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臨陣殺將絕非易事,不僅需要高強的武藝和捕捉戰機的能力,還要看運氣。
新鄭城三麵是水,審配為安全起見,背水立陣,如今一戰而敗,架在黃水上的幾座浮橋成了兩萬多人最後的希望,場麵之擁擠可想而知。即使馬超騎術高超,遠近皆能,麵對這種情況,想突到人群之中斬殺大將也是不太現實的事,一不小心陷在裏麵,武藝再高也會有生命危險。
馬超心情很不好,罵完了冀州人又罵這中原的地形,實在不適合騎兵發揮啊。
等馬超突出重圍,好容易趕到戰場西北處,審俊的陣地已經崩潰了。看到浮橋處人滿為患,審俊當機立斷,反其道而行。他沒有向東撤,反而帶著人馬向西,沿著捕獐山南麓西行,在黃水上遊找到一個比較淺的地方,涉水渡河,然後穿過捕獐山的山穀,逃回袁紹的大營。
捕獐山是嵩山餘脈,山勢算不上高聳,隻是一連串的土崗,土崗間的穀地雖然草木繁茂,卻也勉強能通行。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追兵無法四處包抄,他們卻可以隨時建立陣地,阻擊追兵,掩護主力撤退。
審俊因此逃過一劫,審英、審榮等人也以類似的辦法各自突圍,不過他們的幸運僅限於此,兩萬多大軍如鳥獸散,將不見兵,兵不見將,各自逃命,能保持建製完整的將領十不足一,最後回到大營的隻有三千多人,基本就是諸將的親衛營。黃水兩岸屍橫遍野,黃水中到處都是浮屍,讓人不忍卒睹。跪地投降的人更多,人心惶惶,驚恐不安。
孫策不敢掉以輕心,命人將這些降卒妥善安置,先解除武器,再讓他們吃頓飽飯,不準無故打罵,更不準隨意殺戮。他倒不是優先俘虜,而是俘虜人數實在太大,逼得太緊,一旦引起嘩變,後果不堪設想。
郭嘉處理這樣的事有經驗,他先派人將校尉、都尉之類的將領找來,讓他們看一眼審配,確認審配還活著。審配是這些人的主心骨,審配沒死,他們就安心了很多,不至於鋌而走險,然後再安排他們去收拾戰場,掩埋屍體。天氣炎熱,屍體如果不及時清楚,極易引發疫情。再者,讓俘虜們去做這件事,也能讓他時刻感受到死亡的威脅,不敢輕舉妄動。
除了俘虜,孫策還繳獲了大量的物資,有軍械,有糧食,還有千餘匹戰馬。戰馬可以算是最大的收獲,不僅足以彌補損失,還有不少富餘。清點了數量之後,孫策當即宣布對立功的將領進行賞賜,根據戰功,每人撥付戰馬數十匹不等。
孫策缺少戰馬,很多將領都沒有足夠的戰馬組建親衛騎,不論是作戰還是日常出行都有些不便,孫策將繳獲的戰馬分賜給他們,比任何賞賜都能提振士氣,一時間笑逐顏開,精神抖擻,迫不及待地期盼著下一次戰鬥的開始。
——
對審配的全麵潰敗,袁紹一點心理準備也沒有。
郭圖、沮授也覺得不可思議,想不明白這是怎麽回事。審配雖然不如麹義善戰,但他也不是新上戰場的書生。初平元年以來,袁紹幾次重大戰事都有他參與,算得上經驗豐富。他又有著兩倍多的兵力優勢,就算不能戰勝孫策,也不至於敗得這麽快,這麽慘吧?
