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傳旨的的是司禮監隨堂太監黃鶴,這廝似乎有點怕劉鴻漸,可能北伐一役劉鴻漸太過凶殘,以至於見了劉鴻漸本人總是扭扭捏捏放不開。


    劉鴻漸大老遠便看到這賣皮革的小太監,便知道宮裏大叔又遇到麻煩事兒了。


    一番詢問才得知,前些日子崇禎盛怒之下裁撤了五軍都督府,並收回了勳貴們的鐵券,然而這事兒看著做的舒爽,遺留的問題卻是不少。


    大明的兵製三百年以來幾乎沒怎麽改變,平日裏大明的軍隊由五軍都督府養著,遇戰事由內閣和皇帝開會商議選定統領,然後得了皇帝首肯,兵部方可下令調動軍隊。


    而若是兵部和皇帝但凡有一方不同意出兵,這兵就絕對出不了,就算兵部喊破了天,五軍都督府也不會放一個兵,反之亦然。


    過程看似麻煩了點,畢竟兵貴神速,有這功夫開沒完沒了的會,敵人又不傻早便有所防備了。


    但這在古代卻是必須的製衡,古代沒有後世先進的通訊工具,皇帝最擔心的莫過於將領擁兵自重威脅皇權。


    是以經曆唐末的大亂之後,兩宋選擇了大力打壓武將,政策上更是冗兵冗官,職權分離不說,很多官壓根就不知是幹嘛用的。


    這也導致兩宋雖然富庶,兵卻熊的不行,被西夏、遼、金打的隻能縮在幽雲十六州後紙醉金迷。


    到了老朱家上台,朱元璋是個狠人,登上帝位後把能打的元勳幾乎殺了個幹淨,但他還是擔心,在成立了都督府後,又獨創了軍戶製度。


    後來老朱還是覺得不安全,幹脆把都督府一分為五,天下兵馬皆由五軍都督府的勳貴們統管,但都督府卻隻能負責訓練,想出兵打仗得由兵部來下令。


    可不論是世襲的勳貴,還是世襲的士兵,經過百年的和平日子,哪裏還有半分狼性?


    饒是如此,若不是在劉鴻漸的幹預下,朝廷還得養著這群吸血鬼,現在好了,都督府是撤了,才發現都督府原來並非一無是處。


    首先遇到的便是將領的選拔問題,大明軍中的中級將領千戶、百戶皆是世襲,這些中級將領雖然整體素質不咋地,但畢竟有些家傳,拉到戰場上倒還湊合。


    而且吃著皇家的俸祿,忠誠度上也不賴,如今沒了這一層,皇帝又出不了京城,這中級將領如何選拔?


    全聽兵部的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誰知道兵部選出來的將領是哪一派係的。


    崇禎現在都有點後悔,若不是劉鴻漸一再建(慫)議(恿),他是不會撤除都督府的。


    兵部尚書李邦華給出的意見是重開武舉以選拔人才,可崇禎並不買賬,重開武舉到時候不還是兵部來考核?


    崇禎坐在乾清宮內沒了招兒,突然想到這昏招既然是那豎子提出的,想來他肯定已經想好了後路。


    一想到那豎子在外頭逍遙,卻把難題拋給自己,崇禎就心中不爽,直接派黃鶴出宮傳旨,內閣會議也不得不暫停。


    待劉鴻漸到達乾清宮時,一幫大爺正跟崇禎大眼兒瞪小眼兒,建極殿大學士倪元璐和次輔範景文因為孔府的事兒,對劉鴻漸仍舊愛答不理。


    卻說那日孔衍植被劉鴻漸和曹化淳聯手陰了一下,當著朝臣的麵吐血暈厥,而後又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剝奪了爵位,連帶著還把朝臣得罪了個遍。


    真叫個有苦說不出,京城是沒臉呆了,孔衍植當日醒來後便灰溜溜的踏上歸程。


    可這廝心裏難受啊,被搶了糧、奪了爵、剝奪了房產,還被人這般羞辱,回到家裏不知該如何被人恥笑,本來就一大把年紀憂愁幽思間竟死在了歸鄉途中。


    這在朝廷又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少朝臣都猜測這是劉鴻漸下的死手,畢竟孔衍植來京便是告他的,再加上劉鴻漸一向狠辣的作風……


    出於對弱者的同情以及對孔聖人的尊崇,包括倪元璐在內的老牌東林黨,都把這鍋扣在了劉鴻漸的頭上。


    劉鴻漸知道這幾個老東林還在生悶氣也不在意,失去了土地的東林黨還叫東林黨嗎?


