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辟背著手,在帳裏來回轉著圈,心神不寧。
他們現在雖然依附孫堅,但那隻是因為孫堅兵強馬壯,又有四世三公的袁氏撐腰,他們不得不低頭。從內心而言,他對孫堅沒什麽信心,甚至有些看不起。論出身,孫堅還不如他和龔都呢。
接待孫策,隻不過想借孫策的口向孫堅求援。可讓他們意外的是周瑜居然在孫策身邊,而且看起來竟有以孫策為主,侍奉孫策的意思。廬江與汝南接壤,他們對廬江周氏並不陌生。從周瑜的祖父周景算起,周家已經出過兩代三公,雖然和四世三公的袁氏不能比,卻已經是廬江一等一的世族。
廬江周氏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帶來示範效應,周瑜與孫策同行僅僅是因為順道,還是因為他決定支持孫策,這是劉辟現在最想搞明白的事。
帳外有腳步聲響起,劉辟不敢怠慢,連忙走出大帳,親自迎接。
“周郎到此,準備倉促,招待不周,還請周郎海涵。”劉辟滿臉笑容,伸手相邀。
周瑜拱手還禮,淡淡一笑。“將軍太客氣了。瑜不過廬江一後生,叨擾將軍,已經過意不去,豈敢得寸進尺。將軍這句話,瑜不敢當啊。”
見周瑜客氣,不擺世家子弟的架子,劉辟哈哈大笑。他將周瑜迎入帳中,分賓主落座,說了幾句不著邊際的閑話,這才做出一副誠懇請教的樣子。“周郎行程緊張,本不該耽誤你的時間。隻是昨天孫郎說的話太過高深,我等思索一夜,還是想不太明白。周郎與孫郎交好,想必相知甚深,所以請周郎來,希望周郎能為我解惑一二。”
周瑜心中明白。劉辟、龔都對孫策提的建議並不信服,但這不是重點,他甚至廬江周氏對孫策的態度才是劉辟想了解的內容。世家的影響力不僅僅體現在他們的實力上,更體現在他們的示範效應上。廬江周氏如果全力支持孫策,就算孫策的建議再荒唐,劉辟、龔都都不敢掉以輕心。
“孫郎出於一片至仁,為將軍出謀劃策,目的清楚,方案明確,有何難解之處?”
劉辟一聽,心中更是一動。周瑜對孫策評價這麽高,那他們之間的關係肯定好了。他笑了笑。“周郎聰慧過人,一聽就懂,我等愚昧,卻是不太明白,所以才要向周郎請教啊。”
“你有什麽不明白的?”周瑜淡淡地說道,既不傲慢,也談不上熱情。
“孫郎為我等謀劃出路,希望我等去江南,為何要去荊州,而不是取道廬江?”
周瑜無聲地笑了,眉毛一挑。“取道廬江也不是不可以,隻不過黃巾幾十萬老幼一路上的飲食從何而來?廬江太守陸康仁慈,但廬江也提供不了這麽多糧食,你們難免有凍餓之虞。過了江是豫章郡,你們能否在豫章郡落戶,也需要得到揚州刺史和豫章太守的允許,能不能成,尚未可知。取道荊州,渡江便可入長沙,而孫將軍曾是長沙太守,恩信昭著,你們既是他安排的,這一切都不成問題。”
劉辟做出一副如夢初醒的樣子,連連點頭。其實這些道理他都懂,但是從周瑜嘴裏說出來,他對孫家父子的態度就一目了然了。
“這麽說,周郎也覺得我們應該離開汝南,前往長沙?人心念舊,故土難離,這可不容易呢。”
周瑜點點頭。“將軍所言不無理,不過這些都是俗人考慮的道理,而不是將軍的道理。大丈夫誌在四方,何必苦守一方故土。聖人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如今天下將亂,中原混戰已經箭在弦上。苦守汝南,為人魚肉,還是遠避長沙,開辟一方樂土,黃巾百萬生民,唯在將軍一念之間爾。”
劉辟笑容滿麵,躬身施禮。“多謝周郎指點,辟感激不盡。不知周郎這次去南陽是順路還是久住?若能常常請益,實在是我等莫大福份。”
周瑜笑道:“將軍是孫將軍部下大將,我與孫郎同行,將來免不了在孫將軍左右,見麵想來不難。至於請益,有孫郎為將軍謀劃,將軍前途無量,何必求我,說不定我還要求將軍幫忙呢。”
劉辟大笑。
上計吏行程緊張,孫策也擔心孫堅遇險,不肯在劉辟大營久留。吃過早飯,他們就匆匆起程。周瑜把劉辟和他交談的經過與孫策說了一遍,孫策倒也坦然。別看劉辟是黃巾軍,已經與流寇一般,但他們還真未必看得上孫堅。相比之下,周瑜的說服力要比他強得多。
在這重家世的時代,一個寒門出身的武人哪有登高一呼,四方雲集的資格,那是袁紹、袁術這樣的世家子弟才有的待遇,連周家都不敢奢望的。
“天下總是庸人多,智者少。”孫策笑道:“公瑾,你有沒有一種高手寂寞的感覺?”