袁紹反複詢問審英等人,卻問不出所以然來。審英當時在七虎澗與董襲對峙,兼護審配後陣,離戰場很遠。審俊、審華倒是在戰場上,但他們不在中軍,也說不清審配怎麽就被孫策突破了中軍,成了俘虜。他們現在最關心的不是怎麽戰敗的,而是怎麽救回審配。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總不能一直將審配留在孫策手中。對審家來說,這不僅是奇恥大辱,更是失去了主心骨。
審榮對此極為熱心,他對審英、審俊兄弟說,孫策為人粗暴好殺,尤其對名士沒什麽好印象。叔父為人剛正不阿,即使做了俘虜,他也不會稍降顏色,萬一惹惱了孫策,隨時都有可能送命。就算孫策不殺他,加以折辱也再所難免。以審配那脾氣,一時想不開,尋了短見,一切都晚了。
知父莫若子,審英、審俊很清楚審配是什麽脾氣,對審榮的提醒非常讚同。他們接受了審榮的建議,請示袁紹,希望袁紹派人和孫策聯絡,贖回審配。為了讓袁紹同意,他們去求沮授出麵,兄弟倆跪在沮授麵前涕淚俱下,苦苦哀求,聲稱不要袁紹出錢,隻要袁紹不阻攔就行,一切費用由審家自行承擔。
沮授也擔心審配的安危,出麵向袁紹求情。除了保全審配的臉麵之外,他還提出一個讓袁紹無法拒絕的理由。審配敗得太離奇,具體的過程隻有審配自己說得清。麹義龍淵敗亡,荀衍從中吸引了大量的經驗教訓,這次作戰有聲有色,在極其不利的情況下穩住了陣地,若非審配敗得太快,他甚至有可能擊破路招,強渡黃水,可見孫策並非不可戰勝,隻是我們對他了解太少。將審配贖回來,問清他戰敗的過程,有利於了解孫策的用兵習慣,對接下來是戰是退會有幫助。
郭圖也讚同沮授的意見。麹義、審配都是袁紹麾下的重將,他們接連戰敗,而且都是全軍潰敗,損兵折將,影響不可謂不大。如果不搞清他們失敗的原因,了解孫策的取勝之道,難保將士會有疑慮之心,未戰先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贖回審配是當務之急。
審配戰敗,最慌的人非袁紹自己莫屬。除了騎兵和甲騎,他的實力並不比審配強多少。審配一戰而敗,而且敗得這麽慘,讓他不得不考慮自己還有沒有戰勝孫策的可能。既然審家願意出錢贖回審配,郭圖、沮授又都讚同,他沒有道理反對。
征得袁紹的同意後,審英親自帶著禮物趕往新鄭,求見孫策,商談贖回審配的事宜。臨行之前,他趕到沮授帳中,先向沮授致謝,然後又向沮授請計。他知道審配是什麽性格,他也清楚自己的口才,擔心無法說服孫策接受交易,更無法說服審配接受被贖回這個結果,希望沮授能指點一二。
沮授想了一會兒,對審英說了幾句話。審英一聽,恍然大悟,滿意而去。
新鄭城三麵是水,審配為安全起見,背水立陣,如今一戰而敗,架在黃水上的幾座浮橋成了兩萬多人最後的希望,場麵之擁擠可想而知。即使馬超騎術高超,遠近皆能,麵對這種情況,想突到人群之中斬殺大將也是不太現實的事,一不小心陷在裏麵,武藝再高也會有生命危險。
馬超心情很不好,罵完了冀州人又罵這中原的地形,實在不適合騎兵發揮啊。
等馬超突出重圍,好容易趕到戰場西北處,審俊的陣地已經崩潰了。看到浮橋處人滿為患,審俊當機立斷,反其道而行。他沒有向東撤,反而帶著人馬向西,沿著捕獐山南麓西行,在黃水上遊找到一個比較淺的地方,涉水渡河,然後穿過捕獐山的山穀,逃回袁紹的大營。
捕獐山是嵩山餘脈,山勢算不上高聳,隻是一連串的土崗,土崗間的穀地雖然草木繁茂,卻也勉強能通行。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追兵無法四處包抄,他們卻可以隨時建立陣地,阻擊追兵,掩護主力撤退。
審俊因此逃過一劫,審英、審榮等人也以類似的辦法各自突圍,不過他們的幸運僅限於此,兩萬多大軍如鳥獸散,將不見兵,兵不見將,各自逃命,能保持建製完整的將領十不足一,最後回到大營的隻有三千多人,基本就是諸將的親衛營。黃水兩岸屍橫遍野,黃水中到處都是浮屍,讓人不忍卒睹。跪地投降的人更多,人心惶惶,驚恐不安。
孫策不敢掉以輕心,命人將這些降卒妥善安置,先解除武器,再讓他們吃頓飽飯,不準無故打罵,更不準隨意殺戮。他倒不是優先俘虜,而是俘虜人數實在太大,逼得太緊,一旦引起嘩變,後果不堪設想。
郭嘉處理這樣的事有經驗,他先派人將校尉、都尉之類的將領找來,讓他們看一眼審配,確認審配還活著。審配是這些人的主心骨,審配沒死,他們就安心了很多,不至於鋌而走險,然後再安排他們去收拾戰場,掩埋屍體。天氣炎熱,屍體如果不及時清楚,極易引發疫情。再者,讓俘虜們去做這件事,也能讓他時刻感受到死亡的威脅,不敢輕舉妄動。
除了俘虜,孫策還繳獲了大量的物資,有軍械,有糧食,還有千餘匹戰馬。戰馬可以算是最大的收獲,不僅足以彌補損失,還有不少富餘。清點了數量之後,孫策當即宣布對立功的將領進行賞賜,根據戰功,每人撥付戰馬數十匹不等。
孫策缺少戰馬,很多將領都沒有足夠的戰馬組建親衛騎,不論是作戰還是日常出行都有些不便,孫策將繳獲的戰馬分賜給他們,比任何賞賜都能提振士氣,一時間笑逐顏開,精神抖擻,迫不及待地期盼著下一次戰鬥的開始。
——
對審配的全麵潰敗,袁紹一點心理準備也沒有。
郭圖、沮授也覺得不可思議,想不明白這是怎麽回事。審配雖然不如麹義善戰,但他也不是新上戰場的書生。初平元年以來,袁紹幾次重大戰事都有他參與,算得上經驗豐富。他又有著兩倍多的兵力優勢,就算不能戰勝孫策,也不至於敗得這麽快,這麽慘吧?
