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將軍的眼神好奇怪。”晚飯後,蔡琰與蔡邕、周瑜圍爐而坐,一邊搓著手一邊說道。想起白天的交流,她久久不能釋懷。“父親,公瑾,你們有這樣的感覺嗎?”
蔡邕瞪了蔡琰一眼,沉聲道:“公瑾也是你現在能叫的?我們獨處時也就罷了,外人麵前可不能如此,一來失禮,二來讓人看輕了公瑾。孫伯符馬上要去汝陽送葬,公瑾要坐鎮南陽,君子不威則不重。威從哪兒來,重從哪兒來,從身邊人開始。”
蔡琰低下頭。“喏。”
蔡邕撫著胡須,幽幽說道:“你說的這個感覺,我時而也有,不過他和我說不來,吵架的時候多,倒是沒太留心。現在看來,他說我著史難以超過太史公並非一時失言,而是早有定論。公瑾,你也這麽看嗎?”
周瑜輕聲笑道:“先生想多了,伯符好開玩笑,未必就是不信任先生。至於夫人的想法……”周瑜悄悄瞟了蔡琰一眼,又立刻把目光收了回來。“我也常有。伯符讀書不多,黃月英原本是伴讀,但她很快就去研究機械之學了,伯符現在也就是能讀讀公文,對經籍的確留意不多。他常有奇談怪論,初看粗鄙,細思之下卻有真知灼見。”
“周將軍也是這樣想,那就不是我的錯覺了。”
周瑜謙虛地笑笑,不動聲色地換了個話題。“先生,這是不是生而知之?可有圖讖言及此事?”
蔡邕睨了周瑜一眼,眉心微蹙,露出些許不快。“公瑾,你精通音律,可知何以五經俱存,偏偏樂經遺失了?”
“請先生指教。”
“無他,禮崩樂壞也。人性如水,易卑下而難高尚,故雅樂衰而鄭聲行。夫子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其中有至樂也。如今天下,有誰還能體現那種至樂?老子曰:五音令人耳聾,為何?五聲非雅樂也,能娛身而不能娛心,更不能正意。”
周瑜很尷尬。蔡邕這是借論樂批評他了。蔡琰見了,連忙岔開話題。“父親,我看孫將軍舟水之論,似乎頗近孟子民本之旨,又有些荀卿重法之意,雖然粗鄙些,卻是一心為民的,不能以非禮論。你看他今天那些安排措施,哪一項不是為民謀利。”
蔡邕也覺得剛才過於嚴厲了,順勢緩了口氣。“若非如此,我何必與他糾纏。不過,公瑾啊,有些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孫伯符誇下的海口需要你去完成,這擔子可不輕。借機會,你該勸勸他,治大國如烹小鮮,當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過猶不及。黨人名士執政最大的問題就是急,恨不得一日屠盡奸佞,致天子為堯舜。天下哪有麽容易的事呢。孫伯符說儒家積弊已深,當革故鼎新,倒也是一針見血,有識之言。依我看,援道入儒,以道家無為濟儒家之躁,也許是個辦法。”
“喏。我一定轉告伯符。”
蔡邕轉向蔡琰。“既然孫伯符對你期許如此之高,你當因勢利導,引入其正道。若能去其戾氣,致天下太平,不負平生所學,也是幸事。若孫策有心支持,以你的天資,成一代宗師,開創儒門新氣象,也不是不可能的。”
蔡琰躬身施禮。兩人拜倒蔡邕麵前,倒有點像夫妻拜堂,心中一閃念,兩人不約同時的轉頭,眼神交錯,刹那間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雙雙紅了臉。
——
曹操按著刀,看著遠處的南山,一時出神。
夏侯惇和戲誌才站在他身後。夏侯惇的眼傷已經好了,但左眼卻永遠失去了,隻剩下一個大窟窿。他用一個眼罩罩住了,在上麵畫了一個眼睛,看起來有些詭異。從一旁經過的士卒有的眼神驚訝,有的竊竊私語,夏侯惇雖然聽不清楚,卻知道他們可能在說什麽,氣得臉色鐵青。
“元讓,不要與他們一般見識。”曹操頭也不回,輕聲說道。
夏侯惇悶悶地應了一聲。聽到身後腳步聲,他轉頭看去。因為沒有左眼,要看到左邊的情況,他的脖子要轉更大的幅度,脖子發出咯咯的聲音。
“是我!”呂布的聲音響了起來,帶著不加掩飾的笑意。“元讓,別轉了,再把脖子扭斷了。”
夏侯惇大怒,伸手按住了刀環。曹操及時轉身,按住了夏侯惇的手,笑著迎了上去。“君侯來了。”
“嗯,這位就是張遼張文遠,剛從南陽回來。”呂布拉過身邊的張遼,向曹操介紹。兩人互相客氣了一番。曹操笑道:“我也剛剛從南陽回來,比文遠還慘,以後還要多親近。”
張遼很尷尬,又很詫異。曹操被孫策擊敗,臉上卻看不到一點沮喪之氣,反而有點很得意的模樣。這人是心大還是不要臉?又或者是吃敗仗吃慣了?