周瑜想了想,忍不住笑出聲來,流露出一絲自得。“幸好有你。”
孫策也忍不住哈哈大笑。比起周瑜得遇知音的欣喜,他更加高興。周瑜雖然年輕,經驗還不夠,但他畢竟是這個時代最傑出的人才之一,天賦在那兒擺著。能得到他的認可,就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到了南陽,他要與袁術和袁術身邊的人打交道。拿下荊州,他還要與荊州的世家打交道,由周瑜這個世家子弟出麵要比他出麵更合適。
他畢竟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說得太多容易露出破綻,遲早會引起別人的懷疑。他如果總像和陸康說話那樣劍出偏鋒,也未必能讓人信服。君子可欺之以方,不是每個人都像陸康那樣死腦筋。周瑜不就生疑了嗎?
一路西行,十餘日後,孫策等人從桐柏山北麓,經武勝關進入南陽境內。一打聽,孫堅正在襄陽作戰,孫策就不想去宛城了。他的任務是避免老爹孫堅犯那個低級錯誤,莫名其妙的掛了,可沒時間去和袁術聊天打屁。
周瑜是陸康舉的孝廉,不過他對這個顯然沒什麽興趣,不顧上計吏的再三央求,決定和孫策同行。上計吏很失落,從現在開始,他的安全隻能自己負責了,能不能活著回來,誰也不說不準。
-
-
他們現在雖然依附孫堅,但那隻是因為孫堅兵強馬壯,又有四世三公的袁氏撐腰,他們不得不低頭。從內心而言,他對孫堅沒什麽信心,甚至有些看不起。論出身,孫堅還不如他和龔都呢。
接待孫策,隻不過想借孫策的口向孫堅求援。可讓他們意外的是周瑜居然在孫策身邊,而且看起來竟有以孫策為主,侍奉孫策的意思。廬江與汝南接壤,他們對廬江周氏並不陌生。從周瑜的祖父周景算起,周家已經出過兩代三公,雖然和四世三公的袁氏不能比,卻已經是廬江一等一的世族。
廬江周氏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帶來示範效應,周瑜與孫策同行僅僅是因為順道,還是因為他決定支持孫策,這是劉辟現在最想搞明白的事。
帳外有腳步聲響起,劉辟不敢怠慢,連忙走出大帳,親自迎接。
“周郎到此,準備倉促,招待不周,還請周郎海涵。”劉辟滿臉笑容,伸手相邀。
周瑜拱手還禮,淡淡一笑。“將軍太客氣了。瑜不過廬江一後生,叨擾將軍,已經過意不去,豈敢得寸進尺。將軍這句話,瑜不敢當啊。”
見周瑜客氣,不擺世家子弟的架子,劉辟哈哈大笑。他將周瑜迎入帳中,分賓主落座,說了幾句不著邊際的閑話,這才做出一副誠懇請教的樣子。“周郎行程緊張,本不該耽誤你的時間。隻是昨天孫郎說的話太過高深,我等思索一夜,還是想不太明白。周郎與孫郎交好,想必相知甚深,所以請周郎來,希望周郎能為我解惑一二。”
周瑜心中明白。劉辟、龔都對孫策提的建議並不信服,但這不是重點,他甚至廬江周氏對孫策的態度才是劉辟想了解的內容。世家的影響力不僅僅體現在他們的實力上,更體現在他們的示範效應上。廬江周氏如果全力支持孫策,就算孫策的建議再荒唐,劉辟、龔都都不敢掉以輕心。
“孫郎出於一片至仁,為將軍出謀劃策,目的清楚,方案明確,有何難解之處?”