袁紹反複詢問審英等人,卻問不出所以然來。審英當時在七虎澗與董襲對峙,兼護審配後陣,離戰場很遠。審俊、審華倒是在戰場上,但他們不在中軍,也說不清審配怎麽就被孫策突破了中軍,成了俘虜。他們現在最關心的不是怎麽戰敗的,而是怎麽救回審配。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總不能一直將審配留在孫策手中。對審家來說,這不僅是奇恥大辱,更是失去了主心骨。
審榮對此極為熱心,他對審英、審俊兄弟說,孫策為人粗暴好殺,尤其對名士沒什麽好印象。叔父為人剛正不阿,即使做了俘虜,他也不會稍降顏色,萬一惹惱了孫策,隨時都有可能送命。就算孫策不殺他,加以折辱也再所難免。以審配那脾氣,一時想不開,尋了短見,一切都晚了。
知父莫若子,審英、審俊很清楚審配是什麽脾氣,對審榮的提醒非常讚同。他們接受了審榮的建議,請示袁紹,希望袁紹派人和孫策聯絡,贖回審配。為了讓袁紹同意,他們去求沮授出麵,兄弟倆跪在沮授麵前涕淚俱下,苦苦哀求,聲稱不要袁紹出錢,隻要袁紹不阻攔就行,一切費用由審家自行承擔。
沮授也擔心審配的安危,出麵向袁紹求情。除了保全審配的臉麵之外,他還提出一個讓袁紹無法拒絕的理由。審配敗得太離奇,具體的過程隻有審配自己說得清。麹義龍淵敗亡,荀衍從中吸引了大量的經驗教訓,這次作戰有聲有色,在極其不利的情況下穩住了陣地,若非審配敗得太快,他甚至有可能擊破路招,強渡黃水,可見孫策並非不可戰勝,隻是我們對他了解太少。將審配贖回來,問清他戰敗的過程,有利於了解孫策的用兵習慣,對接下來是戰是退會有幫助。
郭圖也讚同沮授的意見。麹義、審配都是袁紹麾下的重將,他們接連戰敗,而且都是全軍潰敗,損兵折將,影響不可謂不大。如果不搞清他們失敗的原因,了解孫策的取勝之道,難保將士會有疑慮之心,未戰先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贖回審配是當務之急。
審配戰敗,最慌的人非袁紹自己莫屬。除了騎兵和甲騎,他的實力並不比審配強多少。審配一戰而敗,而且敗得這麽慘,讓他不得不考慮自己還有沒有戰勝孫策的可能。既然審家願意出錢贖回審配,郭圖、沮授又都讚同,他沒有道理反對。
征得袁紹的同意後,審英親自帶著禮物趕往新鄭,求見孫策,商談贖回審配的事宜。臨行之前,他趕到沮授帳中,先向沮授致謝,然後又向沮授請計。他知道審配是什麽性格,他也清楚自己的口才,擔心無法說服孫策接受交易,更無法說服審配接受被贖回這個結果,希望沮授能指點一二。
沮授想了一會兒,對審英說了幾句話。審英一聽,恍然大悟,滿意而去。