曹操將張遼的神情看在眼裏,毫不介意,大笑道:“文遠,你對孫策印象如何?”
張遼想了想。“此子狡詐,擅長揣摩人心,手下似乎有能人,情報非常準確,對手的一舉一動,他都了如指掌。”
曹操點點頭。“那你覺得他會接受朝廷詔命,做一個忠臣嗎?”
張遼眉心微蹙,沉吟半晌,搖了搖頭。“他也許是一個能臣,卻不太可能是一個忠臣。”
曹操一拍手。“這麽說,南陽隻能以武力征服了?”
呂布眼神微閃,露出幾分不快。“孟德兄,王公要出兵征討南陽,不會是你的主意吧?你我一步一騎,共領大軍,這麽重要的事,你怎麽不和我先商量一下?莫不是看不起我呂布?”
曹操盯著呂布看了一會。“出兵南陽?什麽時候?”
“今天上午,他讓我統兵征討南陽,被我拒絕了。”
曹操回頭和戲誌才交換了一個眼神,苦笑著搖搖頭,走到呂布身邊。“君侯,今天有事嗎?文遠安全歸來,君侯麾下又多一員大將,可喜可賀,我請你們喝酒,為文遠接風,順便再向君侯討教南陽方略,還請君侯賞光。”
呂布轉怒為喜,一口答應。
蔡邕瞪了蔡琰一眼,沉聲道:“公瑾也是你現在能叫的?我們獨處時也就罷了,外人麵前可不能如此,一來失禮,二來讓人看輕了公瑾。孫伯符馬上要去汝陽送葬,公瑾要坐鎮南陽,君子不威則不重。威從哪兒來,重從哪兒來,從身邊人開始。”
蔡琰低下頭。“喏。”
蔡邕撫著胡須,幽幽說道:“你說的這個感覺,我時而也有,不過他和我說不來,吵架的時候多,倒是沒太留心。現在看來,他說我著史難以超過太史公並非一時失言,而是早有定論。公瑾,你也這麽看嗎?”
周瑜輕聲笑道:“先生想多了,伯符好開玩笑,未必就是不信任先生。至於夫人的想法……”周瑜悄悄瞟了蔡琰一眼,又立刻把目光收了回來。“我也常有。伯符讀書不多,黃月英原本是伴讀,但她很快就去研究機械之學了,伯符現在也就是能讀讀公文,對經籍的確留意不多。他常有奇談怪論,初看粗鄙,細思之下卻有真知灼見。”
“周將軍也是這樣想,那就不是我的錯覺了。”
周瑜謙虛地笑笑,不動聲色地換了個話題。“先生,這是不是生而知之?可有圖讖言及此事?”
蔡邕睨了周瑜一眼,眉心微蹙,露出些許不快。“公瑾,你精通音律,可知何以五經俱存,偏偏樂經遺失了?”