    對於崇禎提出的難題,劉鴻漸在路上便已經想好對策。


    “這事兒有何難?辦學堂呀!辦一所專門培養中級將官的講武堂!”劉鴻漸道。


    搞教育雖然花錢,但現在崇禎不缺錢,那還不趁這時候搗鼓,還要等到何時。


    “劉卿莫不是辦學堂辦上癮了?”崇禎不禁無語。


    這廝前幾日才提出要辦什麽民學,如今出了這檔子事兒,給出的解決方法竟然還是辦學。


    辦學堂跟兵部尚書李邦華提出的武舉有什麽分別,到時候不還是兵部這些懂兵的來張羅,現在還好有他在,再不濟還能讓這小子盯著,可以後呢?


    “皇上且聽臣解釋,臣所說的要辦的這講武堂可不是普通的學堂。”劉鴻漸知道崇禎是急脾氣,於是趕緊出言解釋,連帶著一眾內閣大爺也擺出了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畢竟一同共事一年多,他們雖然沒見過這小子坐過班兒,但出兵打仗的能耐還是值得肯定的。


    劉鴻漸征戰一年多,對大明現有將官的整體素質可謂知之甚詳。


    怎麽說呢,大明現在不缺敢戰的猛將,但卻極缺能指揮的智將,以往打仗皆是將官帶頭衝鋒以振奮士氣,仿佛將官猛了士兵們就能瘋起來。


    打順風仗還湊乎,可一旦將領出了意外,整個軍隊馬上就變成了散兵遊勇,在火器日漸精良的情況下,匹夫之勇越來越不可取。


    畢竟再勇猛的武將,也擋不住一發炮彈。


    而且他手下那些個新提拔上來的將官,林河、陸海波、吳炳豪,還有八邊總兵之唐峯、向雄、還有那幾個民軍投降來的高一功、郝搖旗等有一個算一個,都特麽是文盲。


    哦,竟把駐紮山海關的老總督黃得功給忘了,這廝也是個文盲。


    這簡直太搞笑了,作為一個帝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竟然是一大幫子文盲,雖然打仗都還湊乎,但也就打打放牧的韃子吧。


    倒不是說不識字不能打勝仗,但火器世代了,還隻懂戰刀對砍、弩箭對射怎麽行?


    劉鴻漸所說的軍官學堂,首先就要脫離原有的體製,負責講學的教諭第一必須懂兵,有一定的實戰經驗並有戰績,其次常駐教諭必須為白身。


    確切的講,這講武堂不能有官場之人染指,這樣不僅能很大限度的控製學子不被官場這大染缸染色,還能讓皇帝更放心。


    其二,講武堂不可開在京城這等繁華之地,一定要遠離是是非非煙花柳巷。


    第三考核製度亦要脫離原有武舉的束縛,以實戰模擬、戰陣分析、戰術研究、國際形勢分析、火器研究與使用等等……


    至於原來的四書五經,去他娘的小西瓜,講武堂不需要之乎者也,誰能打仗、能打勝仗,誰就是優等生。


    但文化課也是重中之重,隻不過講武堂的文化課以識字為要,輔以參研各類兵書,再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外加配合劉鴻漸早便命宋應星備好的數術幾何課本。


    講武堂將脫離原有體製的桎梏實行全軍事化管理,講武堂弟子即便畢業參與軍隊,亦不能上朝參與政事。


    他們所效忠的對象隻有一個——帝國皇帝。


    他們識字、懂兵法,懂火器,知數理,唯一的任務就是征戰,為帝國征戰,為皇帝征戰!


    劉鴻漸劈裏啪啦解釋了一大堆直說的嘴皮子都幹了,破天荒的,這次竟沒有把崇禎和內閣大爺說懵逼。


    到底都是明白人兒,外加上崇禎也算是見識過戰場,知道些大明軍隊的弊端所在,聽了劉鴻漸之言,不由得心間一樂。


    如果真如這豎子說的這般,能建一所這樣的學堂,一所所思所想皆為戰事的學堂,一所完全聽命於他、不與百官同流的學堂,那對於大明來說簡直不能太美好。


    “而這所講武堂的山長,必須是皇上您!”劉鴻漸畫龍點睛最後來了一句。


    講武堂肯定不能民營,那太可怕了,但又不能官辦,還要兼顧信任問題,那麽讓皇帝來當山長就是必須的了。


    這樣講武堂既非民營,也非官辦,而是皇帝直屬,將官們定然信任度問題也不用多言。


    “嗯……諸位愛卿看呢?”崇禎沒有發表意見,而是問向了內閣的其他成員。


    “臣覺得此事太過草率,開辦一所這樣的學堂亦是前所未有,一旦到時出了問題,必將影響大明的軍威。”次輔範景文磨蹭了一下說道。


    開玩笑!若真是辦一所這樣的學校,那文官豈不是要天天提心吊膽了?


