建設,徒呼奈何呀!
“慢慢來,皇上,甭著急,大明的弊政都多少年了,也不差這會兒。
哦對了皇上,您這幾日可是霸氣十足呀,收獲如何?”劉鴻漸一臉壞笑的道。
崇禎大叔啥都好,就是脾氣太急,急功近利可不成,咱們得慢慢來,養好了身子再說。
“有三百多萬兩吧!”崇禎沒好氣的道。
若是放在以前,國庫平白多了三百多萬兩銀子,足以讓崇禎喜笑顏開好幾日,甚至晚上吃飯都會多加倆菜。
可如今崇禎卻是一點也高興不起來,有了劉鴻漸的兩次上千萬兩的大行動,三百萬兩還真是沒啥。
況且,三百多萬兩也不夠呀,北伐的全部支出加一塊足足有兩千七百多萬兩,就算是加上國庫的存銀,也還有至少六七百萬兩的缺口。
“怎麽才這麽點?”劉鴻漸脫口而出。
“哼,這等事又不是什麽值得光耀之事,朕寧願這些朝臣家裏一個子兒都搜不出!”對於劉鴻漸教給他的這抄家來銀子的勾當,崇禎是不怎麽樂意的。
畢竟他乃是大明的天子,國朝的財政竟然要靠皇帝去抄家來支撐,能算得上什麽光彩的事嗎?
而且之所以隻有這些,還不是那些大戶都被你劉佑明擼了一遍?
竭澤而漁呀!總這麽來,離心離德,誰還會安心給你打工?
“嗯,還差不少呢,容臣想想。”劉鴻漸隨即開始開動腦筋,朝臣們打壓的差不多了,似乎……
“此事容後再議,且跟朕說說,這首輔之職誰人適合?還有東閣大學士施邦昭辦事不利,朕已經將他排出內閣,也需要有才能之人頂替。”
吏部尚書、左右侍郎全部進了詔獄,這讓崇禎對朝臣更加起疑,他寧願聽麵前憊懶小子的提議,也不願再聽包括目前剩餘幾位閣老在內的臣子的舉薦。
“臣看這首輔之職,李邦華李大人就挺適合。”劉鴻漸早在鄭三俊進詔獄之時便在琢磨這事兒。
之所以選李邦華,是因為這廝在朝中人緣出奇的差,又出奇的認死理兒,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想在他手下混人情打馬虎眼兒,除非你是天王老子。
對於此人,崇禎也沒多大意見,雖然這廝總是因為一些奏疏頂撞於他,但論品行,李邦華斷然不會與其他朝臣拉幫結派。
李邦華任了首輔,次輔便空了出來,工部尚書範景文頂了缺,工科出身最講究實用主義,也最嚴謹。
唉,就是年歲太大了,全是一幫老大爺!
劉鴻漸又提出升任戶部左侍郎方嶽貢為新任吏部尚書崇禎也沒反對,畢竟這老方本來就是閣臣,對吏部業務也熟絡。
至於空出來的東閣大學士,劉鴻漸想了想提起一人。
禮部尚書,韓鬱。
海上有什麽?在崇禎的記憶裏,似乎全是水,和海盜。
可不是嘛,現在幫大明守海防的就是海盜頭子鄭芝龍,說起這廝崇禎才想起來,沈yang城外的那活兒黑奴兵就是這廝放進來的。
這倒是讓崇禎有些同仇敵愾了,鄭芝龍與以往那些聽調不聽宣的封疆大吏相比卻恰恰相反。
這廝是聽宣不聽調,你可以找他要點銀子、幫點忙,這都沒問題,但你讓他來京麵聖、讓他去調兵打誰誰,對不起,沒空!
他倒不會說的這麽直接,但借口還不好找嘛,什麽身體不適呀、風向不對呀……
對於劉鴻漸所描繪的藍圖,崇禎並未真正動心,但是有一點他卻是聽進去了。
火器、戰船、水師,火器自不必說,此番北伐他是真切感受到火槍和手榴彈的威力,隻要大明掌握這些大殺器,他便不再懼怕北虜。
鄭芝龍是崇禎的痛,而戰船和水師……,這是大明的痛!
崇禎皺著眉,似乎在二者之間權衡。
“我ci……ao,皇上,臣騙您幹啥,你等著,等臣造出鐵甲艦,帶您去南洋遛遛。”劉鴻漸一著急竟然暴了髒話,心說幸虧大叔聽不懂。
他心裏實在鬱悶,這就如跟相信天圓地方的內閣大爺講其實地球是圓的一樣,不讓他們真正的感受一下,他們是不會明白的,畢竟在這年代,常識就是如此。
“唉,朕也知你不喜弄權,可你若不肯,朕怎麽能放心將大明交給慈烺。”崇禎歎了口氣還是選擇妥協。
中興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已經實現了大半,建奴被滅,整個北境有那麽多的火槍手榴彈,察哈爾定然不敢輕易來犯。
可相比於外敵,第二步革除弊政卻也不是那麽容易。
真以為朝廷裏的百官都是傻子,看不出大明的弊政在哪嗎?