“請先生指教。”
“無他,禮崩樂壞也。人性如水,易卑下而難高尚,故雅樂衰而鄭聲行。夫子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其中有至樂也。如今天下,有誰還能體現那種至樂?老子曰:五音令人耳聾,為何?五聲非雅樂也,能娛身而不能娛心,更不能正意。”
周瑜很尷尬。蔡邕這是借論樂批評他了。蔡琰見了,連忙岔開話題。“父親,我看孫將軍舟水之論,似乎頗近孟子民本之旨,又有些荀卿重法之意,雖然粗鄙些,卻是一心為民的,不能以非禮論。你看他今天那些安排措施,哪一項不是為民謀利。”
蔡邕也覺得剛才過於嚴厲了,順勢緩了口氣。“若非如此,我何必與他糾纏。不過,公瑾啊,有些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孫伯符誇下的海口需要你去完成,這擔子可不輕。借機會,你該勸勸他,治大國如烹小鮮,當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過猶不及。黨人名士執政最大的問題就是急,恨不得一日屠盡奸佞,致天子為堯舜。天下哪有麽容易的事呢。孫伯符說儒家積弊已深,當革故鼎新,倒也是一針見血,有識之言。依我看,援道入儒,以道家無為濟儒家之躁,也許是個辦法。”
“喏。我一定轉告伯符。”
蔡邕轉向蔡琰。“既然孫伯符對你期許如此之高,你當因勢利導,引入其正道。若能去其戾氣,致天下太平,不負平生所學,也是幸事。若孫策有心支持,以你的天資,成一代宗師,開創儒門新氣象,也不是不可能的。”
蔡琰躬身施禮。兩人拜倒蔡邕麵前,倒有點像夫妻拜堂,心中一閃念,兩人不約同時的轉頭,眼神交錯,刹那間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雙雙紅了臉。
——
曹操按著刀,看著遠處的南山,一時出神。
夏侯惇和戲誌才站在他身後。夏侯惇的眼傷已經好了,但左眼卻永遠失去了,隻剩下一個大窟窿。他用一個眼罩罩住了,在上麵畫了一個眼睛,看起來有些詭異。從一旁經過的士卒有的眼神驚訝,有的竊竊私語,夏侯惇雖然聽不清楚,卻知道他們可能在說什麽,氣得臉色鐵青。
“元讓,不要與他們一般見識。”曹操頭也不回,輕聲說道。
夏侯惇悶悶地應了一聲。聽到身後腳步聲,他轉頭看去。因為沒有左眼,要看到左邊的情況,他的脖子要轉更大的幅度,脖子發出咯咯的聲音。
“是我!”呂布的聲音響了起來,帶著不加掩飾的笑意。“元讓,別轉了,再把脖子扭斷了。”
夏侯惇大怒,伸手按住了刀環。曹操及時轉身,按住了夏侯惇的手,笑著迎了上去。“君侯來了。”
“嗯,這位就是張遼張文遠,剛從南陽回來。”呂布拉過身邊的張遼,向曹操介紹。兩人互相客氣了一番。曹操笑道:“我也剛剛從南陽回來,比文遠還慘,以後還要多親近。”
張遼很尷尬,又很詫異。曹操被孫策擊敗,臉上卻看不到一點沮喪之氣,反而有點很得意的模樣。這人是心大還是不要臉?又或者是吃敗仗吃慣了?
曹操將張遼的神情看在眼裏,毫不介意,大笑道:“文遠,你對孫策印象如何?”
張遼想了想。“此子狡詐,擅長揣摩人心,手下似乎有能人,情報非常準確,對手的一舉一動,他都了如指掌。”
曹操點點頭。“那你覺得他會接受朝廷詔命,做一個忠臣嗎?”
張遼眉心微蹙,沉吟半晌,搖了搖頭。“他也許是一個能臣,卻不太可能是一個忠臣。”
曹操一拍手。“這麽說,南陽隻能以武力征服了?”
呂布眼神微閃,露出幾分不快。“孟德兄,王公要出兵征討南陽,不會是你的主意吧?你我一步一騎,共領大軍,這麽重要的事,你怎麽不和我先商量一下?莫不是看不起我呂布?”
曹操盯著呂布看了一會。“出兵南陽?什麽時候?”
“今天上午,他讓我統兵征討南陽,被我拒絕了。”
曹操回頭和戲誌才交換了一個眼神,苦笑著搖搖頭,走到呂布身邊。“君侯,今天有事嗎?文遠安全歸來,君侯麾下又多一員大將,可喜可賀,我請你們喝酒,為文遠接風,順便再向君侯討教南陽方略,還請君侯賞光。”
呂布轉怒為喜,一口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