劉辟一聽,心中更是一動。周瑜對孫策評價這麽高,那他們之間的關係肯定好了。他笑了笑。“周郎聰慧過人,一聽就懂,我等愚昧,卻是不太明白,所以才要向周郎請教啊。”
“你有什麽不明白的?”周瑜淡淡地說道,既不傲慢,也談不上熱情。
“孫郎為我等謀劃出路,希望我等去江南,為何要去荊州,而不是取道廬江?”
周瑜無聲地笑了,眉毛一挑。“取道廬江也不是不可以,隻不過黃巾幾十萬老幼一路上的飲食從何而來?廬江太守陸康仁慈,但廬江也提供不了這麽多糧食,你們難免有凍餓之虞。過了江是豫章郡,你們能否在豫章郡落戶,也需要得到揚州刺史和豫章太守的允許,能不能成,尚未可知。取道荊州,渡江便可入長沙,而孫將軍曾是長沙太守,恩信昭著,你們既是他安排的,這一切都不成問題。”
劉辟做出一副如夢初醒的樣子,連連點頭。其實這些道理他都懂,但是從周瑜嘴裏說出來,他對孫家父子的態度就一目了然了。
“這麽說,周郎也覺得我們應該離開汝南,前往長沙?人心念舊,故土難離,這可不容易呢。”
周瑜點點頭。“將軍所言不無理,不過這些都是俗人考慮的道理,而不是將軍的道理。大丈夫誌在四方,何必苦守一方故土。聖人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如今天下將亂,中原混戰已經箭在弦上。苦守汝南,為人魚肉,還是遠避長沙,開辟一方樂土,黃巾百萬生民,唯在將軍一念之間爾。”
劉辟笑容滿麵,躬身施禮。“多謝周郎指點,辟感激不盡。不知周郎這次去南陽是順路還是久住?若能常常請益,實在是我等莫大福份。”
周瑜笑道:“將軍是孫將軍部下大將,我與孫郎同行,將來免不了在孫將軍左右,見麵想來不難。至於請益,有孫郎為將軍謀劃,將軍前途無量,何必求我,說不定我還要求將軍幫忙呢。”
劉辟大笑。
上計吏行程緊張,孫策也擔心孫堅遇險,不肯在劉辟大營久留。吃過早飯,他們就匆匆起程。周瑜把劉辟和他交談的經過與孫策說了一遍,孫策倒也坦然。別看劉辟是黃巾軍,已經與流寇一般,但他們還真未必看得上孫堅。相比之下,周瑜的說服力要比他強得多。
在這重家世的時代,一個寒門出身的武人哪有登高一呼,四方雲集的資格,那是袁紹、袁術這樣的世家子弟才有的待遇,連周家都不敢奢望的。
“天下總是庸人多,智者少。”孫策笑道:“公瑾,你有沒有一種高手寂寞的感覺?”
周瑜想了想,忍不住笑出聲來,流露出一絲自得。“幸好有你。”
孫策也忍不住哈哈大笑。比起周瑜得遇知音的欣喜,他更加高興。周瑜雖然年輕,經驗還不夠,但他畢竟是這個時代最傑出的人才之一,天賦在那兒擺著。能得到他的認可,就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到了南陽,他要與袁術和袁術身邊的人打交道。拿下荊州,他還要與荊州的世家打交道,由周瑜這個世家子弟出麵要比他出麵更合適。
他畢竟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說得太多容易露出破綻,遲早會引起別人的懷疑。他如果總像和陸康說話那樣劍出偏鋒,也未必能讓人信服。君子可欺之以方,不是每個人都像陸康那樣死腦筋。周瑜不就生疑了嗎?
一路西行,十餘日後,孫策等人從桐柏山北麓,經武勝關進入南陽境內。一打聽,孫堅正在襄陽作戰,孫策就不想去宛城了。他的任務是避免老爹孫堅犯那個低級錯誤,莫名其妙的掛了,可沒時間去和袁術聊天打屁。
周瑜是陸康舉的孝廉,不過他對這個顯然沒什麽興趣,不顧上計吏的再三央求,決定和孫策同行。上計吏很失落,從現在開始,他的安全隻能自己負責了,能不能活著回來,誰也不說不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