那就是你太天真了!
明朝科舉每次隻錄取兩百餘人,還三年才有一次會試,然而明朝有多少人?
這些家夥可都是苦讀十年,從數十萬舉子中脫穎而出的天之驕子,不說治國理政行不行,腦袋瓜子定然都是聰明絕頂的。
他們豈會看不出朝廷的弊病,隻不過不願意改罷了!
為啥不樂意改,改啥?土地嗎?他們的!收商稅嗎?也是他們的!
朝廷裏也許不少人兩袖清風,但你去查他的本家,如果沒有地主算我輸!
朝廷裏上到頂級勳戚,中到朝廷百官,下到商賈地主,沒有一個會同意這麽離譜的主意。
傻子才同意,那不是在自己身上割肉嗎?
還有便是戶籍製度,軍戶衛所兵早已糜爛透頂,你就是街上隨便拉一個老叫花子,他都能把衛所兵罵出屎來。
可為啥直到明朝滅亡,都沒人提這茬兒?
衛所兵可都是免費的勞力,幫他們免費種地還要交租子,既得利益的勳貴怎麽會同意?
還有匠戶製度,官員們誰家裏還沒個裝修、打製家具的時候,有免費的匠戶使用誰不樂意?
皇帝倒是想改,可不論是朝臣還是勳戚,隻弄一句此乃祖製就能讓皇帝滅了火兒。
你氣不氣?可氣有啥用?所有人都不同意,隻剩你一個稱孤道寡、囚禁於高牆之內的皇帝在宮內吆喝,群臣不過是當狗吠罷了。
革除弊政這事兒,崇禎的爺爺幹過,沒幹成,還落得一身騷。
崇禎想幹,沒底氣,身體也不行了,他的兒子呢?
嗬嗬,算了吧,還不如老子。
好容易找到個好幫手,可這豎子竟然想一門心思搞建設,徒呼奈何呀!
“慢慢來,皇上,甭著急,大明的弊政都多少年了,也不差這會兒。
哦對了皇上,您這幾日可是霸氣十足呀,收獲如何?”劉鴻漸一臉壞笑的道。
崇禎大叔啥都好,就是脾氣太急,急功近利可不成,咱們得慢慢來,養好了身子再說。
“有三百多萬兩吧!”崇禎沒好氣的道。
若是放在以前,國庫平白多了三百多萬兩銀子,足以讓崇禎喜笑顏開好幾日,甚至晚上吃飯都會多加倆菜。
可如今崇禎卻是一點也高興不起來,有了劉鴻漸的兩次上千萬兩的大行動,三百萬兩還真是沒啥。
況且,三百多萬兩也不夠呀,北伐的全部支出加一塊足足有兩千七百多萬兩,就算是加上國庫的存銀,也還有至少六七百萬兩的缺口。
“怎麽才這麽點?”劉鴻漸脫口而出。
“哼,這等事又不是什麽值得光耀之事,朕寧願這些朝臣家裏一個子兒都搜不出!”對於劉鴻漸教給他的這抄家來銀子的勾當,崇禎是不怎麽樂意的。
畢竟他乃是大明的天子,國朝的財政竟然要靠皇帝去抄家來支撐,能算得上什麽光彩的事嗎?
而且之所以隻有這些,還不是那些大戶都被你劉佑明擼了一遍?
竭澤而漁呀!總這麽來,離心離德,誰還會安心給你打工?
“嗯,還差不少呢,容臣想想。”劉鴻漸隨即開始開動腦筋,朝臣們打壓的差不多了,似乎……
“此事容後再議,且跟朕說說,這首輔之職誰人適合?還有東閣大學士施邦昭辦事不利,朕已經將他排出內閣,也需要有才能之人頂替。”
吏部尚書、左右侍郎全部進了詔獄,這讓崇禎對朝臣更加起疑,他寧願聽麵前憊懶小子的提議,也不願再聽包括目前剩餘幾位閣老在內的臣子的舉薦。
“臣看這首輔之職,李邦華李大人就挺適合。”劉鴻漸早在鄭三俊進詔獄之時便在琢磨這事兒。
之所以選李邦華,是因為這廝在朝中人緣出奇的差,又出奇的認死理兒,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想在他手下混人情打馬虎眼兒,除非你是天王老子。
對於此人,崇禎也沒多大意見,雖然這廝總是因為一些奏疏頂撞於他,但論品行,李邦華斷然不會與其他朝臣拉幫結派。
李邦華任了首輔,次輔便空了出來,工部尚書範景文頂了缺,工科出身最講究實用主義,也最嚴謹。
唉,就是年歲太大了,全是一幫老大爺!
劉鴻漸又提出升任戶部左侍郎方嶽貢為新任吏部尚書崇禎也沒反對,畢竟這老方本來就是閣臣,對吏部業務也熟絡。
至於空出來的東閣大學士,劉鴻漸想了想提起一人。
禮部尚書,韓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