    以往還能壓武將一頭,即便出征總督也都是他們文官來擔任,這倒好,全成了皇家的一言堂,內閣顏麵何在?文官顏麵何在?


    劉鴻漸聽了範景文的發言不覺好笑,他早知道這些文臣們心裏會不爽。


    自古以來,太平盛世皇帝的一大要事,便是平衡文武之間的關係,製衡,製衡,到了最後大多翻了車。


    文武不合向來是大問題,現在好了,武將不得參議政事,這就好比後世,軍隊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聽指揮,其他的什麽都不用管。


    你文官牛逼,咱罵不過你,不跟你玩了還不行?


    範景文說完,倪元璐隨即附和,而孟兆祥選擇棄權。


    “臣覺得這學堂雖然事出倉促,但長久之計來看,不失為一個好策謀。”兵部尚書李邦華思索了一番道。


    李邦華倒沒計較什麽文武之分,他在文官中本就是個異類,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倔脾氣,有時能把崇禎氣的半死,但大道理還是明白的。


    也許隻有這樣能徹底杜絕掉文武之爭,亦能讓陛下安心。


    “隻是……恕臣直言,當政之君必須為萬古之明君方可,否則……”李邦華果然是直脾氣,看出了問題馬上便要提出來,才不管皇帝的臉色。


    他的意思十分明白,若是出個昏君,一個手握精兵的昏君,那大明豈不是要遭殃?


    “李愛卿是說,朕乃昏君嗎?”崇禎冷言道。


    “陛下恕罪,臣並無此意!”李邦華隨即起身下跪請罪道,心說您也就那麽回事吧。


    一言點醒夢中人,崇禎雖然心裏不痛快,但恐怕,這還真是個問題。


    “這好辦,儲君也去學堂研習便可,咱大明是怎麽來的?那是太祖高皇帝一刀一槍拚出來的,儲君也必須懂兵才行。”


    劉鴻漸順帶拍了拍崇禎的龍屁。


    “臣附議!”中極殿大學士孟兆祥表明了態度,文武不爭也好,朝廷能少些烏煙瘴氣,文臣嘛,安心理政便可。


    “臣附議!”東閣大學士韓鬱等到最後才發了言。


    他的立場本就鮮明,到最後才發言權當是避嫌,反正到了這檔口,他說不說都已經很明了了。


    “那此事便這麽說定了,隻是這一任山長朕不當,朕不懂兵事,劉卿,你來。”崇禎見眾人皆沒了聲響,當即拍板道。


    “不行啊皇上,這山長必須您來,否則,臣便不幹了。”劉鴻漸一聽便毛了,心說大叔你這不是把我往火坑上架嗎?


    他的功勞和威望本來就已經讓他膽戰心驚了,雖然大叔你信任我,但朝臣和天下人可不這麽想呀!


    “朕不準,這山長必須你來!”崇禎是個執拗的人,事兒想辦好,必須找回辦事兒的人,而他還算有自知之明,畢竟這近二十年來他沒辦成什麽事兒。


    “這……皇上您看這樣成不,這山長,臣隻當兩年,待講武堂走上正軌,臣立即卸任由陛下統管。”劉鴻漸打著商量,心說大叔你可別坑我了。


    老子已經夠忙的了,水師、軍械所、民學、各類工坊,外加上時不時還要被派著外出公幹。


    天呐,老子可是有夢想的,夢想有一天能周遊全世界,怎的如今忙成了狗!


    “準了。”崇禎心裏一樂,這個豎子,朕都沒猜忌你,你倒是先猜忌起了朕,真是該打。


    兩年之期,是劉鴻漸與崇禎之間的約定,隻是……


    ps:科普一下關於東林黨的定義,東林黨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官僚政治集團,“東林黨”之“黨”,是朋黨而不是近代政黨,簡單說來,凡是反對改革的、反對收商稅的、反對丈量土地的,皆是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從廣義上講,都可以稱之東林黨,隻是本文中東林黨已經鬧騰不起來了,又因為這些人處事能力都還行,畢竟都是天之驕子,所以沒對他們下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扛著AK闖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行者寒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行者寒寒並收藏扛著AK闖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